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历经1600余年沧桑岁月 云冈20窟西立佛将获重生

2017-03-29817960

一尊9.5米高的石佛像,沉埋地下1600多年还能重见天日,这在世界佛教史上也属罕见;佛像被切割成130多块还能奇迹般地拼对成型,更是令人赞叹。

云冈石窟第20窟为最著名的露天大佛,东壁立佛保存较好,而西壁立佛残缺。

佛身残石初步拼对完成
近日,记者从云冈石窟研究院获悉,经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坍塌的云冈石窟第20窟西壁立佛(下称西立佛)佛身残石拼对工作已经完成,头部以下至腿部以上化零为整,这为研究西立佛和20窟洞窟形制提供了有力的实证。下一步,云冈景区将在礼佛大道南端的接引佛殿,对西立佛进行复原。这尊从未向世人展露过真容的高大石雕造像,将获重生。
一尊9.5米高的石佛像,沉埋地下1600多年还能重见天日,这在世界佛教史上也属罕见;佛像被切割成130多块还能奇迹般地拼对成型,更是令人赞叹。
3月21日,记者走进云冈石窟研究院,就西立佛的历史和复原情况进行了采访。
A 开凿没多久即崩塌
拼对完成的西立佛佛身存放在云冈石窟研究院一个50多平方米的库房内。
记者随同该院文物考古室副主任员小中目睹了西立佛的佛身真容。它仰身平躺在库房的地面上,佛衣衣纹顺畅,下面衬有木板及沙袋。整个佛身由130多块大小不等的石块拼对而成。
员小中告诉记者,云冈石窟的开凿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460年)开始,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前后60多年。第20窟是云冈早期开凿的“昙曜五窟(16窟—20窟)”之一,由于窟前有一层红褐色的泥质岩,岩层疏松、脆弱,不知何因窟顶崩塌,导致主像外露,俗称“露天大佛”。露天大佛和两侧立佛合为三世佛。东立佛保存完整,佛像着通肩衣,左手下垂提拎袈裟衣裾,面西偏南。西立佛则仅存下身膝以下局部以及头光局部。佛像原形是什么样,一直不为人知。
1992年4月,由省考古队、大同市博物馆及云冈文物研究所业务人员共同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开始对云冈石窟窟前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在20窟西侧两个5米×5米的探方中,发现了130多块佛像石块。经比对和研究,确定这批石块即为20窟西立佛的残石。因这些石块出土于北魏文化层,距今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由此推算,第20窟窟顶及西立佛开凿没多久就坍塌了。
员小中告诉记者,这些佛像残石分为两种,一种是带衣纹的,一种是没带衣纹的。石块有大有小,有薄有厚,有的是断裂纹,有的有人为的凿痕,而且还有卯口。
由于国内外石窟均无可资借鉴的先例,西立佛残石出土后,管理部门将其拍照、编号后进行了封存。
B 3年前启动拼对复原
2008年,为适应景区发展,大同市委、市政府启动了“云冈石窟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在净化周边环境的同时,云冈石窟景区内的建设也随即展开。
为此,西立佛残石连同云冈出土的其他文物不得不进行搬迁。西立佛残石暂时保存到了附近的吴官屯煤矿。到2010年,云冈基础设施完工后,这些石块才又搬回云冈。
到了2014年初,云冈石窟研究院组织考古人员对1992年—1993年窟前出土的文物进行整理,院长张焯决定由员小中负责对西立佛残石进行拼对复原。
员小中出身云冈世家,父亲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是云冈古迹保养所负责人。员小中从小在云冈职工家属院生活,兄弟四人有三人在云冈石窟工作,石窟是员小中儿时常玩的地方,对他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接受这项任务之前,2008年至2012年,员小中与王恒合作完成了《云冈石窟洞窟调查》1—4窟考古报告,并亲自绘制了首张具有准确比例的石窟立面线描图及数十张分窟线图。正是这段石窟调查的经历,让员小中在云冈学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更是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C 工作犹如蚂蚁搬石头
立佛拼对并不是简单的石块对接。因为古人切割的石块,有些在挖掘和搬运过程中烂成两半,首先要把这些烂开的石块找出来,黏合到北魏切割时的原状,然后才能拼像。石块多数都很大,一块佛手残石就有200多斤,三四个壮汉才能抬动。为了体现侧面,还原立佛身躯厚度,还要用沙袋往起垫那些石块。库房里人工操作的空间又小,拼对工作十分辛苦,但员小中乐在其中。
员小中说,刚开始,他们试着先用石块线描图拼对,然后再按图号对着石块拼,但线图是平面的,而且比例不同,石头是立体的,转折的地方难以接上;石块拓片是原大的,但四周有留白,不能反映石块边缘部分,拼接起来太费时;先进的三维扫描虽能记录石块的完整形象,但不能自动拼接。各种方法权衡之后,只好用人工方法进行实物直接拼对。但这种方法需要做足前期准备,看照片,对着电脑找原石,反复观察,寻找规律,根据衣纹的走向、深浅,岩石的颜色,确定石块原来的部位。
“这其中,积累的感觉和经验起着很大作用。有时,两块可以接上的石头就在眼前,却好几天对不上。一旦对上,大家都会很开心。”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和中国社科院专家朱岩石等,对西立佛的拼对工作也十分重视。他们曾专程到云冈了解西立佛拼对的进展情况。杭侃称赞员小中他们有“蚂蚁搬石头”的精神。
随着残石一块块拼对成功,西立佛的轮廓也在员小中心目中显现出来。
“西立佛与18窟主尊样式一致,左手握裾扪于胸前。差别是前者为通肩衣,后者为偏袒右肩衣,分别代表犍陀罗造像风格和甘肃炳灵寺早期造像的风格,同时又融入了云冈开凿者的艺术想像。西立佛左手握衣角扪胸为‘佛法永传不绝’之意。”员小中对记者说。
D 古人也曾试图补救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20窟外壁坍塌的呢?在与立佛残石相处的三年里,员小中曾做过各种推测。
“可能是地震,也可能是山体裂缝,亦或是山脚岩石切割后山体向外倒的卸荷力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但不管什么原因,20窟外壁的坍塌肯定是云冈石窟开凿的一次事故,或者说是一个灾难!”员小中说,20窟外壁坍塌引起了西立佛松动,开凿者曾试图补救,可惜没有成功。今天,我们看到无遮拦的庄严宏伟的露天大佛确实带有某种偶然性。
这虽然不是严格的考古学意义上的结论,但也绝非凭空想象。员小中告诉记者:“昙曜五窟的其他四窟前,地面都有柱坑,崖壁上有梁孔,只有20窟前没有,这说明前壁是意外坍塌;西立佛残石上用于牵拉和固定的银锭铆孔还在,表明古人曾试图补救。”
西立佛倒下后,古人的处理方式也让员小中感动。他发现,石块的切割很讲究,身体下方的石块切得大,上边的切得小,同时避开了身上的衣纹。“他们显然是为了等待后世有缘人。但可以告慰开山建窟者的是,今天的人们已然习惯了这种残缺美,露天大佛不但成了云冈石窟最具代表性的造像,而且成为大同旅游最亮的名片。”
至于西立佛至今仍然缺失的头部和右臂,员小中说,即使暂时找不到,也可依照其他洞窟的造像复原。因20窟西壁坍塌,只能另外选址。经研究,云冈石窟研究院决定将复原后的西立佛安放到20窟对面、礼佛大道南端的接引佛殿。届时,西立佛将会重新矗立起来,与露天大佛隔空对话,向世人倾诉千年来的遭遇。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艺术交流会在广州举行
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艺术交流会暨广州第三届海丝路佛教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在广州举行

