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公共表达"学术座谈会暨《魏德东的宗教评论》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厅主任陈红星出席座谈会并作讲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杨曾文教授发言
民族出版社社长禹宾熙主持座谈会
《魏德东的宗教评论》作者魏德东教授作答谢词
魏德东教授的作品《魏德东的宗教评论》
河南周口市基督教会两会会长马鑫先生向魏德东教授赠送书法作品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佛宝网北京讯 2015年4月22日,“宗教的公共表达学术座谈会暨《魏德东的宗教评论》新书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共中央统战部等机构的专家学者30余人,围绕“宗教与文化建设”、“宗教与当代社会发展”、“中国宗教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民族报》社长魏新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杨曾文,北京大学宗教文学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践,中国中央统战部前调研员李平晔,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张新鹰,云南大学边疆研究所所长、教授高志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风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虎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广化寺住持怡学法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秘书长金汝斌,河南周口市基督教两会马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冯玉军,中国人民大学统战部副部长郝丽,民族出版社编辑、《魏德东的宗教评论》责任编辑刘海涛等领导、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
魏德东,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宗教连续调查课题负责人,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工作专家库专家。其研究领域为宗教社会学、佛教学。自2005年起,魏德东在《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开设个人专栏,每周一篇短文,或介绍宗教学的新理论新看法,或以宗教理论分析时下的社会问题,或解析当代宗教的新发展。这些文章立足中国文化本位,展现全球宗教视野,敢于涉及敏感问题。他的评论作品通俗有趣、深入浅出且产量颇丰,民族出版社于2014年将总计355篇,累计77万字的评论内容结集出版,包括《世界宗教万里行》《为宗教脱敏》《宗教的文化自觉》三卷。
民族出版社社长禹宾熙主持发布会,并介绍了开辟魏德东专栏的缘起,谈起这套书的出版因缘时表示:“我们想储备一点民族宗教普及的书,作者很难约。”他坦言,希望宗教学者们多写一些像魏德东专栏这样的作品,为宗教知识的普及做些努力。
发布会上,《中国民族报》总编辑魏新生向魏德东教授新书出版表示了祝贺,并从媒体和传播的角度对魏德东的评论表示赞赏,他说:“魏老师作为一个学者,我觉得他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把一些宗教上的理论、知识、文化,能够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另外,很多非宗教方面的东西,都能从中找到宗教的视觉,看到宗教的意义,所以说,它传播的影响力在某一些方面也是一种学术的专注。从社会的表达、社会的研究来看,它可能比社会专注还有更直观的一个表现。我觉得这个对社会来说特别的可贵、也特别的缺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75岁的杨曾文教授是魏德东教授的老师和前辈,对弟子魏德东的宗教评论集,他表示曾为评论的尺度感到担心:“这些年来我有时看到他的专栏,看到一些很敏感的问题,我就非常地担心。现在看他写的这些内容都很对,都走到前沿了。”杨曾文评论说,当前宗教学界过多从理论的、历史的角度来看科研成果,而忽视了对当前宗教现状的研究,魏德东的评论前瞻性地开辟了当代宗教研究的新领域。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张志刚认为,宗教是一门公共知识,全世界包括中国,都应该努力在宗教的问题上达成基本的共识,有了这种认识,才能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当今社会保持一种和平稳定的状态。如果对信仰宗教的人群缺乏基本了解,滥用所谓“言论自由”就会导致冲突,出现如《查理周刊》这一类的悲剧性事件,因此宗教常识的普及是非常重要的。魏德东的评论及时地跟进国内外新型的宗教活动、宗教观点、宗教现状,做出了让他钦佩的努力。
《中国宗教》杂志副主编胡绍皆表示,宗教是人类对自我的超越,这件事本身不敏感,但因为受制于传统的叙事结构,在宣传上是一个很敏感的事情。魏德东的宗教专栏是为宗教脱敏的一个有力作品。他坦诚,本来宗教常识的普及工作应该是媒体来完成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件事首先由一位高校教师来完成,对此自己感到很惭愧。
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厅主任陈红星、《魏德东的宗教评论》责任编辑刘海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践、中国中央统战部前调研员李平晔、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张新鹰、云南大学边疆研究所所长高志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虎生、中国人民大学统战部副部长郝丽、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怡学法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秘书长金汝斌、河北邢台市民族宗教局局长邱士勇等也纷纷发言。
中国文化本位,全球宗教视野,敏感话题,精到表述,魏德东的宗教评论得到学术界、教界、政界及社会大众的共同认可,呈现了21世纪中国宗教与社会的演进。
缙云书院正式揭牌千年文脉再续新章
重庆缙云寺自古办有义学,有巴渝第一状元之称的冯时行少时就读于此,后创办缙云书院,教书育人,传承文化。为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
评论2024-11-2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