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禅院首页 频道列表

北京朝阳西黄寺

2015-01-31336390

  朝阳西黄寺寺门
  西黄寺位于位于北京市区东北部朝阳区安定门外黄寺路中段,与东黄寺并称黄寺或双黄寺。西黄寺均以黄琉璃瓦覆盖,红墙苍松,佛塔嵯峨,气势非凡。

朝阳西黄寺山门
  寺院简介
  该寺为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为西藏宗教领袖达赖五世所建的驻锡之所,故又称达赖庙。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班禅六世在寺中圆寂,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高宗建清净化域之塔以纪念班禅六世,因塔内安葬有班禅六世的衣冠经咒,故又称“班禅塔”。
  该寺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1987年9月,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亲手创建的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在西黄寺成立。9月1日,西黄寺佛乐齐奏,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隆重举行了首届学员开学典礼。西黄寺这一清朝时期达赖、班禅的驻锡之地,正在成为培养藏传佛教高级僧侣、佛学研究人才和对外学术交流人才的摇篮。
  寺内依中轴线南北而列有山门殿、大殿、牌坊、东西配殿。碑亭及藏式罩楼等三进院落,呈长方形。正殿五间,绿琉璃筒瓦,歇山顶,五踩斗拱,石塔建在3米多高的石基上。石基平面呈"亚"字行。前后均有汉白玉质仿木结构四柱三楼,庑殿式石牌坊一座,台基四角各有塔幢一座,中间为主塔。主塔高15米,为藏传佛教"白塔"。现在西黄寺是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每年都有来自西藏、内蒙古等地的活佛高僧在这里接受高等佛教教育。
  寺院历史
  历史初期
  1652年12月16日,清世祖在南苑隆重接见了达赖五世,接受达赖五世进贡的马匹和珍宝。第二天,达赖五世坐着清世祖特赐的金顶黄轿,奉旨移居西黄寺。从此,西黄寺成为达赖五世在北京的驻锡之地,达赖五世多次在此讲经布道,举行法会。1653年2月,达赖五世辞归西藏,顺治皇正式册封达赖喇嘛五世阿旺罗桑嘉措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从此,“达赖喇嘛”称号正式法定下来。以后历世达赖喇嘛传世,必经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
  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西黄寺又成为六世班掸的安禅说法之所。班禅额尔德尼巴丹益喜(公元1783-1780年)于1779年5月,自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起程,随行上千人,自青海、蒙医察到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乾隆皇帝为迎接班禅,在避暑山庄修建了班禅行宫须弥福寿之庙。1780年7月22日,班禅六世到避暑山庄依清旷殿晋见乾隆皇帝,献上金佛像、法器等,祝贺乾隆皇帝七十寿诞,气氛友好热烈。次日,乾隆亲临须弥福寿之庙看望六世班禅,并在这里听班禅讲经。至今寺内还珍藏“乾隆听班禅六世讲经图”。农历九月二日,班禅六世抵京,驻锡在西黄寺。班禅六世在此讲经弘法,王公大臣纷纷前来朝参,善男信女川流不息,前往西黄寺顶礼膜拜。12月2日,六世班禅因病在西黄寺圆寂,震惊朗野。乾隆皇帝辍朝一天,命北京所有佛寺诵经49天,为班禅超度。清政府用赤金铸六世班禅像一尊,供于西黄寺大殿,另用赤金七各两营造一座金塔,将六世班禅肉身移至塔内。1781年春,清政府派理藩院尚书博清额护送六世班禅的骨身舍利金宝运回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为了纪念六世班禅,在西黄寺里建造了六世班禅衣冠塔,称清净化域之塔。
  历史后续
  西黄寺,位于北京市安定门外黄寺大街。坐北朝南,由二进院落组成,占地近一万二千平方米。过去是西藏达赖、班禅进京驻锡的场所。现在是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所在地。
  清初,清廷为了融洽与西藏地方势力之间的关系,顺治八年(1651)派恰噶和喜饶喇嘛去西藏邀请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1617-1682)进京与顺治皇帝会晤,遂命建造西黄寺供达赖喇嘛驻锡。顺治九年(1652)西黄寺建成。是年,五世达赖喇嘛率领西藏僧俗官员侍从三千多人,历时九个月到达北京,驻锡在西黄寺。
  乾隆四十四年(1779)六月,六世班禅巴丹益西(1738-1780)率领三大寺堪布及僧职人员百余人,由驻藏大臣、僧俗官员两千余人护送,从后藏扎什伦布寺起程,前来北京觐见乾隆皇帝,并为乾隆七十大寿祝贺。这是清代前期民族关系史中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次年七月,乾隆帝在避暑山庄举行了盛大欢迎仪式。班禅参加了万寿节的朝贺,亲自诵《无量寿经》,施无量寿佛大灌顶仪式,然后在皇太子等人的陪同下于九月到达北京,驻锡在西黄寺。
  从五世达赖、六世班禅开始,历世达赖与班禅,每隔一年都派官员和喇嘛来北京朝贡,他们照例都在西黄寺居住。从蒙古各部来京朝贺的佛教徒也都在西黄寺居住礼佛。
  在西黄寺后殿中轴线上,有一座最突出的建筑就是六世班禅衣冠塔,本名“清净化城塔”,俗称“班禅塔”。这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为缅怀六世班禅,诏命建造的。这座班禅塔富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整个塔型虽为印度佛陀伽耶式,即大塔四角建小塔,五塔共建在同一塔基之上,但中央主塔的结构却是藏式佛塔。其建筑、佛传人物、绘画、雕刻以及花纹装饰又是汉族的传统手法。这是清代佛塔建筑艺术的杰作。
  设在西黄寺的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是在十世班禅大师和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的倡导下,得到人民政府的支持,于1987年创建的。这是一所培养中国藏传佛教的研究、教学、寺庙管理高级弘法人才的最高学府,也是藏传佛教培养活佛、格西的教育由经院式教学改变为课堂集体教学的历史创举。
  西黄寺现为国家统战部管理,尚不接纳游客参观。
  寺院格局
  西黄寺
  西黄寺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共有殿堂房屋59间。整座寺庙坐北向南,进门有殿三间,院内有钟、鼓楼各一座,第二进有正殿五间,殿前有东西碑亭两座。东碑记述班禅六世入京的功绩和建造清净化域之塔的意义,正面为汉文,背面为藏、满两种文字,西碑有乾隆题诗。

