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三圣
药师琉璃光佛也叫饮光如来,据佛教传说,药师佛行菩萨道时,发了十二个大愿,每愿都为了满众生愿,拔众生苦,医众生病.成佛后,他
评论2016-01-191681
关于佛教果位的知识
一般学佛的行人,从努力修行,至因缘成熟时,就可觉悟证果。在佛教的证悟中,可分为小乘的果位与大乘的佛果。小乘的果位有四果;
评论2016-01-192652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二十课 烦恼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人生的大患,生死流转的根源,就是「烦恼」。 烦恼,是指一切能污染、易扰乱有情身心
评论2016-01-191513
善知识有三种,你遇到过几种
什么叫善知识呢?闻名叫知,见面叫识。闻名,我听见这个名字,我知道啦!这叫知。见面,见着面了,我看见了,这叫识。我认识了,这
评论2016-01-192582
人无法独自完成道业 须有善知识相助
【经典原文】《优婆塞戒经》云:亲近善友,能自利益,及利益他。《优婆塞戒经》【佛经解释】亲近善友对我们来讲是很重要的,这样
评论2016-01-182635
佛说要在末法修行 得尽命供养善知识
【佛经原文】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憍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
评论2016-01-182456
至尊佛陀的一生
梦象受孕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梦见白象而受孕。七步莲花佛陀在蓝毗尼花园从母亲的右胁降生,行走七步,每一步都踩出一朵莲花。然后
评论2016-01-182625
什么是五戒
佛教的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法戒律虽然多,但最重的就是五戒,从初发心学佛一直到菩萨都要遵守五
评论2016-01-181593
腊八节佛成道日的由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陀是三界的导师,四生的慈父,从佛陀的言行中,可以知道佛教的道范。释迦牟尼的确是古代的教育大家
评论2016-01-182452
每天学一点佛教知识;普贤殿
普贤殿普贤菩萨头戴五佛宝冠,作妙音天印,执如意一只,单盘坐于六牙金象之上。六牙金象四足趴地,驯服稳重;鼻卷清莲,礼供普贤
评论2016-01-182438
佛教知识卍什么叫大乘和小乘
本来,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和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于说法的物件不同,所说的内容和境界也有不同罢了。佛对根器
评论2016-01-182448
所有的苦难从何而来
皈依的对境,外为佛、法、僧三宝,内为上师、本尊、空行。上师是加持的根本;本尊是成就的根本,空行是排除违缘、圆满事业的
评论2016-01-152594
水陆法会基本常识
水陆法会的缘起 水陆法会是佛教最隆重的一种仪式,全名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简称水陆法会,又称水陆道场,悲济会等,用
评论2016-01-151652
大乘佛教的智慧解脱
佛教认为,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和痛苦都来源于人们的分别心。佛典中常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如《大乘起信论》等
评论2016-01-152438
佛陀称这五种人为非人
常有人问:佛陀会不会[骂]人?答案是会,只是佛陀骂人很有艺术,例如在《增一阿含经》里,佛陀举出五种人: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
评论2016-01-152639
佛教知识(七)
三身佛众生成佛时有三身,称为三身佛,三身佛分别为法身佛、报身佛、及应化身佛。法身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本来具有的,不需要修
评论2016-01-142616
放下屠刀真可以立地成佛吗?
将所有杀心转化为悲心,当下的心就与佛菩萨无异。有句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感到不解,放下屠刀这么简单的事,难道可
评论2016-01-142598
佛陀这样解释“菩萨”是什么意思
为求大智慧而修行者名为菩萨 【经典介绍】《优婆塞戒经》,七卷。北凉昙无谶译。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系佛为
评论2016-01-141530
家里应该怎样供佛?
佛本无相,因缘而现。为了表达对佛的敬意,故造像供养。礼敬佛菩萨,有极大的功德。 佛的定位的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是佛的弟子
评论2016-01-142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