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洪椿坪
地理位置
四川洪椿坪古称千佛庵,位于天池峰下海拔1120米处的山腰里。
寺院简介
洪椿坪,因有洪椿古树得名。此树高28米,胸径3、2米,树冠东西延伸30多米,是中国特有的高龄树种,又名白椿,叶呈羽状,盛夏季节一树粉绿,耐冬寒,抗污染,所以能致高龄。早在公元前三百多年的战国时代,道学家庄周先生早将它喻为神树,作为大寿的象征。 这一株,据专家鉴定足有一千二百年的树龄,至今长势仍很健旺。这里的古树很多,尚有千年的罗汉松,八百多年的公孙树和桢楠树,六百多年的香杉古柏和黄心夜合等等。古木成林,参天蔽日,阳光挤进林丛的天疏隙,照射到铺满苍苔的山道上。 洪椿坪深深地衽藏在层层峰峦的怀抱之中。后边是高高的天池峰、天柱峰,前边是云雾缭绕的白云峡,右边是高高的天空池峰、天柱峰,前面是云雾缭绕的白云峡,右边是大坪岭,左边是宝掌峰。气候泽润,常常是雾蒙蒙。尤以清晨,晨曦抚照在林丛之上,雾化为露,瀼瀼泠泠,如粒粒晶莹的无数珍珠,积满了草丛和林梢,只听见密密的林丛中沙沙作响,似觉细雨沛然。顷刻间,浓雾弥漫,只闻人语,不见人影,咫尺竟成了天涯。如绡的晨雾,湿泣泣的带着山野里特有的清香迎面年来,使你感到格外清爽可人。这里的气漫无边际较为稳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着四季常春之感。深谷里常常传来阵阵林涛,碧空中隐隐回旋着声声鸟语。确是个休闲颐养的好地方。连清代的康熙皇帝也赞口不绝,特意题赠"忘尘虑"三字,刻石留存寺中至今犹见。此地上行仙峰寺15公里,有磴道七千多级;下行清音阁6公里,有噔道三千多级。如果说鉴胜峨眉是一篇完美的诗章,这里自然是承转的段落。要欣赏这"晓雨"之妙,以夜宿寺中为宜。从夕阳西斜到黎明拂晓,还有许多景色可观。这里有许多银杏古树,一至清秋,扇叶金黄,与满山红叶相互掩映,色彩绚丽柔美,故诗人在诗中吟道"不尽霜枫万里黄"。
寺院格局
洪椿寺的布局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即为佛祖释加牟尼。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后,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庙内大都另辟塔院。中国佛寺不论规模地点,其建筑布局是有一定规律的:平面方形,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这条南北纵深轴线来组织空间,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沿着这条中轴线,前后建筑起承转合,宛若一曲前呼后应、气韵生动的乐章。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就响应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与亭廊的相互呼应之间,含蓄温蕴,展示出组合变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及韵味。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有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因此中国佛寺融合了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此外,园林式建筑格局的佛寺在中国也较普遍。这两种艺术格局使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极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远。
寺院景观
洪椿坪上建有洪椿寺,最初由宋代僧人楚山性一禅师所建,原名千佛禅院,也称千佛庵。明崇祯四年继建,清乾隆四十三年曾毁于火。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峨云禅师重建。因寺前有三棵洪椿古树,重建后的寺庙也因此被叫做洪椿坪。这三棵洪椿,一棵在寺院的南面,在那次大火中被焚,但枯木至今不倒;另一棵在高岩边,约在百年前的一次岩崩中掉于山下;最后一棵在寺门左侧的密林中,至今仍存。此洪椿经专家鉴定,树龄至少在1500年以上,被视为长寿树。洪椿,属栋科落叶乔木,胸径可几人合抱,有三、四丈高。传说,五百年开一次花,五百年结一次果。洪椿寺建有殿宇三重,气势巍峨,蔚为壮观。廊庑简洁,宏阔宽敞。洪椿寺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观音殿、千佛楼以及林森小院和禅堂、僧舍等等。大雄宝殿中供普贤像,左右为十八罗汉像,雕塑俱佳。藏经楼内中存有一件宝物,那就是悬挂于楼内的一盏七方千佛莲灯,檀木雕琢精工彩饰。它高近2米,直径1米,七方翘角,上下刻有几百尊佛像。七方角柱上有九龙盘柱,上面还刻有云龙怪兽以及神话故事图案,八面玲珑,数百尊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组成一幅幅神话故事图景,是世间罕有的艺术珍宝。灯上造像佛教、道教和平共处,亦不多见。七方千佛莲灯设计巧妙、工艺精湛,令人称颂,是寺内珍藏的艺术珍品之一。据说是法能和尚在清朝末年所制。洪椿坪上,观音殿的右前方有一泓清泉,人称“锡杖泉”。相传,明代时的香火旺盛,僧众云集,寺僧人数多时高达千人以上。但寺庙里缺水,寺院住持德心禅师持杖祈祷,用锡杖凿岩引水,感动了天池仙女,就给这里送来了一股清泉。时至今日,锡杖泉依旧四季不枯,甘甜清冽。
寺院文物
观音殿楼上的这盏木制千佛莲灯,高2.25米,直径1.2米,七条金龙盘柱,200余尊佛像雕嵌其上,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木质“正明司碑”
三是寺内还保存有一通清朝乾隆年间的木质“正明司碑”,记述为汉藏两种文字所书,藏传佛教徒朝拜峨眉山始略。此碑是四川唯一的木质藏汉文木碑,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这墙上“洪椿晓雨”四字记载了洪椿坪这里特有的自然奇景,它是“峨眉山十景”之一。这里由于环寺皆山,林密森森,阳光很难穿透树荫,所以空气湿度大,水蒸气不易散发。一到清晨,气温清冷,湿润的空气便凝聚成微小的水粒,似雨似雾,随山风扑面而来,无声无息,无形无影,润衣而不湿衣,沁人心扉而不寒冷肌肤,甜甜的,绵绵的,给人一种清心的温柔。这里是一个天然的空气浴场,在这里小憩,可以洗去你一身的旅途疲劳,也可以涤净你心中的忧愁和烦恼。
“锡杖泉”
寺中有小方池,名叫“锡杖泉”。过去这里用水全靠它的奉献。传说德心大师率领门人凿山开溪从天池峰引来泉水,后人将此事神话了,说是大师一边用手中禅杖叩击山崖,一边口中念念有词,虽然泉水自地涌出,“锡杖泉”的美名便由此不胫而走。
洪椿晓雨润客衣,锡杖泉水沁人心。洪椿坪林深、庙静、水清、气朗,确实是游人驻足的仙境,所以也曾引来过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就是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1939年他曾在此世外桃源一住便是80天。“洪椿坪”、“大雄宝殿”匾便是他当年留下的墨迹。
寺院主持
寂一法师
洪椿坪的现任方丈为“寂一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