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学诚法师在第二届"中国-东南亚民间高端对话会"发言

2015-06-01417870


宗教对话与海上丝路——在第二届“中国-东南亚民间高端对话会”

学诚法师在第二届"中国-东南亚民间高端对话会"发言
佛宝网海外讯 宗教对话与海上丝路——在第二届“中国-东南亚民间高端对话会”于2015年5月31日在印尼巴厘岛召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受邀出席本次盛会并发言,全文如下:
宗教对话与海上丝路
——在第二届“中国-东南亚民间高端对话会”的发言
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学 诚
(2015年5月31日 印尼巴厘岛)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作为中国宗教界的一名代表,非常荣幸受到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和东盟基金会的邀请,于初夏时节来到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的巴厘岛,参加第二届“中国-东南亚民间高端对话会”,与在座诸位共同探讨“加强民间交流,共建海上丝路”的话题,因缘非常殊胜!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各民族亘古相依、患难与共、情同手足。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奉行着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友好交往的原则,为人类友好交流史谱写了辉煌篇章。早在中国西汉时期(约公元前2世纪),中国史书就有皇帝派遣官员和商人航海经过东南亚前往印度的记载。随着造船与航海能力的提高,东晋及南朝时期(公元317-589年),中国与东南亚地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有着广泛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东南亚也因此成为佛教传入中国的渠道之一,比如东晋高僧法显从西安到印度学习佛法,返程就是从斯里兰卡搭乘商船经过苏门答腊岛回国;又如公元6世纪中叶,真谛三藏法师从中南半岛携带大量的梵本佛教典籍来到南京,为佛教的译经传法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中国与东南亚的海上交通非常通畅,交往也日益频繁。当时著名的“广州通海夷道”始自广州,经过东南亚,最远到达非洲东岸。海路交通的拓展和经济贸易的兴旺为各国文化交流提供了方便,同时文化也成为国家间友好交往的重要纽带。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公元1405-1433年)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等地友好交往的光辉明证。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为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以及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该战略构想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以及东南亚人民的福祉,更为当今世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和谐共处提供有益的探索。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友好交往的历史,已经成为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中华民族与东南亚各民族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下,人类社会日益成为相互联系、彼此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如果说世界各国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取决于各种文明的兼容并蓄、交流互鉴,那么各种文明多元共存的理想则有赖于多宗教间的开放交流与和平互动。在各种文明接触和交流的历史洪流中,宗教层面的交流互动表现出静水深流的特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不同文明的人们对政治、经济、社会等现实问题的理解方式。
宗教是文明的核心要素。历史启示人们,宗教因素既可能是战火和苦难的种子,也可以成为和谐与发展的桥梁。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寄希望:“世界著名宗教和精神领袖联合起来呼吁和平,将促进新千年的和平前景。”德国著名哲学家、神学家孔汉思更明确地提出:“没有宗教间的和平,就没有国与国之间的和平;没有宗教间的对话,就没有宗教间的和平。”由此可见,宗教间的对话决定着宗教间的和平,并深刻地影响着国与国之间的和平。
宗教间的交流与对话可以在终极信仰、伦理实践以及文化艺术三个层面展开。中国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不同文明与文化相处所应遵循的十六字方针:“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些原则饱含了对人性、对文化、对文明本质的深刻洞察,也因此适用于不同宗教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一、终极信仰层面: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终极信仰所体现的是一个宗教的终极追求。世界各大宗教乃至各民族宗教,在终极信仰层面通常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比如,亚伯拉罕一神系宗教,包括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信奉上帝,追求来生进入天堂获得永生;印度教信奉三大主神,追求梵我合一的境界;佛教信奉释迦牟尼,追求解脱六道轮回的涅槃境界乃至究竟成佛;道教信奉老子,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每个宗教终极信仰的形成,都有着漫长的历史文化背景,也都蕴含着深刻的民众心理诉求。这个层面的对话交流,应本着“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原则,才能为多元宗教和谐共存局面的形成提供支撑。
二、伦理实践层面:美人之美,相辅相成。尽管各个宗教在终极信仰层面不同,但在伦理实践层面的展现却很相似,就行为规范来讲,犹太教摩西十诫里有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佛教、道教五戒里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就行为原则来讲,基督教里讲“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佛教里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儒家里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根本精神来讲,基督教强调“爱”,佛教着重“慈悲”,儒家重视“仁”。这些内容虽然各自表达不同,但内涵相通,彼此之间当相互欣赏,彼此借鉴,美人之美,相辅相成。
三、文化艺术层面:美美与共,交相辉映。宗教在终极信仰上的追求以及在伦理实践上的开展,一旦沉淀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就会逐渐形成立体的、多元的文化宝藏,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文学、服装、饮食、民俗等各个方面的传统与艺术形式。艺术是对传统的升华,是对人们最真实、最美好情感的最具感染力的表达。宗教艺术具有超凡脱俗的美感,使人的精神在真、善、美中得到净化。比如2007年5月中国首部佛教交响乐《神州和乐》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巡演,就得到非常好的反响;又如柬埔寨吴哥古迹、泰国玉佛寺、印尼巴厘岛,都是各国游客感受宗教建筑艺术的旅游胜地。可以说,不同宗教在文化艺术层面的交流很容易呈现美美与共、交相辉映的局面。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承载的并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梦想,而是众多国家、众多民族的共同梦想。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乃至整个世界,其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和谐,都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稳定的宗教信仰作为支撑。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宗教对话,必将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提供最佳的助缘。我们期待通过这次高端对话,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也期待诸位更加关注文化与宗教层面的交流互动,为宗教对话交流创造更多的机会。我们相信,通过大家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景必将更加美好!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2025厦门国际佛事用品春季展盛大启幕
当鹭岛春风邂逅千年古韵,这座海上会客厅再次向世界敞开怀抱。2025年4月18-21日,2025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春季)展览会在厦门国

