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北京一千年古塔塔心藏盗洞 墙上到处是涂鸦

2017-06-21385770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万佛堂村花塔,系北京仅存的两座花状古塔之一,已经有一千年左右的历史。近日有文保志愿者发现古塔内存在异常。法制晚报记者探访发现,该塔塔心室内存在一处深约1米的盗洞,墙上还被刻画涂鸦。房山区文物保护所工作人员表示会立刻向领导汇报,并到现场查看。

塔外,花塔外形基本完整,塔刹上的佛龛、狮子、大象等造像尚存。(图片来源:法制晚报 摄影:崔毅飞)

塔内,塔心墙壁上到处可见各种刻画涂鸦。(图片来源:法制晚报 摄影:崔毅飞)

位于塔心内的盗洞深约一米,撬挖出来的青砖散落在洞口周围。(图片来源:法制晚报 摄影:崔毅飞)
[原标题]万佛堂辽古塔塔心藏盗洞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万佛堂村花塔,系北京仅存的两座花状古塔之一,已经有一千年左右的历史。近日有文保志愿者发现古塔内存在异常。法制晚报记者探访发现,该塔塔心室内存在一处深约1米的盗洞,墙上还被刻画涂鸦。房山区文物保护所工作人员表示会立刻向领导汇报,并到现场查看。
发现: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古塔内现异常
位于房山区河北镇的万佛堂村文物群,由万佛堂、孔水洞、辽代花塔、龄公和尚塔等古迹集中构成,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辽代花塔就建在万佛堂西北侧的小山崖上。
据《图说房山文物》记载,花塔在我国古塔家族中独具一格,因塔身上部装饰有各种繁复的花饰得名。花塔在我国为数不多,现仅存10余处。万佛堂花塔是北京地区仅存的两座花塔之一,其外观雄浑壮丽,造型优美,浮雕内容丰富,表现手法细腻,是我国花塔中难得的珍品。
万佛堂村文物群虽不是知名景点,但因其悠久的历史,吸引着众多文物爱好者。2017年4月,有文保志愿者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到花塔内蹊跷的一幕。影像显示,塔心室似乎有青砖被撬的痕迹。但塔身建造在高约5米的须弥座之上,一般人很难攀爬,难以仔细查看塔身之内的情况。
探访:塔心盗洞深约1米 墙上到处是涂鸦
近日,记者随文保志愿者前往古塔所在处探访。这座辽代花塔通高约28米,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之上即为华美的大塔刹,塔刹上雕有佛龛、狮子、大象等造像,花塔因此得名。花塔附近设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石碑。
花塔八角形塔身的四个正面砌券门,唯东南门可入塔心室,其余三面是假门。记者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小心地架设扶梯,登上古塔的须弥座(塔座)至塔身,穿过龛门便进入到塔心室。
塔心室中央是一个深约1米的盗洞,洞口直径约70厘米,盗洞内壁青砖裸露,底部被碎砖填满。撬挖出来的青砖散落在洞口周围,有的青砖上还能看到“勾纹”,系典型的辽代砖特征。在这些砖块之间,夹杂着饮料瓶、劳保手套以及草绳,疑为偷盗者遗留。
相比之前记者见到的古塔盗情,万佛堂花塔的盗洞更为隐蔽,不易被发现。在此盗挖并不轻松,因为不是土坑,需将古砖一块块撬出。
记者发现,塔心室高出地面4-5米,一般人很难进入,但这里的“访客”却不少。墙壁上不乏“×××到此一游,2012年、2013年”等题记。龛门的古砖上还有用利器刻画的字迹,不亚于知名景点里的乱写乱画。
推测:盗情发生在近半年 疑为镇物而来
万佛堂文物群,不同于知名景点,也并非人迹罕至的田野文物,其地处京煤集团(原房山煤矿,1996年停产)家属区内。生产单位的存在,对文物构成了一道保护屏障。
但由于煤矿已经停产21年,在厂区内居住的人越来越少,物业也在2016年撤离,外来车辆可随意出入厂区,增加了文物的风险。如夜间进入古塔偷盗,很难被人察觉。对于花塔塔心的盗洞,周围的民众也一无所知。
有文保志愿者发现,2016年10月拍摄塔心室照片时,并无盗窃痕迹,以此推断,出现盗洞很可能是在2016年10月以后。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秘书长梁欣立先生判断,一般古塔中都会有镇塔之物,比如镇个金佛、小金塔之类。在塔心室正中向下探挖,必定是奔着镇塔之宝而来。但是否盗得宝物,就不得而知了。
观察:技防措施有漏洞 探头不能全覆盖
记者发现,在万佛堂、花塔附近分别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但摄像头未能覆盖到花塔的佛龛门。这样的“灯下黑”,给了偷盗者可乘之机。
据文保志愿者证实,万佛堂文物群在安装摄像头的同时,还有语音提示系统。只要有人走近文物,语音就会自动播放“您已进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佛堂景区,您的行为将被记录……”但这套语音提示系统,现已失效。
记者同时观察到,古塔虽安装了避雷设施,导电的金属线还能看到,但在塔刹顶端并未见到避雷针的针尖。
相应的物防也并不完善。北京现存两座花塔,位于丰台区的镇岗塔,古塔周围设有护栏,游客很难靠近古建筑。万佛堂花塔周围则没有任何隔离设施,虽方便民众与文物亲密接触,但风险并存——偷盗者可以轻松攀爬。
而人防方面,万佛堂花塔和大多数田野文物一样,并无点对点严密人防。记者选择白天搭设扶梯,进入塔心室的整个过程约半小时,并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专家:北京500多座古塔 约30%存在盗情
吴梦麟女士是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员,同时也是古建筑专家、辽金元史专家、考古专家。上世纪70年代初,她曾走访万佛堂村进行考察,根据古塔上的文字以及雕刻,认定花塔具有辽代特征。
据吴女士回忆,上世纪70年代,她曾进到过花塔塔心室,并未发现盗洞,而且墙壁上还有壁画。
吴女士认为,古塔周围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但也要有人盯防。还是要因地制宜加强人防,与技防措施相结合,确保文物安全。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秘书长梁欣立走访过北京500余座古塔。据他介绍说,很多古塔、塔身遭到破坏,大约30%的古塔发生过盗情。
房山区现存古塔百余座,素有房山古塔冠京师的美誉。随之而来的是偷盗猖獗。2016年,房山区下寺村唐代古塔佛龛门被盗损;2013年,房山区谷积山明代舍利塔,宝葫芦形塔刹丢失,塔身上的石佛被盗无存……上述盗情仅为本报报道过的案例。
回应:将向上级汇报并派人现场查看
记者致电房山区文物保护所。得知万佛堂花塔的情况,一名男工作人员表示会立刻向领导汇报并到现场查看。工作人员还说,当地有文物协管员,但并未向他们汇报花塔的盗情。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学界大咖畅谈佛教美学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学界大咖畅谈佛教美学