 朝阳西黄寺清净化域之塔
  在西黄寺殿後中轴线上,是清净化城搭。清净化城塔院规模很大,占地约19000余平方米,亭殿屋宇50余间,布局严谨肃穆。塔院坐北朝南,平面呈南北向的长方形,由三进院落组成。临街的三间前殿,绿琉璃瓦黄剪边歇山调大脊顶,旋子彩画,五彩斗栱,前檐明间为红漆棋盘大门,后檐为菱花格扇门窗,砖石台基。殿左右外围墙上各有一座灰筒瓦箍头脊悬山顶的角门,殿内原有四天王泥塑像。垂花门内正殿五间,殿前有月台,中间有雕龙丹陛。殿内井口天花,井心绘曼陀罗花,花心书为藏文。大殿左右各有配殿三间,正殿后面有一条高台甬道通向石塔,即清净化城塔。石塔建在高3米多的塔台上,塔台平面呈亚字型,四角均向内收二折,四周围以白石栏杆。塔台南面和北面各有一座四柱三楼通体为汉白玉雕成的仿木结构建筑的牌坊,南面正向的牌坊题额为"慧因最上"、"妙祥真空";北面居后的题额为"圆觉观音"、"华严海会"。楼顶为庑殿式,楼下拖斗栱,额枋浮雕龙凤和藏文经咒;二边楼柱面上浮雕缠枝八宝,正楼阳面刻清高宗书楹联,石柱和抱框为整石雕成,柱脚用浮雕莲瓣串珠夹柱石,中间锢以铁箍。南面台阶两侧各有石雕辟邪一头,昂首吐舌,身附短翼蹲于石须弥座上,形象十分生动。塔台四角各有约7米的塔式经幢一座,带有密檐式塔的形式;上刻经咒,并有乾隆四十九年的纪年。塔台中央为主塔,塔高15米,为覆钵形的喇嘛式塔。主塔由顶部、塔身及塔基组合而成。塔基呈八角形,其上有八角形须弥座,八面各浮雕有卷草、莲瓣、云彩、蝙蝠等花纹,雕工极精美。腰部雕佛传故事画八幅,即佛门中所谓本身"八相",画面虽不大,但景物细致生动,呼应配合,是极精美的艺术品。转角处各雕一座力士像,个个跣足赤背,筋肉暴涨,似用力承托状,生动的表现出力士们孔武有力的形象。其上又有一层雕满流云和小坐佛的须弥座,座上以亚字形折角塔座为过渡,承托着覆钵式塔身。塔身正面有佛龛,浮雕三世佛,两旁雕有菩萨立像八个,塔身以上为折角小座承托莲花座、相轮和宝瓶组成的塔刹,两侧飘垂云纹垂带,好似宝冠的帽翅,阳光照射下,宝塔金顶光灿夺目。
  这座塔整体形制仿印度佛陀迦耶寺塔的布局,属金刚宝座式塔,但主塔的结构和形制则是我国西藏喇嘛塔的样式,而主塔四隅的经幢式样的小塔、塔台前后的仿木结构石牌坊、台阶两侧的石雕辟邪以及佛教题材的浮雕和装饰性文样的,又是我国汉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传统手法。这些不同的艺术风格融合在一起,使清净化城塔具有独特的风貌,成为清代金刚宝座佛塔建筑中的精华。
  清净化城塔前方左右各有碑亭一座,黄琉璃筒瓦重檐歇山顶,上檐斗栱三踩,下檐五踩,四面柱间隔以朱漆木栏,台基四面各出垂踏跺五级。亭内各竖石碑一座:东碑螭首龟蚨,为乾隆四十七年御笔"清净化城塔记",碑阳满汉文,碑阴蒙藏文;西碑方首石座为乾隆庚子年(四十五年)仲冬月御笔"班禅圣僧并赞",附满蒙藏三种译文,碑阳刻玉兰花。
  寺院交通指南
  交通提示:406、380路公共汽车到西黄寺北站下车,沿黄寺大街向西路北。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佛家旅游】北京最早的藏传佛教寺院——妙应寺
妙应寺又称白塔寺,位于北京阜城门内大街路北,始建于辽代寿昌二年(1096年),原名永安寺。元至元八年(1271年)重建,更名大圣

评论2015-03-111379

北京昌平圣恩禅寺
昌平圣恩禅寺寺门  京城正北,燕山脚下。有一座古老的皇家寺院。昌平圣恩禅寺牌匾  寺院简介  据《钦定日下旧闻》记载:“

评论2015-01-3118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