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经首页 频道列表

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2015-01-06823590

  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一卷
  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二卷
  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三卷
  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一讲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唐 于阗国 三藏沙门 实叉难陀 译
  尔时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萨言。佛子。一切世界。诸菩萨众。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云何而得梵行清净。从菩萨位。逮于无上菩提之道。
  法慧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修梵行时。应以十法。而为所缘。作意观察。所谓。身。身业。语。语业。意。意业。佛。法。僧。戒。应如是观。为身是梵行耶。乃至戒是梵行耶。
  若身是梵行者。当知梵行。则为非善。则为非法。则为浑浊。则为臭恶。则为不净。则为可厌。则为违逆。则为杂染。则为死尸。则为虫聚。
  若身业是梵行者。梵行则是行住坐卧。左右顾视。屈伸俯仰。若语是梵行者。梵行则是。音声风息。唇舌喉吻。吐纳抑纵。高低清浊。
  若语业是梵行者。梵行则是。起居问讯。略说广说。喻说直说。赞说毁说。安立说。随俗说。显了说。
  若意是梵行者。梵行则应是觉。是观。是分别。是种种分别。是忆念。是种种忆念。是思惟。是种种思惟。是幻术。是眠梦。若意业是梵行者。当知梵行则是思。想。寒。热。饥。渴。苦。乐。忧。喜。
  若佛是梵行者。为色是佛耶。受是佛耶。想是佛耶。行是佛耶。识是佛耶。为相是佛耶。好是佛耶。神通是佛耶。业行是佛耶。果报是佛耶。
  若法是梵行者。为寂灭是法耶。涅槃是法耶。不生是法耶。不起是法耶。不可说是法耶。无分别是法耶。无所行是法耶。不合集是法耶。不随顺是法耶。无所得是法耶。
  若僧是梵行者。为预流向是僧耶。预流果是僧耶。一来向是僧耶。一来果是僧耶。不还向是僧耶。不还果是僧耶。阿罗汉向是僧耶。阿罗汉果是僧耶。三明是僧耶。六通是僧耶。
  若戒是梵行者。为坛场是戒耶。问清净是戒耶。教威仪是戒耶。三说羯磨是戒耶。和尚是戒耶。阿阇黎是戒耶。剃发是戒耶。着袈裟衣是戒耶。乞食是戒耶。正命是戒耶。
  如是观已。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着。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
  此中何法名为梵行。梵行从何处来。谁之所有。体为是谁。由谁而作。为是有。为是无。为是色。为非色。为是受。为非受。为是想。为非想。为是行。为非行。为是识。为非识。
  如是观察。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无取着故。心无障碍故。所行无二故。方便自在故。受无相法故。观无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为清净梵行。
  复应修习十种法。何者为十。所谓。处非处智。过现未来业报智。诸禅解脱三昧智。诸根胜劣智。种种解智。种种界智。一切至处道智。天眼无碍智。宿命无碍智。永断习气智。于如来十力。一一观察。一一力中有无量义。悉应咨问。
  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
  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竟
  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梦参老和尚讲于五台山普寿寺
  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公元二○○四月十一月初六(农)
  第一讲
  我们前面讲的是〈十住品〉,讲如何证得十住,讲如何修行来进入十住的位子,而且是一住一住的说。〈梵行品〉呢?是通说十住菩萨修行的方法。在〈十住品〉中,不论出家的、在家的,是通修的;在〈梵行品〉就不是了,〈梵行品〉专指出家人所修的清净梵行。
  因此,第一步你得出家,梵行才能清净,你的行为才能清净。前面的〈十住品〉,是随你所修的事相而有差别,那都是缘,缘归于实。怎么入住的?这就要讲入住之因,入住之因有自行、他行这两种清净的行为,那就叫清净的梵行。
  在品会的次第上,虽然〈十住品〉在前,但是只要讲到“行”,就是〈梵行品〉在前。若是说修行,是清净梵行的意思,也叫“行”;若是说法门,那叫“梵行”,是指行门的涵义,两者有所不同。
  前面的〈十住品〉是入了住,入了位了,那是怎么来的呢?如何入的位呢?也就是入住之因,这就要修持两种清净梵行。前面的〈十住品〉是一位一位的讲,〈梵行品〉就不是了。在《华严经》里头,〈梵行品〉的量最少,意义最深;这品的意思说到了空了,到了绝相了,言说不多,略示而已。
  前面的〈十住品〉,从初住开始就成佛了,一住一住,位位都成佛。这是怎么修的呢?不由他悟,也不由他教,自悟成佛。他的观、思惟修,跟他的行为成了一个了,也就是一切法,“即心自性”。一切法就是自己的心,每位都是这样。“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自己成就了,不是由他人开悟的。
  现在这一品叫〈梵行品〉,梵是印度的原话,简略说叫“勃嚂摩”,中文就翻为“净”,清净的净。在杂染当中,达到清净了,所以叫“梵”。
  梵就是行,真实的境界,无境界的境界。我们的智能,跟我们的行为是一个了,以智能来指导你的行为;你的行为都是智能,这叫梵行。依着这种道理,解释〈梵行品〉,跟《大般涅槃经》的〈圣行品〉是相通的。《涅槃经》讲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这里是总说,就叫梵行。
  依着梵行,第一个是随相,随一切相而离相。随什么相呢?随着一切世间诸法之相,随相者就是无相,〈梵行品〉就是要达到无相。
  随相是什么意思?像我们染衣出家、乞食,这都是随相的意思。但是随相的时候、修的时候,不要生起任何执着。谈到戒律,在你修的时候无所着,在你修持戒律法门,学戒相的时候,先懂得戒相如虚空。戒相如虚空就是离相,不要着相;随相而无所着,随相而离相,懂得了一切诸相,像空一样的。
  这也得依缘,一种是有缘,一种是无缘;一种是生缘,一种是法缘。现在是缘起法,缘起无缘,我们所要讲的一切戒相,有生缘有法缘,现在讲的是缘即无缘,缘没有缘。
  咱们前头讲了,十住菩萨大悲心很切了,而不舍离众生。知一切法的空义而随缘,就是性空缘起;但是随缘而不执着,不执着就是性空义。因此,才能入到住位不退,初发心时就成正觉,一发菩提心了,成就信心了,就成佛了。
  无缘义在〈梵行品〉上讲,是知道一切境界相,如幻如梦。至于观察众生而不舍离众生,这是有缘义。随缘的时候,是有分别的,这要依照你的智能。缘有大有小,有远有近,知道这些境界如梦幻泡影,都是虚幻不实的,这又是无缘义。
