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在菩萨的十种自在
一、寿自在三明六通的阿罗汉在入灭前,能够随意住世一劫,但只限一生而已。菩萨的寿命要长可长、要短可短,不但随自己安排,而且
评论2016-02-292644
脾气一发 什么都没了
俗语说学问深时意气平,愈是真有学问的人,愈有道德,他永远保持心平气和,决定没有烦躁。烦躁在修行上是绝大的忌讳,所谓一念嗔
评论2016-02-291592
每天学一点佛教知识;戒疤来历
依谈玄《中国和尚受戒香疤考证》所述,相传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沙门志德住持金陵天禧寺时,与七众授戒,燃香于顶,
评论2016-02-292709
避免造口业
口业有两种,一种是搬弄是非,一种是制造是非,这都是口舌的恶业。* 有些人的口业只是一种习惯,他们没有想到是否造口业
评论2016-02-291581
阿弥陀佛为何总是站着?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像总是站着的,为什么呢?阿弥陀佛接引像都是站着,为什么不是坐像?佛看到众生马上就要
评论2016-02-261566
佛语“四大皆空”竟暗含宇宙真相
佛教四大皆空到底是什么意思一般人因为不认识佛教,再加上以讹传讹,经常对佛教的思想义理,乃至名相用语等,产生许多误解。譬如
评论2016-02-262444
什么是五乘教法
什么是五乘教法?佛教五乘教法是指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释迦牟尼佛为教化众生,依众生根机不同,将佛法分为五种
评论2016-02-262480
佛教的慈悲与博爱
宗教家倡言博爱,学者不察,翕然合之,以为这是天经地义、真实不刊之论。哪知佛教却非但不言博爱,而且反以爱为众苦之因、生
评论2016-02-252634
佛说十种维护友情的方法
以智慧选择朋友至为重要,如何以智慧维护友谊,使善缘常住,同样重要。佛陀所言尊敬有德者,就是在告诉我们:友谊之根基在于德行
评论2016-02-252627
阿弥陀佛身世及成佛经历
阿弥陀佛身世及成佛经历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浊世之人,只要精勤心称念阿弥陀佛,在临终时,阿弥陀佛会亲自接引是人
评论2016-02-252500
超度的含义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为救度亡灵,使其超脱苦难,请僧尼为亡者诵经拜忏,超越生死,共度涅槃彼岸,是名超度也。超度的对象有三点立场
评论2016-02-252473
佛教知识 合十、问讯、操手
合十对佛教徒言,是最熟悉不过的招呼方式,合十的动作,不仅可以达到收摄内心的作用,也给人一种谦和的印象,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
评论2016-02-241554
供灯的功德利益
供灯的功德利益供一盏灯的功德真的不可思议,在《譬喻经》的第二卷中有一个公案说:惟卫佛涅盘以后,有个盗贼到寺院里准备偷
评论2016-02-242741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地藏菩萨圣象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震撼心灵的十六字,就是地藏菩萨为救度众生发下的弘誓大愿。那么地藏菩
评论2016-02-242586
三灾八难
三灾有「大三灾」,指水、火、风之灾,以及「小三灾」,即饥馑、疾疫、刀兵之灾;八难就是王难、贼难、火难、水难、病难、人难、
评论2016-02-242514
如合惩罚违规的僧人?
寺院惩罚违规的僧人,也叫做肃众。寺院惩罚违反清规的人时会依据所犯过失轻重区别对待,轻者被罚油、罚香、跪香、杖责等,重者则
评论2016-02-242512
食存五观
在佛门中,学道者吃饭时,要观想: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面对供养,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并思量粒米维艰,来处不易。智度
评论2016-02-231572
放生还是杀生,怎样如法放生
我们但求尽心而为,尽力去做。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
评论2016-02-232669
正月十五元宵节来源于佛教
正月十五元宵节来源于佛教今天是丙申年的元宵节了,元宵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不仅要全家团圆,也意味着农历新年才算真
评论2016-02-231584
什么是三法印?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是识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标准:一切法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
评论2016-02-23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