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鸿庆寺石窟数十尊佛头曾一夜被盗 古碑被搬走

2015-01-172840

 三门峡市义马市东区办事处石佛村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古时连起中原腹地与西部边陲的交通要道“崤函古道”就从村旁穿过。

  村内白鹿山上开凿于北魏年间的石窟,被文物专家赞誉为“中州文明、华夏之光,石刻精华、文物珍宝”。窟内一幅大型高浮雕“降魔变”更是石窟艺术中的精品,被称为“国宝级”的作品。此外,村头那座有着1300年历史的鸿庆寺,做工精细、高大气派的李家大院,还有村外那棵挂满寄托的千年古柏,都让这个古老的村落散发着浓郁厚重的味道。

  石佛村外傍“神树”

  1月13日中午,阳光慵懒地歇在石佛村青砖灰瓦上,为这清冷的三九天涂抹出一道亮色。这是一个安静的午后,村舍寂寂,鸡鸣犬吠偶闻巷陌,炊烟袅袅爬上梢枝。

  而石佛村外,一株被当地村民奉为“神树”的古柏,看上去并不高大挺直,大约有两层楼高,一抱粗,虽经历千年风霜,但依然古朴傲立,在古柏和两边洇生出的几株侧柏上,树上密密匝匝地缠满了红线,挂满了大红灯笼。树下是燃烧的香火和遍地的鞭炮纸。

  “你看这树疙瘩,多像一位寿星的头啊。”村民李竹林说,村里世代相传这株古柏极有灵性。人们在古柏上挂红灯笼,往往是前来求子或祈求美好姻缘,而围绕着柏树一圈圈缠绕的红线,则是在家人过生日时祈求长寿。“这些都代表着古村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意愿。”李竹林说。

  悬山而凿的鸿庆寺石窟

  石佛村村头,一座古寺悬山而建。古寺文物管理人员狄先生告诉记者,这座古寺叫鸿庆寺,有着1300多年历史。寺背靠的山叫白鹿山,白鹿山上的鸿庆寺石窟开凿于北魏年间,距今已1500余年。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鸿庆寺的名字,是唐朝女皇武则天给起的。这寺原名三圣庙,公元698年,武则天亲临此地拜佛,见这里佛意盎然,便御旨改名为鸿庆寺。在南宋末年,这寺庙规制恢弘,香火鼎盛,有数百名僧人。寺庙占有的耕地就有数百亩,水磨、纺车应有尽有,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寺庙经济。”狄先生说。

  推开寺门,流水蜿蜒,青木石亭,于香火沉穆中透出自然灵气。拾级而上行至半山腰,便到了鸿庆寺石窟。

  鸿庆寺石窟始建于北魏,繁复的工程断断续续延续至唐。据史料记载,鸿庆寺石窟原有6窟,因石质松软,经千年风化后现存5窟。现存的石窟中有佛像120余尊、飞天12个、佛教故事凿刻4幅。其中北壁的“出城娱乐图”是研究中国古典建筑难得的历史资料,而第一窟正中的大型高浮雕“降魔变”属石窟艺术中的精品,被称为“国宝级”的作品。

  “降魔变”浮雕是国内发现同类作品中最大的一幅,描绘了佛祖降魔时惊心动魄的过程。雕图中各种魔鬼布满了画面,众魔面目狰狞,或持大刀、长茅,或手持弓箭、棍棒,或赤着上身骑着怪兽,或穿着铠甲口吐毒气,无不向菩提树攻击。其场面宏大、形态各异,堪称北魏时期凿刻艺术的巨大成就。这些故事雕刻,无论从故事性或艺术性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

  在河南省,鸿庆寺石窟规模仅次于龙门、巩义石窟。其造像逼真自然的衣饰,惟妙惟肖的思维菩萨及供养人,无不展示出当时匠人娴熟的雕工和丰富的想象力,堪称北魏晚期雕刻艺术的杰作。

  2001年,鸿庆寺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哲文等许多国家文物专家对石窟给予高度评价,赞誉其是“中州文明、华夏之光,石刻精华、文物珍宝”。

  “五过庭”的李家大院

  79岁的李遂真老人正在门前一口古井汲水。“这口井啊,有300多年了。这样的水井村里有4口呢,冬天自来水冻住了,大家都从老井里挑水喝。”

  石佛村村民多为李姓。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的李家大院,规模宏伟,距今已150余年。李遂真老人便住在此间。李家大院北依白鹿山,南望涧河,自东至西由5套四合院组成,村民俗称“五过庭”。如今,只剩下两套保存较为完整的宅院。“这两套院现在住着4户人家。”

  李家大院门楼极高,足有4米,大门朝东南开,门小院大。李家大院门枕为青石雕刻抱鼓石,大门里侧用青砖圈成拱门,迎面为照壁,南屋前檐廊迂回进入外院,院内布局依次为外院、过庭、里院、上房,地势逐级抬升,有“高山仰止”之势。

