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香道首页 频道列表

香几那么美

2017-08-0723800
 
       香几的美感,似乎最适合用一个词形容,叫“亭亭玉立”。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中有句很好的话说:“有女名憨园,瓜期未破,亭亭玉立。真一泓秋水照人寒者也。”
       一泓秋水照人寒,真是对“亭亭玉立”的极恰当描述。
       亭亭玉立,只言少女姿态,及至少妇,言婀娜尚可,若说亭亭,那应该是没有了。香几姿态娴静,“身材”修长,“四肢”如玉,正当得起“亭亭玉立”四字。
 
        古代家具品类繁多,唯独香几,大概与香关系密切的缘故,所以充满了静雅、天真与灵性之美。
 
       王世襄古文功底深厚,大学时的一篇《鸽铃赋》,游戏文字,堪为天人。然而,《明式家具研究》全是白话和术语,唯独写到香几时,先生似乎久违地诗兴大发,文采也斐然多了:
       富贵之家,或置厅堂,上陈炉鼎,焚兰煴麝;或置中庭,夜色将阑,仕女就之祈神乞巧。道宫佛殿,也设香几,焚香之外,兼放法器。
       短短40余字,香几之姿、之用、之美,皆该罗无外了。
 
 
香几,顾名思义,是焚香用的几。
家具在古籍中常称“几榻”或“几案”。如《长物志》中是“几榻”,《闲情偶寄》则有“几案”,大体上,凡桌、椅、案、几、杌、榻之类,皆以此类称。
 
古人因生活较简单,所以都直接桌椅板凳地叫,而从无“家具”之名,当然更没有“家具产业”。
但古代几的种类却很多。说得上名称的,就有隐几、凭几、琴几、台几、天然几、炕几、花几、茶几以及香几。这其中,隐几、琴几、花几和香几,可说是最有文化的。
 
▲《听琴图》中的香几与琴几
 
▲ 清早期 御制鹿角凭几
隐几既是一种几,也指一种姿态。最著名者,属《庄子·齐物论》:
“南郭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意思是说,这位南郭子綦先生,靠着几坐着,仰头向天,缓缓呼吸,进入超越对待法的无我状态,好像失去了自己的身体。禅定修行中,有一种“持身法”,此时身体犹如外物,大概便是南郭子綦的状态吧。
 
▲ 《归去来图》局部
《庄子》中这段话的下文便是南郭子綦和子游之间关于“天籁之音”对话,有同道者,或可往一参。
 
▲《金谷园图》局部
陆游为人也很潇洒。他写过一句好诗,叫:
世事无端自纠纷,
放翁隐几对炉熏。
       人在世间,很多时候,无论庸人自扰、小人戚戚还是丑人作怪,其实都是无法去说的,与其试图“济世救人”,或许效仿陆放翁,或隐几而坐或焚香自处,来得更自在洒脱。
 
       琴几不用多说,摆古琴用的几,其外型简洁低矮,与古琴最配。
       香几,其上常摆香炉焚香,亭亭玉立之外更有袅袅青烟,仿佛那一处角落,便是对身心的出离,也是仙人赞许的人间清欢。
▲ 五代 《浣月图》
 
▲ 宋 刘松年 《唐五学士图》
香的身影在中国人生活中无处不在。
      焚香读书、焚香静坐、焚香弹琴、焚香听雨、焚香拜月、焚香祈福,凡此种种,总之香是人心的明月,是幸福吉祥和清静逍遥的信使。
      但这些内容若要说细说透,就要说一部“中国香文化”
 
      香几为了焚香而有,自然有香的气质,其造型便注重观赏性和灵性。
      王世襄说:“香几不论放在室内或室外,总宜四无依傍,居中设置。因此它的形制,适宜用面面观看皆宜的圆形结体,于是圆形便成了香几的常见形式。”但我想,香几之所以常见圆形应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香炉通常都是圆的,若是圆香炉放在方香几上,总不免有失协调。
       香几通常较高,即便放在榻上的矮香几,看起来必定是“修长型”,这也与焚香有关。
       焚香适宜于高处,这样有岸然和清虚姿态,若是在低矮地方焚香,只跟点蚊香差不多,暴殄天物之余,也少了许多意趣。
 
