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前,嫦娥亲手培植了两株桂树,中秋之夜,桂树飘落在宁波天童寺院内,密云法师将其交予弟子破山,让他带回蜀中兴建佛寺,破山在双桂落地之处建立禅院。
走进梁平县的双桂堂,如果不出意外,导游一定会告诉你这个美丽的传说。然而,在这个被尊为“西南佛教禅宗祖庭”,且在中国及东南亚佛教界都享有盛誉的寺庙内,实实在在的历史比传说还要精彩。
在梁平县西南13公里处的金带镇,有一座坐东朝西的寺院,晨钟暮鼓,香火兴旺。寺院有关圣殿、弥勒殿、大雄殿、文殊殿等七重建筑,两侧还有厢房、僧舍、长廊等,玲珑古雅,芳香四溢,这就是佛教圣地双桂堂。
从建立至今,双桂堂已有350多岁了。相传,破山大师在嫦娥亲种的两株桂树落地处修建了这座寺庙。历史中的破山大师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破山是明末清初我国著名的高僧,有‘小释迦’之称。”梁平县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破山是四川大竹县人,19岁便出家为僧。1653年,他在南明王将军姚玉麟的资助下,创建了双桂堂。
双桂堂之所以叫“堂”而不叫“寺”,和其“大学堂”的身份有关。“双桂堂创建于明、清交替的时期,文人士大夫纷纷遁入空门,他们或以谈禅论道作为精神的避难所,或抒发情怀、追怀故国。一时间高僧云集,大师辈出。此外,双桂堂创建伊始,就是以‘学业禅堂’的模式建立的十方丛林,即佛教的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破山大师提倡的自由的学术氛围至今仍影响着寺院。”这位负责人说。
说起双桂堂,就不得不提起它的镇寺之宝——贝叶经。1962年,双桂堂妙谈大师带着这本贝叶经到中国佛教协会与全国各地众多版本的贝叶经一起参加鉴定。专家发现其距今已有900年的历史,是当时全国保存最完好、历史最悠久的一个版本,同年就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贝叶经究竟有何玄妙之处?据了解,贝叶经发源于印度。2000多年前佛教诞生时,造纸术还没有发明。古印度人采集贝多罗树的叶子,用来书写佛教经文。唐代高僧玄奘西去取经,取回来的也是贝叶经。
双桂堂的贝叶经有106页,上面写满了古梵文佛经,由双桂堂第十代方丈竹禅大师不远千里,从山西五台山背回了双桂堂。遗憾的是,1990年,贝叶经被盗走,至今下落不明。
贝叶经失窃后,当地坊间传言:双桂堂里,双桂之一的金桂树一夜间凋零枯死,成群的白鹭也飞往他乡。
“其实金桂树在案发之前就已经开始枯萎,毕竟已经300多年啦。”家住双桂堂附近,63岁的李婆婆告诉记者,2005年,相关部门已将一棵100多年的桂花树移植到寺院内,如今,寺院里的双桂枝繁叶盛,“相互依偎着,像是等待叶贝经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