  无缘义,就是无分别的智能;有缘,就是有分别的智能。慧有两种,同时达到分别就是无分别,无分别而随缘,就起了分别了。在有相当中,观察诸法无相,了知诸法平等。
  “离念契玄”,离开你的思惟、念头,这是玄义,又叫密义。我们讲一部经的义理,这个义理跟凡夫也是一样的;不起分别心,知道是平等平等。因为这样,才能究竟入到大乘义,也就是华严义。这两个不是两个,是一;一即非一,就是二。要是只说缘,那就是一,有缘无缘,就是二。
  梵行是纯粹指实教说的,没有权,没有善巧方便,完全就它的实义说。这个梵行的行,一行就具足一切佛法了,这是华严的〈梵行品〉。
  当你念经文的时候,〈梵行品〉不用五分钟就可以把它念完了,可是讲起来,应该要两个月吧!要是展开来讲,就没完没了;收摄来讲,一念不生,什么都没有,说一句话就完了,乃至一句话都不说,就完了,就没有了。
  所以有一次佛升座的时候,佛没有说法,就把花拿起来,佛这么一拈花,迦叶尊者微笑,佛就不说了;一言没发,下座了,这就是清净的梵行。
  又有一次讲经,佛升座的时候,文殊师利菩萨当维那师,只唱一个偈颂,佛就下座了,一句话也没说。“法筵龙相众,当观第一义,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佛就下座了,法王法就是这样;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没有言说的。可是,那样的境界,无法接引一般众生,所以才又立了各种经论。
  本来〈梵行品〉跟〈净行品〉是不同的。这个“梵”也当“净”讲,不过〈梵行品〉并不是〈净行品〉,两者不同的;〈净行品〉是有作,〈梵行品〉是无作。〈净行品〉,一举一动都要依着文殊菩萨教授去做,身口意三行,心里要观,口里也要念,身体还要去做。有时候是大悲跟大智,又修事,又修理,事理双修;又修观又说行,观行双运,达到成佛。
  至于〈梵行品〉这品呢?我们要解释解释,为什么叫〈梵行品〉?为什么〈十住品〉完了,接着就说〈梵行品〉?这是什么意思?这是告诉你十住是如何修成的,那是修梵行而成的;以清净的梵行,利益众生。
  修行一切法的目的是化度众生,本来是没有行可得,也没有梵可说,也没有什么是净,也没有什么是不净;可是为什么必须如是说?为了接引众生。
  〈梵行品〉中,问的人是正念天子,在家的居士问出家人的事。修清净梵行是出家人才能修的,他要想达到清净梵行,正念天子得出家,他不出家,是达不到的。
  什么叫正念呢?正念天子的名字是以德称的,不是像咱们起个名字就算了。正念是什么念?无念,无念而念才称正念。随做任何事情,无念,这是正念。
  有念,有着,有缚,有挂碍;无念了,没着,没念,没挂碍,什么都没挂碍。但是念即无念,行念的时候达到无念,以无念为主,以这个来利益众生,这叫什么行为呢?第一义天,自在行。这里头的解释很多了,我们略微说一说就是了。
  这一品的法会之主,是法慧菩萨。能说的人叫“法慧”,问的人叫“正念”,“正念”是无念之念;“法慧”又怎么解释呢?随你做任何事,无念,这叫法;以法简别,不是情,是法。懂得这个义理了,就叫智能的慧。要是一动了情感,超了理了,理性就失掉了,要单用理性,情亡了,这才叫法慧。这个名词的义理,前面虽然讲了很多,可是,一个名词的义理,无穷无尽的。能问的人是正念天子,说法的人是法慧菩萨,这也是〈净行品〉。
  清净梵行的〈净行品〉,跟前头文殊师利菩萨说的〈净行品〉不一样。这是名住,十住成佛的,一入十住位就能成佛了,这叫住佛。这仅仅是所入之门而已,从那个门进入,究竟成佛了。
  前头讲的〈净行品〉,到了究竟,就无行了;无行才清净,有行都不清净。要从有行,达到无行,所以这一品叫〈梵行品〉,不叫〈净行品〉。
  “无住之住”,所以叫佛住。“无行之行”,就是利益无众生的众生,这两句话大家多思惟思惟,这是究竟的了义。这叫清净的梵行。大家以这个意思来学〈梵行品〉,不要执着。要多参,多观。参者就是思惟修,也就是观义了,大家要根据这个意思去想。
  对于这品经,大家要这样看,是无住之住的,是佛住的,佛住即无住。以清净的梵行利益众生,利益那个无众生的众生。如果你不从这里进入,后面的华严义,是很深的,就没办法进入,这仅仅是开始。这才是住位的菩萨,住位的菩萨修行、发心、成就,等到了行、向、地,到十地、十忍、十通,你更没办法进入了。以这个观念多去思惟,才能进入华严境界;如果不建立这么样一个智能心去观照,你诵《华严经》,只是诵文字而已。
  以下讲〈梵行品〉的经文,这品的文字很少。刚才跟大家说,念诵的时候,三、四分钟就可以念完了。但是要把它开阔解释起来,真正进入,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那就难了。
  尔时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萨言。佛子。一切世界。诸菩萨众。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云何而得梵行清净。从菩萨位。逮于无上菩提之道。
  法慧菩萨现在是会主,正念天子就向法慧菩萨说,一切菩萨依着如来的教导,染衣出家,怎么样才能够梵行清净?出了家了,先讲戒,如何能使他戒行清净,不犯戒?依如来教,直至成就无上大菩提。
  这个必须先知道天是什么义?天者,有几种解释了,在〈梵行品〉讲,就叫净,天者就是净;天者自然义,自然的清净。正念天子所问的,是事是理,是染相,是净相。他问的意思就是染相绝对没有了,梵天就是清净。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念和无念,作和无作,行和无行。正念之念就是无念之念,就叫正念了。
  答者呢?就是法慧菩萨。我们前面所讲的第五住,方便善巧,用巧慧,巧慧是从智能开出来的方便慧。依着梵天修的清净行,这清净行在《华严经》上讲,有两种义:四禅八定,也就是八禅。大梵天的净天,哪个净天呢?把它用到梵天,形容着第一义,就是刚才跟大家念的,文殊菩萨唱的“当观第一义”,第一义天,梵行就成就了。
  出家染衣之后,如何达到梵行清净?这是正念天子所问的境界。答呢?正念天子的答,那就多了。要想清净,行清净行,他的因是清净的因,没有因怎么能成果?因因而成果,这个果怎么成的?观,是观成就的。自己的心清净,离念清净,离相清净。出家染衣必须得戒律清净,什么样子才算戒律清净?过午不食了,过午没吃饭,这就清净了吗?不是的,这叫戒相。
  要离开这些相,知道这些相是无相的。我是人,人得吃饭,得穿衣服;离开人相,还得离开他相。自人他人,乃至不是人,都得要吃,凡是众生都得要吃。因此,面对这个问题,大家看看法慧菩萨怎么回答。
  法慧菩萨言。
  有问必有答。
  佛子。
  法慧菩萨称正念天子,能在这个法会上问这个问题,他的智能跟法慧菩萨也同等了。一唱一答,大家唱答度众生,没有问,法怎么生起?每个法会都有人请,无请不说,没人请不会说的。
  菩萨摩诃萨。修梵行时。应以十法。而为所缘。作意观察。
  作意就是观照,观照以智能观察;观察就是研究,推究十法。正念是无念,法慧就在这个正念,怎么达到正念?是因为无念,无念达到正念。
  出家了,如何能成就清净梵行?那就研究一下吧,就因着这个问题来答复的。得依着十种观察,念即无念,住亦无住,十住都是住亦无住;无念无住,还要依着十种境界相,这叫缘。
  要显示性空,必须依着缘起,没有缘起怎么能性空?要想成就性空,也要缘起,从缘起达到性空,因为性空才能成就缘起。
  所谓。身。身业。语。语业。意。意业。佛。法。僧。戒。应如是观。为身是梵行耶。乃至戒是梵行耶。
  十个,圆满数。如是观,一个一个观吧!
