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经首页 频道列表

普贤行愿品颂疏

2015-01-07530850

  普贤行愿品颂疏
  将释此颂,略开四门:一、释名题;二、述缘起;三、叙传译;四、解文句。
  释名题者,遍周法界曰普,至顺调善曰贤。普贤行者,凡有六释:约教则一乘之行;约义则方广之行;约理则一真法界之行;约事则海印缘起之行;约因则普贤菩萨之行;约果则如来之行。于如是行誓愿修学,名普贤行愿品者梵云跋渠,此谓义类相聚之意。
  述缘起者,如《华严经》所说,文珠大士出善住楼阁,行化南方,教善财童子南行求法,历事善友,遍求法门,遇五十三善知识,于最后至普贤菩萨处。微细观察普贤之身,见一一毛孑乙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海,乃至于普贤一毛孔中所得法门,过前所见佛刹微尘数诸善友。往诣亲近,积集智慧,佛刹微尘数倍,普贤菩萨为说所住自在神通因相已,广赞佛德,然后为说此十大愿,而得成就佛功德门。即此愿也,经有长行,此但重颂。
  叙传译者,《华严经》有二译:初、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六十卷)。二、唐实叉难陀译(八十卷),其最后品名《人法界品》,说善财童子南行求法,至普贤菩萨广赞佛德而止,无此十愿之文。至唐德宗时,般若三藏重译此品,名《大方广佛华严经人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四十卷),其最后卷说此十愿,长行重颂,显义方周。此颂文西域历来别行,僧俗持诵,无间晨昏,是故单行。此颂凡有六译:一、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名《文殊师利发愿赞》;二、唐不空译,名《普贤菩萨行愿赞》;三、即前说唐般若译《大本普贤行愿品末卷》;四、唐失名译,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王品》;五、唐失名译,名《普贤菩萨行愿王经》;六、近人汤芗铭译,名《贤行愿王》。今此所解即般若译本重颂也。
  解文句者,此颂大文有二:初、正示普因;二、显德劝持。初中又二:初、别颂十愿;二、总颂无尽。初中十愿为十:一、礼敬诸佛。有二:一、总明。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初二句明所礼,后二句明能礼。言十方者,四方四隅及上下,是横约空间。言三世者,过去未来现在,是竖约时间。人师子者,赞佛之辞,以无所畏故,威伏魔外故,示现人间故,喻如人中师子也。一一世界于三世中,各有无数如来出兴于世,如是十方无边世界、三世一切诸佛。今以清净身、语、意三业至诚礼敬,无有余遗。三业敬者,为显如来有天眼通,以身业敬可见故;为显如来有天耳通;以语业敬可闻故;为显如来有他心通,以意业敬可知故。所言清净身、语、意者,谓身无三恶,口离四过,意绝三非。三业净故,礼敬诸佛,果中感得三轮:身业感神通轮,语业感教诫轮,意业感记心轮。
  △二、别显。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以此色身连心观念,横竖周遍,敬礼诸佛,未足为贤。要须深心信解,于境能见多佛,于自能现多身,以一身而礼多佛,以多身而礼一佛,一多无碍,尽帝网境,方为普贤行愿礼也。言刹尘者,具足应言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即是无量数,亦是遍法界,亦是等众生数也。
  △二、称赞如来。有二:一、所赞境。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尘数者,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如是尘数佛,一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一尘如此,无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尘中亦然。依于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现前知见也。
  △二、能赞相。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一身现刹尘身,一一身有无量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刹那相续,无有间断,乃至尽于未来一切劫海。
  △三、广修供养。有二:初、财供养。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言最胜者,谓所有颜色、形相、香味庄严,无边丰足,种类众多,不可思议。以如是等妙华、华鬘、伎乐、涂香、伞盖、衣服、天香、末香、烧香、灯烛,以及种种庄严具,谓幢幡幰帐宫殿宝座等,其量积聚,犹若须弥山王。由普贤行愿力故,现前供养无尽法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尘中一切刹数佛也。
  △二、法供养。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胜解,谓于所缘境决定印持不可引转。于前财供养中具此胜解而为供养,即是法供养。长行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凡此七行即是普贤行,由此出生诸佛。于此生起胜解而修供养,即是普贤行愿之供养。
  △四、忏悔业障。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言忏悔者,忏乃梵音,具云忏摩,义谓请他容忍;悔为华语,义谓追悔过非也。颂中初句业体,第二句业因,第三句业具,第四句忏相。如是由贪、嗔、痴,发身、语、意,造诸恶业。若自作,若教他作,若见作随喜,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今以清净三业,面对十方尘刹佛前,深信因果,生重惭愧,生大怖畏,发露忏悔,断相续心,发菩提心,断恶修善,守护正法,念十方佛有大福慧,能救拔我,从二死海至三德岸,观心无心,从颠倒起,悟罪性空,正念实相,如是忏悔,众罪消除也。