▲ 北宋 宋徽宗 《听琴图》
 
▲ 宋 李嵩《听阮图》局部
这些“高人”们怎么看香几?
      纪晓岚曾说,为人处世,该说的道理,古人早已说过,也都说透了,为何还需今人著书立说、喋喋不休呢?
      是啊,后人谦卑学习,照着古人教导修养自己就好,何必再有许多啰嗦?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果然圣贤指心之言。
      明清时期也有众多啰嗦的人。他们常称“山人”“道人”“居士”,大概皆自觉可游戏人间,于是花草树木、亭台楼阁、江河山川、书酒香茶,似乎都对自己含情脉脉。
 
▲ 《林亭佳趣图》局部
 
▲ 元 刘贯道《消夏图》
       他们置身其中、放浪形骸,长吁短叹之余悠游笔墨,一片真性情便酣畅淋漓地铺展开来。陈洪绶、陈继儒、屠隆、黄图珌、高濂、张潮、李渔、张岱,大致便都属这一类人物。
       寄情于物是情的实现,胸无半点尘,一片闲情似乎超出人我生死,所以只好是偶寄而已。
 
      香几便是这些“高人”们经常偶寄的一具灵物。他们最惬意的起居场景是“明窗净几”。常见人们说香几而引赵希鹄《洞天清录》说:“明窗净几,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
      但很遗憾,这里的“几”却不是香几,而是一种矮桌子。一间干净整洁的屋子,明亮的窗户,摆一张简易桌子,焚香其中,这就是居所中的山水田园,好古清修的尘外之客。
 
▲ 《倪瓒像》局部
 
▲ 《槐荫消夏图》局部
    香几比较流行于明清时期。陈继儒说:“净一室,置一几,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挥尘。”
     又说:“半窗一几,远兴闲思,天地何其寥阔也。”眉公自称“山人”,于世事了无挂怀,他经常焚香宴坐,那亭亭玉立的香几一具,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
     高濂从养生角度写香几,写的是香几之制。《遵生八笺》:
     “书室中香几之制有二,高者二尺八寸,几面或大理石、岐阳玛、瑙等石……用以搁蒲石,或单玩美石,或置香椽盘,或置花尊,以插多花,或置一炉焚香,此高几也。”
       黄图珌喜欢批评,他写香几也在“骂人”。
 
▲ 黄图珌《看山阁闲笔》善本
黄图珌批评其一:
       “时人往往以香几架炉,直贴画轴。日插线香,致画常烧孔,而炉钉香桩拔之难尽。其俗气入于膏盲,不可医也。”
        这画面如今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常见的吧。
批评其二:
      “香几陈设玩器除炉、瓶外,仍有他物可以助观。如几长则罗列三五件,几小只容一炉或一瓶而已。勿效世俗,以一炉居中,一瓶居左,一香圆盘居右,觉刻画而无生动之致矣。”
        既然那么喜欢香几,上面胡乱摆设物件,未免有亏待于它。
 
        说香几是香文化器物是合适的,所以它可能是中国家具中最有灵性色彩的一种。
        中国香文化,往深了讲,是“道”,往浅了讲,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无论宗教修行、朝堂礼仪、文人风雅还是民间风俗,都有香气氤氲的景观。
 
▲香几可谓最具灵性色彩的一种家具。
 
▲ 唐 卢楞伽《六尊者像》中的藤制香几
       黄庭坚和苏东坡放在今天自然是“香学大师”,他们都焚香、写香,还自制了许多香方。
        例如黄庭坚的“婴香方”,苏东坡的“雪中春信”,另外还有两人友谊之象征的“闻思香”。苏黄唱和中最有名的一首即是苏东坡的“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因此,香,是超越了香本身的那种香,香几之美,大概也是如此。
 
▲ 南宋 李嵩《罗汉图》中的香几
 
▲ 北宋 李公麟《维摩演教图》中的香几
中国文化实际是灵性的文化。
       传统器物都有文化美感,但这种美感,无法完全用今天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方法来解读。这一点看一下今天仿古产业就最清楚不过。如今制作家具,无论技艺、工具还是方法,可说皆胜于古人,然而制作出来的家具,总觉气质刚硬,缺少一种底蕴和温度。
        形容香几的美感,分而析之说其功能、造型、线条、装饰图案之类,这些角度和语言本身是没有美感的。
 
▲ 清康熙 铜胎掐丝珐琅高束腰香几
      或许,与众多中国器物一样,不受固有观念影响,超越自我,把香几身上的“中国”两字说清楚,才能冷暖自知地熨帖中国古人心灵。然而,这就说来话长了。
【四雅培训】香道师招生简章
 
