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香道首页 频道列表

成都本土作家出新书《香席》解读香道文化

2015-02-125120

《香席》,2015年1月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由成都作家林灿创作。林灿,原名林和平,四川省作协会员,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猎狐计划》等。林灿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包括书画艺术、沉香文化、翡翠等都有涉猎。

《香席》一书,详细的介绍了不大为人所知的中国香文化的来龙去脉,重点对有“香王”之称的沉香进行了全面研究,包括对沉香的品鉴,对熏香的仪式——香席做了详尽介绍,以及对沉香真伪的鉴别知识。该书还收录了古代香学名著、香谱,以供香友研究,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研究沉香文化的力作。

据林灿介绍,“香席”这一词汇的来源据现有资料中看,应该是由台湾学者刘良佑先生在其名著《香学会典》一书中,明确提出了“香席”这一称谓。所谓香席,是“经过用香工夫之学习、涵养与修持后,而升华为心灵饕宴的一种美感生活,是一种通过‘香’作媒介,来进行的文化活动”。而现在流行于国内的“香道”一词,则来源于日本。

清朝之后,中国的香文化逐渐没落,以致于国人对香文化的了解仅限于祭祖和佛道的焚香。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日本和台湾的香道文化逐渐回流大陆,各地开始兴起各种小范围的品香活动。这也为“香席”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林灿说:“在香学典籍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是丁谓的《天香传》”。丁谓在《天香传》里确立了沉香的各个品级和海南崖香的至高地位,提出对沉香香味的品鉴应以“清远深长”为标准,“其烟杳杳,若引东溟,浓腴湒湒,如练凝漆,芳馨之气,特久益佳”;并认为海南沉香的品质应是沉香之首,“黎母山酋之,四部境域,皆枕山麓,香多出此山,甲于天下”。丁谓还在《天香传》写道“香之类有四:曰沉、曰棧、曰生结、曰黄熟”,这是对唐代段公路在《北户录》中关于沉香分为“水沉、栈香和椠香”的进一步完善,至今仍是沉香细分的标准。丁谓认为,沉是指能沉水的沉香,品质最好;栈香是大半能没入水中,品质比沉水香差一些;生结是不等香成熟就采伐下来的香;黄熟香是材质轻虚、腐朽的栈香。如果生结的是沉香,那么其品质和栈香相当;如果是生结的栈香,那么其品质与黄熟香相当。这就意味着,熟香的品质始终优于生香。

除此以外,宋代陈敬的《陈氏香谱》和明代周嘉胄的《香乘》都为中国香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华夏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香席是其中精彩的一部分。中国要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文化的复兴必然是全方位的。既要有吸收,也需要有传承,还要有发现。只有这样的文化复兴,才能使中华文明的复兴具有可持续性,并且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香道入门—基础知识
什么是线香? 是指用不同的配方制成的,粗细、长短有一定规制的直线状香品。是北方常用的香品形式之一,适用于多种用香场合。古

评论2015-08-202715

香道文化与文人墨客的情缘
香道文化近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汉武帝的鎏金竹节熏炉,远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殷商时期手执燃木的祭礼。香道文化始于远古,鼎盛于宋

评论2015-07-211543

奇楠沉香《创刊号》特别推荐
香道对于现今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其实更多人还不知道,香道与养生是息息相关的,香道与茶道一样,都是中国文化不可

评论2015-07-211522

《香识》为京城才女扬之水的品香之作
《香识》为京城才女扬之水的品香之作,兼论香诗与香事,分莲花香炉和宝子、香合、两宋香炉源流、印香与印香炉、宋人的沉香、龙涎

评论2015-06-01471

画堂《香事》
本书由与熏香习俗相关的文物实物图片、诗词入手,细诉香草、香料、香露、香熏、香炉、香阁等蕴涵的民俗、文化背景,及其与情、爱

评论2015-06-01474

闻香的男人:精油的追求
内容推荐  劳伦斯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男性芳香疗法专家,尤其是在精油和植物油的研究上,造诣很深。他潜心探索将西方的芳香疗法和

评论2015-02-071036

廿四香谱 佛教知识-最全的烧香图解,香谱图解
男女侍庙堂,虔诚祷上苍,欲知福祸事,香谱细参祥。凡圣佛仙神庆典,或消灾求安,或遇疑难事时,选大小长短均等好香三炷焚之,先

评论2015-02-071529

七十二种香谱图 佛教知识-最全的烧香图解,香谱图解
七十二种香谱图一、烧香的含义有四个方面:1、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2、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

评论2015-02-072480

中国香文化--中国香道
中国香文化 香之为用,其利最溥。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啸。晴窗摹帖

评论2015-01-1998319

闻香-香之道
内容简介 . . . . . .  香有十德:感格鬼神,清静身心,能除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

评论2015-01-1917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