  △五、随喜功德。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众生者,谓六趣四生一切种类;二乘,谓声闻缘觉;有学,谓三果四向;无学者,阿罗汉。如是六凡四圣一切功德,皆随所见,如贫得宝,欢喜庆悦也。
  △六、请转*轮。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轮。
  言世间灯者,谓诸佛世尊照灭世间一切衰败,喻如世间灯也。如是十方三世一切刹尘中,一一各有尘数刹,一一刹中各有尘数佛,现成正觉,众会围绕。今以普贤行愿力故,以身口意业现前劝请,转妙*轮也。菩提者,翻云觉,无上佛道之名,即正觉无上之真智也。*轮者,佛所说法,能拔众生恶不善法,转下众生人上圣道,故以为轮;又如转轮圣王轮宝,空中无碍,灭诸灾害。如来*轮亦复如是,一切世间天及人中无碍无遮,一切邪见疑悔灾害悉皆消灭。
  △七、请佛住世。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涅槃,此云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离众相故,大寂静故;又云圆寂,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名寂;又云灭度,灭生死之因果,度生死之瀑流也。十方三世一切佛刹尘数如来,教化缘毕,将欲示现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般涅槃,常住在世,经于佛刹微尘数劫,利乐众生。
  △八、常随佛学。有二:初、随学因行。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
  回向众生者,成熟有情也;回向佛道者,严净佛土也;如是二者要积福德、善根而得成就。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此三即是福德;请转*轮、请佛住世、随喜功德、忏悔业障,此四即是善根。能生妙果,生余善故,以此善根福德成熟有情,严净佛土,即是普贤圆满之行。一切如来因中如是修习,我今亦如是随学也。言回向者,回转所修善法,趣向所期,故名回向。
  △、随学果德。
  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言二切意乐皆圆满者,谓十方三世一切如来成正觉已,以神通变化现种种身,说种种法,随其乐欲成熟众生。我亦如是一切随学,以自身资财善根三者,供养三世如来,以此善根速成菩提,广度众生也。
  △九、恒顺众生。有三:初、总标;二、别显;三、结成。初中又二:初、严净佛土。
  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初二句明器世间严净,谓一切刹土无有丘陵坑坎,荆棘瓦砾,诸恶众秽,纯以黄金为地,宝树宝林八功德海,众宝楼阁,无量百千珍宝严饰也。众会围绕谓众生世间严净,愿一切有情悉闻正法,住正定聚不退转也。诸如来谓智正觉世间严净,于菩提树下成无上道,具足大智慧,觉了一切法也。
  △二、成熟有情。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离忧患者,谓离世间苦;常安乐者,谓得世间乐;获深正法利者,谓得出世间乐;灭除烦恼者,谓离出世间苦。复次离忧患者谓断集,常安乐者谓知苦,获正法利者谓修道,灭烦恼者谓证灭也。愿十方世界所有众生咸沾如是法益也。
  △二、别显。有四:初、妙菩萨行,即是戒学。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为菩提修行时者,谓自发菩提心已,为求自证等正觉位,广利有情,于其中间遍至一切趣中,随顺遍行一切菩萨妙行,在在受生,忆念本生,恒不忘失菩提之心,远离居家过患,恒趣出家。受持将戒,谓菩萨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无垢谓受得清净,无破谓护持不犯,无穿漏谓生止行二善。
  △二、无碍三昧,即是定学。
  天龙夜叉鸠盘茶,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以三昧力故,普观世间,随诸众生心之所乐,以种种方便,种种智慧,种种教化,种种调伏,随其所应变化言音,种种差别而为演说,显扬大乘法门。夜叉此云捷疾鬼,鸠盘荼此云瓮形,瞰人精气鬼也。
  △三、无作方便,即是照有之智。
  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波罗蜜者,此翻云到彼岸,或略云度,能到自乘所往圆满功德彼岸处故,度诸法之广远,到涅槃之彼岸故,谓十度行。言勤修者,谓未知令知,已知不坏,复令展转向上增长。言清净者,谓以大悲为本,身心调柔。恒不忘失菩提心者,谓安住大乘种性,修学其行。灭除障垢者,障谓烦恼障业障报障,垢即烦恼异名,渭六垢等。一切妙行皆成就者,谓圆满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妙菩提行。
  △四、普门般若,即达空之慧。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惑谓烦恼;业谓有漏三业,即善、不善、不动业等;魔谓四魔,即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是故魔境即是生死之境。今以平等心大悲心恒顺众生故,数数受生,行于世间道中,不为惑业魔境所累。言解脱者,谓作用自在,离系曰解,自在曰脱。不住生死,如莲华出水而不着水;不住涅槃,如日月在空而不住空也。
  △三、结成。有二:初、结行业。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初句明大悲拔苦;次句明大慈与乐;三句明竖穷三世;四句明横遍十方。
  △二、结行果。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以能尽未来际恒顺众生故,即是恒修普贤行。以修普贤行故,而得圆满菩提。
  △十、普皆回向。有三:初、回向正行;二、回向至圣;三、回向净土。初中又有十三:初、成就种姓,又二:初、得胜助伴。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
