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第六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

2018-06-05417580


大会闭幕式
佛宝网上海讯 2018年6月3日,以“人间佛教与人生修持”为主题的“第六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经过了6月2日和3日两天的研讨后,在上海星云文教馆圆满闭幕。本次大会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与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联合主办,共安排有3场研讨会和2场主题论坛。来自海峡两岸的近40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从各个层面研究、探讨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思想。
在6月2日上午的开幕式和主题论坛结束后,下午进行了两场研讨会,每场研讨会各有A、B两个会场。

第一场研讨会A会场
第一场研讨会A会场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李向平教授、逢甲大学通识中心主任翟本瑞教授主持。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陈剑鍠教授发表论文《心不念而佛不作,佛不称而心不显——续法<楞严经势至念佛圆通章疏钞>对“是心作佛”的修持诠释》,深入探讨了续法以华严学阐释弥陀净土法门的思想。江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彬老师发表论文《菩萨行的现代转型——以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为中心的探讨》,探讨了在当代社会中菩萨行内容的转型实践。南京大学哲学系王若曦博士发表论文《<金刚经讲话>的修持论及其诠释特点》,认为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兼容并包了不同的诠释传统,并开出修行的生活面向。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张晓林教授发表论文《“忍”——星云大师人生(佛法)修持的理论与实践》,全面梳理了星云大师“忍”的论述,认为星云大师“忍”的思想丰富了人间佛教的内容。

第一场研讨会B会场
第一场研讨会B会场由上海大学道安佛学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让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杜宝瑞教授主持。武汉大学文学院高文强教授发表论文《星云大师佛教文艺创作观三题》,他从文艺作品的“抒情与言志”、“尽意与无言”、“内质与外文”等方面,对星云大师的文学创作观进行了讨论。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狄其安教授发表论文《洞鉴古今、高瞻远瞩——论星云大师艺术思想对人间佛教的贡献》,认为星云大师的艺术思想与人间佛教思想紧密相连,是人间佛教思想在艺术上的体现。 三联书店出版社责任编辑徐旻玥女士发表论文《<星云大师全集>出版意义及其发行策略》,从出版发行的视角对星云大师的著作从时间跨度、作品分类、关键词等维度进行分析,并对全集的发行策略提出了建议。青岛大学国学研究所讲师王鹤琴博士发表论文《溯源与流变:佛光山系统十八罗汉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从中国罗汉信仰研究出发,认为佛光山系统的十八罗汉是中国罗汉信仰的最新发展和重大变革,尤其是将具名的女性罗汉吸纳进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第二场研讨会A会场
第二场研讨会A会场由中国人民大学张文良教授、南京林业大学丁徐清老师主持。江南大学宗教社会学研究所邓子美教授发表论文《星云大师阐发不生不灭义理之恒广价值——略说人工智能证诸法自性“空”》,以人工智能为例,论证人与人工智能皆自性“空”,现代科学知识同样可作为佛法的缘起解说,“空”包含着未来无限的可能,了悟空义还可启迪人们对宇宙与人的精神世界无穷的探索。逢甲大学通识中心主任翟本瑞教授发表论文《佛教作为一种志业:星云大师的人间事业》,从人间佛教的发展、人间佛教的特性等角度,系统描绘了星云大师宏大的志业。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樊沁永老师发表论文《诚与不二——儒佛精神哲学的参会》,提出“诚”与“不二”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充实饱满的秩序世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赵东明老师发表论文《星云大师<人间佛教佛陀本怀>析义——以大师阐释“无常”、“苦”以及“空”义为核心》,细密阐释了无常、苦、空等概念,体现出大师对佛教理解的积极面。

第二场研讨会B会场
第二场研讨会B会场的研讨由中国人民大学温金玉教授、南华大学哲学与生命教育系尤惠贞副教授主持。南华大学宗教所所长黄国清教授发表论文《星云大师对佛教经典之管理思想与实践的当代诠解》,指出品格管理、智慧管理、善缘管理这三个方面的佛教管理思想为现代管理的理念与实务提供重要启发。前国史馆纂修侯坤宏先生发表论文《境外弘化——佛光山教团在马来西亚》,指出佛光山在马来西亚的境外弘法,一方面是佛光山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代表,同时也呈现出“本土化”的特色。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伟博士发表论文《从我国东北地区的仙佛信仰看佛教的民俗化》,以东北地区的仙佛信仰现象为考察,对人间佛教与佛教现代化、民俗化问题进行了解读。上海佛学院金易明教授发表论文《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理念之渊源及思想背景》,对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理念的渊源及思想背景展开了梳理。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孙国柱博士发表论文《“同体与共生”在佛光山价值体系中的位置——以国际佛光会主题演说为基础的研究》,认为“同体与共生”是佛光山价值系统网络内在结构的核心,是佛教现代化成功转型的标志之一。

