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的“塔”都是半球状的覆钵体,顶部有一个方座,座上立一个叠盘形圆锥体的“刹”。,
本文作者在斯里兰卡考察古寺(资料图)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一带一路”上许多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广为人们所关注。令我难以忘怀的是28年前的一次斯里兰卡之行,那是1989年中国援助斯里兰卡整修古塔的前期考察。作为中国外援的第一个整修文物古迹项目,可谓意义重大。笔者时任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所长兼总工程师,受聘为专家赴现场考察并进行可行性评估。为时一周,见闻颇多……
斯里兰卡古时被称为狮子国
斯里兰卡是南亚古国,中国古时称其为锡兰、狮子国。在斯里兰卡腹地三座古都连线的三角形范围内,集中了从公元前4世纪至19世纪的大量古迹,其中有6处是最早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这三处古都分别是位于西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0世纪的安努拉达普拉,简称西古城;位于东部、10至13世纪的波洛纳鲁瓦,简称东古城;位于南部、16至19世纪的康迪。斯里兰卡称这个三角地带为“文化三角”,是重点保护地区。在西古城遗址中有许多古塔,其中两座最大,一座在无畏山寺,另一座在祇园寺。无畏山寺塔建于公元前1世纪,4世纪时中国僧人法显所著的《佛国记》中称其为“大塔”;祇园寺塔建于公元4世纪,法显游历时此塔尚未建成,所以书中未记。
斯里兰卡的“塔”都是半球状的覆钵体,顶部有一个方座,座上立一个叠盘形圆锥体的“刹”。梵名窣(音同“苏”)堵婆,亦译为塔婆、浮图,简称为塔。这种形制源于公元前3世纪的古印度,但体量远大过印度塔。无畏山寺塔底直径97.2米,现状残高72.6米;祇园寺塔底直径99.0米,复原推测高度123.14米,两塔基本一致。初步观察,两塔残毁都非常严重,塔下的围墙、门殿、祭坛只剩遗址,塔体坍塌仅存大致轮廓,上面长满杂树。这次的援助就是修复这两座大塔。
在研究修塔方案之前,我们用四天时间对“文化三角”所有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整修的古迹进行了考察。陪同考察的斯里兰卡国家文物局局长罗兰德.西勒瓦博士是一位建筑师、建筑历史学者,也是有国际威望的资深文物保护专家,当时他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副主席,以后又当选为主席。文化三角的古迹整修就是由他主持的。
古塔修复不是单纯的物体加固
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了斯里兰卡“文化三角”古迹整修10年计划,并列为20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宣传项目和实施项目之一,所需资金的百分之六十向国际募集,百分之四十自筹。由于国内动乱和募集不够理想,10年计划很难如期完成,其中最困难的就是对这两座塔的整修。已完成的许多项目大多花费不多,修整后的效果由教科文组织聘请8个国家专家进行中期检查后,给予了高度肯定。
这次考察遍及三座古都所有的古迹,重点是东西古城和水景园狮子岩古迹遗址。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穿越时空,被浓郁的历史氛围所浸润。我体会到这种氛围并不是单纯的自然呈现,而是通过保存、整修和再创作提升的历史记忆。关键是整修的指导理念,这就是整修古迹最主要的目的是保存信息,留住记忆,创造美感,而不是单纯的物体加固。对文物的保护不仅是一种技术措施,更是一种文化阐释。为此,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是净化环境,创造自然趣味,把古迹镶嵌在草坪绿荫之中,使之成为现代的文化公园;二是整修残迹,保护现存遗物,使之成为真实的历史见证;三是整残做旧,把遗址恢复到一定历史时期的“旧”状,使之再现历史的记忆。这个理念也正是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威尼斯宪章》的要求,保护古迹的目的是“完全保护和再现文物建筑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
《佛国记》一书中的狮子国成为重要历史文献
在斯里兰卡文化界,中国僧人法显的大名无人不知。法显(约342-423年),是十六国时期的僧人,他在后秦弘始元年(399年)以近60岁的高龄由长安出发西行取经,通过河西走廊,穿越瀚海,登上葱岺,途经今巴基斯坦、阿富汗,进入印度,到达恒河下游的佛教中心摩揭陀国,学习梵书梵语,抄写佛经,续写经书。后来搭商船航海东归,历经惊涛骇浪,于东晋义熙八年(412年)抵达崂山,次年至建康译经传法,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共待15年。法显出发时有11人同行,中途或殒或返,归来时仅他一人。法显是真正从天竺取经归来的第一人,比赫赫有名的玄奘早了200多年。他归国后写了一部取经的记录,名曰《佛国记》,又名《法显传》,记载了取经路上的真实见闻,其中关于狮子国的部分已成为斯里兰卡重要的历史文献。
在法显之后200多年,斯里兰卡出了一位名叫不空的和尚(705-774年),对中国的佛教颇有影响。他初从印度密宗大师金刚智学法,14岁随师来华传法,以后得到唐玄奘推崇,与善无畏并称“开元三大士”。他两次归国取经都再度赴唐,得到肃宗、代宗两朝重用,曾在大历四年(769年)赴五台山译经修功德,奉命建造金阁寺,这是中国第一座使用镏金瓦的楼阁。我在参观古城考古出土的器物中,居然看到了一片镏金瓦,不禁怀疑五台山金阁寺的金瓦技术是不是由不空带来的,或者是不空从中国带来一片金瓦,被其后人收藏?
