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浙江第一塔”87件出土佛教文物60年后首次面世

2017-04-243260

素有“浙江第一塔”之称的万佛塔曾是浙江金华最重要的历史地标之一,抗日战争时期,被迫拆毁。而60年前,一次偶然的发现,在被拆毁的万佛塔旧址下面发现地宫,经考古发掘出土了180多件珍贵的佛教文物。适逢万佛塔地宫文物出土60周年之际,浙江省博物馆、金华市博物馆联合举办“越地佛韵——金华万佛塔地宫文物出土60周年暨两浙佛教文化艺术特展”,展览于4月18日在金华市博物馆开展,共展出183件佛教文物,其中有87件是万佛塔地宫出土的珍贵文物,系统展示三国至明清时期的金佛造像、铜镜、石刻等精美文物,展览同时展示浙江地区佛教从三国佛教最初在越地流行一直到元代之后佛教不断世俗化、宗教文化不断融合的历史。

万佛塔,浙江金华地标性建筑,始建于北宋嘉佑七年(1062)至治平元年(1064)之间。明代金华府治图和清代金华府城图中都可见万佛塔醒目的身影。

万佛塔原址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区塔下寺的山坡上,《金华县文史资料第二辑》中有万佛塔形制的描述:“该塔是楼阁式的砖木结构,八角形,初建为九层,道光二十七年大修时,增至十三层,层层棱角飞檐,高达50米。塔体内设扶梯,曲折而上,凭栏远眺,双溪似带,群山如屏。塔身外壁上半部的每块砖上,雕有长不径尺的精美如来佛像,一排排地结跏趺坐在莲台上,其数万计,故俗称“万佛塔”。

由于建造时间早,塔身层次多,规模高大,雕饰华丽,誉满东南,素有“浙江第一塔”之称。抗日战争时期,因其据高远之地,登塔可览全城,为防日寇窥探与侵占,古塔被迫拆除。从残存佛砖上的记载来看,密印寺与万佛塔是民间捐助而建造的。

尽管万佛塔被拆除已逾半个多世纪,然而老金华人提起万佛塔言语中总是不尽的怀念,而今只能在已成文物的老地图上领略古塔风采。“大多老金华都为拆毁万佛塔而感到惋惜。因为万佛塔是历史的象征,是欣欣向荣的象征,是金华的象征。”2014年,当地政府启动了复建古塔计划。

逾百件地宫出土文物散落多地已六十载

万佛塔倒而不灭,除了古塔建筑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意义,还在于60年前偶见于古塔地宫出土的百余件珍贵佛教文物,曲折的文物出土和流转经历,更增添了万佛塔的传奇色彩。

1956年,当时的金华驻军在原万佛塔遗址上选址建造办公楼时,清理塔基时发现了塔基下面的地宫,1957年1月开始考古发掘,发掘出一批珍贵的唐宋时期佛教文物。

据悉,万佛塔共出土文物183件,计有铜铸雕佛像、铜铸金涂塔、铜镜铜钱币、石雕像佛像、石雕经幢,石座、刻经大石板等,是金华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为研究浙江古代佛教遗存和吴越国时期佛教文物提供了重要的材料。现在这些文物分别珍藏在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

集中展出87件万佛塔精品文物

今年适逢万佛塔地宫文物出土60周年。由浙江省文物局、金华市文物局主办,浙江省博物馆、金华市博物馆承办的“越地佛韵——金华万佛塔地宫文物出土60周年暨两浙佛教文化艺术特展”日前开幕,展览分为佛事初兴、万佛神韵、佛国吴越、佛影流觞四个部分。展览以万佛塔出土文物为主,通过文物和图片、文字结合的形式,展现吴越之地“东南佛国”的深厚佛教文化底蕴。

其中,“佛事初兴”部分讲述了从三国佛教最初在越地流行,经历了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到隋唐时期逐渐融入华夏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五代时期盛极一时,以及元代之后佛教不断世俗化、宗教文化不断融合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鲜活的浙江地区佛教历史文化史。

在“万佛神韵”部分,则集中展出了87件万佛塔精品文物,充分反映了万佛塔出土文物在研究浙江古代佛教遗存和吴越国时期佛教文化上的极其重要地位。

金华市博物馆副馆长徐进介绍,此次展览展出的183件文物中,除了万佛塔出土文物外,其他文物来自省内24家文博单位。他们将不少展厅内的精品、镇馆之宝都借调至金华,如浙江省博物馆藏的万佛塔出土南朝大势至菩萨像、雷峰塔地宫出土的银阿育王塔、存世唯一图文兼备的《佛说阿弥陀经》写本。浙江省考古所藏长兴云峰宋墓出土青白瓷佛坐像、浙江桐庐博物馆藏江南地区年代最早的舍利石函、首次展出的浙江桐乡博物馆藏明清水陆画等。