评论2025-01-13297

广东省珠海佛教中国化成果展开幕式
广东省珠海佛教中国化成果展开幕式在珠海金台寺举行出席开幕式的诸山长老道慈大和尚应邀出席道慈大和尚与领导嘉宾、诸山长老共同

评论2025-01-13376

普陀山法雨禅寺举行甲辰年冬季精进禅七法会
礼请信光法师主七请监香师起七行香养息香静坐静坐静坐打警策摄心护念参祖道,三七齐聚学无为。2024年12月21日至2025年1月11日(

评论2025-01-13434

华夏文化书院三十年再启航暨龙庆寺重建落成开光庆典活动
龙庆寺两序大众在山门迎请道慈大和尚道慈大和尚与诸山长老共同为开光法会主法道慈大和尚拈香祈福道慈大和尚与诸山长老共同主持洒

评论2025-01-13316

上虞区通泽寺元旦纳福暨释迦牟尼佛成道水陆胜会圆满
点击观看视频2025年1月7日,甲辰年农历腊月初八,通泽寺元旦纳福暨释迦牟尼佛成道水陆胜会圆满送圣。7日下午,法鼓声声,梵呗阵

评论2025-01-13335

腊八至,暖粥香|上虞区通泽寺举行腊八施粥活动
点击观看视频2025年1月7日(农历腊月初八),恰逢释迦牟尼佛成道吉日,为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之典故,感念众生之慈悲,通泽

评论2025-01-13281

觉群人生讲坛 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早期佛教史实
2025年1月5日,上海玉佛禅寺觉群人生讲坛邀请新加坡佛学院教务主任、图书馆馆长、纪赟副教授以《追溯佛教的印度源头早期佛教的史

评论2025-01-13360

河南佛教学院2025年秋期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院简介河南佛教学院于2005年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河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批准,由河南省佛教协会主办并直接管理,受省民宗

评论2025-01-13204

普陀山佛教协会举行甲辰年传授居士菩萨戒法会
2025年1月6日(甲辰年腊月初七),普陀山佛教协会在普济禅寺(学戒堂)举行甲辰年传授居士菩萨戒法会。法会礼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

评论2025-01-13337

印广教核心理论“一心三藏”是邪见邪说
一心三藏一词是明朝交光法师和近代圆瑛法师对楞严经科判时的总结整理,彰显楞严一真法界圣义,而印广法师标新立异,以偏概全,倡

评论2025-01-0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