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香道首页 频道列表

《中华香道》温润精神世界的香文化

2015-07-0223140
  
  灵动高贵玄妙深邃却又不失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一直是人们对香的普遍评价。自中华文明之始,香的美好就成为中华始祖们刻骨铭心的记忆。它陪伴着中华民族的历代英贤走过了几千年的沧桑风雨,它启迪英才之灵感,濡养仁人之身心,对中国人文精神的孕育与哲学思想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与促进作用,并形成了显示着艺术、科学、哲学智慧的隽永“中国香文化”。在几千年漫漫历史长河里,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演进成为中华文明进程中永恒的显性符号,为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增添了一道璀璨的光环。
  中国香文化自春秋至汉魏初步发展,是大自然与人文智慧交融升华的物化体现。早在汉武帝之前,熏香就已在贵族阶层流行开来。汉代的熏炉甚至还传入了东南亚,在印尼苏门答腊就曾发现刻有西汉“初元四年”字样的陶炉。隋唐时期长足发展,形成了一个成熟完备的香文化体系。唐中期以后,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盛,人们对香的研究和利用进入了一个精细化、系统化的阶段。宋元明清,香文化处于最令人称道的繁盛时期,尤其是宋代,香文化从皇宫内院、文人士大夫阶层扩展到普通百姓,遍及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香料天然的色泽与芳香美,香器的精雅与技巧,都只在其次,香文化最重要的体现是:焚香包含了人们对于现实生活情治的更细微追求及个体心灵与人类大文化的深层次的结合。屈原《离骚》如此咏叹:“扈江离与辟燕兮,纫秋兰以为佩”;唐代文人普遍用香写香,王维、杜甫、李白、白居易、李商隐皆如是,显示出香文化的特有风韵。苏轼出神入化地咏叹“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常常唤起人们无尽的幽思……中国香文化鼎盛的唐宋时期,对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源自“唐风”经由“和风”熏化而形成的日本香道至今仍显示着勃勃生机,成为其民族精神一个强有力的支点。
  中国香文化的没落始于清未,由于战乱频繁,士大夫得过且过的精神生活渐渐趋于粗疏萎顿,香席的仪式与诗、词、乐、舞、棋等纯粹的艺术一样日渐式微,之后终于在风雨飘摇中火尽灰冷了。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自然环保的理念下,越来越追求返璞归真,希望以香这种天然芳香原料为载体,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感受和美化自然生活,天然陈香、香器以及香席文化终于再次闪现原有的光彩,为人们追逐有加。虽然现实中大多是通过自身对香文化或香料香器具的理解,来获得适用于个人的香文化体验,但是我们能从中看到正在营建起的香文化氛围及良好循环系统的雏形。
  沉香与香炉香器的广泛使用,使香文化内涵更为普遍认知。沉香以其特殊的药用性、高雅的香味及蕴籍的神秘,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重视与追求。殷商巨贾喜欢摆饰沉香,营造祥和气氛,借以凸显其高贵气质;宗教界则喜欢沉香的清净灵气,洋溢着心灵芬芳;名人雅士欣赏沉香耐人寻味的姿态享受优雅丰盛的生活内涵与情趣。
 
  沉香在我国东汉时期便有了相关文献记载。南北朝时已开始使用焚沉香用以祭天,而将沉香用作医用药材,最早始见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将沉香列为“上品”。隋、唐时沉香大量从国外输入、使用,唐中宗时期,朝廷的王公大臣还会“各携名香,比试优劣”定期举行“斗香”活动。宋代诸多香料商店、品香楼宇为上层人士的集会场所,文人雅士、哲学家、艺术家以及官宦贵族知名人物频繁出入,以佩带极品沉香来显示身份的显赫与尊贵。
  佩带沉香也是一部分当代人的喜好。因此,在如今的古董珍玩交易市场上,沉香摆件或小挂件一直都深受青睐。其中,对于沉香知识的普及与推广,拍卖公司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这不仅证明了沉香与香道文化重新回到主流,并对整个沉香和香道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品香不仅需要有好的香料,同时,焚香器具同样重要。而香炉作为焚香所必需的器具,有着和焚香同样悠久的历史,并以其系统的形制演化过程,向我们展示、还原了那些久远的时代以及不同环境焚香活动的信息、知识和历史背景。中国古代香器具中,使用最广泛而又差别颇大、造型各异的就属香炉了。说到香炉的样式,大多数人脑子里总会出现宋代哥窑或龙泉窑的双耳炉,以及明代铜质宣德炉。实际上香炉的种类和用途远不止于此,其历史渊源至少有两千年多年。
  据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香炉的造型,其功能与完备的青瓷焚香香炉相当,由此可见,在此之前就已经伴随了相当长的焚香历史。并在当时成就了博山炉,兽炉,多足炉,高足杯式炉等经典样式的香炉及派生出的种种香器。东汉越窑褐釉香熏,晋代越窑青釉提炉,盛唐唐三彩香炉,宋代复古的三足鼎式香炉,并出现在大宋帝王的内庭。元代香炉以中小型香炉为主。明代瓷炉多以青花瓷为主。清代治者入主中原后其景德镇名师巧匠将瓷器香炉制作推向历史的另一个高峰。
 
