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文庙全景
此建筑始建于元代,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的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学合一的古建筑群。现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简介
上海文庙,坐落在文庙路215号,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的儒学圣地,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
元代始建的文庙,位于学宫街,1853年(清咸丰三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在文庙设指挥部,清军攻陷上海县城,文庙被炮火所毁。1855年(清咸丰五年)文庙在现址重建,占地17亩。内有棂星门、泮池、三顶桥、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尊经阁、魁星阁等建筑;有放生池、荷花池等景点;隙地遍种花木。当时已初具规模,但以后渐趋式微,犹如一颗明珠沉落于灰土之中。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在“文革”期间,又遭到严重破坏。但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拨款修葺和重建了一批建筑和景点,使文庙初步恢复原貌。
寺院历史
上海文庙又称“孔庙”,是上海市区唯一的一座祭祀孔子的古代建筑群,已有700多年历史。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唐时措、唐时拱两兄弟建“梓潼祠”以祀孔子,旁筑古修堂,为培养学生的场所,称为镇学,这便是上海文庙的雏形。后经数次扩建,形成一定规模。1855年,被清军炮火焚毁。同年,上海士绅在明代海防道署旧址(文庙现址)重建文庙。解放后,人民政府于1959年和1978年两次花巨资对文庙进行修葺,使文庙的建筑得到了进一步的恢复和扩充。
在上海建县之前的南宋淳年间(1241~1252年),上海镇就有文庙了,只是那时的文庙在今日大东门聚奎街附近。清咸丰三年(1853年),小刀会起义指挥部设帐于此。后大东门文庙毁于兵燹。以后,上海县知事便在西门附近择址重建文庙,这就是今日所见的文庙。
文庙有3条旅游景观线, 即:祭祀崇圣线,包括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廊、崇圣祠范围;藏经讲学线,包括大中门、明伦堂、尊经阁;学馆线,包括魁星阁、天光云影池、儒学署、六世堂、东西庑廊。
重檐歇山的大成殿屹立在0.5米高的平台上,殿前是1987年先哲孔子诞辰2540年时,香港陈春先生敬立的孔子铜像。 铜像高约1.70米,先哲青带束发,双目炯炯,神采奕奕,双手合于胸前,似在循循诱导,不倦诲人。大成殿正中神龛内是台胞敬赠的用香樟木贴金雕饰的孔子坐像,两侧站立的是孔门高徒颜回和曾参。殿中梁上悬有3块匾:最上是清嘉庆皇帝所题“圣集大成”匾,中间是道光皇帝所题“圣协时中”匾,下面是咸丰皇帝所题 “德齐帱载”匾;殿柱上有楹联曰: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义,知耻近乎勇,先哲明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今人右铭。
大成殿东西壁上还镶嵌16400多字的《论语》全文碑刻,这在全国所有孔庙中是独一无二的。
在明伦堂、尊经阁间庑廊刻有上海县元、明、清279位进士名录,其中有3位状元。
天光云影池有魁星阁,周围庑廊,内侧设置上海百位名人书法碑林,外侧沿学宫设置店铺。沿老道前街(西侧)设置旅游文化纪念品商店,建筑为明清格调,更显示整体风格的统一。
文庙已成为黄浦区仅次于豫园地区的古建筑景观。
寺院格局
其主要景点有具有浓郁文化内涵的“上海文庙十景”:大成钟声、魁星惠智、古榆呈祥、龙吟虎啸、古碑鉴史、进士碑廊、明清碑联、论语碑刻、雨轩幽景和麒麟赐福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点交相辉映。
四大古石雕建筑群落之一,被世人誉为“石雕艺术的殿堂”。始建于洪武(1368一1398)初年,后经天启四年(1624)、清康熙七年(1668)、五十五年(1716)、道光十六年(1837)几复建、增修,臻于完备,形成一组宏伟壮观的古建筑群。包括:金声玉振坊、德配坊、道冠坊、下马碑、宫墙、礼门、义路、伴池、回桥、大成门、文官厅、武官厅、启圣词、节孝柯、名宦词、明伦堂、东苑、西苑、奎文阁、尊经阁、东庑、西庑、钟 楼、鼓楼、天子台、大成殿、武王殿、教谕署等,占地的十余亩。目前,除去已塌毁、拆除的七处建筑物大成钟声外,其余基本完好。
上海文庙庙第一进分上下两院,下院正中之泮池保存完好,池上有桥,桥孔嵌有石龙首和狮头。上院左右两侧分别为节孝祠及民明伦堂。第二进正中的棂星门,系四柱门冲天式雕花石牌坊,面阔9米,高8米,刀法精湛,布局严谨。院子两端的奎文阁和尊经阁,皆为重檐山顶。
第三进为大成门、大层殿和两座钟鼓楼构成的四合院。大成殿前有两根居石透雕的龙柱,柱上盘绕着两条镂空的云龙,一鳞一爪一须,均有细致的刻画,生动传神;柱高6米,柱径0.8米,分别由两头石托起,集深、浅浮雕、圆雕、透空雕等多种名雕技艺为一体,体现出艺人高超的石雕技艺。其构思之独特,造型之优美,技艺之精湛,令中外专家赞叹不已,认定为“国宝”。
寺院交通指南
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文庙路215号
邮编:200010
交通线路公交
11、955、18、23、24、43、218、537路、大桥一线、地铁八号线、九号线、十号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