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我从小就很向往海南岛”,张德成说,自己早年就通过新闻报道了解过三亚的天涯海角,知道了这里阳光沙滩、椰风海韵的独特风光,其次就是书本上对于海南的贬谪文化的记载,让自小就喜好中国古文化的他十分向往,却一直没有机会踏上这片岛屿。
2008年,高中毕业的张德成考取了当时校区还在五指山的琼州学院,终于踏上了他来海南岛的“圆梦”之旅。说起初次踏上海南岛的经历,张德成说自己当时还闹过不少笑话。在来学校的路上,他坐着学校的接送大巴沿中线直上五指山,沿途的群山和稀少的人烟让他对海南岛的第一印象竟是“荒凉”。再后来他才知道,这里只是海南岛的一部分,在沿海的平原地带,还是有很多城市的繁华与喧闹。
虽然对海南的第一印象是“荒凉”,但很快,山清水秀的五指山改变了他对海南生活的看法。“这里的空气清新极了!”张德成告诉记者,山里的生活冬暖夏凉,湿润而清新的空气极大地改善了自己多年的鼻炎症状,舒适的宜居环境让他甚是喜欢。
一年之后,张德成随着校区的搬迁来到了三亚生活,一待就是6年,却从不思离去。张德成告诉记者,尽管毕业之后家里人坚持要他去离家较近的杭州工作,但自己没有丝毫犹豫就选择留在了三亚。从开饭店到保险公司工作,再到现在的做沉香生意,张德成终于在多次尝试下找到了自己热爱的职业生活。“现在,我已经十分习惯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了,海南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张德成说。
做一个入乡随俗的海南“吃货”
7年的岛民时光让张德成生活里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很多改变,尤其是饮食习惯。老家在河南的他原来的饮食口味偏重偏咸,喜好面食,做饭吃菜也都是各种调味料齐下的习惯。自打来了海南生活后,却渐渐习惯了这边清淡的饮食口味。“我现在做鱼也习惯清蒸,炒菜也是蒜蓉清炒,吃的很像个本地人了”张德成说。
但是这种饮食上的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至少在很多特定食物上的口味习惯,是长久以来都很难改变的,比如南北方的甜咸粽子之分。在刚来海南的2009年端午节,张德成从五指山的集市上从一个黎族阿婆手里买了一个海南的肉粽。习惯了北方的甜枣粽的他咬了一口,发现粽子里包裹着的大肥肉,就立马吐掉了。
在这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有勇气再尝试海南的肉粽,直到3年后的端午节,他听说白沙的集市上有一个老阿婆包的粽子特别美味,于是又鼓起勇气买了一个。这不吃不要紧,一吃反倒一发不可收拾,老阿婆的美味粽子彻底治愈了他三年前初尝海南粽子时留下的阴影,从此对海南肉粽的态度从“怕”转变成了“爱”。时至今日,每逢端午佳节,他都会和朋友们一起在家包海南肉粽,还有海鲜特色的鲍鱼蛋黄粽。
除了海南的肉粽,海南的白斩鸡和蒜蓉地瓜叶也是他的最爱。回忆起初次品尝白斩鸡,尚带血水的鸡肉让他心生胆怯,在朋友的再三劝说下,他勉强地配着生抽点料吃了一块,感觉味道还行,便也渐渐接受了这种地道的吃法。而作为一个在北方长大的人,他也从来没有想过地瓜叶还可以炒成一盘菜吃。久而久之,这两道当初在他看来都不可思议的海南菜现在成了他的最爱,是去海南菜馆吃饭时几乎必点的两大佳肴。
现在,张德成不仅是个入乡随俗的海南“吃货”,还会自己做海南菜给来孝敬父母。清蒸鱼、鲍鱼蟹粥、盐水烫菜心······每次过年回家,他都会亲自做几道海南的美食来和家里人分享。 最令记者感到吃惊的是,他还会自己做海南的一大美味甜点--鸡屎藤!“我很喜欢吃鸡屎藤,有时候买不到现成的,就会去买磨好的鸡屎藤粉自己回家做。”张德成说。
痴迷海南沉香,宣传香道文化
除了对海南美食的喜爱,张德成还对海南的传统戏剧、历史、黎苗少数民族文化及沉香十分着迷。“虽然我听不懂海南的本地方言,但是我会通过字幕去理解海南琼剧里的内容。”张德成说,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传统的地方戏剧都持有“过时之物”的态度,但是对于他来说,这些地方戏曲当中恰恰包涵着很多民间的传统故事,是了解海南文化的绝佳途径。
而海南的沉香,也一直是他在异乡生活的强大精神寄托。大概在5、6年前,张德成就在朋友的耳濡目染下渐渐喜欢上了香文化。“海南的三宝,沉香、黄花梨和降真香,我都有接触过,但是接触最多的是海南的沉香。”张德成说,海南的沉香在历史上就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古人称海南是“得朝阳之气”最早的地方,所以这里出产的沉香品质也是最上乘的。
张德成告诉记者,海南沉香上有很多特性是跟中国人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都十分吻合。现如今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复兴,而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一枝独秀,也正在被逐渐关注和流行起来。海南香不论是从香味和品质来说都是其他地方不能比拟的。而现在很多饱受都市生活压力的人都会心浮气躁,通过学习和接触沉香文化,人们更容易找到平静心灵的方式。
出于对海南沉香的喜好,张德成现在的工作也是和推广海南沉香文化有关。除了和朋友一起管理经营沉香博物馆,他们还会定期举办沉香品鉴会、交流会等活动,通过与品茶、弹古琴、吟诗作赋等活动相结合,宣传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及海南的沉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