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禅院首页 频道列表

台南 大仙寺

2015-02-12467620

台湾台南大仙寺
  地理位置
  台南县白河镇仙草里8邻岩前路1号
  寺院简介
  大仙寺又名大仙巖,或称旧巖,可以说是臺湾第一巨剎,位於白河镇仙草里岩前一号,这座巨剎是清康熙四十年(西元1701年)临济高僧参彻创建。
  大仙寺是建在枕头山山麓一座丘陵斜面,殿宇美仑美奐,环境清幽雅洁,供奉著释迦牟尼佛巨像。在这座巨剎中,住有和尚,尼姑四百多人,这是臺湾的寺庙中僧尼同寺人数最多的地方。大仙寺佔地三甲餘,殿后山林,古木参天,到处置有石椅石桌,供游人小憩。游览大仙寺,最令人难忘的是大仙寺的素食大锅菜,到这儿游览,参拜的人,中午时分都可在寺内进食,大锅素菜,吃起来颇有味道,令人回味无穷。

  寺院历史
  [台湾]大仙寺
  台南县志上这么写著:“大仙寺位于台南县白河镇,为台湾著名的古刹,建于康熙四十年。”这是一座古老的寺。
  大仙寺遥屹于南台湾的一堣,是佛学莘子所向往的地方。二百年的沧桑,造就了今日的大仙寺。巍峨的建筑、金壁耀目的檐尾,宽敞几净的禅房,勤劳踏实的比丘众,香火鼎盛的堂前,实是二百年前风尘仆仆由闽至台的开山祖师参彻老禅师所难以预见的。
  于康熙四十年,也就是西元1701年,有位禅师远从大陆福建渡海来台,只为成就一圆满的因缘--在此岛播一佛种子。祖师来台之后,凭著特有的灵感,直接来到了南台湾,且在山明水秀,林木婆娑的赤山龙湖岩驻锡,此禅师日日念弥陀,日日不忘寻山遍野,盼修觅至一处立命之所在。皇天不负苦心人,于半年后,在一偶然的机会,踏遍现在大仙寺现址白河镇的仙草里,只见此山相貌奇异,隐隐中透著一份灵秀之气,福至心灵,立刻决定在此结卢为居,并请祀龙湖边观音佛祖的香火,虔诚的修行,日久信徒增加,香火日盛,在因缘聚成之下,筹资兴建寺庙,即为今日的大仙寺,而这位禅师就是开山祖师参彻老禅师。
  大仙寺在历代禅师的主持之下,于乾隆十二年、五十五年,嘉庆元年、十四年、廿三年、同治八年,均有修建的工程,庙寺也扩建良多,厢房亦增加不少,造福佛国不遗余力。正常辉煌之时,参彻禅师突然宣布将大仙寺传给徒弟鹤龄和尚主持,而自己却于邻近的玉枕山腰处,结芦而居,不食人间烟火,欲于此终其一身,但,由于参彻禅师的德高望重,难以抗拒热诚的信徒,徒众见禅师清苦,亦纷纷于此建寺为老神师遮风避雨,所以,有了今日的“碧云寺”…‥“大仙寺”与“碧云寺”参彻老禅师的因缘聚合而成的,而当地居民称“大仙寺”为“旧岩”,而“碧云寺”为“新岩”。
  二寺成立,为台南县白河镇增光不少,二寺默默屹立于山之颠为佛国培养了许多人才。灵山名寺、才子、善人,文采风流就在这幽扬的晨钟,激荡的暮鼓声中缊酿出来,也为善虑的诗人平添一丝灵感的泉源,当时颇富盛名的琅环诗社同人吴穆堂题关岭云岩诗云:“温泉乡里景非凡,水火同源冷暖衔;更有钟声天际响,碧云寺与大仙岩。”\r
  平静安祥的日子在山中悠悠过了数百寒暑,甲午割台,国难当前,祸害也延及山里,日寇据台之后,台湾同胞奋起抗日,至日本大军包围碧云寺,大仙寺山同遭殃劫,寺宇从此荒废,佛国顿成罗刹,蓬莱从此不笙箫。
  日寇侵台,白河镇关子岭却因温泉而被开发成观光地区。原来今日的白河镇枕头山寒山,又名玉枕山,其南麓有“水火同源”,又关子岭温泉之附近有自然火源,而枕头山之西麓有大仙寺,正名即为:“火山岩大仙寺”,此处皆为火山之遗迹。日人发现此地的奥妙之处,立刻大兴土木,开鉴道路,并架轻便铁路,大事经营,于是公园、旅社、学校、教会、邮局、派出所等相继出现,而关子岭的名胜于此时却胜过邻近已荒废的大仙寺和碧云寺。这种情形,直至民国四年,才有廖炭居士与德融禅师,执意的想挽回寺运,扩大募捐,重新改建大雄宝殿,直至民国十年才告完工,当时殿宇楼阁之宏伟,独冠全省,香火鼎盛不亚于初。谁知,刚平静的湖面又掀起了一阵波浪,民国十九年,嘉南大地震,寺宇俱塌,大殿震毁,使得花费六年才完工的大雄宝殿于九年后惨遭此劫,大仙寺的挫折真令人心折。