  为求熏习成就菩萨种性住,性自仁贤,性自成就菩萨功德,总持一切佛法种子故。愿于在在受生一切时处得遇胜伴,互相友助,欢悦亲附,以大殷勤,至极清净身口意业,同普贤行,同普贤愿,而正修行。
  △二、得善知识。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善知识者,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愿在在受生一切时处如理依止诸善知识,以悲愍心欢喜心,为我显扬开示普贤行法。
  △二、得胜解行。有四:初、供养如来。
  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
  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
  以清净心现前观见十方诸佛,为诸菩萨众会围绕。我以陀罗尼力、三摩地力及神通力,兴起广大供养,尽未来劫,无有疲厌。
  △二、摄持正法。
  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以兴广大供如来故,愿得总持于佛所说十二分教、八万四千法门,文句义理悉能摄持不忘,复能为他光显开示菩提行法。若自若他如实修行普贤行道,究竟清净,尽未来际,无有疲厌。
  △三、获无尽藏。
  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
  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
  以得总持摄正法故,获无尽藏。诸有中者,谓于欲有色有五色有中,流转受生,随所修行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无有穷尽。又约所行有四:一、定,谓摄心体寂不动;二、慧,谓悟人真性胜慧;三、方便,谓教化有情方便;四、解脱,谓如幻解脱。如是一一利益不空,舍恶离苦,如大药树王身,进善得乐,如如意宝身,名功德藏也。
  △四、现见尘刹。
  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
  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以得无尽功德藏故,遍于一切时处,求能益法,利乐众生。
  △三、趣人佛刹。
  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此下十二颂,约愿则显初地十愿,约因则显十地之行,约果则显如来十种不可思议法。今初颂中显佛受用身身密之相。此中所见佛及国土,与前诸颂所说众会围绕诸如来等不同,前者为三贤菩萨观见胜化身土,今说初地菩萨观见圆满报身及庄严土相,谓尽十方无尽世界,一一毛端,皆有穷三世际无量诸佛庄严色身净尽妙国土,我为修行菩提之行,趣人观见,乃至经历劫海心无疲厌。是即初地供养愿,以清净心常愿供养一切诸佛故,亦是初地极欢喜住,由正愿力见佛闻法,无倒受持,以四摄法成熟有情之行,亦是如来最胜身相不可思议。
  △四、趣人佛语。
  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
  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
  此显佛受用身语密之相。如前所见诸佛,各以圆音转妙*轮,于一一音具足一切音声,随诸众生种类差别,种种心性,种种欲乐,如其各自言音相状而得了解,如其希求而令趣人,我以净信谛闻无碍。言辩才者,速疾应机名辩;言含文采曰才。分别有四:谓法义、辞、乐说、四无碍辩。此是初地受持愿,受持守护诸佛正法故,即是二地增上戒住,四无量心普覆一切之行,亦是如来妙法音声不可思议。
  △五、趣人*轮。
  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
  恒转理趣妙*轮,我深智力普能人。
  前颂言通达如来随情方便辩才,此言通达如来随智真实*轮,即显佛受用身意密之相。三世一切如来恒常无间,于其无尽言音转妙*轮,我以甚深广大智力善巧通达无边义趣。此是初地转*轮愿,观请诸佛转未曾有法故,即是三地增上心住,胜定相应通明鉴达之行,亦是如来最上大智不可思议。
  △六、趣人诸劫。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人。
  此显佛受用身事业方便之相,谓于一念普能趣人尽未来际一切劫中。所有如来广大事业,未来如是,于遇去现在世亦然。此是初地修行二利愿,顺行菩萨正行故,亦显四地觉分相应增上慧住,修行无边菩提分法之行,亦是如来微妙光明不可思议。
  △七、趣人佛境。
  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
  亦常人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以于三摩地得自在故,善能趣人三世一切如来由诸静虑神变,所兴如幻事业。言佛境界者,谓诸佛自证真实境界,周遍法界不可思义,即是真谛;言如幻者,谓无自他性,假因缘有,即是俗谛;解脱者,不住生死,即是自利;威力者,不住涅槃;即是利他。此是初地成熟众生愿,一切器具足成熟故,即是五地诸谛相应增上慧住,修诸谛观工巧技艺,起诸事业之行,亦是如来圆满戒定,不可思议。
  △八、趣入神足。
  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
  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人而严净。
  如一极微尘中出现三世净妙佛刹,如是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微尘亦复如是,我悉趣人承事。此与彼前偈一微尘中尘数刹等所说不同,彼谓观见方便化土,此谓趣人庄严报土。此是初地承事愿,一切世界悉能化现故,即是六地缘起相应增上慧住,深入缘生空无相愿之行,亦是如来广大神足不可思议。
  △九、趣人佛事。
  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
  尽未来际,一切诸佛所有示现,或成正觉为世光明,或转*轮觉悟众生,或化缘已毕而般涅槃,如是八相,我以神力遍往礼敬,至诚劝请。此是初地净土愿,自净佛土故,即是七地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出入灭定示现难量之行,亦是如来智力不可思议。