不空的又一贡献是为中国创造了一个守护边防的“天王”军神,也就是印度佛教护法诸“天”中的毗沙门天,中国译为北方多闻天。不空曾翻译(也可能是自撰)《毗沙门随军护法真言》,把毗沙门天塑造成一位军神。据《宋高僧传》记载,唐天宝年间蕃兵包围安西,唐帝请不空搬来毗沙门天王率领神兵大破蕃兵,由此敕命各城门上都供奉毗沙门天王,后来各处防守地带也都建有天王堂、天王寺、天王院。《水浒传》里林冲发配沧州军营看守草料场,那里就有一座天王堂;北京的天宁寺在唐代时名为天王寺,延庆四海镇长城下的营盘中现仍尚存一座明代的小庙天王寺,都在边防重地。不管怎么说,法显为狮子国记录了历史,不空为中国带来了密法,两人都为中斯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名字值得后人记住。
中斯古建专家共同探讨如何“补残如旧”
在和斯方讨论修塔方案时,首先对损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一,按照力学理论,当松散的固体自由堆积时是一个等边锥体,其斜面与地面有一个56度的休止角,呈稳固状态,在这个斜面以外的部分,理论上都是不稳定的。覆钵状塔体的弧形部分都在休止角以外,是通过灰浆的粘合、砖块的摩擦力和抗剪力使之稳定。但塔身用砖强度很低,一旦受外力影响,弧形部分就会坍塌。二,塔身外面原有14厘米厚的灰浆抹面,由于昼夜温差较大,热胀冷缩导致开裂脱落致使砖体裸露,又由飞鸟衔来排泄物中夹带的植物种子在其中生根长大,年久成树,根系扎入塔内随风摇摆,加速了塔体表面松坍。三,当地雨量很大,雨水灌入松动的塔体,也使塔身受损。四,英国殖民当局曾一度修塔,补砌砖身,但由于措施不当,反而引起更大的滑坡坍落。对这些原因,中斯双方认识一致。但对于如何整修,我们对斯方的概念性方案提出了疑虑。比如,未做考古勘探,塔体内部结构不明,塔的体积达48万立方米,是全部都为砖筑还是中间为土芯外面包砖?在材料结构都不明的塔体上贸然加上大约1800立方米、重约4500吨的不可逆混凝土荷载,是不是过于冒险?因此我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不直接承包整修,而是按照斯方方案援助整修一座古塔所需要的钢材水泥,折合大约为商定援助资金的二分之一;第二,考虑到修缮的风险,建议先修其中一座,以便总结经验。同时以同等规模的资金在遗址附近建造一座小型博物馆或纪念馆,规模约1500平方米,用以提升遗址的文化品质,吸引游客,增加收入,也为整修第二座古塔积累资金……我们的意见得到了斯方的认可。
考察结束后,斯里兰卡总理邀请我们共进午餐。临别之前西勒瓦博士要求我作一次学术演讲,我介绍了中国的佛教建筑演变过程,特别是窣堵婆的各种变体。有趣的是听众中大部分人只懂僧伽罗语,而我们的翻译又只懂英语,于是又找来一位二次翻译者,我说汉语,先译成英语,再翻成僧伽罗语,时间增加了两倍。
广东省珠海佛教中国化成果展开幕式
广东省珠海佛教中国化成果展开幕式在珠海金台寺举行出席开幕式的诸山长老道慈大和尚应邀出席道慈大和尚与领导嘉宾、诸山长老共同
评论2025-01-13284
普陀山法雨禅寺举行甲辰年冬季精进禅七法会
礼请信光法师主七请监香师起七行香养息香静坐静坐静坐打警策摄心护念参祖道,三七齐聚学无为。2024年12月21日至2025年1月11日(
评论2025-01-13333
印广教核心理论“一心三藏”是邪见邪说
一心三藏一词是明朝交光法师和近代圆瑛法师对楞严经科判时的总结整理,彰显楞严一真法界圣义,而印广法师标新立异,以偏概全,倡
评论2025-01-0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