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石佛寺山门
地理位置
石佛寺香花桥位于石佛寺南面长生河上,南北向,系单孔石拱桥,东西桥首均有“香花桥”字样。北侧可见石阶五级,南侧可见石阶三级。桥护栏系新添。桥东侧有柱联:“波涵汪泽贯千流,钵传石佛归宗风。”明正统年间重建石佛寺,有八景,香花桥为其一。现香花桥桥墩西侧北边并列两石,左石刻“候选州同知,信官张广涵,独建香花桥,乾隆壬辰岁。”行书。右石刻“前建,乾隆壬辰岁,信官张广涵独建,重建光绪甲午年,信官朱采助赀,本学广文王震元助椿木。里人冯学古、陆瑞生冯学艺仝助赀。”正书。由此可见,此桥重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再次重建。
寺院简介
石佛寺虽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然其地貌未变,古韵犹存。石佛寺外尚存古银杏两株,高29米,枝繁叶茂,冠径庞大,树身粗壮,需四人合抱。硕大的银杏树,仿佛是两个彪悍大将守护着石佛寺,而此时面对空旷静寂的石佛寺遗迹,显得惆怅不已。与石佛寺遗迹同脉的有三步两爿桥和石佛寺香花桥。其中三步两爿桥建于明代,1992年10月被列为嘉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步两爿桥位于石佛寺东南小河上,由两座呈直角的单孔石拱桥组成,转折相连,形制独特,亦有画意。西桥,东西向,桥首有“常丰”字样,无护栏。桥南侧有柱联:“乘驷漫夸题柱客,成梁为助济川功。”北侧不见柱联。东西桥首有“聚秀”字样,有两护栏,桥东侧有柱联:“鏁梅花洲之去脉,镇禅仗沙之分堤。”桥西侧有柱联:“波影射双龙井眼,河源通一鉴山泉。”桥联中“梅花洲”、“一鉴泉”均为原石佛寺景观。
从三步两爿桥与香花桥的桥柱联可以看出,均题意有石佛寺景象,两桥可能同属石佛寺庙产。石佛寺现尚存两棵古银杏和三步两爿桥、香花桥,它们是石佛寺岁月兴衰的历史见证。遥想昔日石佛寺规模之壮观,屋楹百间,雕梁画栋,自民国后期始衰落。旧有乡谚“鬼迷石佛寺”是言其荒落。如今,石佛寺及遗存已列入政府保护区域,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将留给我们这一代人很多的思考。
寺院历史
据《嘉兴府.县志》记载,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乡人于此地掘得石佛四尊,以建寺名石佛院,宋代赐名保圣院,明洪武时名石佛教寺。经历代翻修扩建,至明代石佛寺寺境广大,殿宇宏伟,具有小桥流水、荷池竹林、嶙峋怪石。寺内有八景,这八景为:金刚桧、菩提树、一鉴泉、四佛石、梅花洲、青莲池、香花桥、白云丘。每年来这里游览观赏的人及香客极多。由于石佛寺地形略像一朵五瓣的梅花,中间川流曲抱,所以石佛寺又称“梅花洲”。在当地民间又有“龙地”之传说,两株古银杏为龙角,三步两爿桥为龙须,桥后长堤为龙身,寺前池塘为龙珠。石佛寺地处田园深乡,环境幽雅,明清时多有望族富户迁居于此,逐渐兴盛,也因此吸引众多文人雅士来此读书郊游。明尚书孙植、御史金灿曾读书于此,并建有书院。嘉兴高士巢鸣盛居于此地,20岁时在石佛寺读书,25岁考中举人,参加过复社,明亡后隐居于石佛寺。他用种植的匏瓜制作成工艺品匏杯,名曰“木隽李韵尊”(葫芦器),精致美妙。晚清张鸣珂也曾读书、著作于此,张鸣珂著有《寒松阁读艺琐录》为世所重,足以为寺增光。清代在石佛寺读书的先后有高孝本和他的堂弟高平一,以及朱禾、朱采两兄弟,这四位都是嘉兴人。高孝本是康熙年间进士,朱禾是同治时期举人,朱采是咸丰年间优贡生。明清时期来石佛寺游览的文人很多,作有不少题咏石佛寺诗篇。明代有范言、沈谧、岳之声、李日华等,清代有彭孙贻、曾尔堪、朱彝尊等,朱彝尊曾在《鸳鸯湖棹歌》中写道:“伍胥山头花满林,石佛寺下水深深,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还有书画家蒲华也曾居于石佛寺,并留诗作画。
杭州 莲华寺
地理位置 莲华寺,旧称莲花庵,又名老虎洞,位于浙江省萧山市闻堰镇老虎洞山。《萧山文化?》记∶「自城山(亦称『越王台』
评论2015-02-0928714
杭州 江寺
寺院简介 江寺,曾名昭玄寺、昭庆寺、觉苑寺。南宋《嘉泰会稽志》载,南朝齐建元二年(480),江淹子昭玄舍宅建寺。北宋时
评论2015-02-0933555
杭州 昭庆寺
地理位置 位于浙江杭州(杭县)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元雚建立,时称菩提院。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南山宗永智律师再
评论2015-02-092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