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全国政协委员崇化法师:构建澜湄国家佛教交流机制

2018-03-12631020

编者按:2018年3月3日至3月20日,全国两会于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崇化法师出席会议并提交《关于筹建澜湄国家佛教交流协作机制——以佛教文化为纽带推动构建澜湄国家人类命运共同

全国政协委员崇化法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曜杰)
编者按:2018年3月3日至3月20日,全国两会于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崇化法师出席会议并提交《关于筹建澜湄国家佛教交流协作机制——以佛教文化为纽带推动构建澜湄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案。崇化法师在提案中指出:“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均为佛教国度,佛教文化影响深远”,崇化法师认为:“共商、共建、共享的基础在于民心相通,建好这一以中华文化为引领的长期协作机制,是促进民间交往的利国利民民生工程不可缺少的部分”。
以下为崇化法师提案全文: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沿线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增进彼此互信的民心相通是前提与核心。
一、当前迫切需要夯实澜湄合作机制的民心基础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尤其是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五国存在独特的地缘接近性,形成了历史悠久、深厚广泛的经济与人文联系。自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倡议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以来,六国领导人共同启动澜湄合作进程,已召开了两次领导人会议,三次外长会议。领导会议、外长会议、高官会议、优先领域联合工作组会议四个层级机制下,“领导人引领、全方位覆盖、各部门参与”的澜湄格局已初步形成。澜湄流域六国根据共同需求量身定制了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各国均建立澜湄合作秘书处或协调机构,各国在澜湄合作机制中地位平等,秉持协商一致、平等互利等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共同规划合作,建设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澜湄六国搭建的“3+5”的合作框架及支撑体系,即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三大合作支柱,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跨境经济合作、水资源合作、农业和减贫五个优先合作方向。高效的协调行动、紧迫的合作意愿、包容的协商态度、和谐的互动气氛,成为独具特色的“澜湄合作文化”的雏形。随着合作的深化,中国在积极发挥资金、市场、技术、产能等方面的优势,澜湄合作涉及领域更加广泛,澜湄六国进一步夯实澜湄合作机制民心基础的需要也越来越强。
澜湄国家,特别是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均为佛教国度,信众众多,佛教文化影响深远,对该国国家政策、外交走向、国家机器的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澜湄各国利用其丰厚的佛教资源,都在积极打造佛教文化中心,努力争取在世界佛教领域的话语权、影响力。在人类社会步入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虽然我国佛教界与澜湄国家佛教界也有着长期的交往,但是澜湄国家的佛教信众对中国佛教的了解、对于中国汉传佛教经典及宗派缺乏认识,对汉传佛教组织制度、思想体系、实证方法和经典文献等系统完整、丰富多样的汉传佛教真实形态,对我国的宗教政策等缺乏全面了解。中国佛教话语引导权的缺失,使得“一带一路”建设在澜湄国家的推进进程中,曾造成很多误解。
二、建议在澜湄合作机制内迅速筹建澜湄国家佛教交流协作机制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中国化和化中国的过程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古代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外贸易之路,也是佛教弘扬、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之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必须切实打牢民心相通的基础。
当前,在澜湄合作机制内,迫切需要培育“平等相待、真诚互助、亲如一家”的澜湄文化,迫切需要进一步体现合作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充分发挥中国佛教与澜湄国家地缘、法缘、人缘相亲的优势,通过佛教的民间交流,潜移默化地影响并加深澜湄国家佛教信徒与中国的情感关系,建立澜湄国家佛教信众对中国佛教的认同感。要发挥中国佛教文化桥梁的积极作用,形成澜湄国家佛教界相互更加紧密的关系,要做到老中青僧才相结合,尤其是要在中青年僧人中产生核心影响力,稳固和发展澜湄各国与中国的传统关系,实现区域和平、国家安全、发展的长远目标。
为加强澜湄国家佛教合作,2017年9月,在云南“崇圣论坛”期间专门召开了澜湄流域六国佛教交流合作会议。缅甸僧王巴丹达.库玛拉毕万萨长老、柬埔寨布.格里长老、老挝摩诃?尼果恩?达玛荣布长老、泰国赵昆通猜长老以及越南释宝正长老等国高僧齐聚一堂,畅谈湄澜流域的渊源和法义,会议就建立六国合作机制达成了共识,纷纷表示愿意在中国佛教界的主导下,共同发起澜湄流域佛教论坛,同心同德,全面展开佛法传承、文化挖掘、僧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为区域和平、人民幸福作出贡献。
基于已经成功开展的工作基础,建议:
在澜湄合作机制内迅速由中国先行主导,筹建澜湄国家佛教交流协作机制,设立各国僧王出席的“澜湄佛教交流协作会议”,由各国僧王轮值担任轮值主席,每年召开一次会议。通过“澜湄佛教交流协作会议”,编制中国在湄公河五国开展佛教领域交流合作项目的方案。建立国家级的交流合作机制,建立人员互访的交流机制,开拓更多沟通澜湄佛教、融通世界文化的积极渠道。
鉴于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佛教生态、与澜湄国家的历史渊源、血脉相承、法脉相通的现状,成功举办过澜湄流域六国佛教交流合作会议并达成初步共识,又是我国唯一同时兼有佛教汉传、南传、藏传三部派的省份。建议首届“澜湄佛教交流协作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
共商、共建、共享的基础在于民心相通,建好这一以中华文化为引领的长期协作机制,是促进民间交往的利国利民民生工程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共建命运共同体,共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佛教界将以真诚的情感、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举措,践行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增进澜湄国家彼此互信和互利合作,为真正实现民心相通,为架起澜湄区域繁荣稳定的桥梁,当好和平发展的使者。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2025厦门国际佛事用品春季展盛大启幕
当鹭岛春风邂逅千年古韵,这座海上会客厅再次向世界敞开怀抱。2025年4月18-21日,2025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春季)展览会在厦门国