  △十、成就智力。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门遍人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净庄严胜福力,无着无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
  以神通力念念相续,遍至一切佛前供养承事,安立有情成熟解脱,故云速疾周遍。以大乘力,于十方世界无边有情,随其种种根性乐欲,从一切门趣人大乘,故云普门遍人。以功德力真实成就利益有情,故云智行普修。以大慈力于诸十方世界普遍安乐一切有情,故云威神普覆。以胜福力念念相续,摄受无量福德积聚,故云遍净庄严。以智慧力于诸工巧技艺世间诸论,菩萨学处通达无滞,故云无着无依。以威神力念念相续,恒处三味,游于法性,复能善巧成熟有情,故云定慧方便。以菩提力速能成就诸佛不可思议功德,故云普能积集。此是初地不舍一乘愿,一切菩萨同一方便以大乘化故,即是八地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双照二谛,摧伏魔怨之行,亦是如来无所畏不可思议。
  △十一、成就贤行一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净治一切善业悉成无漏,断除一切烦恼习气无有余遗,蕴等四魔悉能降伏,以于惑业报三障对治无余故,则能圆满普贤行。此是初地利益不空愿,利益众生一切不空故,即是九地无碍解住,法明普见知众生根,四无碍解演说无畏之行,亦是如来大悲心不可思议。
  △十二、成就不共。
  普能严净诸刹海,解脱一切众生海;
  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
  亲近供养诸佛海,修行无倦经劫海。
  善能严净当来成佛一切佛土,令其情器无有过失,庄严清净;善能解脱一切有情生死涅槃二种怖畏;善以慧眼观察分别一切诸法;善能趣人无量无边尽所有相广大智慧;善能清净福德智慧二种菩萨行令无杂染;善能圆满一切菩萨大愿;善能兴起普贤供云,恒时供养十方诸佛,于上七种事业以精进力,经无量劫修行无倦。如是八种事业广大无边,不可思议不可测量,故云如海。此是初地成正觉愿,一切世界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一切佛事故,即是十地最上成满菩萨住,十力妙智之行,亦是如来不共法不可思议。
  △十三、成就菩提。
  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
  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
  三世如来最胜功德,皆依此愿而得成就,我亦如是圆满修学,依普贤行而成菩提,即是如来住具足功德之行。
  △二、回向至圣,有三:初、随学普贤,有二:初、约人。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
  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
  言长子者,最胜故,又以遍法界故,称一切如来长子。《华严经人法界品》,普贤菩萨告善财言:“我以如是助道法力、诸善根力、大慈乐力、修功德力、如实思惟一切法力、智慧眼力、佛威神力、大慈悲力、净神通力、善知识力故,得此究竟三世平等清净法身,复得清净无上色身,超诸世间,随诸众生心之所乐而为现形,为一切刹,遍一切处,广现神通,令其见者靡不欣乐。”
  △二、约法。
  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
  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
  身清净者,一一微尘有尘数身,一一身量遍满佛刹,礼敬诸佛,亲近承事;语清净者,一音具足一切言音;意清净者,刹那刹那菩萨行海恒现在前;行清净者,波罗蜜多行,静虑行,三摩地行,一一刹那究竟清净;刹土清净者,依此如前四种清净庄严佛土,器界情界广大丰盛。普贤菩萨以般若力善巧方便,成就如是五种清净,我亦兴彼同等。
  △二、随学文殊,有二:初、约人。
  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
  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
  文殊师利于往昔因地发誓愿言:为一一众生,誓尽未来际,受无量生死,而作大饶益,备修菩萨行,救诸众生苦,乃至又我于菩提亦不愿速证,当尽未来际,广利众生。广如《大宝积经.文殊师利受记会》所说。
  △二、约法。
  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
  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
  我所修行一切菩萨广大之行,实无有量,所获身语意密一切功德亦无有量,以安住如是无量行故,于佛菩萨无量神通智照无滞。
  △三、结成智行,有二:初、约人。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以文殊权实之智,证普贤深广之行,智依行得,故曰勇猛,行由智起,故曰慧行。如是智行圆融遍周法界,如彼二圣云何修学。我今回向一切善根,愿亦如彼随学。《曼殊千钵经》云:“尔时众生中菩萨摩诃萨一切有情,同修普贤曼殊行愿,证人毗卢遮那十大慈佛心观。”是故二圣法门相融不异也。
  △二、约法。
  三世诸法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如是文殊普贤二圣之行愿,常为三世诸佛之所称赞,我今以三轮无分别慧,合集所修一切善根善巧方便,回向普贤殊胜之行。
  △三、回向净土,有四:初、往生净土。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愿于临命终时,尽除一切三障,所谓烦恼障、业障、报障,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大众围绕现在其前,由彼大悲及自愿力,舍命无间,心无颠倒,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二、成就大愿。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既得往生极乐世界已,愿增上力,受得清净意生身。如上所说十大愿王一切愿义,皆现在前,既现前已,于彼愿义毕竟圆满无有余遗,乃至世间流转未空,我于彼中一切有情,悉为成办现前利益。
