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文化强 民族强

2017-12-07299270


楼宇烈近照

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图为长春市一家“童学馆”里,身着汉服的孩子学习茶道。张瑶摄(中新社发)

佛宝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近日,记者对话楼宇烈教授,听他畅谈如何正确认识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树立文化的主体意识

记者: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您如何理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楼宇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可以理解为要自觉树立文化的主体意识。文化的主体意识非常重要,只有有了主体意识才能拥有跟其他文化对话的资格,才有辨别自己文化和其他文化相同和不同之处的能力,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吸收营养弥补自己的不足,进而发展自己。
如果失去了文化的主体意识,就只能盲目地跟着别人走,成为其他文化的附庸。人类文化丰富多彩,全世界不只有一种,不能用单一的文化去思考,多样性才是文化不断发展的动力。上世纪80年代,学界曾提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是非常认同的。这种世界意义不仅是空间上的,也是时间上的,每一个地区的文化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传统。

记者:您可以举例阐释一下吗?

楼宇烈: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结晶——中医。中医是最深刻、最具体、最全面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和思维方式。然而非常遗憾的是,我们近百年来不断用西医的理论来解构中医,结果中医沦为西医的附庸,在许多理论方面落后了。
有些人说,西医强调精确,中医似乎有些模糊。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医的一个理念是,任何病状都应该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这才是最精确的,因为这符合个体事物的实际情况。
而西医现在已经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精准疗法”。西医在治疗癌症中发现,一样的癌症,但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相同的药作用不同,有的起正面作用,有的起负面作用。于是西医通过基因分析,哪些适合服用这种药,哪些不适合,把药精准到每个个体身上。这不正是和中医的理念是一致的么?现在西医已经表示不要用标准化的、统一的理念看病,而我们却不强调这一点。别人变了,我们反而还在跟着走。
所以学习外来文化,只有在我们有主体意识的情况下,才能学好。尤其是在今天,世界已经变成地球村,信息相互交流快速,不学习是不可能的。但是你要辨别,要有坚持,从“我”出发来学习,不要丢掉自己。
正确认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记者: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您是如何理解的?

楼宇烈:中国特色说明必须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继承传统文化不仅仅要在形式上,更要从根本精神上继承。我认为,中华文化的根本特点就是自觉自律。自觉就是要认识到人类本身与万物的不同;自律就是要求人类管理好自己,不能做不该做的事情。我们也称之为人本主义或者人文精神。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也提出了要重建新的人文精神,而且几乎一致认为,建立、发展这种人文精神要到东方、要到中国来寻找。这是因为西方在走向近代的过程中,从中国文化中得到的人本精神,与西方中世纪神本的观念做斗争,破除了西方中世纪以神为本的观念,才有了近代理性智慧的发生与发展。
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科技是物的力量,在很多情况下,人已经被发明的机器或者信息工具所支配,已经越来越丧失人的主体性、独立性,陷入物质的大坑里出不来。所以在今天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更有意义和价值。
记者:现在许多年轻人非常熟悉外国的文化,您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
楼宇烈:从基础教育开始,我们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介绍得就不够多,也不够透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文学、艺术和历史,也要包括很多自然的常识。其实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关自然科学的深刻理论非常多,只是我们没有好好发掘。
比如,中华文化对一年四季的变化,有很多生动、直接又深刻的表达,都是从观察、实践中得来的认识。我们通常说的年、月、日这三个概念与地球、月亮、太阳关系密切。一年就是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圈,一月就是月亮绕着地球转一圈,一天就是地球自己转一圈,这多生动。
有人说,中国使用的是农历,其实这并不准确,我们使用的其实是阴阳合历。古人既看到地球绕太阳转,也看到月球绕地球转,将两者结合到一起形成阴阳合历。我们有四季,有八节。八节包括四个“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两个“分”:春分、秋分;还有两个“至”:夏至、冬至。这八节中,气候变化是最明显的。八节下还有24个节气,72候,5天一候,这个候叫做物候,经过五天就会发生变化。如果我们每隔5天带孩子去同一个地方看看,就发现许多微小的变化。
中国人观察自然界的变化非常细致,也非常精确。因此,在世界历史上,记载第一次日食的是中国。中国历史上有很高的科技成就。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对此赞叹不已。
这里还包含一个问题,即李约瑟的问题:中国古代有那么高的科技成就,为什么还缺乏科学思维呢?其实这也是一个误解。如果套用西方近代科学的概念,科学是一种理性的、分析的、逻辑的推理,那么中国的科学就是凭借实践的直观表述。比如,中国的谚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一个地方长久,变换一个地方就一下子不适应,可能出问题。中国的鲤鱼到美国就成灾了,中国的螃蟹到欧洲就成灾了,美洲的牛蛙到中国就成灾了。就连人到一个新的地方,也可能会水土不服。这最普通的话里包含着最科学的道理。所以说,中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直观、简明扼要的科学道理。只是我们自己不把它们当回事。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多学生活中的智慧,少去啃书本上的教条。
又如,中国的汉字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全世界都走过写象形文字的路,但觉得太麻烦,绝大部分都放弃了,开始使用拼音文字。而中国的汉字拥有表形、表意、表音三个功能。因为读音是会变化的,所以拿音记录下来的不一定会流传下来,西方就出现过这样的问题。而我们用象形文字记录,就会稳定得多。现在许多人提笔忘字,孩子写不好字,连笔顺都不知道,这些都是大问题。

