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禅院首页 频道列表

乐山 乌尤寺

2015-02-07917400

四川乐山乌尤寺

  地理位置
  乌尤寺位于四川乐山市东岸,坐落在乌尤山顶,与凌云山(乐山大佛)并列
  寺院简介
  位于乐山市东1公里乌尤山上。乌尤山与凌云山相连,战国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为避沫水之害凿开,故又名离堆。山上有寺,原名正觉寺,创建于唐,北宋改今名。今寺内天王殿、弥勒殿、如来殿、大雄殿,系明、清建筑。大雄殿内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像系香樟木精雕细镂而成,全身镀金,高约3米。寺右有罗汉堂,内塑五百罗汉。寺侧有尔雅台,传为汉健为郡郭舍人注释《尔雅》处。尔雅台右侧临江绝壁凿有“中流砥柱”四大字,字径5米,为明嘉靖时乐山人彭校实所书。尔雅台在乌尤寺罗汉堂侧。相传是汉代郭舍人注释《尔雅》的地方。郭舍人所注《尔雅》虽早已失传,但在晋人郭璞注释中可见。北宋诗人苏辙《初发嘉州》诗亦有“云有古郭生,此地苦笺注。区区辩虫鱼,尔雅细分缕”之语。明成化时(1465—1487),嘉州太守魏瀚将尔雅台改建为旷怡亭。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嘉州太守袁子让,又改名为尔雅台。后年久失修而圮。1921年,住持传度和尚重建。台内正后壁刻有“汉犍为郭舍人注尔雅处”十字,字下嵌有近人赵熙《尔雅台记》碑。台侧有明袁子让重修尔雅台记碑。

  寺院历史
  登乌尤山有水陆两条道路,从凌云山经麻浩东汉崖墓陈列馆,过铁索桥登山为陆路;由乐山城乘船沿江而下,直抵乌尤山西南麓为水路,都十分方便。
  乌尤寺座落在乌尤山顶,原名正觉寺,创建于唐朝,为唐代名僧惠净法师所建。现山顶建结茅亭,为“唐惠净上人结茅处”。据说当年诗人岑参在嘉州作刺史时,与惠净相交甚密,并作《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一诗,有“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兰若向西开,峨眉正相当。猿鸟乐钟磬,松箩泛天香”之佳句。可见当时乌尤寺已建成。北宋时,改正觉寺为乌尤寺,以山名寺。乌尤寺在明清时两度毁于战乱,现存建筑大多为清朝末年和近代所建。
  1984年交给佛教界管理使用。僧人成立了乐山市乌尤寺佛教协会,乌尤寺住持遍能法师任会长。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乌尤寺根据实际情况,订立了“宗教活动试行规定”、“寺庙管理制度”以及对外开放、安全保卫、防火防盗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做到每个僧人职责明确,在从事宗教活动的同时,参加寺庙管理。乌尤寺在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拿出巨款将主要殿堂修复一新,“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的罗汉堂等建筑也次第恢复。