  △三、受菩提记。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见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长行云:“既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记荆,于当来世当得成佛。”
  △四、普利众生。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数百俱有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长行云:“得授记已,经于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
  △二、总颂无尽。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华严十地品》中,初地说大愿已,有十五尽界。彼经云:“佛子!此十大愿以十五尽句而得成就。何等为十?所谓:众生界尽、世界尽、虚空界尽、法界尽、涅槃界尽、佛出现界尽、如来智界尽、心所缘界尽、佛智所人境界尽、世间转*轮智轮界尽。若众生界尽,我愿乃尽;若世界乃至世间转*轮智轮界尽,我愿乃尽。而众生界不可尽,乃至世间转*轮界不可尽故,我此大愿无有穷尽。”
  △二、愿德劝持,有二:一、显德,二、劝持。显德又二:一、格量.功德,二、通显行果。今初。
  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
  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
  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
  长行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二、通显行果,有五:初、远离恶友。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
  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
  此显士用果。长行云:“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
  二、善得胜利。
  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
  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菩萨行。
  此显等流果。长行云:“此善男子得人生,圆满普贤所有功德。”
  △三、永尽业障。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
  此显离系果。言五无间者,梵云阿鼻旨,一受生无间;二寿命无间,以无中夭故;三身量无间,以身遍满故;四受苦无间,无等流处所故;五受报无间,以决定顺生故,由具上五义故名无间,随造一业便招此报。所言无间业者,即忤逆罪,谓杀父、杀母,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和合僧。此五随犯一者,皆得逆罪,堕阿鼻狱,经一中劫,受无间苦,故名五无间业。又四重罪名近无间,其罪亦重,故名为近。除普贤愿王及陀罗尼法威德力,无能除灭也。长行云:“若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消除。”
  △四、果报圆满。
  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
  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
  此显异熟果。长行云:“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又云:“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同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五、速成正觉。
  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伏诸魔众,
  成等正觉转*轮,普利一切诸含识。
  此显增上果。长行云:“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轮。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二、劝持。
  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
  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长行云:“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广说有十法行,谓书写、供养、施他、谛听、披读、受持、开演、讽诵、思惟、修习也。
  若人诵此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沈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长行云:“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普贤行愿品颂疏终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普贤行愿品讲要
  普贤行愿品讲要  (2003年10月25-27日讲于深圳弘法寺)  (壹)以佛法觉悟人生 一、世间四种错误的人生观  二、正确的

