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的91件佛教艺术品在上博展出

2014-12-124230

 印度文化部博物馆司司长迪帕克·阿希什·卡尔在上海博物馆“圣境印象——印度佛教艺术展”开幕式上接受记者专访时告诉记者:“我个人非常喜欢犍陀罗艺术风格,犍陀罗之后的佛陀形象出现了人形的表现形式,这在印度佛教艺术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


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藏约公元10世纪《佛陀降生》

  印度拥有佛教艺术品馆藏最丰富的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的91件(组)佛教艺术品,包括雕塑、漆器、银器、贝叶经和微型佛画等,日前正在上海博物馆二楼展厅对外展出。该展览是来自印度本土的最大规模的一次佛教艺术展览,也是国际巡展的第一站,之后该展览还将移师日本、韩国和新加坡。

  专程到沪参加展览开幕式的印度文化部博物馆司司长迪帕克·阿希什·卡尔(Deepak Ashish Kaul)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他本人非常喜欢犍陀罗流派的艺术作品,一则因为犍陀罗地理位置特殊,位于印度西北部,犍陀罗艺术流派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再则因为犍陀罗流派出现之后,印度佛教艺术在表现佛陀形象时出现了以人形形象的表现形式,而此前仅仅以象征手法表现佛陀,因而犍陀罗在印度佛教艺术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

 记者: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是印度拥有佛教艺术品馆藏最丰富的博物馆么,这批雕塑和绘画作品最初是怎么进入该博物馆的,它们是传世品还是考古出土的?

  迪帕克·阿希什·卡尔: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是印度收藏有佛教艺术品最多的博物馆,但它本身不是印度最大的博物馆,我们印度比它规模更大的博物馆也有佛教收藏品,但是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无疑是印度收藏有最古老和最重要的佛教物品的博物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选择它们的藏品来展览。

  展出的作品大多都是通过考古发掘而获得的,这些考古都是在印度国家政府的指导下,印度考古局与相关科技研究的权威机构来做的。正如大家所了解的,考古发掘是存在非常可信的环境当中,出土的文物之间可以相互验证,我们也做过碳14等一系列的测定,以此来作为断代的依据。

  记者:这些佛教艺术品非常精美,它们的创作者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在印度,佛教艺术的创作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行为还是属于民间自发的创作行为?

  迪帕克·阿希什·卡尔:普通人,雕塑工匠,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因为多数类似的手艺都是由父亲传儿子这样代代相传,那些人都在特殊的地区,他们创造了这些佛像。然而他们的创作并非由政府自上而下组织的,事实上,很多国王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主要工匠送画给当时的国王,所以国王也仅仅是给他们一些钱,鼓励他们。

  记者:印度的佛教艺术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有何特色?

  迪帕克·阿希什·卡尔: 印度的佛教艺术约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主要分为两大阶段,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印度的佛教艺术是采用象征性的手法来表现佛陀,比如足印、菩提树、空座或法轮等就代表了佛陀的形象和存在;到了公元1世纪以后,印度佛教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热衷于祭拜佛陀的身骨遗物和其他象征符号,以人形形象来表现佛陀的艺术作品开始出现。

  公元1世纪的时候,犍陀罗和马图拉这两大佛教艺术流派兴盛,前者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后者继承了婆罗门艺术的精神,犍陀罗式的佛像以鬈发、空间式的僧衣作为特征,两者均广泛采用片岩、砂岩的材质创作佛像。印度的佛教艺术约在公元5-6世纪的笈多时期达到鼎盛,这个时期在印度历史上被称为“黄金时代”。笈多式的造像艺术性高,规范性强,笈多式造像透明的僧衣精美,佛像的表情深思冥想,此外笈多时期的艺术家还是青铜铸造的高手,在后笈多时期,佛教活动的重心开始转向那烂陀、龙树山等地,并获得了波罗王朝的极力支持,佛教艺术也从这些地方开始逐渐向其他的东南亚国家传播,刚才说到的那烂陀等地方应该说是佛教向东南亚地区各国传播的重要开源地,所以这些地方佛教艺术的造像特征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记者:您刚才提到犍陀罗、马图拉、笈多等艺术流派,犍陀罗风格影响非常大,甚至影响到东亚的中国等地区,它是否为印度佛教艺术最主要的艺术流派?

