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2018-05-29912850

涅槃是表示佛教解脱境界,方立天先生的研究显示,部派佛教通常将涅槃视为灭除烦恼痛苦的状态和境界。

《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资料图)
佛教自印度传入,与中国本土的道教、儒教结合,到宋代深入民间,共用了一千多年。书中还提到,陈寅恪先生认为,佛教对中国哲学的最大贡献,就是促进了宋明理学的产生与传衍。方立天的研究显示,中国佛教哲学是中国佛教学者的精神产品、智慧结晶。中国佛教学者大都受过中国固有的儒、道思想熏陶、濡染,他们自发或自觉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汇通华梵,阐发佛教义理,提出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思想。
在《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一书中,方立天进一步揭示了理学大家与佛教之间的关系:周敦颐等人创立理学时,正值禅宗五代殷盛时期,周敦颐与慧南、常总等禅师往来密切,自称“穷禅之客”。程颢“出入释、老几十年”,程颐与灵源禅师过从甚密,赞叹禅家“不动心”,值得仿效。唯物主义者张载也曾“访诸释、老,累年穷究其说”。而陆王一派,和禅学的关系更为紧密。朱熹说,“今之不为禅学者,只是未曾到那深处;才到那深处,定走入禅处也。”
此外,佛教变成中国文化一部分的同时,隋唐一些佛教领袖人物,如智顗、法藏、澄观和宗密等人,往往先对儒、道加以贬抑,然后包容、调和。而宋明时代的一些佛教大师,他们主动靠近儒学,甚至于抬高儒学,折中两者,特别赞扬儒家的中庸之道。宋代名僧契嵩宣扬,儒学是治世的,佛学是出世的,儒佛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在近代,杨文会、欧阳渐、谭嗣同、吴雁舟、宋恕、章太炎、梁启超、韩清净等人,对佛教的复兴都起到了很大作用。著名学者熊十力、梁漱溟等人都深受佛学影响。
关于涅槃,方立天先生的研究显示,佛教所谓的解脱,就是脱却人世烦恼、悲伤、羁束、痛苦,进入自在——自在,就是自觉、自得、自由。涅槃是表示佛教解脱境界,除此以外表示解脱境界的概念还有佛、如来、法身、净土、佛土、真如、实相、自性、无位真人等。此类概念,内涵互有交叉,如如来与法身、真如与实相等等。从解脱论内在结构与逻辑发展看,佛教将涅槃作为熄灭烦恼、消除痛苦的理想境界。释迦牟尼去世后,为了说明其阐扬教理的恒久性,其门徒提出法身说,即佛身说。后来,大乘佛教提倡多佛,相应提出佛所在的理想空间——净土说。涅槃、佛、净土三个概念,在中国不同时期均有不同演变。
方立天先生的研究显示,部派佛教通常将涅槃视为灭除烦恼痛苦的状态和境界。《杂阿含经》18卷称:“涅槃者,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那时把涅槃分为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中阿含经》40卷称:“涅槃者,无所依往,但涅槃灭讫,涅槃为最。”这意味着,有余涅槃灭除了烦恼,又灭除了以后生死流转的因,但作为过去世业报造成的果报身肉体还残存着,活在世间,还有思维活动,这种涅槃不彻底。而无余涅槃境界中,不仅灭除烦恼、生死的因,也灭除了烦恼、生死的果,是灰身(焚骨扬灰)灭智(灭除思维),生死因果一起灭尽,一切归于寂灭,获得彻底解脱,这是最高境界。一般认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知识达到有余涅槃境界,直到他八十多岁逝世时,才真正进入无余涅槃境界。在我看来,佛教对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的区分,符合经验主义和现实主义。
而大乘中观学派提出以实相为涅槃,而实相就是空性,也就是生死世间的真相。《中论.观涅槃品》称:“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这意味着,涅槃的实际与世间的实际,两者本来面目都是性空,无丝毫差别。
而《大般涅槃经》在般若空论的基础上,又发展了部派佛教的涅槃思想,提出“常、乐、我、净”四种属性的理想境界说。声闻和缘觉不是大涅槃,大涅槃只有佛、菩萨才能得。此外,大乘佛教的唯识学派认为,真如就是最高真理,其提醒清净,真如如实显现其本来相状,就是涅槃,在离障灭障的努力中,真如就能自然显现,从而达到涅槃。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涅槃的侧重点和内涵都法神更深刻变化。汉、魏、晋时代,中国佛教学者以黄老的“无为”观念比附和阐扬涅槃。在东晋,南方的慧远以神不灭观念阐释,北方的僧肇则用般若中观学说来贯通。南北朝时代转向涅槃学说与心性论结合,到了隋唐时期,又大力阐扬涅槃佛性——自性的学说。
方立天先生将涅槃归入人生论的一部分,此外,《中国佛教哲学要义》还有心性论、宇宙论、实践论。由此可见,佛教哲学精深博大。时至今日,涅槃的用法已经超出佛教范围,成为人们获得新生的形容词,如“凤凰涅槃”,“涅槃重生”等等。
在我看来,佛教中国化的过程,是文化融合的鲜明案例,也是佛学自身的涅槃重生。只有保持足够的开放性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文化的融合才能有序和平缓地发生,并激发出全新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佛教融入中国并成为中国文化一部分的时间十分漫长,人们需要足够的宽容和耐心。方立天先生的著作,全方位展示了这一过程,及其在中国历史上激发的文化成果。从中,人们能学到的东西很多。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中国佛学院举行护持佛牙舍利赴泰国供奉分享表彰会
2025年3月17日,护持佛牙舍利赴泰国供奉分享表彰会在中国佛学院凤凰岭校区举行。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明海法师、副院长清远法师