第二场主题论坛
6月2日晚上举行了本次研讨会的第二场主题论坛,主题为“生命、生活、生死”,由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院长妙凡法师主持。

首先由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教授发表论文《佛教道德教化的理论支撑、基本特性及其同个人生活的关系》,他认为佛教道德因其所具有的理论支撑而建构了一种内在驱动机制,从而获得了伦理的主体性,佛教道德所具有的文化个性使其同其他道德有了明显的区别,并与个人现实生活产生了深度的关联。

慧开法师
南华大学生死学系教授慧开法师发表了《星云大师人间佛教信念“生命不死”的现代诠释》一文,从缘起法的不生不灭、心性生命的永续、轮回与解脱的辩证等方面对星云大师的“生命不死”信念进行了诠释,认为星云大师的“生命不死”信念是人间佛教大乘菩萨道的信念与行持的体现。

中国人民大学张文良教授发表论文《日本的“临床宗教师”及对现代佛教教育的启示》,详细介绍了日本的临床宗教师,并提出临床宗教师对于佛教教育的社会性向度、佛教教育内容更新等方面的启示,对佛教学术研究的方法论做了展望。

南华大学哲学与生命教育系尤惠贞副教授发表论文《当代社会中身心问题之省思与疗愈——取径人间佛教的生命教育》,探究了人间佛教究竟如何发挥调适身心灵的效能,解决人心困惑,乃至促进社会安定。

第三场研讨会A会场
3日上午会议继续进行,举行了第三场研讨会。第三场研讨会A会场的研讨由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陈剑锽教授、青岛大学国学研究所王鹤琴老师主持。上海大学历史系成庆老师发表论文《从社会进化论到心性进化论——近代思想脉络中的太虚法师》,对太虚大师佛教改革思想与社会进化论之间的交涉展开了研究。南京林业大学丁徐清老师发表论文《当代中国佛教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两个向度——以吕澄为例》,认为吕澂在对佛学的真伪抉择和对佛教文化的实证研究两个向度上,为当代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术根基。杭州佛学院存德老师发表论文《从“人间”到“他方”:佛教成佛论的演进》,认为佛教从“人间成佛”到“天界成佛”和“他方成佛”,并没有背离佛教的人间性。西北大学研究生黄凯发表论文《星云大师的动物观——兼论动物保护与人间净土建设之关系》,认为减少人与动物之间的冲突与张力,保护动物的权益应该成为人间净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上海大学邵捷老师发表论文《近代上海居士组织的佛教文化传播之启示》,认为近代以来上海居士组织对佛家文化传播模式的多元化探索,为人间佛教的实现提供了切实可循的实现路径。

第三场研讨会B会场
第三场研讨会B会场由武汉大学文学院高文强教授、江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彬老师主持。安徽财经大学熊贵平老师发表论文《<释迦摩尼佛传>对人间佛陀的构建》,指出人间佛陀是人间佛教的理论基石,佛陀观的变化会引发是非观和佛教观的转变。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杜保瑞教授发表论文《<维摩诘经.菩萨品>的义理疏解》,藉由工夫境界哲学的问题意识为研究进路,细致论述了维摩诘居士对于授记、道场、度众、布施等观念的深刻阐释。山东大学佛教研究中心陈坚教授发表论文《礼佛如佛在——以慧思大师<受菩萨戒仪>为中心》,论述了慧思大师“一心礼佛”的观念,强调了天台“观心”法门在法会、忏仪中的重要性,忏仪是“心空则灵”。如果只有仪式而缺失“观心”法门,则必然导致种种弊病。南京大学哲学系伊家慧博士发表论文《从印顺到星云:人间佛教佛陀观的当代演进》,对印顺法师和星云大师的佛陀观做出深入研究,指出星云大师将人间佛教佛陀观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程恭让教授
6月3日上午的第三场研讨会后举行了综合座谈,由上海大学道安佛学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让教授、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院长妙凡法师主持。各会场代表对两日来的各场分组讨论作了综合汇报,李利安教授、邓子美教授作学术总结。

