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汪海波:孙悟空确有其人!舍利可能在陕西(图)

2016-01-11595340

历史上的悟空是怎样一个人呢?据《悟空入竺记》和《宋高僧传》等文献的记载,释悟空是唐代著名高僧。

首博展出的高棉铜像神猴哈奴曼(图片来源:资料图)

振锡寺遗址(图片来源:资料图)

振锡寺遗址上的悟空塔铭(图片来源:资料图)
猴年将至,与猴子有关的话题自然也多。猴年说猴,中国人说起心目中最喜爱的猴子,当然是《西游记》中的美猴王孙悟空了,就连太空探测卫星也乐意取个名字叫“悟空”。
然而,孙悟空形象从何而来?原型是谁?这个问题提出已久,也争论已久。二十世纪20年代,胡适提出源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这一观点得到陈寅恪的赞同;鲁迅却认为来自唐人传奇《古岳渎经》中的淮涡水神无支祁,胡适反驳说:“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季羡林说“基本上是从印度《罗摩衍那》中借来的,又与无支祁传说混合,沾染上一些无支祁的色彩”。张锦池则举证,《三藏法师传》记载的玄奘在西行途中遇到的胡人弟子石磐陀,才是孙悟空的原型。
笔者研究认为,悟空原型有“三身”,具有“神性”、“人性”和“佛性”三重身份性格特征:其神通广大的“神性”,来自印度神猴哈奴曼,是悟空形象的“报身”;其心猿意马的“人性”,得之于胡人石磐陀,是悟空形象的“化身”;而他勇猛精进的“佛性”,正是唐释悟空的精神写照,是悟空形象的“法身”。三身功德成就了吴承恩笔下“斗战胜佛”的悟空形象。
历史上的悟空是怎样一个人呢?据《悟空入竺记》和《宋高僧传》等文献的记载,释悟空是唐代著名高僧,出生在今天陕西省泾阳县北部的嵯峨山下云阳镇一带。他于唐朝天宝年间随中使张韬光出使罽宾国,因病滞留天竺出家,取名法界,游历印度近三十年,回国途经西域(今新疆地区),译经十余年,历尽艰辛,终于携带佛牙舍利和贝叶经回归帝都长安。悟空晚于玄奘120年西游罽宾,是滞留西域时间最久的求法僧,也是终唐一代最后一位归国的僧人。笔者认为,唐释悟空就是《西游记》中悟空的“法身”形象。
嵯峨山上原有悟空墓塔,始建于唐朝,明朝重修。今仅存一件塔体构件“石墩”,上有塔铭,记载的悟空家世和入灭时间仅见于此,具有极高的宗教、文物和文献价值,引起学术界和佛教界的高度重视。
塔铭记载:“大师□号晋沛,谥曰悟空,姓张氏子,母车氏。”——这一信息是明朝人据唐碑原有内容刻制的,因为是塔铭,可信度很高。“入竺记”的作者圆照不曾见过这个塔铭,“高僧传”源于“入竺记”,赞宁也没有看到过这一记载。由此我们知道了车奉朝生父其实姓张,悟空俗家真正的姓名是张晋沛。千余年来,藏身山中的悟空塔人迹罕至,张晋沛的名字鲜为人知。
遗址上耸立的砖石塔一直被误认为是悟空瘗骨塔,其实它的建造年代要晚的多。遗址搁放的“石墩”才是悟空墓塔的残存,是一件喇嘛式塔的覆钵部分,明代最为常见的墓塔形制。
铭文有“其塔倾颓,惟有灵骨所在”的记载,说明唐塔虽毁,明代重建塔时,悟空灵骨舍利仍在,明塔建在了唐塔的地宫上。明塔虽毁,所幸塔的主体部分及其铭文保存基本完好。“石墩”原来所在的方位,很可能就是明代悟空塔倒塌时自然滚落的最初位置,舍利地宫应该就在附近不远处,悟空灵骨舍利极有可能仍然存在。
明朝人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态度值得注意。以瘗藏舍利为例:陕西法门寺唐代木塔毁坏后,明代重修砖塔时其实已发现了唐代地宫,但丝毫没有扰动,使大唐皇室供养的大量珍宝得以保存至今;南京大报恩寺明代琉璃塔建在北宋塔基地宫上,2008年发掘时,地宫原封不动保存了宋代瘗藏的圣物;北京房山云居寺藏经洞内的陏代舍利曾被明朝慈圣太后迎入宫中供养,很快又重新埋回,另外增加了两套舍利函器以加强保护……
与佛舍利不同,高僧舍利一般都是以“身舍利”,即灵骨的形式存世的。古代高僧舍利的存世量非常稀少,除了玄奘顶骨舍利有九份散布世界各地,悟空舍利有可能成为高僧舍利的又一次重要发现。
据悉,悟空塔的“石墩”风化已十分严重,很多字剥蚀不清,人为破坏和自然浸蚀的风险都很大,原址保护条件明显不足。笔者建议有关部门把石墩移到博物馆保护;同时,积极寻找舍利地宫,恢复重建悟空塔,对灵骨实施有效保护和如法的供养。
(作者汪海波,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著有《悟空评传》。)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学界大咖畅谈佛教美学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学界大咖畅谈佛教美学

评论2025-01-13297

广东省珠海佛教中国化成果展开幕式
广东省珠海佛教中国化成果展开幕式在珠海金台寺举行出席开幕式的诸山长老道慈大和尚应邀出席道慈大和尚与领导嘉宾、诸山长老共同

评论2025-01-13376

普陀山法雨禅寺举行甲辰年冬季精进禅七法会
礼请信光法师主七请监香师起七行香养息香静坐静坐静坐打警策摄心护念参祖道,三七齐聚学无为。2024年12月21日至2025年1月11日(

评论2025-01-13434

华夏文化书院三十年再启航暨龙庆寺重建落成开光庆典活动
龙庆寺两序大众在山门迎请道慈大和尚道慈大和尚与诸山长老共同为开光法会主法道慈大和尚拈香祈福道慈大和尚与诸山长老共同主持洒

评论2025-01-13316

上虞区通泽寺元旦纳福暨释迦牟尼佛成道水陆胜会圆满
点击观看视频2025年1月7日,甲辰年农历腊月初八,通泽寺元旦纳福暨释迦牟尼佛成道水陆胜会圆满送圣。7日下午,法鼓声声,梵呗阵

评论2025-01-13335

腊八至,暖粥香|上虞区通泽寺举行腊八施粥活动
点击观看视频2025年1月7日(农历腊月初八),恰逢释迦牟尼佛成道吉日,为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之典故,感念众生之慈悲,通泽

评论2025-01-13281

觉群人生讲坛 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早期佛教史实
2025年1月5日,上海玉佛禅寺觉群人生讲坛邀请新加坡佛学院教务主任、图书馆馆长、纪赟副教授以《追溯佛教的印度源头早期佛教的史

评论2025-01-13360

河南佛教学院2025年秋期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院简介河南佛教学院于2005年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河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批准,由河南省佛教协会主办并直接管理,受省民宗

评论2025-01-13204

普陀山佛教协会举行甲辰年传授居士菩萨戒法会
2025年1月6日(甲辰年腊月初七),普陀山佛教协会在普济禅寺(学戒堂)举行甲辰年传授居士菩萨戒法会。法会礼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

评论2025-01-13335

印广教核心理论“一心三藏”是邪见邪说
一心三藏一词是明朝交光法师和近代圆瑛法师对楞严经科判时的总结整理,彰显楞严一真法界圣义,而印广法师标新立异,以偏概全,倡

评论2025-01-0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