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佛光山召开第六届人间佛教座谈会 星云大师到场向学者致意

2018-10-303270

星云大师和第六届人间佛教座谈会学者合影(图片)

10月26日至28日,第六届人间佛教座谈会在佛光山举行。(图片)

2018年10月26日至28日,第六届人间佛教座谈会在中国佛光山云居楼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24位学者针对人间佛教与当代社会议题,展开了5场讨论会,从宗教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佛学、哲学、文学、语言学等交流研究心得,期能透过学理阐述,深化人间佛教在当代社会的影响力。

星云大师亲自到场向与会学者致感谢之意,和学者一一握手寒暄,让学者感动不已。星云大师告诉学者,自己两年前生病,身体却不感到痛苦,只是不方便,特别感谢学者愿意前来佛光山指教。学者是人间最伟大的人物,星云大师谦虚地说,自己未曾入学,向来最尊敬学者;佛光山是十方大众所共有,欢迎学者随时光临,以佛光山为家,多给予佛光山的青年学生指导。

人间佛教研究院院长妙凡法师表示,人间佛教的发展已进入历史高点,成为汉传佛教的重要现象,期待与会学者集思广益,为人间佛教的再出发寻找新的突破契机。佛光山常务副住持慧传法师说,人间佛教座谈会的智慧结晶已集结出版五本论文集,可供学子和民众作为人生参考,进而改变人生、改变社会,与会学者可谓功德无量。

开幕式由3位学者基调讲演,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认为佛法的精神,对当代社会有现实的意义,当前人类最大的问题是物欲障蔽了眼睛,透过人间佛教教法,用清净心对治贪欲、用感恩心对治瞋怒、用智慧破除痴心,可恢复人的清净本性,充分响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主任暨上海大学道安佛学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让从历史的视野,说明道安大师是将印度佛教成功转型为中国化佛教的开创者,而星云大师是将传统佛教成功转型为现代人间佛教的开创者。这二者都是具有般若的善巧方便智慧。

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指出,明清佛教积弊已久,全然漠视现实人生的要求;星云大师把佛教导向人间化转型,是对明清佛教的,也是对佛陀本怀、正统佛法的回归。

自我 还原佛教真实面目

第一场座谈呈现人间佛教和其他学科的对话。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赖品超以中英文在Google搜寻佛教、和解、Buddhism、Reconciliation等关键词,比较佛教与天主教、宗教的宽恕与和解,发现宗教对话的确可在化解国际冲突与暴力中扮演重要角色。江南大学宗教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邓子美,从哲学与佛学的角度厘清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建议用善知识引导高科技,以中道智能驾驭技术运用,则人文大可与科技形成良好互动。

华东师范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李向平从社会学角度指出,人间佛教文化构成的基本内涵,具体表现为群体成员规范能力、仪式组织能力、社会情绪调控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能力、宗教活动合法化能力。人间佛教研究院院长妙凡法师分析星云大师对佛教教义的诠释,是以原始佛教教义为根本,以大乘佛教为指标,将佛教还原真实面目──一个积极、超越、自我的佛教。

跳脱空谈 关怀人类生命愿景

第二场座谈全程用英语发表。人间佛教研究院副院长妙光法师表示,西方人常把人间佛教的人间和人文主义相提并论,其实人间佛教不是形上学,教法更不是空谈,是佛陀对人类的关怀,对生命的愿景。加大柏克莱分校教授Jack Meng-Tat Chia说明近代佛教在新加坡传播有三阶段:太虚大师创建中华佛教协会、演培法师驻锡弘法、星云大师创建新加坡佛光山,始终没有离开人间佛教的脉络。

西来大学人间佛教研究所主任Jane Iwamura介绍西来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的三大愿景:整理出版研究人间佛教的英文文献、训练研究生研究人间佛教、建立人间佛教研究平台。汉堡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教授康易清,根据中国佛教协会宗旨、法规、章程的变化,试图梳理出人间佛教近百年来在中国发展、变迁的轨迹和趋势。多伦多大学何鸿毅家族基金佛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Sarah Richardson,认为透过佛教艺术教学,可让学生更认识人文主义精神。

日韩学者 创新佛教研究视角

第三场座谈由韩、日学者聚焦东亚人间佛教的讨论,为人间佛教论题开展新视角。韩国中央僧伽大学本觉法师连结史蒂芬‧霍金《伟大设计》和《华严经‧世界成就品》的宇宙观,提出《众生行业打造的世界成就》论文。韩国东国大学中文系教授朴永焕从惠能大师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理念出发,指出的人间佛教具有儒佛结合特征。

日本驹泽大学佛教学部教授大泽邦由,探讨日本檀家制度、丧葬佛教结合的现象,发现檀家对佛教义理无意了解,为此表达忧心。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高桥晃一,将唯识学和菩萨道的关系做了梳理。北海道武蔵女子短期大学教授铃木健太分享对小品般若的研究,体认到和不同信仰、修习不同法门者的和谐互动,包容是关键。

戒律清规 展现现代化国际化

第四场座谈着重对佛光山戒律清规的探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宗教与族群多元化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邱子伦指出,佛光山对于根本大戒皆有奉持,且能因应时代适度调整,显现人间佛教对当代社会的适应。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授温金玉,认为《僧事百讲》展现了佛光山在现代丛林管理制度的积极探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李继武提出,佛光山清规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制度性和时代性,是中国佛教组织管理制度现代化和国际化最成功的范例。

第五场座谈集中探讨禅与心的问题,有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教授廖肇亨的《近世东亚文化交流与禅宗》、佛光山电子大藏经主任永本法师的《净‧静‧境‧竟──禅修之道探讨》、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陈剑锽的《人间佛教的管理心法》、大学华人宗教研究中心教授李玉珍的《重访圣地复兴佛教──星云大师与印度》。

跨域对话 开放包容存异求同

最后的综合座谈,与会学者热烈分享座谈心得。程恭让表示,不少学者是第一次参加,而且多篇文章角度新颖,显示人间佛教研究在国际学界愈来愈具有深度和广泛共识。首次与会的新人康易清觉得自己是收获最大的参加者,充分感受到人间佛教的开放特色。也是首次参加的赖品超,发现会议质量超出预期,看见人间佛教和各种学科展开对话,是健康多元的发展方向。大学宗教研究所李玉珍教授相隔4年再度与会,乐于见到人间佛教研究学术社群慢慢茁壮成型。

佛光山开山寮特助慈惠法师总结道,佛教是包容性、渗透力、适应性、融合性强大的宗教,因而能在各地落实,这就是佛教的人间性格;感谢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愿意贡献心力,从各自角度寻找适合当地的人间佛法,造福人群。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活动预告:厦门佛事用品展&厦门寺院建筑与设计展系列论坛
厦门寺院建筑与设计展系列论坛2022年6.23-26去年春季,首届厦门寺院建筑与设计展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B1展厅隆重举行,寺院建筑与

评论2022-06-15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