  “为身是梵行耶。乃至戒是梵行耶。”有身才能持戒,没身,佛给他说戒干什么?持戒是为了什么?戒行清净,戒是要达到梵行清净。如果你有个持戒的心,有这个念,如果再有那些戒条,那还能清净吗?那本身就是不清净了。如何能合乎梵行的体呢?梵行的体是什么?法身,法身清净。为什么会不清净呢?身口意造业就不清净了,那就违背佛法僧三宝,违背戒。
  这十个并不是在文字上讲,而是我们每个人的身口意。身是体,身所做的事就叫业用。语是体,语业就是用。意是体,意业就是用。一个变成两个,就是六个。身口意的三业,加上它的业用就是六个了。六个再加上佛法僧戒四个,十圆满。
  那么,身口意所行的,就是你所依止处,是一切业性的因。要想成就清净行,还要假佛法僧三宝作助缘。佛法僧三宝所行的就是戒,戒就是体,就是行的体,所以佛法僧戒,要缘念这十种法,所缘的境,就是这十种法。
  观察什么呢?对境观心,对着境界相,观照你自己的心。问的是染衣出家了,受了净行了,学戒就是受净行了。怎么样观呢?答的时候,就依着这十种观。你要是不观察,跟权乘菩萨,跟小乘罗汉,不就是一样了吗?一切戒都是因缘而起的,没有因缘,佛不制戒的。如果起心,要起个念头去持戒,就叫迷,这叫颠倒。
  这样说,那还要怎么观呢?问题就在这儿,假一切为缘,显这些事情没有自性,观不是观他的相,而是观自性;相尽了,理就现了。咱们是相不尽,因为梵行生不起来,境界不现。
  观是思惟,把思惟当成寻伺。观这十法,分成十段,在这十段里头,若染若净,染不是净,净绝不是染;犯戒绝不是持戒,持戒也绝不是犯戒;犯戒就是染,持戒就是净。犯戒跟持戒这两个,是相互违背的。
  这个地方讲犯戒、持戒,都是法的自体。没有犯戒、持戒,如果还有个犯戒持戒,说持戒清净了,犯戒不清净了,不合乎清净梵行。你要是不细细的观察,这个道理你就会混淆颠倒了,弄不清楚了。
  只要说身,身本身就通善与不善,他所做的业也是。业有善业有恶业,善业是顺理的,持戒的;恶业是不顺理的,破戒的,非理的。梵行是善性,违戒是恶性,两个相违的,于理不顺,这两法是不相同的。
  若身是梵行者。当知梵行。则为非善。则为非法。则为浑浊。则为臭恶。则为不净。则为可厌。则为违逆。则为杂染。则为死尸。则为虫聚。
  身体究竟是梵行,还是非梵行?在身体上找梵行,什么是梵行?在他的运动当中什么是梵行?在他的行为当中,什么是梵行?什么不是梵行?这体究竟是善是恶?有个决定义吗?你必须得吃饭,穿衣服,你的生活,要以衣食住行来资助;那就这个身体的自相是善是恶?是清净?是染污?实际上这个身体,不论种子、住处都是不净的,是可厌恶的。怎么样把他变成清净?他是作业所依,作业都是身体做,口里做,意做。你要仔细观察,就说咱们这肉体,是有知?是无知?他死不死?他清净不清净?每个人都观察观察自己的身体吧,清净不清净?佛教导我们,这个身体有八万户的虫子,在我们身体聚集。换句话说,我们身体住了八万家的虫子。
  在讲到这段经文的时候,我考虑了很久,要不要讲?讲讲还是有好处的,不过大家听着可别生起烦恼!不讲呢?大家迷迷糊糊就这样过吧!为什么我这样说呢?佛在世的时候演说华严,可是华严这个法不在世间,《华严经》不在世间;佛不是在菩提场演吗?是,但是佛在菩提场演的时候,一个世间人也没有。那些大阿罗汉,舍利弗、目犍连,佛跟前的弟子一个都没有,他们根本不知道演华严这回事。大家看看吧,从开始演的时候,来的听众都是什么样的人?演《华严经》的时候,都是什么样的人?哪有人间?哪有凡夫?