评论2015-01-0738924

普贤行愿品述义
  普贤行愿品述义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述义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释智谕撰解  本品即六十华

评论2015-01-0795417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  会性法师讲述  民国七十四年农历正月于屏东普门讲堂  介绍华严经三译  明译史  释题—先释

评论2015-01-0766324

普贤行愿与大乘佛教的修证
  普贤行愿与大乘佛教的修证——楼宇烈  在汉传佛教中,普贤菩萨与地藏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分别表征了大乘佛教的行、愿

评论2015-01-0725403

关于《普贤行愿品》
关于《普贤行愿品》现在我们来到的峨嵋山是普贤菩萨度化众生的道场。关于这一授记,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中都没有任何的疑问,大家

评论2015-01-0712000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品随闻记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随闻记湛山倓虚大师着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随闻记序大矣故。入不

评论2015-01-0731614

《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一章 导论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净慧大和尚慈悲,让我给大家讲《普贤行愿品》,我本人对这部经典没有什么研究,正好借

评论2015-01-0741575

济群法师《普贤行愿品》
第一章 导论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净慧大和尚慈悲,让我给大家讲《普贤行愿品》,我本人对这部经典没有什么研究,正好借

评论2015-01-0774705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唐罽宾三藏般若奉诏译慈舟法师讲述剃度弟子比丘尼释通方记录归依弟子优婆夷沈国华记录慈舟大师传总释名题序分正

评论2015-01-0770696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讲记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慈舟法师著慧律法师讲1991年7月20日文殊讲堂(师父拍一下醒木)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

评论2015-01-077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