李利安教授
李利安教授在大会学术总结中谈到本次研讨会的两个特色,首先,这次研讨会以“人生修持”为主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以往研究的薄弱点。其次,这次研讨会不仅有深具影响的前辈专家,而且还有一些年轻学者,对未来学术发展的代际传承有着积极的意义。这次研讨会可以传递一个声音,即在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里,修行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星云大师的修行观既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李利安教授特别提出星云大师的说法:“我们的重心就是修行,我们的修行就是净化人心”。邓子美教授对星云大师以文化学术为先行表示肯定,本次研讨会汇聚精英、启迪思考,其中的茶禅一味也是一种鲜活的修行。

妙凡法师
最后,大会举行闭幕式,妙凡法师首先致辞,表示提到人间好像就世俗了,但人间为什么不能神圣呢?众生皆有佛性,人人具足,人间本来就是道场。人间佛教的修行重视从利他里真正圆满自己,提升自己,净化自己。程恭让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会议出现了大量围绕修持主题的论文,讨论非常热烈,把人间佛教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经过这么多年的人间佛教研讨会,学者们正在越来越达成更多的共识。人间佛教有对治义,也有究竟义。对治义是改变过去过度重鬼神的倾向,强调以人为本;究竟义就是净化我们的生命,净化我们的社会,发心学佛成佛,净化国土。星云大师重视人间佛教修持问题,并且认为修持的中心就是净心,这正是对人间佛教究竟义的最好表达。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闭幕。(文:颜峻、黄凯,图片:杨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2025厦门国际佛事用品春季展盛大启幕
当鹭岛春风邂逅千年古韵,这座海上会客厅再次向世界敞开怀抱。2025年4月18-21日,2025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春季)展览会在厦门国

评论2025-04-1931

江西黄龙禅寺举行黄龙宗始祖慧南禅师圆寂956周年纪念活动
2025年4月14日(农历三月十七),是黄龙宗始祖慧南禅师圆寂956周年的纪念日。作为黄龙宗祖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的黄龙禅寺

评论2025-04-1928

浙江温州天护讲寺发布天台学研习所2025年居士班招生简章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佛教中国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浙江温州大罗山佛学文化研究院第十六届中华传统文化天台学研习所开

评论2025-04-0782

东方山第十二届开茶节圆满举办
2025年3月30日,东方山佛教协会在法藏寺圆满举办第十二届开茶节。此次活动坚持佛学为体,世学为用,以药师琉璃心,东风启香茗为

评论2025-04-07362

2025博鳌论坛宗教分论坛引领全球佛典数字化热潮
从福建泉州港到如今海南自贸港的量子通信,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到今日的数字丝路,数字时代互联互通已成为拉紧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新

评论2025-04-07570

中国佛学院举行护持佛牙舍利赴泰国供奉分享表彰会
2025年3月17日,护持佛牙舍利赴泰国供奉分享表彰会在中国佛学院凤凰岭校区举行。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明海法师、副院长清远法师

评论2025-03-24111

苏州重元寺、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观世音菩萨圣诞活动圆满举行
重元寺观世音菩萨圣诞活动馥郁香台辉慧日庄严宝界拥祥云2025年3月18日(农历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殊胜日苏州重元寺庄严启

评论2025-03-24159

农历二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圣诞暨大乘妙法莲华经胜会庄严启建
视频制作:大菩文化2025年3月18日-22日(乙巳年二月十九至廿三),上虞区通泽寺庄严举行观世音菩萨圣诞大乘妙法莲华经胜会。3月18

评论2025-03-24158

普陀山普济禅寺乙巳年二月十九观音香会期祈福活动安全有序
普陀山普济禅寺乙巳年二月十九观音香会期祈福活动安全有序二月十九早课道慈大和尚拈香祈福早课祈福法会现场早课祈福法会现场早课

评论2025-03-24443

道慈大和尚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宗教界小组讨论中的发言
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回顾过去一年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对今年工作作出了部署,令人振奋,体

评论2025-03-2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