  寺院格局
  乌尤寺寺门正中书写“乌尤寺”三个大字,两侧的对联为:寺门高开洞庭野,苍崖半入云涛堆。山门上还有“青衣别岛”、“慈云”、“法雨”等题字,使气氛顿然庄严、静穆。
  乌尤寺位于四川乐山市东岸,坐落在乌尤山顶,与凌云山(乐山大佛)并列,原名正觉寺,修建于唐代,北宋时改名为乌尤寺。寺建于乌尤山上。乌尤山又称离堆,又名青衣山,位于乐山市东沫水(即大渡河)、若水(即青衣江)、铜河(即岷江)汇流处。现存庙宇系清以后的建筑,寺中有尔雅台,传为汉犍为郡郭舍人注释《尔雅》处,尔雅台右侧临江绝壁凿有“中流砥柱”四字,字径5米,为明嘉靖乐山人彭汝实所书。寺中还有罗汉堂等许多楼台殿宇,绿瓦红墙,掩映其间,景色佳丽。 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寺院之一,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在国内外皆有较高的知名度。
  乌尤寺的开山祖师是唐代僧人惠净,禅师结茅山中,十年不下山。现后山顶建有结茅亭,亭壁上刻着“唐惠净上人结茅处”八字,遍能和尚撰联:“竹杖绳床开胜境,莲花贝叶悟禅机。”唐代诗人岑参任嘉州刺史时,曾上山参拜惠净大和尚,并作《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诗,有“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兰若向西开,峨眉正相当。猿鸟乐钟磬,松萝泛天香。”之句。这说明岑参访惠净上人时,寺已建成。
  乌尤寺的殿宇共有七座,都集中于乌尤山头。它依山取势,布局巧妙,匠心独运,在我国寺庙园林建筑中别具一格,是我国汉传佛教寺院布局最精巧、完备的梵刹之一。且寺宇周围竹木扶疏,楼阁亭台错落其间,显得格外雅致清幽。游者到此顿觉山高月小,有超然之感,始信人间别有天地。现寺中保存完整的殿宇有天王殿、弥陀殿、弥勒殿、大雄殿、如来殿、藏经楼、五百罗汉堂、观音殿、乌尤殿等。
  弥陀殿
  穿过天王殿,迎面为弥陀殿,新建于1920年。殿中塑阿弥陀佛像,高约6米,佛身后有48尊小型造像,代表阿弥陀佛成佛前所发之四十八愿。因限于地形,仅建一间,然倚崖屹立,仍显巍峨庄严。
  大雄殿
  是寺内最主要的殿宇,重修于1930年。殿宇仿单檐式建筑,高广合度,结构严谨,通檐外排列四根两人合围的楠木摆柱,上覆碧瓦,下介朱槛。两相辉映,富丽堂皇,雄伟庄严,门上大雄殿雕刻的花卉构图大方,工艺精湛,皆出自当时名家之手。
  罗汉堂
  出正觉禅林,右行数十步是罗汉堂。罗汉堂原为乌尤殿,清宣统元年扩建,罗汉堂因塑有500罗汉,故名罗汉堂,原塑济癫像活灵活现,传神致极。
  尔雅台
  尔雅台在乌尤山西面的悬崖峭壁处,是汉代文学家犍为郡郭舍人注释《尔雅》的地方。
  景云亭
  从尔雅台经听涛轩至山顶花园,西北角最高处有一座八角亭,这就是取义“风景这边独好”而名的独好亭。独好亭又名景云亭。
  乌尤菩萨
  (面然大士像)面然即乌尤。乌尤为印度语之音译,汉译为面然,为佛教密宗瑜伽部主尊之一。

  寺院景观
  乌尤寺位於四川省乐山东的沫水(大渡河)、若水(青衣江)和岷江汇合处的乌尤山顶。乌尤寺的开山祖师是唐代僧人惠净,禅师结茅山中,十年不下山。现后山顶建有结茅亭,亭壁上刻着“唐惠净上人结茅处”八字,遍能和尚撰联:“竹杖绳床开胜境,莲花贝叶悟禅机。”唐代诗人岑参任嘉州刺史时,曾上山参拜惠净大和尚,并作《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诗,有“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兰若向西开,峨眉正相当。猿鸟乐钟磬,松萝泛天香。”之句。这说明岑参访惠净上人时,寺已建成。乌尤寺原名正觉寺。宋朝年代改名乌尤寺。寺内建筑结构森严,殿宇共有七座,都集中在乌尤山头,现保存完整的殿宇有天王殿、弥陀殿、弥勒殿、大雄殿、观音殿、罗汉堂等。由前殿西行还有怡亭和尔雅台等胜迹。尔雅台是汉代文学家郭舍人在乌尤山注释《尔雅》的地方。寺之周围竹木扶疏,楼阁亭台错落其间,更显得格外清幽。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乌尤山四面环水,孤蜂兀立,山上林木茂盛,绿荫重叠。据《史记》、 《汉书》记载,乌尤山原与凌云山相连,蜀郡太守李冰治理沫水(大渡河),开凿江道,引部分江水绕乌尤山而下,使之成为水中孤岛,也称之为青衣别岛。现山上有“离堆”石碑,离堆即离岸之意。
  高僧大德
  惠净法师,唐代。传度法师,民国。