  与传统四合院比,李家大院的过庭宽绰大气,足足有10间房屋。“你看我这大堂屋子的地,是八砖铺底,在当时只有极富贵权势的人家才有资格用这样的规制建造房屋。”

  “现在的房子最多也就一砖厚,我这屋子,墙厚两尺,冬天暖和得很。”李遂真老人说。院里青砖在岁月的侵蚀下已然坑洼不平,青苔湿滑。李家大院的厢房屋门均为双扇,窗为槛窗。倒座、垂花均有前檐廊,檐柱柱础为青石雕刻,造型别致,刻工精良。

  屋门木作十分精良,上部格心棂子为细木套榫组合花型,上中下条环板刻有“灵芝福寿图”,裙板为桐木质手工雕刻图案。雕工细腻、风格淳朴、造型逼真,是李家大院建筑工艺的一大特色。

  据《李氏家谱》记载,元朝末年,李氏祖上为避战乱,自亳州亳县顺河湾八里集迁至“河南府渑池县治东轼谷村(即今日石佛村)”。李家历代秉承耕读传家的祖训,子孙多入朝为官,人才辈出。李一元生前“敕赠儒林郎布政司经历,盐运司知事”,他的后代有多人在清朝担任过武信骑尉、武德骑尉、布政司理问、太学生等职。

  李家在兴盛时广积家产,鼎盛时期有田产6000多亩,从义马到新安县铁门镇都有李家的田产,家业十分雄厚,当地曾有“从义马到铁门不踩二家地”之说。

  ■专家观点 古村落改造要有想象力

  岁月给这个古老村落带来厚重的文化,同时也残酷地侵蚀着在这里的瑰宝。

  令人心痛的是,由于长年风化,鸿庆寺石窟已显得斑驳万分。而就在十几年前的一个夏天的夜晚,数十尊佛头一夜被盗。如今在鸿庆寺石窟留下的,大都是残缺不全的石雕。而当年占地数百亩香火鼎盛的寺院,如今只剩下三间古屋。寺里矗立的200多通古碑,则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被搬走修建水库。

  “好在这两年大家对古文物的保护意识都有所提高了。去年鸿庆寺石窟做了一些修复,也派驻了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保护。而鸿庆寺这座千年古寺的修复,村里面的有识之士也在积极地奔走。希望将来鸿庆寺、北魏石窟以及李家大院等点可以融合起来,以吸引游客过来游览。”义马文物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罗德胤认为,古村落的开发要在注意保护的同时进行有想象力的实践。例如,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浙江桐庐荻浦村,曾闲置的牛栏房,如今却是大名鼎鼎的风情咖啡屋,石头垒起来的墙,木制的花窗、门、桌椅,房屋保持着原汁原味的风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艺术交流会在广州举行
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艺术交流会暨广州第三届海丝路佛教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在广州举行

评论2025-02-17346

广州百花古寺重建落成
  中新社广州2月16日电 (记者 蔡敏婕)有着千年历史的广州百花古寺16日重建落成,将集中承载开展对外交流交往的功能。  百花

评论2025-02-17108

杭州市灵隐寺召开全体僧众大会
  2月13日,杭州市灵隐寺召开全体僧众大会。杭州市民宗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周晓明,杭州市民宗局宗教处处长舒修明,浙江省

评论2025-02-17478

普陀山佛教协会普门讲堂讲经法会 宏伟法师讲授《走近佛陀》
宏伟法师应邀于宝陀讲寺作《走进佛陀》佛学专题讲座宝陀讲寺讲经迎请引礼班遵循佛教丛林开大座传统迎请宏伟法师宏伟法师在迎请中

评论2025-02-17220

温岭明因讲寺举行可传法师荣膺方丈升座庆典
(视频制作 大菩文化)2025年1月7日,适逢腊月初八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台州温岭明因讲寺迎来庄严时刻可传法师荣膺方丈升座庆典暨

评论2025-02-173933

普陀山佛教协会召开乙巳年正月十二全山执事圆职普茶会
道慈大和尚主持会议并讲话陈宏成局长讲话圆职普茶会现场圆职普茶会现场圆职普茶会现场2025年2月9日(乙巳年正月十二)上午9时,

评论2025-02-17822

盘龙古寺“迎新年祈福法会”圆满举办
辞甲辰迎乙巳,为大众在新的一年业障消除、心想事成、吉祥如意。莲宗八祖道场盐城盘龙古寺于2025年1月31日至2月

评论2025-02-17219

浙江佛学院温州佛学院发布2025年秋季招生简章
浙江佛学院温州佛学院是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由浙江省佛教协会主办,温州市佛教协会、鹿城区佛教协会、文成县佛教协会协办

评论2025-02-07496

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2025年秋季招生通告
学院简介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原苏州寒山书院,成立于2003年,是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设立的以学修并重为宗旨的综合性现代佛教学修

评论2025-02-07928

莆田南山广化寺举行2024年度执事谢职仪式
莆田南山广化寺举行2024年度执事谢职仪式

评论2025-02-0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