  之后,佛再说法的时候,讲不净观,讲这个身的时候,也就是人间相、世间相。每个人身上有八万户虫子,九亿只虫子,就这个肉体,把它分析开来,是大虫聚,整个是虫子。这个身是善不善?本身善不善?色受想行识,这叫五蕴成身。
  行蕴,广说就有这么多,这都是不合理的,理上没有。顺着教义理而生心,这个心是指善说的。身体本身不善不恶,作善事是善,作不善的就是恶了,你说这个身体是善是恶呢?它的体是无记性的。
  在〈大智度论〉里讲,有五种不净。相不清净,种子不净,就是指咱们身体的种子,都是父母所生的。父精母血,业因识种,以成身分。这是说我们这个身体是父精母血,再加上你的业识。
  所以在《楞严经》上,阿难尊者问佛:“佛!您这个身体,是怎么形成的呢?”佛也是父精母血所生。他是佛的堂弟,他的父亲跟佛的父亲,净饭王跟白饭王是弟兄。他为什么问这么个问题?他说:“我看你的身体跟我的身体好像一样的,没什么差别,为什么你是佛?我是众生?”涵义是这样,我也是父精母血,你也是父精母血,为什么你成就那么样的一个身体,而我却成就这样一个身体。
  其实,在那个时代,阿难虽然没有三十二相,也是非常英俊漂亮了。他就说一个偈颂了,“我心里常时想,赤白二滴,父的精是白,母的精是红,赤白二滴,云何能生妙明紫金光聚?”我只举这么一句,这里不是讲《楞严经》,而是证实种子是不清净的,都是父精母血所成的,另外再加个识,没有识是不成的了,加上一个识,来成就我们这个身分。
  怎么成的呢?住处不净,当时住在母胎之中,住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当母亲吃的饮食在生藏等到发酵了,到了熟藏里头去了,我们住在这么个地方,自体不净。佛说有三十六物成就我们这个肉体。爪生脉长,脉转筋摇,这是说指甲长,头发再生,身上的筋脉在摇动,都是这些来成就的。
  自体就是不净的。三十六物,就是身体的三十六个零件。现在不是造机器人吗?他能造眼睛,也能造耳朵,这中间的识怎么造?造不出来。
  他自体本来不清净,三十六物所成的,自相不净,外相也不净。外相所表现出来的是什么呢?九孔常流不净。两个眼睛,两个鼻孔,大小便溺,一个嘴巴,两个耳朵;这九个孔,九个洞,九孔常流不净。外相不净,眼睛要长眼屎,鼻子要出鼻涕,嘴巴要吐痰了。比如说他是清净的,谁吐的啖,谁也不肯再把它吃回来。它不净了。大小便溺,可以排泄,但是你要他喝自己的尿,吃自己的粪,他干吗?往外排可以,往回再收,不干了。
  所以佛说,自体不净,这个大家都懂得了。这一个身体,毕竟不净,要是气绝以后,死了。天气要是炎热的时候,只要半天的时间身体就膨胀了,就馊了。包括他自己的子女,都不会去了,所以究竟不净。
  〈大智度论〉有个偈子,“是身种不净,非余妙宝物,不由白净生,但从秽道出。” “是身为臭秽,不从华间出,亦不从薝卜,犹不出宝山。” “地水火风质,能变成不净,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洁。”用大海水洗,怎么洗也洗不干净的,没有干净的。“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这个皮带囊是漏的,每天九个孔都往外漏,漏出来都是不净。“谛审观此身”,说你好好审察,观你这个身体,“必归于死处”,一定要灭亡、消失的。
  佛在世的时候,比丘都修不净观,他观一观,非常厌恶他的这个身体,就自杀了。比丘都自杀,还得了!佛就制戒了,不许自杀,自杀要下地狱的。不自杀,他思想烦恼的很,怎么办呢?请外道来杀他。内道,谁也不肯杀人,就请外道杀,外道怎么肯干呢?说我给你财物,把我所有的都给你,你把我杀死。后来佛也制戒了,不许可外道杀。
  这是修不净观,没有修成就会出现的障碍!怎么会没有修成就?观身不净,他好像是成就了,可是他一直呕吐,不能吃。
  修不净观要是修成了,可以破除你对身见的执着,不要贪爱,不要执着;要是道没修成,修修的,或者精神错乱了,或者看着生起恐怖感。
  修不净观行,是破除你的颠倒见。颠倒见是什么呢?每一个人自己的身体都是脏的,可是你到社会上问一问吧!都感觉自己很干净的,其实洗多少次澡都不行的。
  这是佛经上说的,用大海水洗,你一直洗,怎么洗也洗不干净。要是把皮肤洗坏了,里头流出来的更脏了,没办法干净的。这个法是佛刚成道的时候说的。那时魔王有三位美女,魔王就让她们去破坏佛的戒行,她们就到佛跟前来供养。她们说,自己如何如何美,那时佛就说:“妳们自己观一观,观一观你们的身体。”佛的身心寂然不动,等到给她们说法时,佛就用神通了,让这位三魔女一观,她那身体九孔常流,涕唾便溺,什么都来了。好!她们不能魔佛了,自己吐了起来!她一观,观的受不了了,一直呕吐,有的是从口而出,有的是从身上而出,都是虫子。
  刚才我念的那数字,就是佛告诉这三位魔女,说她们身上有八万户,有九亿小虫子在里面游戏,这是清凉国师从《观佛三昧海经》这部经上摘下来的。
  修梵行的,观的是体,观的是性,性能澄净。一切圣贤是顺法的这个体,体无杂染。这个体是什么体呢?与智相应,跟智能相应,为善所集成的。为善所集成的是什么体?法性体,清净无为的梵行。离开咱们上面所说的那些相,离开了八识心的性,得到真如法性为体。
  让你观这十种法,哪个是梵行?
  若身业是梵行者。梵行则是行住坐卧。左右顾视。屈伸俯仰。
  身业,身所做的业,并不是什么事业了,而是你的行住坐卧,或者头部左右回旋。行住坐卧,屈伸俯仰,就像咱们做各种姿式运动,这是身之作用,这叫身业。不是说你做士农工商,而是说你身体所要动作的,所做的这个,就是身业。
  这是梵行吗?包括你所得的神通,神通是妙用了,那是梵行吗?诸大菩萨,诸阿罗汉都有神通妙用了,这个是梵行吗?行住坐卧四威仪,左右顾视,屈伸俯仰,这是身所作业,这个是梵行吗?