  宋代瓷香具是最值得研究的香器具之一。最著名的官、哥、定、汝、柴五大官窑都制作过大量的香炉,在造型上或是模仿已有的铜器,或另有创新。由于价格低,适宜民间使用。精雕细琢,也自成朴实简洁的风格,加上瓷器所独有的魅力,因而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朝宣德年间,宣宗皇帝曾亲自督办制造了一批盖世绝伦的铜制香炉,这就是成为后世传奇的“宣德炉”。
  焚香一直与美好、高雅、神秘、珍贵等联系在一起,因而关于沉香、香炉、香器等香文化有关的制作产物代表着时代的最高工艺水准,并由于渗透了文化成分,使其成为一项系统而独特的艺术种类。瓷香炉,尤其是宋、元时期的瓷香炉、香盒等成为了人们集藏的重点。如果仅以古陶瓷艺术品来看待香炉、香盒,那就失去了太多香器所蕴含着的价值与内涵,只有如同回归到宋朝时期的氛围中,将香道看作一种典雅的文化,才能看到它闪耀出的灿烂动人的光彩。
 
  香文化是一种自然与人文交汇的体现。香料天然的色泽与芳香美令人心旷神怡,香器体现了工艺与技巧,焚香又包含了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当然,更令人称道的是香与文化的深层次的结合……香道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纯是品香、斗香的概念,而是一种以天然芳香原料为载体,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感受和美化自然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亲近传统文化智慧,创造外在美与心灵美和谐统一的香文化。从微观上看,它能引领我们看到一片香文化所折射的精致生活的全新景致,从宏观上看,它能唤醒和复活更多的古典的记忆,滋润和温热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家园意识。
 
感谢阅读,如果感觉文章不错的话请支持我们...
 
中华香道协会
以香载道   以香明德
中华香道协会香道研修班正在招生...
TEL:010-57208998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香料之路”PK“丝绸之路”?是调料不是香料!
最近,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在新德里举行,印度动作频频,引发世界瞩目。其中一个大动作,是印度、沙特、美国和欧盟签了一项备

评论2023-10-051181

常伴一炉香,听风听雨都有味
焚香,是杨万里诗歌作品中绕不开的话题。花晨月夕,阴雨晴日,总有一座小香炉清烟袅袅,为诗人营造放松安定氛围。杨万里《昼倦》

评论2023-03-311454

香道丨 香道六事
香道,是历史悠久的传统生活艺术的升华......宋赞宁在《大宋僧史略》有这么一段话:香也者,解秽流芬,令人乐闻也。经中长者请佛

评论2022-03-217966

香道师的变废为宝,用竹片和橘叶自制香薰
古人喜爱焚香,也善于利用身边各种材料制香。陈氏香谱《陈氏香谱》中记载了一道香方叫花熏香诀,有两种配制方式,一种是用降真香

评论2022-03-072377

香道入门要了解的事儿
香界 朱熹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洗光风。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何须楚客纫秋佩

评论2018-01-111239

香道 | 素手焚香听禅意,清风明月不惊心
《香界》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洗光风。 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 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 何须楚客纫秋佩

评论2018-01-111811

你不知道的香道高手 白居易
2017年岁末大作《妖猫传》再次将众人的眼光聚集到黄轩。在这部陈凯歌导演心心念念的盛唐情节大剧中,他给大家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

评论2018-01-022844

传统文化的一缕幽香
香道,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并在略带表演性的程序中,坚守

评论2018-01-022670

能量‖ 茶道与香道的融合
品香炉的传递甚为讲究,由上一位闻香者用左手传至下一位的右手,下一位右手接过闻香三次后,再用左手传于再下一位的右手,这种古

评论2018-01-022218

茶道、花道、香道:三雅道
茶道、花道、香道,并称三雅道;茶道协和,花道养心,香道静心,所以为历代文人雅士推崇备至。--茶 道--如果说武士道代表了死的艺

评论2018-01-02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