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禅院首页 频道列表

招生中国佛教艺术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高级研修班

2021-06-2111460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指示精神,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研究和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和素养,中国科学院大学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中心将联合中国建设劳动学会古建筑委员会于2021年7月举办“中国佛教艺术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高级研修班”。

 
课程围佛绕教文化与历史、石窟寺和保护实践、佛寺建筑与遗产保护、佛教考古与壁画研究、佛造像与展览研究等内容,邀请了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清华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敦煌研究院、首都博物馆等相关领域资深专家学者,全方位系统解读佛教文化遗产与佛教艺术。

 
时间地点

 
研修时间:7月14日-20日(共7天)

 
研修地点:陕西西安

 
招生对象

 
●各级各类博物馆相关从业人员

 
●文物保护单位相关从业人员

 
●佛教遗产保护相关从业人员

 
●佛造像艺术相关从业人员

 
●佛寺建筑规划设计、修缮、建设工作相关人员

 
●对佛教艺术或佛教文化遗产有一定研究的爱好者

 
研修内容

 
板块一:中国佛教文化遗产政策研究

 
板块二:中国佛教艺术简史

 
●中国佛教史

 
●佛学与宗教哲学

 
板块三:中国佛教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佛教遗产文化价值

 
●佛教遗产文化功能

 
板块四:中国佛教石窟寺与保护实践

 
●中国石窟寺概述

 
●敦煌石窟

 
●麦积山石窟

 
板块四:中国佛教考古与佛教壁画研究

 
●中国佛教考古

 
●佛教壁画研究

 
板块六:中国佛教造像研究与展览应用

 
●中国佛教造像艺术

 
●佛造像的展览应用

 
板块七:中国佛教建筑保护实践

 
●中国佛教建筑遗产概述

 
●中国早期佛教寺院布局

 
●汉传佛教寺院空间格局与建筑配置

 
佛教寺庙保护实践

 
佛寺中的塔

 
宗教场所文物建筑保护管理

 
板块八:佛教艺术与建筑空间设计

 
板块九:考察实践、大慈恩寺、西安碑林博物馆

 
授课导师(依拟授课顺序排列

 
张金华 原国家宗教事务局人事司副巡视员。

 
朱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当代艺术家。美国东西方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当代艺术学会(香港)主席。代表作有《士兵》《斜阳》《山水印象》《三口之家》《马上》《知善恶树》等系列作品,曾获美国温莎·牛顿大奖、美国国家艺术联盟奖、圣·马丁大学奖及国内各种国家美展奖项。纽约中国广播网专门设有《朱教授谈艺术》专题节目。2006年任美国第76届国家艺术联盟会员展奖项唯一评审。2008年开始往返东西方,致力于推动中国艺术教育的改革,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和传播。2015年,中央电视台《艺术名家》栏目拍摄播出国际著名艺术家朱伟专题片:《穿越东西方的艺术探险者一一朱伟》。

 
王贵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中国文物学会古建园林分会副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与理论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学院),曾师从莫宗江、吴焕加两位先生,先后获硕士与博士学位。曾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建筑系作访问学者,后又在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作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中西建筑比较研究。

 
詹长法,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副院长,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意大利总统授予的“仁惠之星骑士勋章”。长期致力于文物保护修复理论与实践探索和文物保护教育培训,积极推动中国与意大利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卷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和工程分卷主编,其主持的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石刻造像抢救保护工程、重庆潼南大佛本体修复项目先后获得全国十佳文物维修工程表彰。

 
魏文斌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所所长,敦煌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甘肃省领军人才。曾先后在甘肃省文物考克研究所、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工作和任职。任甘肃敦煌学会常务理事、甘肃历史学会副秘书长、麦秸山石窟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石窟寺考古与佛教艺术研究。参与编著《炳灵寺一六九窟》《河陇文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甘肃卷》等,《天水麦积山石窟研究论文集》的主编,《麦积山石窟研究》《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麦积山石窟环境与保护调查报告书》的副主编。

 
冉万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学士、硕士学位,日本同志社大学院文学博士学位。曾赴日本奈良县橿原考古研究所研修、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西北大学第八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宋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担任日本同志社大学文学部客座教授。研究方向:汉唐考古与佛教考古。

