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兴国寺
地理位置
位于济南市区的千佛山上。千佛山位于山东济南市历下区
寺院简介
自元代始,“三月三”,“九九”重阳节均举办庙会。明代寺院扩建,遂成香火胜地。整个寺院殿宇亭廊错落有致,苍松翠柏储绿泄润,钟声盈耳,香烟缭绕,大有深山古刹之妙趣。1983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143家重点寺院之一。
每逢九月九重阳节,济南人民都来千佛山登高赏秋,自然要进庙拜佛、参观游览。另外有一处“齐烟九点”也是人们必游之地。在“齐烟九点”牌坊处眺望四方,视野开阔,北郊平原的卧牛山、华山、鹊山、凤凰山、标山、药山、北马鞍山、粟山、筐山等群山拱卫,尽收眼底
寺院历史
千佛山风景优美,层峦迭嶂,苍秀深幽,是济南市著名的游览胜地。它古称历山,相传舜虞曾躬耕于此,故有舜耕山之称。隋唐时期,山东佛教昌盛,这里的悬崖峭壁上雕凿了众多佛像,又建千佛寺,故称名“千佛山”。其中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建造的兴国禅寺规模最大,被称为千佛山首刹。
宋代时,兴国寺又加扩建。宋末明初,因连年战乱,寺院“殿堂蓁芜,无存一砖一瓦”。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苏贤捐资重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及僧寮、库房等全部予以重修,殿内塑释迦牟尼、地藏王菩萨、十八罗汉、四大天王等像。明朝刘敕的《咏兴国寺》一诗生动描绘山色古寺的优美:“数里城南寺,松深曲径幽。片湖明落日,孤蜂插清流。云绕山僧室,苔侵石佛头。洞中多法水,为客洗烦愁。”清朝嘉庆至咸丰年间(公元1796一1860年)又加以修葺,并增建观音殿等建筑。现存寺庙主要是明清时格局和规模。
近几年来,全体僧众在佛底方丈的带领下,积极筹款维修寺庙,保护文物古迹,使这座千年古刹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1983年,兴国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84年10月交给僧人管理使用,1985年1月,在这里成立了济南市佛教协会筹备办公室。1月20日,兴国禅寺僧人及周围信徒约六十人在这里举行了“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佛教活动,4月20日开始对外开放,接待四方信众及中外来宾。1987年开始修复钟、鼓楼及大雄宝殿,现已全部竣工,殿内佛像也得到修整,恢复原貌。寺内还开设了法物流通处、茶水供应处,为广大群众和来宾服务,并做到了生活自给有余。
寺院格局
兴国寺依山而建,共有7座殿堂,分四个院落,禅院深邃幽静,殿宇雄伟壮观,殿堂分布错落有致。整座寺庙迤逦山腰,古朴庄严。
千佛山兴国寺这四个禅院习称“东庙”和“西寺”。东庙原是一个佛、道、儒各教混杂的院落,现为兴国禅寺的禅院。院内有大舜庙、文昌阁、鲁班词和碑廊等,反映出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色。西寺是兴国禅寺的主要部分。从西盘路拾级而上,经过古木掩荫的唐槐亭、齐烟九点坊,穿过“云径禅关”坊,迎面就是兴国禅寺的山门。山门朝西,门楼上黑色大理石上雕刻着当代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兴国禅寺”四个苍劲端庄的金色大字。大门两侧石刻有一副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为清末秀才杨兆庆书丹。意思是说,人世间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会被寺院早晨的钟声和晚上的鼓声所惊醒,抛弃名利欲望,而在人海中苦苦追寻的人也会被惊声佛号唤回来。这是一幅典型的劝世联,其中蕴涵的哲理,可谓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进门两侧,钟鼓二楼矗立。迎门天王殿,弥勒佛笑迎天下客。二进院落,大雄宝殿在寺内东侧,坐东朝西,雄伟壮观。殿内正中莲花宝座上,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塑像,两侧菩萨、罗汉侍立,南北侧分别塑普贤、文殊菩萨和阿难、迦叶等十大弟子。释迦牟尼塑像背后,南无观世音菩萨塑像面东站立,左右侍童子。玉佛殿在大雄宝殿北侧,坐北朝南,殿中央佛龛内供释迦如来坐像,白玉石质,由泰国请来。玉佛西侧佛龛内供奉地藏王菩萨。菩萨殿在大雄宝殿南侧,坐南朝北,中央佛龛内供观世音菩萨,东西两侧分别为地藏菩萨、千手观音菩萨。寺院中央有一座大殿,殿内,弥勒佛塑像迎山门趺坐,其背后,韦驮菩萨面东站立。