“水月观音”时隔60年后终于“回家”

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是从国家博物馆复制的国家一级文物——五代鎏金铜观音造像。这个俗称“水月观音”的国宝(复制品),时隔60年后终于“回家”。

1957年1月1日,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万佛塔地宫中发掘出土文物183件,轰动全国。由于当时金华不具备保存文物的条件,所有出土文物由浙江省博物馆保管。1959年,“五代鎏金铜观音造像”,作为其中最精美的一件文物从浙江省博物馆调入国家博物馆。

2014年8月30日,万佛塔重建工程启动,金华市文物局全程参与了宝塔的方案设计过程,看着塔顶金光闪耀,水月观音能否回乡,还金华百姓一个心愿,再一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2016年文化遗产日期间,金华市文物局正式启动了水月观音复制计划。

经过数个月的沟通与努力,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国家博物馆为金华市博物馆复制唯一一件鎏金铜观音造像用于展览。今年3月23日,这尊唯一的“五代鎏金铜观音造像”复制品带着国家文物局核发的“身份证”抵达金华,正式在“越地佛韵”展览中露面。展览结束后,“水月观音”将在金华市博物馆基本陈列的地宫复原场景中长期展出,填补万佛塔展区的陈列空白。

见证浙地佛教发展史

长江下游地区三国吴、西晋墓葬及窑址中,出土了众多贴饰佛像的器物,表明佛教较早在中国东南流行。东晋、南朝江南佛教昌盛,帝王开窟造像,高士舍宅为寺,金铜造像显现无量寿佛崇拜。

隋唐佛教融入华夏传统文化,金铜造像、写经插图,多见千佛、七佛、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形象。

五代吴越国时期,东南佛教盛极一时,钱氏诸王笃信三宝,末王钱俶毕生崇佛,造八万四千阿育王塔、藏八万四千《宝箧印陀罗尼》刻经,愿佛法永驻,期国泰民安。杭州雷峰塔、金华万佛塔、东阳中兴寺塔、苏州瑞光寺塔、湖州飞英塔、龙游湖镇塔、海宁智标塔、上海兴圣教寺塔等出土了众多金铜造像、阿育王塔、经卷等礼佛精品。

宋代佛教进一步世俗化,出土的写本、刻本佛经、砖雕、泥塑造像,体现了这一时代风气。温州白象塔、千佛塔出土的塑像,瑞安慧光塔、丽水碧湖塔出土的佛教器物,都体现了佛教世俗化这一特点。

明代佛塔出土的造像,不仅有汉传佛教造像,还有藏传佛教绿度母像。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艺术交流会在广州举行
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艺术交流会暨广州第三届海丝路佛教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在广州举行

评论2025-02-17346

广州百花古寺重建落成
  中新社广州2月16日电 (记者 蔡敏婕)有着千年历史的广州百花古寺16日重建落成,将集中承载开展对外交流交往的功能。  百花

评论2025-02-17108

杭州市灵隐寺召开全体僧众大会
  2月13日,杭州市灵隐寺召开全体僧众大会。杭州市民宗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周晓明,杭州市民宗局宗教处处长舒修明,浙江省

评论2025-02-17478

普陀山佛教协会普门讲堂讲经法会 宏伟法师讲授《走近佛陀》
宏伟法师应邀于宝陀讲寺作《走进佛陀》佛学专题讲座宝陀讲寺讲经迎请引礼班遵循佛教丛林开大座传统迎请宏伟法师宏伟法师在迎请中

评论2025-02-17220

温岭明因讲寺举行可传法师荣膺方丈升座庆典
(视频制作 大菩文化)2025年1月7日,适逢腊月初八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台州温岭明因讲寺迎来庄严时刻可传法师荣膺方丈升座庆典暨

评论2025-02-173933

普陀山佛教协会召开乙巳年正月十二全山执事圆职普茶会
道慈大和尚主持会议并讲话陈宏成局长讲话圆职普茶会现场圆职普茶会现场圆职普茶会现场2025年2月9日(乙巳年正月十二)上午9时,

评论2025-02-17822

盘龙古寺“迎新年祈福法会”圆满举办
辞甲辰迎乙巳,为大众在新的一年业障消除、心想事成、吉祥如意。莲宗八祖道场盐城盘龙古寺于2025年1月31日至2月

评论2025-02-17219

浙江佛学院温州佛学院发布2025年秋季招生简章
浙江佛学院温州佛学院是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由浙江省佛教协会主办,温州市佛教协会、鹿城区佛教协会、文成县佛教协会协办

评论2025-02-07496

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2025年秋季招生通告
学院简介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原苏州寒山书院,成立于2003年,是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设立的以学修并重为宗旨的综合性现代佛教学修

评论2025-02-07928

莆田南山广化寺举行2024年度执事谢职仪式
莆田南山广化寺举行2024年度执事谢职仪式

评论2025-02-0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