评论2025-04-1920

江西黄龙禅寺举行黄龙宗始祖慧南禅师圆寂956周年纪念活动
2025年4月14日(农历三月十七),是黄龙宗始祖慧南禅师圆寂956周年的纪念日。作为黄龙宗祖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的黄龙禅寺

评论2025-04-1918

浙江温州天护讲寺发布天台学研习所2025年居士班招生简章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佛教中国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浙江温州大罗山佛学文化研究院第十六届中华传统文化天台学研习所开

评论2025-04-0781

东方山第十二届开茶节圆满举办
2025年3月30日,东方山佛教协会在法藏寺圆满举办第十二届开茶节。此次活动坚持佛学为体,世学为用,以药师琉璃心,东风启香茗为

评论2025-04-07359

2025博鳌论坛宗教分论坛引领全球佛典数字化热潮
从福建泉州港到如今海南自贸港的量子通信,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到今日的数字丝路,数字时代互联互通已成为拉紧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新

评论2025-04-07568

中国佛学院举行护持佛牙舍利赴泰国供奉分享表彰会
2025年3月17日,护持佛牙舍利赴泰国供奉分享表彰会在中国佛学院凤凰岭校区举行。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明海法师、副院长清远法师

评论2025-03-24110

苏州重元寺、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观世音菩萨圣诞活动圆满举行
重元寺观世音菩萨圣诞活动馥郁香台辉慧日庄严宝界拥祥云2025年3月18日(农历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殊胜日苏州重元寺庄严启

评论2025-03-24157

农历二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圣诞暨大乘妙法莲华经胜会庄严启建
视频制作:大菩文化2025年3月18日-22日(乙巳年二月十九至廿三),上虞区通泽寺庄严举行观世音菩萨圣诞大乘妙法莲华经胜会。3月18

评论2025-03-24158

普陀山普济禅寺乙巳年二月十九观音香会期祈福活动安全有序
普陀山普济禅寺乙巳年二月十九观音香会期祈福活动安全有序二月十九早课道慈大和尚拈香祈福早课祈福法会现场早课祈福法会现场早课

评论2025-03-24442

道慈大和尚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宗教界小组讨论中的发言
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回顾过去一年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对今年工作作出了部署,令人振奋,体

评论2025-03-2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