 
袁志伟副教授,西北大学哲学系主任,历史学博士。兼任陕西省轩辕黄帝研究会副会长,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研究员。主持及主研国家社科基金及陕西省社科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5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CSSCI核心期刊10篇,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哲学史》《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篇。获2019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主讲中国大学MOOC精品课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等。研究方向:佛教哲学、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思想史、中国现代思想史,古典建筑文化。

 
刘丞,首都博物馆副研究馆员。2005年至今就职于首都博物馆藏品部,长期从事藏品管理与佛教文物研究工作。先后在《紫禁城》《收藏家》《文物天地》《北京文博》《首都博物馆论丛》等多家专业期刊发表佛教艺术研究论文十余篇,承担了多部图书的编委工作。受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等单位委托,进行了佛教造像艺术方面的授课及现场实践教学。参与了《中国古代观音菩萨造像艺术展》《首都博物馆佛教文物珍藏展》《西藏历史文化展》等展览的策划、说明文字撰写、展品筹备、教育培训等相关工作。

 
研修证书

 
按规定修完教学计划的全部课程,并经考核合格者,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李政道科学和艺术中心与中国建设劳动学会颁发“中国佛教艺术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

 
报名流程

 
1.填写报名表,附身份证、学历证书复印件(提交至报名专用邮箱),邮箱:1143050614@qq.com。

 
2.审核报名材料后确定录取名单,并发放“入学及缴费通知”

 
3.2021年5月25日开始招生,满50人即可开班。

 
报名咨询

 
闾霓 18311027709

 
王向宁 18901029100,微信同号

 
电子邮箱:1143050614@qq.com

 
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33号

 
报名表下载: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安徽省佛教协会2025年传授三坛大戒法会
附件:示例

评论2025-03-10145

2025年吉林延边泰安寺暨正觉寺传授二部僧三坛大戒法会通启
为秉承世尊遗教,光大如来戒法,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经吉林省佛教协会研究并报中国佛教协会批复同意(中佛会〔2025〕37号),兹

评论2025-03-10184

2025年山西省五台山圆照寺传授三坛大戒(比丘僧部)通启
2025年山西省五台山圆照寺传授三坛大戒(比丘僧部)通启稽首礼敬十方三宝,诸山长老,护法善信: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

评论2025-03-10146

广东省佛教协会暨云门山大觉禅寺2025年秋季传授二部僧三坛大戒通启
云门山大觉禅寺2025年秋季传授二部僧三坛大戒法会经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同意报中国佛教协会批准,由广东佛教协会主办,云门

评论2025-03-10234

北京白瀑寺乙巳年传授三坛大戒法会
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严持于净戒,是则如来所赞叹京西古刹白瀑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金银山腹地,道场状若莲台中央

评论2025-02-24984

戒幢佛学研究所2025年招生简章
戒幢佛学研究所简介戒幢佛学研究所(以下称研究所)初创于1996年,先后于1999年、2001年分别经中国佛教协会和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

评论2025-02-17200

上海地藏古寺元旦书画艺术展暨2025新年慈善撞钟祈福音乐会通启
为庆祝上海地藏古寺建寺380周年庆典,上海西林禅寺和上海地藏古寺将举办元旦四无量心书画艺术展暨龙天眼目梵音海潮2025新年慈善

评论2024-12-23331

九华山无相禅寺即将举行大雄宝殿奠基法会
大雄宝殿规划图九华山无相禅寺定于2024年12月5日(农历十一月初五)上午10:18,举行大雄宝殿奠基法会。无相禅寺,位于九华山风景

评论2024-11-29359

山东湛山佛学院(天台宗专班)2025年春季招生简章
一、学院简介山东湛山佛学院是国家宗教局批准的全日制省级汉语系佛教中等专科宗教院校(国宗字[2004]78号),由高僧明哲长老主持

评论2024-11-22298

江苏尼众佛学院第六届函授大专班开始招生
江苏尼众佛学院是由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设立的高级尼众佛学院。为扩大江苏尼众佛学院办学规模,更广泛的培养尼众僧才,完善学院非

评论2024-11-0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