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经首页 频道列表

念佛即禅观论 (明·蕅益)

2015-03-303820

念佛即禅观论
明·蕅益大师著


  或问蕅益子曰: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同耶异耶?
  答曰:同异皆戏论也。即亦同亦异、非同非异,亦戏论也。以三种法门,无不离四句故。若知一切法,无非即心自性,仍可四句而诠显之。何者?梵语禅那,此云静虑。静即是定,虑即是慧;静即止,虑即观;静即寂,虑即照。是故定慧也、止观也、寂照也,皆一体而异名也。或谓寂照约性,余二约修;止观约因,定慧约果,不过一往语耳。
  夫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虽昏迷倒惑,灵知终不可灭;虽流转纷扰,本体终未尝动。此岂非寂照真源,止观血脉,定慧根据乎?究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参禅。达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止观。思惟忆持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念佛。盖念者始觉之智,佛者本觉之理也。
  就此念佛法门,有念自佛、他佛、自他佛之不同。若单念自佛,与参禅、止观全同。若单念他佛,与参禅、止观,亦异亦同。若双念自他佛,与参禅、止观,非异非同。
  夫念自佛者,是四念处观,所谓观身、观受、观心、观法。若一切法门,不为四念处所摄,即外道法。故知与禅观同也。
  夫念他佛者,或念相好、或法门、或实相,或不能作此三种念者,则但持名号。若念相好,一往似与禅观异。然必止息异缘,专观彼佛,则仍与止观同,亦仍与静虑同也。念法门者,例此可知。若念实相,虽托他果佛为异,然终无两种实相,究竟是同。若持名号,一往亦与禅观异。然无论解与不解,而所持之名,当体无非一境三谛;能持之心,当体无非一心三观。故曰:明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一。是则心无异缘,即是静是止;名号历历,即是虑是观,亦究竟同也。
  夫双念自他佛者,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乃托他佛,助显本性。由悟本性,故与禅观非异;由托他佛,故与禅观非同。是谓胜异方便,无上法门。《文殊般若经》、《般舟三昧经》、《观无量寿佛经》等皆明此圆顿了义,而《妙宗钞》申之为详。凡栖心净土之士,不可不熟究而力行之也。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略论安乐净土义 昙鸾法师
  问曰:安乐国于三界中何界所摄?  答曰:如《释论》言:如斯净土,非三界所摄。何以故?无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

评论2015-03-30392

赞阿弥陀佛偈 昙鸾法师
赞阿弥陀佛偈昙鸾法师 作南无阿弥陀佛(释名无量寿傍经奉赞亦曰安养①)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现在西方去此界,十万亿刹安乐

评论2015-03-301067

怀净土诗 [元] 中峰禅师
怀净土诗(一百八首)[元] 中峰禅师尘沙劫又尘沙劫,数尽尘沙劫未休;当念只因情未撇,无边生死自羁留。四大聚成玄兔角,六根缚住

评论2015-03-301210

西斋净土诗 怀净土诗七十七首并自序
(明)四明梵琦楚石著(清)西有沙门智旭点定  儒者之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说者曰: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信

评论2015-03-30792

西斋净土诗 十六观赞二十二首
日 观第一观门名日观,遥观落日向西悬。光明了了同金鼓,轮相团团挂碧天。身去身来心不昧,眼舒眼合意常缘。众生与佛无差别,即见

评论2015-03-30439

西斋净土诗 化生赞八首
白 鹤西方白鹤岂凡曹,朱顶玄裳格调高。岂与仙人作骐骥,难同海雁啄腥臊。孤游不隔云天路,六翮何惭腹背毛。能赞苦空无我法,有闻

评论2015-03-30448

西斋净土诗 析善导和尚念佛偈八首
析善导和尚念佛偈八首原偈: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你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

评论2015-03-30662

西斋净土诗 怀净土百韵诗
欲生安养国(以信愿起),承事鼓音王。合掌须西向,低头礼彼方(标境必不可儱侗)。观门诚易入,仪轨信难量(行仪必不可苟且)。

评论2015-03-30451

西斋净土诗 娑婆苦渔家傲十六首
听说娑婆无量苦,能令智者增忧怖(愚不知也)。寿命百年如晓露,君须悟,一般生死无穷富。绿发红颜留不住,英雄尽向何方去?回首

评论2015-03-30468

西斋净土诗 西方乐渔家傲十六首
听说西方无量乐,三贤十圣同依托(同居超胜在此)。稽首弥陀圆满觉,长参学,川流赴海尘成岳。佛性在躬如玉璞,须凭巧匠勤雕琢。

评论2015-03-30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