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西藏唐卡的宗教意义

2012-07-2115630
  西藏唐卡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数量可观,但由于社会的各种动乱,唐宋时期的古老绘画保存下来的唐卡已不多见。在萨迹寺保存有一幅叫做“桑结东厦”的唐卡,上画三十五尊佛像,其古朴典雅的风格与敦煌石窟中同时期的壁画极为相似,据说是吐蕃时期的作品,是极为罕见的一面不求工细富丽,而以清秀的色彩渲染主题,堪称元代的代表作,是件珍贵文物。香格里拉曼扎亚唐卡博物馆整理多方资料了解得只宋代的唐卡,在布达拉宫见到三幅,其中两幅是在内地订做的绎丝唐卡。帕玛顿月珠巴像的下方有藏文题款,意思是说江村扎订做这幅唐卡赠送其师扎巴坚赞。扎巴坚赞是萨迦五祖的第三祖师,公元1182年继任萨迦达钦。

  香格里拉曼扎亚唐卡博物馆查找资料得知唐卡有弘法布道的用途。张宏实在《探索西藏唐卡》中说:佛教的思想义理于初始阶段较为单纯,经过漫长的演讲发展,逐渐衍生成为更复杂的义理。深奥的义理若非经过严密的思考和反省,便不是那么容易了解。于是,图像(icon)便扮演非常重要的解说工具,并且绘制在西藏特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上。图齐在《西藏的画卷》中也说:西藏艺术的职责,是用视觉形式,传播同样的宗教内容。

  也就是说,唐卡是对深奥抽象的佛教义理的具体化,使其变得容易理解,从而更方便传播。事实上,这是一切宗教在传播过程中都使用的方法。因为必须考虑到传道的对象的文化水平,大部分信众其实都是不识字的。即便在反对偶像崇拜的基督教,格列高利教皇也说过:文章对识字的人能起什么作用,绘画对文盲就能起什么作用。(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第135页)藏族人民一直到7世纪才有自己的文字,文盲率也一直偏高,所以对他们来说,唐卡就是图像版的教科书。

  在香格里拉曼扎亚唐卡博物馆看来同样是传播佛教义理的图像,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壁画(雕刻也是一种形式)。跟壁画相比,唐卡具有显而易见的方便随身携带的优点。由于藏民族有四处游牧的生活习惯,居处时常变动,所以唐卡这种可以移动的神像就随之产生。

  唐卡还有修行观想的用途。在藏传佛教中,对着唐卡中的主尊进行观看、冥想、礼拜,是非常重要的修行密法。例如曼荼罗,就是这种密宗修行法的精华。此外,对绘制唐卡的画师,以及捐资聘请画师的施主来说,这也是一种非凡的功德。画师和施主本身就是修行者。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