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石窟鼻祖”有证据:甘肃天梯山石残像或为汉地最早石窟造像

2018-10-183730

    古凉州所在的甘肃武威天梯山也被称为凉州石窟、汉地“石窟鼻祖”,是中国汉地最早开凿的石窟。
  天梯山石窟近百年来因地震破坏和人工搬迁的严重影响,残存的洞窟和造像大多面目全非,识别困难。前不久,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教授宁强经过实地考察发现,一尊佛像的特征与文献记载中北凉王为母亲造佛像宛然契合。进而,宁强教授认为,天梯山石窟发现的这尊带有明显女性身体特征的佛像,正是北凉王沮渠蒙逊为其母祈福所造的“丈六石像”。
  天梯山石窟管理处主任卢秀善表示,知名石窟研究学者张学荣2000年在其《武威天梯山石窟》一书已认定这一石残像与北凉王“为母造丈六石像”吻合。不过,张学荣当时也认为,由于在其旁同时被清理的17窟,也有大型造像的遗迹(残像今已不存),因此,究竟谁是北凉王为其母所造像,还需进一步探讨。

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寺佛造像
  据介绍,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教授宁强前不久应大型纪录片《中国石窟走廊》摄制组邀请作为该片学术主持人于9月22日在甘肃武威市南边的天梯山石窟寺考察研究时,在该石窟群中部高层栈道旁发现一尊约5米多高的站立佛像。该佛像位于一个方形殿堂窟内正壁中央,身体略微前倾,体形饱满厚重,头部已经严重毁损,但身躯保存较为完整。佛像双腿并立,右臂斜下垂,左臂抬起(已残),身体两侧有袈裟长袖残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佛像有成年妇女的形体特征。据古文献记载,北凉王沮渠蒙逊(401-433年在位)曾在此山崖“为母造丈六石像”,因此,宁强认为,天梯山石窟发现的这尊带有明显女性身体特征的佛像,正是北凉王沮渠蒙逊为其母祈福所造的“丈六石像”。

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寺佛造像(此为1958年的档案照片)
  沮渠蒙逊虽然是匈奴人,但早年就深受汉地儒家文化的熏陶,特别推崇孝道。他接受佛教信仰之后,仍然坚持儒家文化的核心观念以孝道为先。为母亲祈福造像,既是行孝,也是崇佛。沮渠蒙逊为母亲造的这尊带有女性特征的佛像,反映了汉地佛教信仰的一个重要观念,即把统治者与佛陀等同起来,“皇帝即如来,如来即皇帝”。宁强认为,云岗石窟就深受凉州石窟造像的影响,在其最早的“昙耀五窟”以五尊佛像对应北魏五个皇帝的做法上就可见到这种观念对石窟造像的影响。因此,北凉王沮渠蒙逊用“女身佛像”来对应他尊敬的母亲(皇太后),也应该是这种流行观念在石窟造像上的反映。

天梯山石窟寺第13窟局部
  宁强教授认为,就造像风格特征而论,这尊佛像的源头在西域中亚地区,我们从上个世纪初德国、英国和法国探险家从新疆地区掠夺走的4-5世纪佛陀站立造像上,可以看到与此像类似的造型特点,特别是佛像袈裟边沿的“之”字形纹样和小腿部位的下垂月牙形衣纹,都很相似。在沮渠蒙逊统治下的凉州城,活跃着一批同高僧鸠摩罗什一道从西域龟兹国(今库车一带)抓来的工匠、艺术家或他们的徒弟、后人,因此,为沮渠蒙逊开窟造像的艺人主要是西域人。此像有浓郁的西域造像风格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有趣的是,我们在黄河以东的炳灵寺石窟和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也见到了类似风格的佛造像,可见“凉州佛像”的惊人影响力。

  据研究,中国境内最早的佛教石窟造像遗存是在古西域地区,即现在我国新疆地区。比如喀什的三仙洞石窟和库车的克孜尔石窟等。但是,在敦煌及其以东的汉人聚居地区,一直无法确认最早的佛教石窟造像究竟在哪里。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始建于北凉沮渠蒙逊时期,它与云冈和龙门两大石窟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十六国时期,凉州是佛教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中心,许多著名的高僧都来这里讲经译经,弘扬佛法,北凉国王沮渠蒙逊着力宣扬佛教的 " 六道轮回 " 说,同时召集天下能工巧匠云集凉州,开窟造像以示虔诚。凉州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便是当时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的代表。