评论2025-03-2467

苏州重元寺、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观世音菩萨圣诞活动圆满举行
重元寺观世音菩萨圣诞活动馥郁香台辉慧日庄严宝界拥祥云2025年3月18日(农历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殊胜日苏州重元寺庄严启

评论2025-03-24113

农历二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圣诞暨大乘妙法莲华经胜会庄严启建
视频制作:大菩文化2025年3月18日-22日(乙巳年二月十九至廿三),上虞区通泽寺庄严举行观世音菩萨圣诞大乘妙法莲华经胜会。3月18

评论2025-03-24118

普陀山普济禅寺乙巳年二月十九观音香会期祈福活动安全有序
普陀山普济禅寺乙巳年二月十九观音香会期祈福活动安全有序二月十九早课道慈大和尚拈香祈福早课祈福法会现场早课祈福法会现场早课

评论2025-03-24419

道慈大和尚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宗教界小组讨论中的发言
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回顾过去一年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对今年工作作出了部署,令人振奋,体

评论2025-03-24142

莆田南少林寺方丈空性大和尚率团出访东南亚,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莆田南少林寺方丈空性大和尚率团出访东南亚,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评论2025-03-15162

普陀山佛教协会全山执事第五十五期共修观音七法会圆满
(视频来源:普陀山佛教协会)道慈大和尚主法共修法会现场与会大众虔诚诵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共修法会现场共修法会现场普济禅寺

评论2025-03-15250

如东县东阳寺征集楹联启事
东阳寺旧称东岳庙古称镇海寺,位于如东县双甸镇西南部,因有一个东阳庙村,因村内有东岳庙(谐音东阳庙)而得名。据《如皋县志》

评论2025-03-15661

道慈大和尚一行参加普陀山2025年春季义务植树活动
(视频来源:普陀山佛教协会)道慈大和尚一行参加普陀山2025年春季义务植树活动道慈大和尚与应朝阳书记在龙沙区域共同植树植树现场

评论2025-03-15370

普陀山佛教协会荣获“中国红十字博爱奖”
普陀山佛教协会荣获中国红十字博爱奖一直以来,普陀山佛教协会坚持爱国爱教优良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佛教慈悲

评论2025-03-1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