评论2025-02-17346

广州百花古寺重建落成
  中新社广州2月16日电 (记者 蔡敏婕)有着千年历史的广州百花古寺16日重建落成,将集中承载开展对外交流交往的功能。  百花

评论2025-02-17108

杭州市灵隐寺召开全体僧众大会
  2月13日,杭州市灵隐寺召开全体僧众大会。杭州市民宗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周晓明,杭州市民宗局宗教处处长舒修明,浙江省

评论2025-02-17478

普陀山佛教协会普门讲堂讲经法会 宏伟法师讲授《走近佛陀》
宏伟法师应邀于宝陀讲寺作《走进佛陀》佛学专题讲座宝陀讲寺讲经迎请引礼班遵循佛教丛林开大座传统迎请宏伟法师宏伟法师在迎请中

评论2025-02-17220

温岭明因讲寺举行可传法师荣膺方丈升座庆典
(视频制作 大菩文化)2025年1月7日,适逢腊月初八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台州温岭明因讲寺迎来庄严时刻可传法师荣膺方丈升座庆典暨

评论2025-02-173933

普陀山佛教协会召开乙巳年正月十二全山执事圆职普茶会
道慈大和尚主持会议并讲话陈宏成局长讲话圆职普茶会现场圆职普茶会现场圆职普茶会现场2025年2月9日(乙巳年正月十二)上午9时,

评论2025-02-17822

盘龙古寺“迎新年祈福法会”圆满举办
辞甲辰迎乙巳,为大众在新的一年业障消除、心想事成、吉祥如意。莲宗八祖道场盐城盘龙古寺于2025年1月31日至2月

评论2025-02-17219

浙江佛学院温州佛学院发布2025年秋季招生简章
浙江佛学院温州佛学院是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由浙江省佛教协会主办,温州市佛教协会、鹿城区佛教协会、文成县佛教协会协办

评论2025-02-07496

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2025年秋季招生通告
学院简介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原苏州寒山书院,成立于2003年,是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设立的以学修并重为宗旨的综合性现代佛教学修

评论2025-02-07928

莆田南山广化寺举行2024年度执事谢职仪式
莆田南山广化寺举行2024年度执事谢职仪式

评论2025-02-0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