  地震过后的大仙寺,却也在热心虔诚,不怕艰难的信徒奋斗筹款兴建之下,于台湾光复时,恢复了元气,重修大殿,每位义不容辞,并推举地方人士何火炉等组织董事会,聘开参法师为住持,并推选何火炉、吴清池、开参法师为财产管理人。有了完善的制度之后,大仙寺扩建的计划也都一一实现,民国三十七年重建圆通宝殿,民国三十九年建山门、南北报恩塔,民国四十年建两侧楼房,民国四十一年举办全省百次受戒大会,民国四十五年六月五日严前总统莅寺,并题赐“妙相庄严”匾额一座,民国五十八年六月登记为“财团法人台湾省台南县白河镇大仙寺”,并依法选出黄吉居士为首届董事长,聘开参老和尚为住持,心静法师为监察,从此寺誉兴隆,香火鼎盛。
  火山大仙寺沿革
  一、历志
  夫山不在高,有佛则灵,关岭枕麓,奇峰冷翠,群山叠峦,层接九天,古木苍郁,如蕊纷坡,临岩云海,渺渺浮沉,背倚大冻山之屏障,面视嘉南平原之辽阔,水火同源之奇景,俗尘涤尽之温泉,洞天福地,胜景天成,非灵也欤,诚佛陀独钟灵山故也。
  本寺典基于(公元1701年)迄今已历二百九十星霜之悠久古刹,据本寺三字经史载,肇建时,康熙君,四十年,名僧理,参彻师,福建省,出能岩,身佩佛,渡海来,地游遍,到岩井,憩石几,佛不动,知有缘,居此地,草庵建,此为先。上人善谙经兴,复于枕山俯瞰,一座丘陵(今寺址),山形奇特,树密叶茂,气势非凡,必为仙佛之所居也,乃止锡宏大愿,自辟荒野,结草芦供奉随身之观音菩萨,于焉本寺开纪元之始,参彻禅师乃本寺开山鼻祖也。
  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鹤龄禅师(第二代住持)向附近仙草埔地区居民募得净财六百圆,于今之大山门前停车场竹林间初设佛殿,颜曰“火山大仙岩”。
  至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年)诸罗县营参府军官洪志高与鹤龄禅师劝募净财壹仟圆大加修建。
  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鹤龄禅师为继师志于枕头山南腹山麓择一灵地初建草庵,寺奉请一尊观音菩萨而祀之,碧云寺之起源于是焉。
  至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应祥禅师(第三代住持)精研勘与,观枕山之腰乃是半壁吊灯火之灵穴,而大仙岩则为仙人抛网之灵地,为求一气相连,灵光互映,始建寺宇,颜曰“碧云寺”,又称新岩,故称本寺为旧岩,新旧岩之说,缘由是焉。
  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太子太保王得禄集醵金将本寺初建之佛殿迁移至今之大雄宝殿现址。
  至嘉庆廿三年(公元1818年)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倡首与允谦禅师(第四代主持)共募得净财台仟圆整修大殿。
  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斗六都司吴志高居士募得净财伍佰圆修缮大殿。
  至光绪廿年(公元1894年)日本领台后地方人士黄(阮)振、黄国、黄玉麟、黄添(林添丁)等据守碧云寺以抗之,日军乃包围,寺众四散,碧云寺终被日军毁矣。本寺亦遭波及,附近居民四处逃亡,劫后香火式微,加上日人实施统治,对宗教信仰视为迷信大加禁止,因而本寺在第五代住持心下禅师,第六代心西禅师,暨第七代瑞入禅师等之任期内,渗澹经营,因之寺宇荒废不堪,寺务不振。