香,肇始于春秋战国,
滋长于秦汉两朝,
完备于隋唐,
鼎盛于宋元明清,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证书权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指示精神,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文化艺术人才,全面提升我国文化艺术人才业务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成立"香道师"培训, 考核合格者颁发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的《香道师证书》,加盖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钢印。证书编号可登陆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官网查询。
【重要性】
       巍巍中华史,壮哉五千年,中国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人类的文明进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而中国香道文化遗产传承人就是我们祖先一代传一代的文化遗存典范,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和重要传承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中国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的形象代言人。
 
       为了加强对传承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和工作水平,提高传承人的综合素质,让传承人更科学、积极地传承、培养后继人才,提高认识、加强传承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急需对传承人师资人才培养,主要是对教学教案的方式方法进行师资培训,此事迫在眉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我们国家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在中国和平崛起于世界的大背景之下作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也就是说,我们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讲文化体制改革,讲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都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国内的文化建设问题,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在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全球胜任力、国际理解力的提升,中华香道文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香道文化承载者和传递者的素养,使之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支重要火炬手。
 
【 缘起】
       年始丁酉,龙凤呈祥,习主英明,国运大昌,弘传统文化。兹有文促会,响应国召,开四雅之培训。四雅者,焚香、点茶、插花、挂画,古之文人雅士好之。焚香以"香"嗅美、点茗以"味"觉美、插花赏"色"之美、挂画观"境"大美。宗为体悟大道,修身养性;旨在结交益友,悠然生活。籍此培训,传千年之文化,兴君子之雅风,过优雅之生活,享人生之自在,爰以为记!
 
【焚香】
焚香之道,源于先秦,由佛而兴,经唐而盛。孟子言:"香为性性之所欲,不可得而长寿"。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之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开窍醒神、颐养身心;芳香疗法、妙用无穷、祛秽疗疾;清净好香、宁心益智、养神养生。因深谙此理,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竞皆惜香如金、爱香成癖。
 
  香道千年,融自然之美,造化之奇,合乎艺术之道具、环境之布置、知识之充实、各类之香品,无不赏心。集宗教、艺术、医疗、休闲、生活日用于一体,以典雅之闻香,演绎五彩之香道,自皇臣宰官、君子以至于庶民,无不惠及。
  香,既能悠然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可于席间怡情助兴;既能空里安神开窍,又可实处化病疗疾;既是一种精英文化,又是大众文化。究其实,它出身本无固定之标签,唯灵秀造化源于自然。
       诗曰:
焚戒定真香,妙供于人天,
清夜礼明月,禅功深自觉,
 一缕沉馨香,舒缓俗世忧,
 祈祷无尽意,普熏十法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香料之路”PK“丝绸之路”?是调料不是香料!
最近,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在新德里举行,印度动作频频,引发世界瞩目。其中一个大动作,是印度、沙特、美国和欧盟签了一项备

评论2023-10-051181

常伴一炉香,听风听雨都有味
焚香,是杨万里诗歌作品中绕不开的话题。花晨月夕,阴雨晴日,总有一座小香炉清烟袅袅,为诗人营造放松安定氛围。杨万里《昼倦》

评论2023-03-311454

香道丨 香道六事
香道,是历史悠久的传统生活艺术的升华......宋赞宁在《大宋僧史略》有这么一段话:香也者,解秽流芬,令人乐闻也。经中长者请佛

评论2022-03-217964

香道师的变废为宝,用竹片和橘叶自制香薰
古人喜爱焚香,也善于利用身边各种材料制香。陈氏香谱《陈氏香谱》中记载了一道香方叫花熏香诀,有两种配制方式,一种是用降真香

评论2022-03-072377

香道入门要了解的事儿
香界 朱熹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洗光风。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何须楚客纫秋佩

评论2018-01-111239

香道 | 素手焚香听禅意,清风明月不惊心
《香界》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洗光风。 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 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 何须楚客纫秋佩

评论2018-01-111811

你不知道的香道高手 白居易
2017年岁末大作《妖猫传》再次将众人的眼光聚集到黄轩。在这部陈凯歌导演心心念念的盛唐情节大剧中,他给大家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

评论2018-01-022844

传统文化的一缕幽香
香道,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并在略带表演性的程序中,坚守

评论2018-01-022670

能量‖ 茶道与香道的融合
品香炉的传递甚为讲究,由上一位闻香者用左手传至下一位的右手,下一位右手接过闻香三次后,再用左手传于再下一位的右手,这种古

评论2018-01-022218

茶道、花道、香道:三雅道
茶道、花道、香道,并称三雅道;茶道协和,花道养心,香道静心,所以为历代文人雅士推崇备至。--茶 道--如果说武士道代表了死的艺

评论2018-01-02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