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些人盲目放生,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导致放生动物死亡。这样的放生,一定程度上成了‘杀生’!”近日,有上海市民向记者反映,现在有不少人选择用放生等方式来寄托哀思或是进行祈福,而与此同时,一些人也“嗅”到了商机,把“放生”做成了一种产业:鱼儿论箱卖,还能送至岸边,提供水桶和塑料槽。而“放生者”前脚放生,后脚就有人捞鱼,积德行善的“放生”变了味道。
前脚放生后脚有人捞
据市民反映,黄浦江边的“东昌滨江绿地”附近每天有大规模的放生场面。目击者说,滨江大道马路上,停着好几辆小卡车,卡车上有大型塑料板和泡沫板“箱体”,里面都是鱼,卖给“善人”放生的鱼。而“放生客”围聚在岸边的观景平台旁,他们祈祷完毕后,就把一桶桶鱼倒入黄浦江中。放生的场面从东昌路码头一直延续到杨复线码头,持续近千米。被放生的除了鲫鱼、黑鱼、泥鳅外,还有甲鱼、蚌、螺蛳、黄鳝等。放生的“配套”服务也是“一条龙”,从送货至岸边,到提供水桶、放生槽,十分周到。
目击者还说,下游靠近东昌路码头的地方还出现另一幕奇怪的景象:很多人排队趴在防汛墙栏杆上,手拿十多米长的网兜,忙着一网网捞鱼。而捕鱼的人离放生者最近的距离只有三五步。
记者从保安处了解到,每天有卡车将鱼运送到此地销售,而行善者往往不计较价格,几百上千斤地买,买了就放生。“人数多的时候,一天有几百人来放生。周末人最多”。
如今,花钱买动物去放生并不少见,而放生催生了“买生”,形成了一条非法产业链。近日,记者在闵行区七宝附近的一座桥边看到,有不少商贩就蹲守在桥边专门销售用来放生的动物。按照放生动物的大小以及种类不同,价格也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前来购买的人不少,有些人在买后就直接倒入一旁的河内。
住在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这样的“放生”形式年年如此,摊贩们有时甚至“你这边刚一放生,他那边就把它们都捞起来”。
而每逢初一、十五等佛历纪念日,花鸟市场的“放生鸟”生意异常火爆。一个老板介绍,不少放生者都是成百只地购买,需要提前预定。为了迎合放生者的庞大需求,“捕猎—贩卖—放生—再捕猎”的链条悄然形成。据了解,一只所谓的“放生鸟”往往是用20只鸟的命“换来”的,因为捉捕中致残、受伤的鸟会惨遭扼杀,而在运输过程中,因窒息、少食而死亡的鸟更是数不胜数。
盲目放生成生态杀手
记者了解到,长风公园的湖面上曾经出现数百条死鱼。据湖面的承包商说,这与游客的放生有关。水产专家介绍,因为被放生的养殖鱼类并不适合公园湖水的水体,所以出现大面积死亡,同时也引发了湖里其他鱼类的死亡。
一位市民忧虑地说,很多人盲目放生。上周他看到有人把一袋袋螺蛳推入江水,而其中有不少钉螺。
记者在沪上的一些花鸟市场看到,除了常规的一些小鱼小虾等动物,很多市民都会选择购买乌龟来放生,其中又以一种巴西龟来得格外热门。不过,大自然野生昆虫馆两栖类动物的管理员告诉记者,这种巴西龟是最不适合放生的。首先,巴西龟的适应性和繁殖力非常强,放生后,因基本没有天敌且繁殖数量多,很快就会大肆侵蚀生态资源。其次,巴西龟很凶猛,经常会咬死小鱼,甚至能将本土的龟咬死。因此,巴西龟已经被世界环境保护组织列为100多个最具破坏性的物种之一,是“生态杀手”。
“现在人们一提起外来物种,想到的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小龙虾、巴西龟、福寿螺等。事实上,外来物种不单单是指从国外引进的物种,对于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来说,只要是非本地的生物,都是‘外来物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樊恩源表示,“很多人认为把太湖的鱼放到巢湖里去,并不算是外来生物入侵。实际上,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它们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生态风险。”
专家认为,盲目放生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危害有三:一是影响原有的生态系统稳定,二是放生物种潜在的病菌传染风险会影响生态环境质量,三是放生物种可能会与当地种群发生混杂,影响种质资源安全。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武表示,放生是好事,但一定要注意放生品种、放生季节、放生区域等,否则放生等于“杀生”,还会造成水体污染、破坏生态系统平衡。
监管备案体系需完善
上海市渔政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我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规定,禁止使用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进行增殖放流。这意味着市民更不能放生此类外来有害物种,然而许多市民一方面对此并不知情,另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也难以对随意放生行为进行有效监管。目前我国虽然对外来生物入侵进行了一些管理与控制,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有许多不足,如对外来生物防范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相关法规条例多强调环境保护,而忽视生态安全。此外,我国还缺乏统一高效的动植物引种管理机制等。
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人们在参与放生活动的时候,最先需要做的功课就是对所放生物种的科学认知,这样才不会产生错放和放错的尴尬。同时,需要在市场监管环节加强规范。“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一些销售野生动物的商户总是以‘不知道’为借口,这也需要无论是实体的还是网络上的市场管理方了解相关知识,真正起到监管的作用”。
有关专家认为,要改变无序放生状态,一方面,必须向公众和监管部门明确“什么物种可以放生?哪里可以放生?放生需要承担哪些责任和后果”等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对于放生行为的监管备案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