记者:近几年,全社会都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您认为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楼宇烈:学习传统文化不能急于求成,社会要形成良好风气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目前更大的问题是,很多人对传统文化不了解,存在很多曲解和误解,总认为传统文化里有一些东西会成为我们现在发展和前进的阻力。其实,我们的传统文化并没有要你一定接受某些东西。接受什么其实是我们现代人的选择。如果总是把眼光盯着那些腐朽、落后的东西,就会觉得传统文化一无是处,甚至是包袱、阻力。
比如鲁迅说“吃人的礼教”,但礼教都是“吃人的”吗?难道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只是在他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会这样觉得罢了。如果我们转换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在传统文化中就可以找到许多对我们今天有启发意义的东西,那么传统文化就是动力了。
我们也不能着急,一时把国学搞得轰轰烈烈,结果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有些人甚至打着国学的旗号发财、牟利。国学应该不绝如缕来继承,学习其中最精华的东西,最根本的精神。
宗教工作应坚持本土化、时代化

记者: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请问您如何理解?

楼宇烈:这句话提到了两个问题,这也是中国传统宗教所走过的道路。所谓中国化就是本土化问题,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时代化问题。其实不仅宗教,任何文化都必须具备这两点。
中国历史上的宗教有很多,但是能够融入中国文化,并生存下来的宗教,必然走过本土化和时代化的路子。最典型的就是佛教,伊斯兰教也在明代就已经中国化了。当时,伊斯兰教里有著名的经学家,把伊斯兰教义与我们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相结合,用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来诠释伊斯兰教教义。不仅是教义,伊斯兰教的教堂,在明以后都叫做清真寺,清真寺外形建筑和我们佛庙、道馆差异都不大。所以,一个文化要想在异地生存下去,必须适应时代的本土文化。这可以说是一个普遍真理,在当下更具有现实意义。

记者:为什么宗教的本土化和时代化在当下更有现实意义?

楼宇烈:因为这些年,许多人恰恰往本土化的相反方向引导。研究佛教,就要去印度,研究伊斯兰教,就要去阿拉伯,这是脱离中国化的。研究宗教时,我们可以追根溯源,了解发展历史,但是讲到中国的宗教,就要看到已经中国化的宗教。
我此前已经呼吁,现在研究中国佛教最大的任务是要去印度化。有些人拼命把中国佛教变成印度佛教,印度现在哪里还有佛教?本土化本应该就是宗教自觉、自愿。一个本土化一个时代化,任何文化都必须如此,否则没有办法生存。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2025厦门国际佛事用品春季展盛大启幕
当鹭岛春风邂逅千年古韵,这座海上会客厅再次向世界敞开怀抱。2025年4月18-21日,2025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春季)展览会在厦门国

评论2025-04-1931

江西黄龙禅寺举行黄龙宗始祖慧南禅师圆寂956周年纪念活动
2025年4月14日(农历三月十七),是黄龙宗始祖慧南禅师圆寂956周年的纪念日。作为黄龙宗祖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的黄龙禅寺

评论2025-04-1928

浙江温州天护讲寺发布天台学研习所2025年居士班招生简章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佛教中国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浙江温州大罗山佛学文化研究院第十六届中华传统文化天台学研习所开

评论2025-04-0782

东方山第十二届开茶节圆满举办
2025年3月30日,东方山佛教协会在法藏寺圆满举办第十二届开茶节。此次活动坚持佛学为体,世学为用,以药师琉璃心,东风启香茗为

评论2025-04-07362

2025博鳌论坛宗教分论坛引领全球佛典数字化热潮
从福建泉州港到如今海南自贸港的量子通信,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到今日的数字丝路,数字时代互联互通已成为拉紧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新

评论2025-04-07570

中国佛学院举行护持佛牙舍利赴泰国供奉分享表彰会
2025年3月17日,护持佛牙舍利赴泰国供奉分享表彰会在中国佛学院凤凰岭校区举行。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明海法师、副院长清远法师

评论2025-03-24111

苏州重元寺、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观世音菩萨圣诞活动圆满举行
重元寺观世音菩萨圣诞活动馥郁香台辉慧日庄严宝界拥祥云2025年3月18日(农历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殊胜日苏州重元寺庄严启

评论2025-03-24159

农历二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圣诞暨大乘妙法莲华经胜会庄严启建
视频制作:大菩文化2025年3月18日-22日(乙巳年二月十九至廿三),上虞区通泽寺庄严举行观世音菩萨圣诞大乘妙法莲华经胜会。3月18

评论2025-03-24158

普陀山普济禅寺乙巳年二月十九观音香会期祈福活动安全有序
普陀山普济禅寺乙巳年二月十九观音香会期祈福活动安全有序二月十九早课道慈大和尚拈香祈福早课祈福法会现场早课祈福法会现场早课

评论2025-03-24443

道慈大和尚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宗教界小组讨论中的发言
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回顾过去一年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对今年工作作出了部署,令人振奋,体

评论2025-03-2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