殿后北侧架长廊,壁嵌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诗人郭沫若、书法家赵朴初游千佛山诗刻题记。其中1959年春郭沫若《登历山》诗曰:“俯瞰齐州烟九点,踏寻崖窟佛多尊。半轮新月天心吐,一片东风扫雪痕。”与长廊相对,南侧千佛崖危立,崖上镌刻隋代佛像多尊。山崖由西向东,依次有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洞天福地坊、对华亭等古迹。
寺内最吸引人的是南崖的千佛崖,这里有9个石窟,是隋开皇七年至二十年间(公元587—600年)刘茂景所造的佛教凿石造像,还有部分是唐代贞观年间造像,尚能看出全貌的有130余尊,镂刻精湛,是研究隋唐石刻艺术的重要史料。其中极乐洞中的佛像最为宏伟、精湛。极乐洞内有佛像20余尊,正面石壁上刻有西方三圣,中间阿弥陀佛像高3米,跏趺而坐,左右侍立观世音、大势至二大士像,各高2.5米,三圣佛神态安详自如,雕工精细,线条优美,是隋代石刻精品。
龙泉洞内有水深3米的泉水,洞内有悬岩浮雕佛像20余尊。另有黔娄洞,是春秋时齐国高士黔娄隐居之所。洞深数丈,曲折回环,内有一20多平方米的空洞,洞高约2米,中镌黔娄坐像,洞内的6尊佛像已残缺不全。相传黔娄在此隐居居时,鲁国、齐国都来相邀,黔坚辞不就。黔满腹才华,却一贫如洗,死时人长被短,盖头露足,有人要把被子斜过来覆盖全身,其妻说:“斜之有余,不如正之不足,先生生前不斜,死后斜者,不是先生之意”。东晋诗人陶渊明赞叹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弊服仍不周。”
寺内北部有对华亭,建在高出寺院10米的峭壁问,原是僧人坐禅、讲经之所,现为兴国禅寺的客堂。
寺院景观
【千佛崖.极乐洞】
千佛崖,在兴国寺院内南侧。崖上有隋开皇七年至开皇十五年(公元587~595年)所镌刻的佛像,共9
窟130余尊,是济南地区雕凿历史较早的石窟造像群。极乐洞是其中的主窟,有大小佛像87尊。中间一尊为阿弥陀佛,盘膝禅坐,高3米,身后饰佛光,法相端庄。左右为大势至与观世音菩萨,侍立,高也近3米。其他各窟,皆散落在洞外石壁上。有的高居壁顶,有的举手可及,有的一二尊成窟,有的三五尊成区,参差错落。这些佛像,雕刻精致,刀法纯熟,线条流畅,体态丰腴,栩栩如生。有的身着锦衣,有的手拈莲花,有的凝神蹙眉,有的结跏趺坐,有的合掌禅定,神态各异,惟妙惟肖。洞内曾嵌清代著名诗人施闰章的碑记。
“文化大革命”中,佛像遭到人为破坏。1979年3月,市政府拨专款,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组织专业人员按原样进行修复,再度生辉。
【龙泉洞】
龙泉洞位于兴国寺西门内南侧,在高耸的石壁下。壁上翠柏挺拔如盖,老榆枝柯交葛,山风吹来,呼啸作响,如龙吼,故名。洞口上方石壁篆书“龙泉洞”三字,为济南当代已故书法家任晓麓题书,笔势遒劲,潇洒俊秀。洞内东侧与极乐洞相通。南侧石壁凿有多尊佛像,其中一尊弥勒像,为刘景茂于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正月造,是千佛山年代最早的造像。佛像下面有一小门,门内是一深潭,称“龙泉”,水清见底。洞内穹窿石壁早先悬有钟乳,后经开掘,形成现在这种半人工半天然的长方形式。
【黔娄洞】
黔娄洞在兴国寺极乐洞的东侧岩壁上。相传周代黔娄子曾居住于此,故名。岩壁上端,松柏垂荫,山花烂漫。雨后,洞周壁上,苔衣墨绿,蜗牛布阵,蝉蜕点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洞深10余米,三折之后呈长方形,为人工开凿,类似居室,高2米,面积20平方米。洞内温湿,水珠下滴,击石有声,使洞穴越发显得清幽。清嘉庆年间,洞内尚有黔娄子的坐像,白须方巾,文士打扮,后毁。洞口上端,有石刻一方,大字为“黔娄洞”,小字记载了黔娄子的身世。黔娄子,为周代齐国人,修身清节,不事王侯,隐居在这里,凿石为洞,终身不下山,著书四篇,名《黔娄子》(已失传)。鲁恭公听说他是位有才能的人,便派使节聘请其出仕,却被他拒绝了。
1980年对洞穴进行了整修,在洞内迎门石壁上镶嵌石碑一块,记载了黔娄子的一段故事:黔娄先生死时,给他盖了一方白布,白布甚小,盖上头则露出了脚,盖上脚则又露出了头。孔子的弟子曾参之孙曾西说:“把白布斜着盖不就盖严了吗?”黔娄的妻子韦丛说:“斜着盖有余,不如正着盖不足。先生在世的时候非常正直,死后却让他歪斜,这哪能是先生的本意呢?”