  咱们再讲深入一点,持诵、礼拜乃至禅坐。我们一学打坐,你能坐着舒服,能修行就好了,什么单盘膝、双盘膝,这是梵行吗?这都是形式。你说咱们打坐时,非得腿子双盘上,这个形相是善?是恶?单盘的,就是恶吗?乃至不会盘腿子,他就这么坐着,站着也入定。行住坐卧都入定,行般舟三昧的时候,他是站着,并没有坐着,行住坐卧四威仪,究竟是善是恶?让你自己来判断。
  若语是梵行者。梵行则是。音声风息。唇舌喉吻。吐纳抑纵。高低清浊。
  说话,语言,音声、风息,舌、牙、喉、吻、吐、纳、抑、纵。声音高,声音低,这是梵行吗?佛是这样说了,咱们才知道;没有佛说,咱们不懂这个。咱们的语音是怎么发出来的?风息,风出七处而发音,口中有风,人要说话的时候,口里头的风,到达肚脐眼里头,这时候肚脐眼响出来音,触到七处,才生出语言。
  这个咱们恐怕没作过观想。风叫“优陀那”,触脐而上去,要想说话,那风触到肚脐眼,肚脐眼往上走,这个风触到了七处,完了经过牙床子,经过牙齿,经过嘴唇子;它上升的时候,还得经过咽喉,还得经过舌头,那么就发音了,得经过这么七处才发出声音。或者发脾气,生气了,也是这样。触动,唇舌齿牙喉,这样才能出声。
  鼻子塞了,鼻子堵了,声音也变小了;所以,还得加上妄想习气,来跟这个配合,才能发音。还要经过你心里的动作,想说什么,这只是说的语言。
  说言语,梵行则是音声风息。有风得有气息,得有胸,还得有舌,还有喉,还有吻,还有吐纳抑纵、高低清浊,才能发出音来。要不是佛经上这么说,咱们没想过这些,没做过这个观,这是佛教导我们,从佛经上学到这么个道理,这是语。
  若语业是梵行者。梵行则是。起居问讯。略说广说。喻说直说。赞说毁说。安立说。随俗说。显了说。
  语的业是什么?起居、问讯、略说、广说、喻说、直说、赞说、毁说、安立说、显了说,这个是非善非恶。这都不是善,也不是恶。
  若意是梵行者,梵行则应是觉。是观。是分别。是种种分别。是忆念。是种种忆念。是思惟。是种种思惟。是幻术。是眠梦。
  这个是觉,也就是寻求。觉就是找,或者别人说话,你想他说话的意思,那也叫寻伺。这是观,你观这些境界相,属于善、属于恶。但是,这个善恶可就假你的意念了,假你的习气了,这是总说的三业了。这三业就是你现在所有的作业,观什么呢?观身、观身业,观语、观语业,观意,观意业,这总共有六个。
  在你观察之后,去找,就是寻伺;因为观的时候,有时想粗的,有时想细的,这都是不定的了,这都不是善、恶。分别去找原因,随念的计度,这些是有相的?还是无相的?是清净的?还是染污的?这叫随念分别,有的是自性分别,有的是思量、寻伺,计度的分别。
  你所缘的境,缘念的境界相上生起的分别念头,但是这都是属于有相的分别。无相的分别,缘念过去,缘念梦境,那没有相;随你所缘,自然的生起分别,有的是有相的,有的是无相的。
  或者自己寻伺,或者伺察,这是染污的?这是清净的?什么叫染污?什么叫清净?你得下了定义,完了去起分别。
  忆念呢?就是追忆过去,回忆过去所做过的事,所做的境界相,那是没有境界相的了,只是你的忆念,忆念是没相的。
  思惟呢?这不是智能,只是聪明;有的人因为他的慧力轻的,他辨别不出来,那就不是智能,跟佛的智能不一样。
  你的希望,你的理解,你的念,你的定,你的定慧,这都是属于种种忆念。这里头有恶有善,有的是虚幻的,没有实在的事,都是自己心想,思、念都是相通的,意识所缘念的。
  当我们睡觉的时候,睡的比较清醒,会作梦。作梦通不通善恶呢?通。梦中作恶,梦中杀人,梦中打架,梦中骂人,梦中害别人,法律不能制裁,他只是作梦;但是你的善恶、善性、恶性、无记性,在三性里头就给你分别这些了。善、恶、无记,这些都是属于唯识里面的,《华严经》不分别这些,只是这么介绍而已。
  让你在这几种当中观察,观察什么呢?这十种当中,哪个是梵行?这只是说前面六个。佛法僧戒是净业吗?等讲到佛法僧戒,你一观察就知道了。身口意三业,这里头都有善有恶;让你观察这六种,前面身、身业,口,口业,完了讲意和意业。前面讲的是意,意就是意里头包含着观察、寻思等等。
  若意业是梵行者。当知梵行则是思。想。寒。热。饥。渴。苦。乐。忧。喜。
  意业呢?业就不同了,一说到意业,“当知梵行”,意业的梵行,意的作用,思、想,寒、热,饥、渴,苦、乐,忧、喜,这是意业的十种,观业的十种,这叫意的用。意的用就叫意业。想,想是想法,咱们经常说想法,想跟思,为什么要把他分开?思是想办法,想是回忆,这属于触受。接触的事物,领受的,回忆来想。观这个意业,意业就存在这么个东西,也就是观察的意思,这就是意的作用。
  思,思是意的所有,就叫心所法。读过〈百法〉的人都知道,色法有十一种,心法有八种,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总共有百法。咱们上面讲的就是这一段。
  意的心,意所起的作用,领受外边的境界,在这个时候,有善有恶。你观察这六业,再加上佛法僧戒,就观察这十种,把这十种都想一想。想一想做什么呢?哪是净行?哪是不净行?这十种究竟哪个是梵行?
  前面经文上讲,让你观察这十种,哪个属于梵行?在这十种里头,我们说身口意三业,乃至身、身业、口、口业,他说语业,意、意业,这六个。是善?是恶?是梵行?不是梵行?
  我们的答案呢?这六个都不是梵行。但是你口里诵经的时候,是不是梵行?口里赞叹三宝的时候,是不是梵行?念佛的时候是不是梵行?身,礼拜,在那里静坐、参禅乃至诵经,是不是梵行?佛法僧三宝戒是梵行不是梵行?
  但所有相,皆是虚妄。梵行是清净者,我们在前面就把定义给说了,无相、无作、无愿;〈十住品〉,无住,一切都无住,一切都不执着。不管善恶,都不执着。不但不住恶,善也不住,没有善,只有一个有相的,善恶一落了相上,就叫境。
  我们修净行的,就要随善转,随着佛法僧戒转,这个是梵行吧?要是住在这个上头,执着佛法僧戒,那跟贪瞋痴一样的,有善有恶,有分别,这样就有挂碍了;心有所着,有所住。这个道理,需要多辨别辨别。
  〈梵行品〉的经文虽然少,但想入到清净的梵行,咱们还须要一段时间,多少时间?必须一万大劫,才能具足那信心;一万大劫才能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就成佛了。一万大劫时间也不长,十万大劫就是现前一念,无量亿劫就是现前一念,所以从正念天子的这个问答当中,就说明了这一品的定义。
  什么叫正念?无念。你念地狱是念,念佛是不是念?有念就不净了,净行就达到无念。无念才能契合你那个本有的一真法界。
  这个道理,咱们再举个例子来说明。大家都读过《金刚经》,佛问须菩提,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吗?须菩提说没有,佛就说答对了,给他一百分。要是说有,有就不对了,佛没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有地狱吗?只是说作那个业,那业没有了,地狱也没有了。所作业不亡,就住到业上了,如果你观到无业可住,什么业没有,不住了,无住了,才能够回归你自己本来的面貌。
  好多道友经常一开口,好像是忏悔,又好像表达自己业障很重,经常把业障很重,挂到口上,想到心上,做在身上。你天天如是作业。口里说的:“我业障很重!”心里想的:“我业障很重!”那就业障吧!
