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香道首页 频道列表

品香雅事:香的品鉴,香道的标准

2015-01-19610210
  香道是历史的、是生活的,又是非物质的。它将物与人紧密相连,以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体现着人文精神内核。在当下这个环境意识和自然意识不断被强化的世纪,每个人都应用心来营造、完善、执行中国香道的诸项标准、让香道这种悠然、高雅的生活方式走入更多人的生活中。以香修心,平和安宁,提升良知,惠及世人,无愧香学对吉祥幸福的寄托与追求,体味更多寂静,欢喜的生活乐趣。

香的品鉴仪轨,香道的标准法度
  香道,无外乎籍由品香之雅事,成就回归自然,真心见性之大道。自古以来,香的品鉴仪轨,合香法度,香具形制。以及香谱、香史、香事、香方、美学等方面早已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可谓“香学”。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穷,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典型代表。上至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即有关于先民“手执燃木”施行“柴祭”,艾熱及酿制郁鬯(香酒)的记载。可见,中国香文化肇始之缘起,皆因敬畏天地和完善自我而来!直至宋代,中国香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品香”、“斗茶”、“插花”、“挂画”被列为四大雅事,并见“清和寂敬,明德惟馨”的感悟,这是对中国香道最为明确的标准要求。明人周嘉冑呕心沥血三十年之巨著《香乘》被《四库全书提要》盛赞:凡香之品名、故实以及修合赏鉴诸法,无不博引,一一具有始末。而编次亦颇有条理。读香事者固莫详备于斯矣!是书,笔者曾通卷捧读,奉为珠玑,引为心源活水,意欲浇散胸中纠结块垒,何纠之有,所困何结?   品香雅事,自唐宋成席以来,古人不仅是凭藉袅娜青烟或漫漫余熏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更成为彰显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每席品香结束,都要题写香笺,或领悟、或冥想、或感恩、或追忆,总是给人启发,令人温暖。香熏缕缕,漫漫思绪经由红心炭火回归自然。人,通心眼耳鼻舌身意与香结缘,与香回忆,了然真性,大道开通。这可谓古人对中国香道标准的心灵要求。唯其如此,火与香,香与人,人与道,终至在历时的曲折、变化和流动中互为因果,互为条件,彼此观照,相互肯定,默契相行、生生不息。   香之器具,乃文化之载体,更是对中国香道标准的物质要求。有许多古之名器传承至今,如汉代博山炉,盛唐金制熏笼,大明宣德炉等无一不是创意新颖、用料考究,工艺精湛的国之重宝,堪可传世,可为香学硬件物质之标准。然而,之于香道文化,其形而上的意识精神更亟待一个标准传承的精神内核。   每个时代均是创造历史的时代,但是并不意味着你能创造历史就可以随心所欲,粗制滥造,甚至违背道德良心地捏造。尊重,是最难的坚持,但唯有尊重、才能推陈出新,无愧时代。依笔者之拙见:中国香道的最高标准在于良心。香道.以香及人,明性见心,尊重与良知能调和人性与处世方圆,犹如中药配伍中的各味药材,君臣佐使主辅各司其位。而在这硬性标准配比中,良心是其流动的最大变量,它于我们自身及至国际间的香事交流中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香道禅艺系列
鲁班天工木艺经营的香道禅艺产品材质、工艺、造型多样,材质主要有花梨、檀木等高档名贵木材和绿端石等高端石材;工艺多采用雕刻

评论2017-12-122434

香道中的禅法
香道,与佛教特别是禅宗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禅宗重顿悟见性,故香在禅法中主要是作为一种帮助观修的助缘。鼻根圆通法门借香参

评论2017-12-071938

香道与禅道
香道,总是作为高雅与修为的象征,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香道文化肇始于春秋,完备于隋唐,鼎盛于宋朝。唐时,鉴真大师将熏香文化

评论2017-12-051941

为什么不少人听到香道,认为就指宗教用香?
1.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宋代陈去非的诗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

评论2017-09-112402

日本茶道、花道、香道与禅
通过插花这种生活艺术,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审美观;通过它,不仅能够欣赏、享受到自然与人类的创造相结合而产生的特殊的艺

评论2017-09-042773

佛学体验营的香道体验
山上大学生佛学体验营安排了一节香道课,由妙法师兄给我们上的,印象非常深。香,最大的作用就是定,让我们一颗散乱不安的心安静

评论2017-08-112440

香道中的禅法
香道,与佛教特别是禅宗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禅宗重顿悟见性,故香在禅法中主要是作为一种帮助观修的助缘。鼻根圆通法门借香参

评论2017-07-041765

静心 · 悟香道

评论2017-06-202274

为什么不少人听说香道,就以为是宗教用香
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宋代陈去非的诗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对

评论2017-06-082026

日本香道的风雅与禅意
花道茶道香道都与中国剪不断理还乱,日本将之化为生活的艺术,从贵族拓展到平民生活的细节中,至今仍生机勃勃,而在我国,由于传

评论2017-05-22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