【“洞天福地”石坊】
“洞天福地”石坊在黔娄洞的东侧,横跨于对华亭西门石级上。坊上匾额书写“洞天福地”四字。该坊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字为护理山东巡抚江兰所书。石坊虽不算大,但雕刻却很有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石坊通体用青石仿木结构雕砌而成,形成二柱一楼式,飞檐起脊。石脊两侧,饰有花纹,刀法纯熟,线条流畅,颇有韵致。两端雕有正吻。檐的四角下,原有风铃各一枚,清风稍吹,铃声远扬。檐上雕有瓦垅,檐下云头斗拱承托,拱下额枋分别刻有流云饰纹和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等浮雕。两柱下石鼓浑厚。整体结构匀称协调,构思奇巧,古朴典雅。坊的南侧,为悬崖峭壁,葱郁的树丛中,隐有石佛一窟。坊北侧有古椿树垂荫,将石坊衬托得更富情趣。
【对华亭】
对华亭在兴国寺东南隅小独院内。该院坐落于峭壁之下10余米高的平台上,院门悬木刻匾额,上书“对华亭”三字,集于赵孟頫书帖。亭始建于明代,位于院落北侧,因遥对“华不注”山而得名。昔日为僧人面壁诵经、修心养性之处。几经兴废,1995年被改建为藏经楼,二层,朱红柱,橙黄瓦,双檐起脊,雕梁画栋,蔚为大观。该亭位置奇绝,视野开阔,凭栏远眺,一览无余,可将泉城画图尽收眼底。每当阴雨季节,浮云穿堂而过,飘飘渺渺,朦朦胧胧,堪称仙境。
院内南侧悬崖下卧一石洞,洞上嵌“吕祖洞”石刻匾额。洞内原有吕洞宾石像。洞外石壁间,有记载吕祖的道教传说、重修千佛山庙记等清朝石刻四方。洞穴上端,柏树榆树长势奇特,其根暴露在外面如龙爪,匍匐于地上似蛇形,其干挺拔多姿。这里景色尤以秋日最美丽,山菊开着黄花,藤蔓丹叶如霞。因境界清幽,被明朝人称作“石洞绝尘”,为古时历下十六景之一。整个院落,被绿荫覆盖,显得郁森清凉,历为避暑胜地。因院落幽静,再加素日常闭,很少有人来此游览,故亭曾悬匾额“飞尘不到”。
莫向外求
在千佛山的古禅寺的大殿后方有一个门廊,上面悬挂了一副牌匾上面正书“莫向外求”四个铜字,是书法家刘雯书写。
济南 光华寺
地理位置 光化寺位于徂徕山东南麓 寺院简介 光化寺位于徂徕山东南麓,北魏创建。隋代称光化寺,宋代改名崇庆寺,元
评论2015-02-0790807
济南 龙居寺
地理位置 龙居寺位于山东长清县万德镇坡里庄村西 寺院简介 创建于元代,明代重修,现存大殿1间及明弘治、清乾隆年间
评论2015-02-0763270
济南 双泉庵
地理位置 双泉庵位于张夏镇张夏村东1公里的通明山半腰处, 寺院简介 该庵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载历史较早,明中叶为极盛
评论2015-02-0714021
济南 四禅寺
地理位置 位于张夏镇驻地东北2.5公里处。 寺院简介 该寺创建年代不详, 从有唐碑看,建寺较早,到北宋已初具规模。宋代
评论2015-02-0760279
济南 衔草寺
地理位置 衔草寺坐落于一条深深的峪中,周围群山环抱,苍松翠柏,丛林茂密,怪石嶙峋,显得很神秘幽静。 寺院简介
评论2015-02-077698
济南 合龙寺
地理位置 中国济南长清区武家庄乡黄豆峪村东侧 寺院简介 合龙寺合龙寺南接岱岳、北枕济南、东近神通(寺)、西王灵
评论2015-02-0762470
济南 千佛寺
地理位置 千佛寺在济南南郊风景秀丽的千佛山半山腰。 寺院简介 寺院南靠悬崖,北望泉城,历来是市民游览的胜地。每
评论2015-02-079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