  寺院主持
  遍能法师
  遍能法师,乌尤寺方丈大和尚,中国当代高僧、著名佛学家、佛教教育家、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乐山市佛教协会会长、峨眉山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四川省佛学院院长、峨眉山佛学院院长。平生专研《俱舍论》,能诗善文工书,辞气清雅,于峨眉山、乌尤寺等地多有题咏。遍公上人,世寿91岁,僧腊78年,戒腊74载。 遍能法师,迹不入俗,淡泊自守,履道唯勤,慈悲济世。有诗赞曰:
  青衣离堆,海穴神房。南天圣境,郁郁其昌。
  猗欤遍公,道器深弘。汪汪万顷,人中之龙。
  玄风眇漫,木铎其谁。维公兴教,一代宗师。
  月吐绳床。灵隐禅龛。梅岭遗迹,千秋礼瞻。
  遍能法师(1906——1996年)俗姓许,名指光,四川乐山市人。1920年在乐山乌尤寺出家。曾任乐山乌尤寺方丈,乐山市佛教协会会长,四川省文史馆馆员,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四川佛学院院长等职。
  遍能老和尚俗家姓许,名在光,四川省乐山县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生。遍能幼年时受村塾教育,及长从川内名儒翰林赵熙受学,以颖悟好学,深受赵翰林器重。
  民国十九年(1930年)到了北京,考入柏林寺的柏林教理院受学。柏林教理院,最初是柏林寺主持台源和尚所创办,聘请泰县光孝寺住持常惺法师为院长。後来太虚大师自欧美弘法归来,打算设立「世界佛学苑」。台源和尚热心支持,请大师把佛学苑设在柏林寺内。太虚大师把原在武昌佛学院的锡兰留学团也迁到北京,在柏林教理院设置了华日文系与华英文系,遍能读的是华日文系,与尘空、本光、雪烦等为同学。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翌年华北情势紧张,经济萧条,教理院经费来源受到影响,不得已宣告停办。遍能法师也离开北京回到四川。
  先是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太虚大师应四川佛教会之请,入川弘法,与四川省主席刘湘见面,刘湘谈及欲选派汉僧入藏留学,以沟通汉藏文化。大师告以不如在四川设立学校,集合汉藏僧青年加以训练,作为促进汉藏民族团结的桥梁。刘氏赞同此议,复得成都、重庆诸大居士何北衡、王旭东、王晓西等之协助,乃以重庆北碚缟云寺为院址,命名曰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并命毕业于武昌佛学院、四川籍的满智法师负责筹备工作。民国廿一年(1932年)汉藏教理院在重庆设置筹备处,满智由上海回四川负责筹备。满智于半年之间,把一座破落不堪的缟云寺,整理成一所教学的学府。太虚大师乃命满智为汉院教务主任,负责院务;由超一为事务主任,以柚卢、慧松等为教师,并命遍能到教理院任学监。民国廿一年(一九三二年)璁假招生,八月二十日举行开学典礼,太虚大师亲临主持,以「澹宁明敏」四字为校训。汉院初创,百废待举,满智主持院务二年,以辛劳过度,患了喀血病,因而辞职。太虚大师乃命遍能为教务主任并代理持院务。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八月,在西藏学法的法尊法师,应太虚大师之召回到重庆,接任教理院教务主任代理院务,遍能始放下肩头重担。翌年受重庆名刹华严寺之聘,任华严岩寺佛学院教务主任。任职三年,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受请出任乐山乌尤寺方丈。以後六十年的时间,他都在四川弘化。
  1950年以后,遍能法师仍在乐山乌尤寺任住持。不过,国家的新政策,出家人要做工才有饭吃,遍能法师也不得不配合政策,带领常住僧侣做工耕田,美其名曰「农禅合一」。1966年,「十年动乱」期间,遍能法师也和其他出家人一样,被下放农村,参加劳动生产。直到一九七八年以後,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遍能老法师才重返寺院,恢复僧装,继续担任乌尤寺方丈,负起了修复乌尤寺任务。
  遍能老法师于1996年罹病,医治罔效,于1997年2月4日,在乌尤寺方丈室安详示寂,世寿九十二岁,僧腊七十七夏,七日荼毗,获舍利极夥。
  遍能老法师一生重视僧侣教育,他青年时代初任汉藏教理院教务主任,继在峨嵋山为僧尼二众建佛学院,晚年任宝光寺方丈时,在宝光寺创办四川佛学院,春风化雨,桃李遍及省内。

  传智法师,四川三台人,1983年5月在峨眉山万年寺出家,毕业于中国佛学院。现为乌尤寺住持兼监院。
  个人简历:
  传智法师,汉族,1962年3月生,四川省三台县人。1983年5月在峨眉山万年寺发心出家,礼惟清法师为剃度恩师,1985年11月于新都宝光寺受具足戒。大学学历。
  峨眉山佛教协会第六、七、八届常务理事,第六届秘书长,第七届副会长兼秘书长,第八、九届常务副会长;
  乐山市佛教协会第二、三、四届常务理事,第二届副秘书长,第三、四届副会长;
  四川省佛教协会第六、七、八届常务理事,第八届副秘书长。
  第十三、十四、十五届峨眉山市人大代表、常委;
  第四届乐山市人大代表;
  政协乐山市第五届委员。
  现任职务:
  四川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乐山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峨眉山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
  社会职务:
  政协乐山市委员、人大峨眉山市常委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