  若你无念了,达到的是真正的正念。法慧这些大菩萨的名字,都是依他的义理而定的。“法慧”,是了知一切诸法的自性,无性、无住、无作,那就究竟了。
  〈梵行品〉的文字不多,主要是靠思惟、观照。希望大家学《华严经》的时候,多用观照。我们从有相达到无相,必须得有相、有听闻,有听闻才能明白义理;如果连听闻都没有,我们怎么明白呢?要从无念达到正念,无念就是正念。
  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二卷
  西元二○○四年十一月初七(农)
  第二讲
  若佛是梵行者。为色是佛耶。受是佛耶。想是佛耶。行是佛耶。识是佛耶。为相是佛耶。好是佛耶。神通是佛耶。业行是佛耶。果报是佛耶。
  在《心经》上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一照见,五蕴都空了。现在我们在此处是分别来讲,这叫“析空观”。在《心经》上,照见五蕴皆空,那就是梵行,那叫“体空观”,当体即空。现在这个“析空观”,就是分析的析,一个整体把它分析分析;一个一个的分析,至到无相、无作、无念,那就是清净梵行。
  如果没有当体即空的观力,要经过分析才能理解。当体即空,你看一切诸法,不假分析,不假修证,不假观照,当体就是空。空,就是我们所修的定,止一切相,止一切言说,止一切形象。
  “析空观”,是把色受想行识五蕴,一个一个分析,一个一个认识。完了,再说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是佛?好是佛?神通业行,佛度众生的业行,成佛的果报,如果解释的话,都不是佛。佛者,就是觉。梵行是不是觉?一切色法是不是觉?受想行识都如是,那是佛的神通妙用。佛利益众生的事业,或者证得的果报,让你认识哪个是佛?经上形容它是空的,这是问号。
  观佛的三身,这是五蕴所成就的身。还有佛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五分法身,哪个是佛?这些都不是。佛是五蕴和合而成的。咱们人的肉体也是五蕴和合而有的,那就是一合相。
  但是这种观都不对,都不是。那要辨别什么呢?辨别你当体即是。五蕴法,一一推求,色受想行识,哪个是佛?乃至戒定慧三学,持戒受戒的时候是佛?修定的时候是佛?慧学是佛?都不是。一一推求,一一分析,让你进入禅定。禅是寂静的意思,修定的时候,寂静下来,心不向外求,直接观心,心无诸法。
  色受想行识,这些是诸法。咱们经常说无漏的五蕴,有漏的五蕴也好,无漏的五蕴也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这段经文说的都是有相,有相不是如来,不是佛,要这样观,观想。乃至佛经过三大阿僧祈劫所修行的一切法门,这些都是一一排遣的,都是属于心、心所有。
  因为这都不是梵行。梵行离一切诸法,离一切诸法之相,凡所有念,皆是虚妄,何况相呢?于五蕴法这样去分析,佛不是梵行。法是梵行吗?先分析佛法僧三宝。
  佛如是了,法呢?什么是法?若法是梵行者,那就很多了。法无量法,都是指净法说的,没说染法,这个法是梵行,能这样来定义吗?
  前面是观佛,现在是观法。总的说,先观三宝。
  若法是梵行者。为寂灭是法耶。涅磐是法耶。不生是法耶。不起是法耶。不可说是法耶。无分别是法耶。无所行是法耶。不合集是法耶。不随顺是法耶。无所得是法耶。
  这八种,要加以辨别,全部都不是。因为〈梵行品〉是遣一切的,一切都不立。凡所有相,凡所有法,皆是虚妄,要这样来推求法。
  第一个法不是指世间相说的法,是指理法。理法是不可说的,但有言说,但有形象,都不是法。所以说法不是梵行。问的是,法是梵行耶?梵行建在什么上头?为寂灭是法耶?涅槃是法耶?一有言说,涅槃是不生不灭的。寂灭还有什么可说呢?不可说的。不生,不生说不上,不生本身就是没有,没有说什么法。不生,不起,不可说,既然不可说了,还有什么立法呢?
  有分别不是法,无分别也不是法;所行不是法,无所行也不是法。合集不是法,不合集也不是法;随顺不是法,不随顺也不是法。无所得是法耶?根本就无所得,还说什么法呢?
  这都是遣除的意思。你要观诸法不生不灭,乃至根本观法的时候,法即是心,心是一切不立;一切不立,就是观一切法,一切法都是不生不灭的,说这是遣除法。修净行的,佛法僧三宝,都不立。不立,就是不把它执着为本相,一说就落于言语,落于言语就表达形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有言说,无有形象。梵行究竟是什么呢?不可说。
  为什么?他如果不是这样修,就是住色生心,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它则是一切无住。不论净法染法,一切无住;无住就无作,这叫什么?无相法门。
  这得从根本着手,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妙明真心,信自己的心是佛,与佛无二无别的,这就是信心。在修行过程中,你必须有佛法僧三宝作缘,这个时候是不讲因缘的。离开佛法僧三宝,又去哪里求梵行呢?这不是究竟,而是引发你达到究竟,在究竟上,才说一切诸法不立。
  这是指心法说的。心法由什么显呢?那就假佛法僧三宝一切万法来显。信这个心,随缘了,随着净的因缘,那就立佛法僧三宝;当你修禅定的时候,这些都不立。
  有这些,禅定就修不成了,心法就不能显现了。现在我们的心,随的是染缘,我们要破除染缘、一切染法;我们就说净法,用净法对治染法,染法没有了,净法也不立了。也就是心不起一念,不着一切相,不着一切境,唯心法门,所以这个就是观佛,观自己觉悟的心,咱们觉悟的心也没有什么叫梵行,也没有什么叫做佛,也没有什么叫法。佛是对着众生界说的。
  当你推证的时候,如是观。如果这些都合成起来才是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又说法,又度众生,那佛就不是一个,是和合而成的,凡是和合而成的东西,没有自性。
  〈梵行品〉,如果从三观来讲,讲的是中观,中观就是一切不立,离二边,独显中道,这是究竟的心法。
  观佛法僧三宝,乃至观佛的色相,这是五分法身。无漏戒体,这是依着小乘教义解的,《华严经》就没有这个意思了。
  这是用小乘来比喻修净行。究竟了,达到无住了,无住就是梵行;净行、梵行清净了,才能住到无住;住即无住,这就与佛的法身、众生心,加上我们学者的心,三心无差别。