评论2025-04-1931

江西黄龙禅寺举行黄龙宗始祖慧南禅师圆寂956周年纪念活动
2025年4月14日(农历三月十七),是黄龙宗始祖慧南禅师圆寂956周年的纪念日。作为黄龙宗祖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的黄龙禅寺

评论2025-04-1928

浙江温州天护讲寺发布天台学研习所2025年居士班招生简章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佛教中国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浙江温州大罗山佛学文化研究院第十六届中华传统文化天台学研习所开

评论2025-04-0782

东方山第十二届开茶节圆满举办
2025年3月30日,东方山佛教协会在法藏寺圆满举办第十二届开茶节。此次活动坚持佛学为体,世学为用,以药师琉璃心,东风启香茗为

评论2025-04-07362

2025博鳌论坛宗教分论坛引领全球佛典数字化热潮
从福建泉州港到如今海南自贸港的量子通信,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到今日的数字丝路,数字时代互联互通已成为拉紧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新

评论2025-04-07570

中国佛学院举行护持佛牙舍利赴泰国供奉分享表彰会
2025年3月17日,护持佛牙舍利赴泰国供奉分享表彰会在中国佛学院凤凰岭校区举行。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明海法师、副院长清远法师

评论2025-03-24111

苏州重元寺、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观世音菩萨圣诞活动圆满举行
重元寺观世音菩萨圣诞活动馥郁香台辉慧日庄严宝界拥祥云2025年3月18日(农历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殊胜日苏州重元寺庄严启

评论2025-03-24159

农历二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圣诞暨大乘妙法莲华经胜会庄严启建
视频制作:大菩文化2025年3月18日-22日(乙巳年二月十九至廿三),上虞区通泽寺庄严举行观世音菩萨圣诞大乘妙法莲华经胜会。3月18

评论2025-03-24158

普陀山普济禅寺乙巳年二月十九观音香会期祈福活动安全有序
普陀山普济禅寺乙巳年二月十九观音香会期祈福活动安全有序二月十九早课道慈大和尚拈香祈福早课祈福法会现场早课祈福法会现场早课

评论2025-03-24443

道慈大和尚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宗教界小组讨论中的发言
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回顾过去一年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对今年工作作出了部署,令人振奋,体

评论2025-03-2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