  至民国四年德融禅师(第八代住持)与台湾龙华会会长廖炭居士配合仙草埔士绅朱保罗、吴顺安等居士扩大募捐,得净财伍万玖仟圆,精心辟划,重建大雄宝殿,费时十年,至民国十四年始告完成。梵宇庄严宏伟,雕梁画栋,结构独树全台仅见,廖炭居士克尽厥职,输诚巨资,诚谓本寺大雄宝殿重建之一大德主也。并于同年创设“私立大仙岩书房”,即今仙草国小之前身,弘扬文风,教导地方子弟造福匪浅。
  民国十九年冬至发生震灾,尤以嘉南地区更甚,本寺亦难逃浩劫,大雄宝殿震损,宜须重整,寺众向附近仙草埔、白河、杭内、岩前、白水溪、三层崎、深坑仔等地信徒募得数千圆,修缮寺貌,惜因限于经费,仍多残缺,至台湾光复后逐年修旧观。
  民国廿年由原之“大仙岩”改为“大仙寺”并将“碧云寺”交接与蕃社庄今之“东山乡”庄长陈按察等居士,从此碧云寺分支管理,本寺亦由仙草埔地区组织管理人会,驻寺管理寺务。嗣后廖炭居士圆寂后,本寺寺产归于日人白河庄役场管理,至同三十一年日人实施里民化运动,禁止参拜神佛,本寺乃成立维持财团大仙寺后援会,由白河街长日人五十里子之作兼任会长,并派员驻寺。
  同三十四年台湾光复,由白河镇地方人士组织管理委员会,推选何火炉居士为委员长,主持寺称,原归于日人之寺产,经多方奔走得重归本寺管理。翌年管委会聘请开参禅师为第九代住持,海静师为监院,并推选何
  火炉、吴石、吴清池等居士为本寺财产管理人,另聘苏祈财居士为外务监院。
  同三十七年管委会配合住持发动寺众募捐数拾万元,兴建观音殿,于三十九年竣工,并于同年建造南北报恩塔及内山门,翌年兴建大殿南北侧两廊香客楼房。复于四十二年本寺监院海静师当选中国佛教会台南县支会首届理事长,故会社设于本寺,同年募得壹佰余万元,兴建三宝殿。翌年建斋堂及三宝殿两侧楼房,至四十五年经政府核准成立大仙寺管理委员会,由吴八居士当选首届主任委员(附注四十四年以前之管委会系地方性之组织)
  同五十三年一一八嘉南大震灾,大雄宝殿外沿石柱倾斜,观音殿全毁,由管委会发起配合开参法师动员寺众,而四方善信共募得柒拾余万元,重建观音殿暨大殿之修缮。
  同五十五年管委会主委吴八居士于四十八年仙逝,嗣经仙草埔地区信徒推选吴银钟、何火炉、邱锦狮等居士负责整理会务,清查会籍并筹备改选事宜,公推吴银钟代理主任委员,经呈报主管官署核准。
  同五十六年六月召开信徒代表大会举行改选,由黄吉居士当选第三届管理委会主任委员,至同五十八年管委会鉴于本寺土地全部登记于部份信徒名下,惟恐日后滋生纠纷,经管委会同意,呈奉政府核准成立“财团法人大仙寺”,由黄吉居士当选首届法人董事长,蝉联迄今已有二十有年,站出董事会唐续敦聘开参禅师为住持,心静师为监院,邱锦狮为秘书。从此寺有财产由法人管理,寺务步入正轨而香火日盛,并经行政院列入二级古绩保护区。
  呜呼!开参禅师于民国六十四年三月圆寂,董事会敦聘心静法师为第十代主持,心印师为监院,胡天不假心静法师暨心印师相继圆寂,至今住持遗缺,敦聘心宏师为监院。
  本寺自成立财团法人以来,承蒙全体寺家以佛陀无我之精诚,在董监事会之运营下,逐年缓急完成硬体建设有:外环大山门与宫殿式围墙、龙池虎园配以放生亭、化金炉、归西堂、重建男女众香客大楼、男女众禅房、香客大餐厅、会议室、电化火葬场、告别武堂、新建七层宝塔、停车场、摊贩区、重建地藏宝殿、贮水库与水坝、古迹区之环境总规划、产业道路与桥梁之辟建、购置寺后之私有地廿余公顷等不胜枚举。
  缅怀本寺近二百年来,历经各代,天灾迭生,人事更替,沧海桑田,岂不令人兴起,国之有史,族之有牒,唯独本寺于今无文乎?恐代远年湮,文献散佚,欲溯源流,事倍而功半,亦居辈之责而无旁贷,兹据本寺之藏经暨文献之零星稽考,取其大要,合乎推理,藉以就教于诸大德贤者倘蒙指导另补其阙疑焉。