  信了这个心体,没有佛,也没有众生,也没有自己这个肉体,这样才能修持清净的梵行。这就是直观般若,用般若来照。咱们用《心经》来解释就很好解释,观自在菩萨修观的时候,一切无着,以般若智能照见这五蕴,全是空的。佛的五蕴也好,众生的五蕴也好,只是五蕴,都是空的。
  色受想行识,佛是空的,众生也是空的,一样的。佛如是,法也如是。法是不是梵行?先把法的位置定了,什么是法?寂灭是法吗?涅槃呢?涅槃不是寂灭,涅槃是不生不灭的,这是理,纯理性的。理、事,用这个事理来辨别的,是纯理性的。
  因此说,法若是梵行,寂灭是法不是法?涅槃是法不是法?不生是法不是法?不起是法不是法?不可说是法耶?无分别是法耶?无所行是法耶?不合集是法耶?不随顺是法耶?无所得是法耶?这些都不是法,离开这些,又去哪里找教理行果的法呢?离二边,这两个就叫二边,离二边独显中道。
  一是法?多是法?一也不是法,多也不是法。约圆融义来讲,一切都是法。这里面都显示一个和合,一个不和合,这些和合了才是法,那就杂乱了。有为是有为,无为是无为,无为跟有为和合了,既不是有为,也不是无为。圣人跟凡夫都是一样,那是约理上讲,那是一心上讲,在事上个个不一样。
  我们昨天也讲这个问题,说人,这是总相;别相,人可就复杂了。总相是梵行,别相是梵行,偏于总,别又怎么说;偏于别,总又怎么说。总也不是,别也不是,总别和合都不是。要离开这些,那就是梵行。这是从开阔现象上讲,但是对咱们来说,越学越胡涂,要究竟了义才不糊涂,要怎么样呢?直观心。
  禅宗人,说教下人,入海算沙徒自困,去算吧!算海里有多少沙子?你不是自己在找困扰吗?那就像直观心体,遣一切相,一切相都不立。直观心体,顿超直入,立证菩提。
  但是学教下就不行,特别是学华严,华严让你把一切相,一切事物,一一的都分析清楚。分析清楚了,才达到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就是法性。咱们跟佛无二无别的,咱们先掌握住“总”,“总”是什么呢?就是自己的心。自己这个心,迷了,迷了又来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成就了究竟菩提果;等你成就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就如是。原来就如是说,我们这个心跟佛无二无别,你修也如是,不修也如是。
  在迷的时候就不同了。如果你对任何事都有苦恼,有烦恼,那就不是了。你没烦恼,当下即是,烦恼即菩提。菩提、烦恼是两边,都是不立的,也没烦恼,也没菩提,也没什么叫法,也没什么叫梵行。
  修到住,咱们又回到发菩提心,发了成就菩提果。这品讲完了,空,空好像什么都没有。哎!下品接着就讲发菩提心的功德,那就立了,这个是破;不破不立,破了之后,还要立,直至成佛。这品经文单从文字上没有什么可讲的,因为这是梵行,清净行。这要达到什么目的呢?达到菩提果,初发心时就成正觉,因为什么都不立才能成正觉,一立,就成不了了,立什么着什么,这就要修观,观要好好想!
  二百五十戒,三百四十八戒,是防非止恶的,本来就不非,立这么多,又止什么呢?圣边,凡边,在圣人边说,那都是相合的;在凡夫说,那就麻烦了,麻烦就越来越多。为什么要说八万四千法门呢?连一法都不立,又说了八万四千,多不多?其实岂止八万四千,佛对什么根机说什么法,对每个人说的法不一样的。咱们没有遇见佛,只好把佛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拿来说,看哪个对你的机,这个说的是华严机;《华严经》讲的是华严机,这是说法,僧也如是。
  若僧是梵行者。
  这个僧,是指小乘说的。
  为预流向是僧耶。预流果是僧耶。一来向是僧耶。一来果是僧耶。不还向是僧耶。不还果是僧耶。阿罗汉向是僧耶。阿罗汉果是僧耶。三明是僧耶。六通是僧耶。若戒是梵行者。为坛场是戒耶。问清净是戒耶。教威仪是戒耶。三说羯磨是戒耶。和尚是戒耶。阿阇黎是戒耶。剃发是戒耶。着袈裟衣是戒耶。乞食是戒耶。正命是戒耶。
  从凡夫地入了圣人了,僧本来是和合义,僧人是不是梵行呢?凡夫当然不是了。证了果的圣人是不是?预流向是不是呢?四向四果,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是不是呢?
  僧是和合义,梵行要是和合的,就不是梵行了。所以,这四向四果,全不是梵行。
  〈梵行品〉是遣一切的,一法都不立的,这要怎么解释呢?在三界之中的众生,在度他的过程当中,说这些法,让他生起羡慕心。生起羡慕心,就是离开凡夫地,证到圣人果,这个圣人果是小乘的四向四果,八位圣人。向就是向果,你得断三界的见惑十六心,你那个心就多了,一个一个断吧。这是初步,从凡夫断见惑,依小乘教义,知道苦,苦怎么来的?集来的。知道苦,断集的因,因断了,果没有了。
  这是不是梵行?当然不是。佛不是,法不是,僧也不是,这是专指小乘说的,都是出家众。菩萨不一定是出家众,大家看菩萨都留着发,穿著璎珞,戴着珠宝,僧人就不行,要先把这个分清楚。光看僧,不是梵行;有分别,有取舍,有对待,所以都说僧不是梵行,都是和合义。从僧的本身就不是梵行,和合的,在梵行中是没有这些名词的。
  僧的体是什么?和合的,没有自体。这样离人离法,人法双离,就是一切都不立。那所受的戒呢?修梵行的,他的对象是十法,别把这个忘了,十法是:身、身业、口、口业、意、意业,加上佛、法、僧、戒。
  这十法都是你观的对境,用你这个心去照这个境,就叫观。观佛、观法、观僧,完了观戒,这是圣法了。
  前面观身,观身的业用;观口,观口的业用;观意,意的业用,六个,加上佛、法、僧、戒,共十个,这是〈梵行品〉的修法过程。
  观戒是什么呢?就是佛所制的,这还是在说法之内的,这叫戒法了。本来在法里,已经讲了,单把这个戒法提出来,受戒是不是梵行?清净戒,他追查什么是清净戒?什么叫戒?登坛受戒,咱们后面的坛场还在呢!说那个是不是戒?那是戒吗?但是你登坛要受戒,要有个坛场,要有个处。坛场是戒?不是的。持戒清净了是戒吗?老师教你威仪,威仪是戒吗?三说羯磨法羯磨师,羯磨和尚给你说三时法,是不是戒?和尚是不是戒?阿阇黎是不是戒?一个一个发愿是不是戒?乃至着袈裟衣是不是戒?持戒没犯,没犯就是没犯,怎么叫清净戒?戒是真梵行吗?这全是问号。
  托钵乞食是不是戒?佛规定的,是戒。他所说这个戒的意思,观戒的本体是什么?你持戒的时候,有心?无心?起心动念持戒?还得假众缘和合。有坛场,有戒师,有戒子,多缘方成,乃至于戒,每一个戒,怎么样达到清净?怎么样是犯戒了?