天梯山石窟唐代菩萨像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
  1986 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在《考古学报》上正式发表了他的观点——《凉州石窟遗迹和 " 凉州模式 "》,他把新疆以东、河西走廊上现存的早期佛教石窟造像艺术手法命名为 " 凉州模式 "。1994 年,他亲临天梯山石窟实地考察,确认了天梯山石窟创立了 " 凉州模式 "。从平城的云岗石窟,再到洛阳的龙门石窟,中原佛教石窟艺术的成就,无不闪耀着凉州石窟的熠熠光彩。
  然而,天梯山石窟因地震破坏和人工搬迁的严重影响,残存的洞窟和造像大多面目全非,识别困难。而且,天梯山石窟的开凿时间延续数百年,各时期石窟的开凿位置并无固定布局规则可循,因此,寻找“凉州石窟”最早造像的工作十分困难。
  敦煌研究院知名石窟研究学者张学荣2000年在其主编的《武威天梯山石窟》一书认定15窟的这一石残像与北凉王“为母造丈六石像”吻合。不过,张学荣当时也认为,由于在其旁同时被清理的17窟,也有大型造像的遗迹(残像今已不存),因此,究竟谁是北凉王为其母所造像,还需进一步探讨。
  宁强教授此次对15窟这尊残像的认定和进一步研究,吸引了学界与文化界的很多关注,对于研究天梯山石窟也有着较大的意义。
  天梯山石窟管理处主作卢秀善表示,对于第15窟的这一残像,天梯山管理处一直在关注研究中。
  据悉,天梯山石窟历史上屡遭地震,损坏严重,1958年,当时的政府决定在天梯山石窟附近修建黄羊河水库,按当时计算, 水库蓄水后,窟群下部的不少洞窟将全部被淹没在水中。为了挽救珍贵的石窟文物,甘肃省政府决定对天梯山石窟窟内部分文物进行搬迁保护。部分文物搬迁后被收藏于甘肃博物馆。2005年底,根据国家文物局“原址恢复”的精神,不少天梯山石窟搬迁的文物被移交回武威市。其中不少文物仍在修复中,预计将在今后开放的武威博物馆展出。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艺术交流会在广州举行
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艺术交流会暨广州第三届海丝路佛教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在广州举行

评论2025-02-17346

广州百花古寺重建落成
  中新社广州2月16日电 (记者 蔡敏婕)有着千年历史的广州百花古寺16日重建落成,将集中承载开展对外交流交往的功能。  百花

评论2025-02-17108

杭州市灵隐寺召开全体僧众大会
  2月13日,杭州市灵隐寺召开全体僧众大会。杭州市民宗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周晓明,杭州市民宗局宗教处处长舒修明,浙江省

评论2025-02-17478

普陀山佛教协会普门讲堂讲经法会 宏伟法师讲授《走近佛陀》
宏伟法师应邀于宝陀讲寺作《走进佛陀》佛学专题讲座宝陀讲寺讲经迎请引礼班遵循佛教丛林开大座传统迎请宏伟法师宏伟法师在迎请中

评论2025-02-17220

温岭明因讲寺举行可传法师荣膺方丈升座庆典
(视频制作 大菩文化)2025年1月7日,适逢腊月初八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台州温岭明因讲寺迎来庄严时刻可传法师荣膺方丈升座庆典暨

评论2025-02-173933

普陀山佛教协会召开乙巳年正月十二全山执事圆职普茶会
道慈大和尚主持会议并讲话陈宏成局长讲话圆职普茶会现场圆职普茶会现场圆职普茶会现场2025年2月9日(乙巳年正月十二)上午9时,

评论2025-02-17822

盘龙古寺“迎新年祈福法会”圆满举办
辞甲辰迎乙巳,为大众在新的一年业障消除、心想事成、吉祥如意。莲宗八祖道场盐城盘龙古寺于2025年1月31日至2月

评论2025-02-17219

浙江佛学院温州佛学院发布2025年秋季招生简章
浙江佛学院温州佛学院是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由浙江省佛教协会主办,温州市佛教协会、鹿城区佛教协会、文成县佛教协会协办

评论2025-02-07496

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2025年秋季招生通告
学院简介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原苏州寒山书院,成立于2003年,是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设立的以学修并重为宗旨的综合性现代佛教学修

评论2025-02-07928

莆田南山广化寺举行2024年度执事谢职仪式
莆田南山广化寺举行2024年度执事谢职仪式

评论2025-02-0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