台湾台南大仙寺
  寺院格局
  民国六十年,大仙寺为扩大观光区建设计划,兴建放生池、放生亭、观音亭、观光大山门、报恩塔、静思园、大围墙、停车场柏油路、美化环境及拆除南北两面房舍,重建宫殿式之楼房等十大工程,此项工程推行之中,开参考和尚却于民国六十四年三月廿七日功德圆寂。今日工程已完成,并以续佛慧命,接引众生为宗旨,而当年参彻老禅师为此岛播下佛种的因缘,至今该已是功\德圆满,如今佛子遍满全台;后浪推前浪,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不也是慧命的延续吗?
  在风雨中飘摇了三百多年的大仙寺,今日真正是茁壮。宏伟的外观,足以使人流连驻足激赏老半天,气宇轩昂令人目眩,进入大山门,迎面而来的是植有垂荫大树的宽阔黄场,心平气和,顿然开朗,是置身于广场的感受;小山门口又有小广场,层层而上的石阶更增加了庙宇巍然耸立的气势;由上眺望全寺,只见处处金光闪闪,高耸的檐尾,双龙夺珠的奔腾于晴空之下,犹入蓬莱之境。
  大殿中供奉著释迦牟尼佛,阿难、迦叶尊者列两旁,禅房立于左右二边,圆通宝殿中供奉著观音菩萨,寺里共有大雄宝殿、圆通宝殿、释迦宝殿、其中的特点,在于每一宝殿皆有一颇具气派的广场,由此,可见大仙寺的气势非一般寺庙所能及。
  大仙寺内约有一百多名比丘、比丘尼,他们除了念佛之外,还要各司其职,尤其是清晨时刻,可以看见尼僧们在寺里工作的情形,有的挑水肥浇菜、有的劈柴、有的整理庭院……四处都可见管理良好的菜园、果园、竹林等,这座寺庙庇护者数百人的生活,在这些人的工作更使得它充满逢勃的生机,令人赞叹!
  同出一缘的“大仙寺”?“碧云寺”今日却也经济独立,且附近有八景之胜。如“枕山晓翠”?“石室仙踪”?“水火同源”?“灵风动石”?“麟屏夕照”?“红蝠洞天”,久为台人共识。
  玉枕山幽林叠嶂,环境脱俗,放眼寺前,白云低垂,村落点点,嘉南平原历尽眼底,天气晴朗可望见嘉义近海之船只往来,入夜时分村落电灯明知璇玑,光夺天上的星星,真有天上天下难分之感。二寺建于此,可谓禅修之好所在。
  然而,关仔岭温泉、大仙寺、碧云寺环绕枕头山而形成了三鼎足,地理串通一脉,游览之路径通一环。游人时常在仙草埔下车,先到大仙寺,再登碧云寺,经水火同源,抵关子岭。不然,先抵达关子岭,一浴身心,经水火同源;至碧云寺,最后至大仙寺参拜亦可,并且,两寺皆有供宿,游客至此可尽兴一游,至寺中一宿,享受一梵唱晨钟的沐浴,想耳根必也清净些许吧!
  寺院主持
  二、历代主持
  第一代:参彻禅师(开山祖师)
  第二代:鹤龄禅师。
  第三代:应祥裨师。
  第四代:允谦禅师。
  第五代:心下禅师。
  第六代:心西禅师。
  第七代:瑞入禅师。
  第八代:德融禅师。
  第九代:开参禅师(财团法人大仙寺第一任住持)
  第十代:心静法师(财团法人大仙寺第二任住持)
  三、历任管理人
  第一任:薛仁德居士。
  第二任:林家珍居士。
  第三任:廖炭居士。
  第四任:朱保罗居士。
  第五任:吴顺安居士。
  第六任:吴享居士。
  第七任:何火炉居士。
  第八任:吴八居士。
  第九任:黄吉居士。
  四、组织历志
  民国四年以前,由历代住持主事寺务。
  民国五年由各部落(角头)推选信徒代表组织后援会主事寺务。
  民国廿年由辖区信徒推选后援委会选举会长主事寺务。
  民国三十一年成立财团法人,维持财团后援会,会长由白河街长兼任,寺务由街役场派员住寺处理。
  民国三十六年由白河镇地区人士组织董事会,推选何火炉居士为董事会委员长,住寺处理寺务。
  民国四十五年奉准成立管理委员会选任吴八居士为首任主任委员(连任二届)
  民国五十五年补选吴银钟居士为代理主任委员筹备改选管理委员。
  民国五十六年选任黄吉居士为第三届管理委会主任委员。
  民国五十八年奉准成立“财团法人大仙寺”选任黄古居士为首届黄监事会董事长(连任四届)
  寺院联系方式
  电话:(06)685-2143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台北 大毗卢寺
  寺院简介  本寺系由释成观法师于民国八十年 (1991年) 六月创办,当时名为“大毗卢弘法院”,院址设在北投温泉路,并向中国

评论2015-02-1217749

台北 妙觉寺
  地理位置  “妙觉寺”在台北淡水镇关渡的光武工专后面,循著学校的围墙一直走,看到“妙觉寺”的指标,下坡不久就可以到达

评论2015-02-1286258

台北 广明寺
  地理位置  广明寺建筑在山坡边,登上阶梯,广明寺景福祠宫殿式的牌楼首先映入眼帘。  广度苍生超苦海  明移劫世脱迷津

评论2015-02-1289749

台北 择善堂
  寺院简介  “择善堂”是一座传统民房的建筑。屋顶铺著细薄的瓦片,没有一般庙宇的雕梁飞檐及避邪鸟兽、仙人等的装饰,纯朴

评论2015-02-1277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