  迪帕克·阿希什·卡尔:坦率地讲我个人非常喜欢犍陀罗艺术风格的,这其中有两个原因,首先犍陀罗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当时因为历史原因,它那边的艺术形象都是受到希腊风格的影响,佛像发饰、衣着、装饰、花型有非常鲜明的希腊时期的艺术特色,这些特色的背后是当时犍陀罗的一些艺匠非常用心的一种制作心态,所以可以看到在艺术史上一方面它是一种新的表现形式。第二个原因是犍陀罗艺术在历史上非常重要,那是因为从犍陀罗之后,整个佛陀的形象出现了一个人形的表现形式,正因为有最初的人形形象的佛陀出现,之后才会不断地向笈多式或者是马图拉式的不断演绎,所以这在我们印度佛教艺术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

  记者:印度佛教后来在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冲击下走向式微,印度的佛教艺术有持续发展么?像印度的佛教建筑、佛教艺术品保存状况如何?

  迪帕克·阿希什·卡尔: 正如大家所了解的,印度的佛教受到伊斯兰教的冲击之后日渐衰弱,但是这样一个事实并不影响它现代的佛教艺术珍品的保存,首先我们是一个思想宽容的国家,在宗教上对佛教以及其他宗教都是持包容态度,所以我们博物馆界的同事和友人对这个方面也非常重视,所以在佛教文物的保存方面,本身出于职业的精神是要对它珍视。其次印度佛教对人类思想的影响意义重大,所以对于佛教现代遗址、遗存的保存是从我们的精神出发,对它是珍视的态度。还有佛教在印度本身信仰的人群虽然数量不是占绝大多数,但是应该说它的精神是绵延至今的,它已经融入到印度文化和精神中,所以对佛教文物的珍视也是深入到我们印度人民的血液当中,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对佛教庙宇、文物的保护始终是抱着珍视的态度。

  印度是一个有着多宗教的国家,有着长达5000多年的文明史,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在印度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希腊教等,各种不同的人群都有自己的信仰,在相应的宗教艺术上也是体现在建筑、习俗、装饰等各方面,正因为我们有包容精神,所以各文化、各宗教间也有一种相互的融合,在艺术表现方面也可以看到多种元素的交融,在印度共同的地点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宗教遗迹并存。

  印度(佛教艺术)北部还在继续发展,那里有很多佛教徒的艺术绘画和其他佛教的东西,他们在那里制作东西以及绘画,但是我一直都还没有机会去那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2025厦门国际佛事用品春季展盛大启幕
当鹭岛春风邂逅千年古韵,这座海上会客厅再次向世界敞开怀抱。2025年4月18-21日,2025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春季)展览会在厦门国

评论2025-04-1922

江西黄龙禅寺举行黄龙宗始祖慧南禅师圆寂956周年纪念活动
2025年4月14日(农历三月十七),是黄龙宗始祖慧南禅师圆寂956周年的纪念日。作为黄龙宗祖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的黄龙禅寺

评论2025-04-1920

浙江温州天护讲寺发布天台学研习所2025年居士班招生简章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佛教中国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浙江温州大罗山佛学文化研究院第十六届中华传统文化天台学研习所开

评论2025-04-0781

东方山第十二届开茶节圆满举办
2025年3月30日,东方山佛教协会在法藏寺圆满举办第十二届开茶节。此次活动坚持佛学为体,世学为用,以药师琉璃心,东风启香茗为

评论2025-04-07359

2025博鳌论坛宗教分论坛引领全球佛典数字化热潮
从福建泉州港到如今海南自贸港的量子通信,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到今日的数字丝路,数字时代互联互通已成为拉紧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新

评论2025-04-07568

中国佛学院举行护持佛牙舍利赴泰国供奉分享表彰会
2025年3月17日,护持佛牙舍利赴泰国供奉分享表彰会在中国佛学院凤凰岭校区举行。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明海法师、副院长清远法师

评论2025-03-24110

苏州重元寺、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观世音菩萨圣诞活动圆满举行
重元寺观世音菩萨圣诞活动馥郁香台辉慧日庄严宝界拥祥云2025年3月18日(农历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殊胜日苏州重元寺庄严启

评论2025-03-24157

农历二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圣诞暨大乘妙法莲华经胜会庄严启建
视频制作:大菩文化2025年3月18日-22日(乙巳年二月十九至廿三),上虞区通泽寺庄严举行观世音菩萨圣诞大乘妙法莲华经胜会。3月18

评论2025-03-24158

普陀山普济禅寺乙巳年二月十九观音香会期祈福活动安全有序
普陀山普济禅寺乙巳年二月十九观音香会期祈福活动安全有序二月十九早课道慈大和尚拈香祈福早课祈福法会现场早课祈福法会现场早课

评论2025-03-24442

道慈大和尚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宗教界小组讨论中的发言
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回顾过去一年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对今年工作作出了部署,令人振奋,体

评论2025-03-2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