如本法师答:修行以见性为宗,任何一宗一派若不以见性为其根本,当视其不了义、不究竟之法门,永远滞留生灭法中,于有为幻化染污之心起伏动荡而不得自觉,乃属三界内迼作有相法,若欲出离生死(梵语samsara),成证菩提终无是处,与外道法更无有异也!
六祖惠能大师云:“但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本意即在此也,各人在多生累劫修因有浅有深,有广有狭,因人而异,故今世见性之境界深浅广狭亦有异也,有见性究竟圆满者,有见性未得圆满者;譬如夜观十五夜之月与初一之月,十五夜之月喻如见性究竟圆满者,初一之月喻为见性未究竟圆满者。
菩萨(梵语bodhisattva)修证次第五十二阶位中,若证得初地以上,当下便是见性之圣者,初地菩萨见性逊于二地,三地胜于二地,四地胜于三地,如是演推即知修证过程的确有见性之深浅广狭之异也。
修行应以见性为宗趣,见性者即是得见自己本来面目,此本来面目即是不生不灭之涅槃(梵语mirvana)自性是也,行持佛道,修持法门应以不生不灭之佛性做为修行之基础,也唯有依不生灭心之修证方得不生灭之涅槃自性,因而顿断生死,永脱六道。
楞严经云:“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开悟圣僧云:“一念清净绝千古,十界依正无纤尘,识得此念是何物,世间忽然少一人。”
见性后此人之心地常处见闻觉知,不断不常,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湛然常寂,自由自在,二六时中为人处事中道圆满,不落恶知见,行为不沾不染于尘欲,觉性特强,渐入圆满佛道是也。
佛法知识,带你认识佛教的法器
在藏传佛教的神系中,各神灵形象各异且都有各自喜欢法器和祭品。藏密中最喜欢召唤的是Mahakala(玛哈嘎拉),即大黑天,他被认为
评论2017-06-154985
浴佛节 | 共迎释迦牟尼佛诞辰
农历四月初八本师释迦牟尼佛诞辰又称浴佛节、佛诞节、灌佛会各地纷纷举办浴佛法会以此清净身心,洗涤烦恼妄念承续法身慧命,获得
评论2017-05-031927
【浴佛节专题】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今天是农历四月初八,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节日。又称佛诞节、浴佛节。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评论2017-05-031902
供灯的利益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恶鬼。皈依僧,不堕
评论2017-02-089609
佛门传灯
佛门传灯佛法能照破世界冥暗,像灯一样,所以把传法叫传灯。《维摩诘经菩萨品》言,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点然了百千盏灯,黑暗的地
评论2017-01-188870
佛教知识:佛教法器种类与使用
佛教的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内,所有庄严佛坛,以及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
评论2017-01-173354
施与受 何者比较快乐
帮助人、救助人,这就是布施。在佛法的六波罗蜜当中,第一个就是布施,布施包括自己的钱财、智慧、精神依种类来分,大致可分
评论2016-03-242585
佛教基本知识--道谛之加行道
加行道,即已积集资粮道者,为证道故加功用行,而进修暖等四法,故名加行道。前面说的资粮道,也有加行的意义,可以安立加行的名
评论2016-03-244060
《佛学基础知识》业的分类
二、业的分类:业可分为很多种类。1、以身,口,意三业来分。 ①身业:身体的行动是一种造作,故身体的行为就是身业。 ②口
评论2016-03-243778
学佛必须持有三种心
第一、出离心。此心虽比后两者浅近,但它是首要的。常说:高明容易解脱难。要能透脱人世间种种缠缚(妻儿子女、功名富贵、生活享
评论2016-03-24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