  犯戒有六缘的,有五缘的,最多有十缘的。这个戒,得有十个缘,具足了,犯了究竟了,这个戒犯了,少一缘,没犯,只犯前方便。这么多法和合而成,哪个是戒?观戒,戒有个戒体,体是什么?戒体跟你的心体是不是一个?这是观照的意思。
  这里头大概说的是,戒性如空,戒的性体就是空,乃至于说到一切布施有福德;能施所施,能施的人,所施的人,还有所施的物,三事皆空。观是这样观,究竟不可得。
  一切持戒,无善,无威仪,为什么?戒性如虚空,持者为迷倒。持便是迷了,颠倒了,本来什么也没有。这是说六度,施戒忍进禅。说到忍,什么是瞋恚?什么是忍辱?瞋恚是没有的,当时一发作,找到瞋恚还有体?什么是瞋恚的体?没有体的,你找不到瞋恚的体。
  什么是忍?忍亦无所忍。这是说六度,不只是说戒,也说精进。精进是对懈怠说的,精进者,为增上慢说的;无增上慢者,无散无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心没有妄念了,心没有妄想了,也说禅定。若学诸三昧,是动非坐禅,不是定,说这个三昧,那个三昧,都不是定。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心随境界流,云何名为定”,这不叫定。“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就是心印。“云何一法中,而生种种见”,就是知,智能,知见。“浅智之所闻,以一以为异”,说一,以为这就是一了,一不是一。“若有闻斯法,常修寂灭行”,闻了这些法了,修寂灭行。“知行已寂灭”,行也是寂灭,“是则菩提道”。
  清凉国师是这样解释这个观戒的。那么这十法都观察了,在这里头找什么呢?找什么是梵行?咱们自己观自己的意,观你心想的,你观吧。
  以意识观意识,是不可能的,要用智能来观意识。观意的业,就是咱们的心念,也就是意识。再观察你的口业,口是一个形象,一个器官,它的作用是什么?说话。或者观你的身体,身体的作用,行住坐卧,行走,身体的一些动态,身体的静态,你在这十法里找梵行,什么是梵行?了不可得。这就是〈梵行品〉,你反复如是观,乃至依着佛所教授的法来观。
  你找得到吗?它是真空,说到真空的一面,没说妙有的一面。咱们说佛法僧戒,乃至身口意,这都属于妙有的一方面;在凡夫是实有,在诸佛菩萨则是证得性空了,是妙有。
  性空,随着缘起而生的诸法,这些诸法不是实有的。这样来观,观什么呢?观〈梵行品〉,你所观的这十个境界相,身口意,加上身口意的作用,以及佛法僧戒,总共十种。你要如实观,称着实相理即,前头看看诸佛怎么行的,看看普贤菩萨入三昧怎么入的?
  法慧菩萨所答的十法,要从这里来观察,这叫如实观。
  如是观已。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著。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
  观完了之后,你才知道梵行清净之相是什么。“如是观已,于身无所取”,身上想取个什么东西,没有所取的。
  “于修无所着”,你所修行的,千万莫起执着,修的时候不要起执着。这个着是执着的着,心里凡是起个念,说我要修行了,要是有这么个念头,完了,就这么一句话,清净性没有了,要修行却修不成,是这样的意思。修的时候不要执着,任何都不要执着,一执着,就错了。
  任何法,“于法无所住”,不是无所住,你住不住,不可能住。无住才叫梵行,一住,不是清净梵行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过去已灭”,过去就没有了,灭了。未来,未来还未到,未来还没来;那现在该现实吧,现实是空寂的。
  “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三轮体空,这叫清净观。
  我们重新研究戒定慧,从头说佛法僧三宝,还加上三宝所持的清净戒,这都不是梵行,连佛法僧三宝戒都不是梵行,那究竟还有梵行吗?要这样来观察三世,观察一切诸法。知道念无所念,无念的念,才是正念,你起个念头已经入了邪思了,不是正的,要达到无念的念,才是真念。
  你所修行的任何事,不起执着,不起知见,这叫正修。这样理解了,再回头观梵行,这才叫梵行。所行的是无染的,这就叫什么呢?观心法,直接观心,一切相不取。佛法僧三宝戒是净,身口意的作用是染,染净平等平等。观佛、观法、观僧的时候,持戒的时候,是不是身口意的业用呢? 当然是了。你以身口意的业用,观佛法僧三宝的时候,我们叫清净行了,能修成了。可是学〈梵行品〉的时候,这就不对了,入不了梵行,不是清净行。
  修清净行必须证到什么呢? 无心道人。做就是没做,以没做来观心,就是做了。心随一切法,成就一切缘。
  我们说《华严经》是圆教,如果在圆里头,找哪个是头? 在什么地方起头? 圆的,你怎么找得到吗? 无头无尾,你找不到。圆的,要找个头,从哪个地方起始? 哪个地方结束了? 没有,这叫圆教。
  能达到这种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因为这样,才能达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刚一发菩提心,十法界就能示现成佛,示现度众生,示现菩萨。我们才知道初发菩提心,能够示现成佛,就因为这个道理才能成就清净的梵行。
  我们要是起执着心,那跟佛距离太远了,三大阿僧祗劫还没修呢! 怎么成佛? 只有《华严经》这样讲,其它的经并没有这样讲。
  你必须根据最初开始所说的信心,信这个心,跟佛无二无别;所以一发心了,一成就了,信心圆满了就能作佛。正因为无二无别,你才能成就,不然你发心了,怎么能示现成佛。这个是讲前头的,看着是讲〈梵行品〉,实际上是讲十住菩萨,初发心住。
  讲完〈梵行品〉,好像什么都没有证得了,空了。因为你还没有完全契证这个心。拿我们来说,不讲你还明白,一讲反倒糊涂了。我受了戒对不对? 我信了佛对不对? 信了佛法僧三宝了,这个信心对不对?
  我告诉你,成就这个信心的时候,让你达到另一种高深的境界,不起执着;之所以说空,是怕你又执着回去了,那就住不成了。
  讲空之前,先讲有。〈净行品〉里,文殊菩萨教我们,吃饭穿衣,无论一切动作,都要发愿,发成佛的愿。这是发愿,相信了,把这心修成了,信心即是佛,这一个信心,一发心就成佛了,信心就成佛了。你这个心成佛的时候,正因为你把所有都空掉,空了之后才能建立,不空建立不起来。空了之后,什么都不执着,全部放下。
  观自在菩萨修观的时候,看破、放下、自在,照见五蕴皆空。用深般若波罗蜜,色不异空,空不异色,那这些又都有了;空就是色,色就是空,这个时候还没有讲到那么深。
  这只是让你先空掉。空的是什么呢? 空的是你的知见。知见怎么空呢? 什么也不起执着,什么也不贪恋。为了怕你落到断灭,下一品,就讲发菩提心的功德,看看发心的功德有好大,这又回到有上了,因为功德都是有的。
  为什么这样反复说? 这是什么意思? 目的只有一个,让我们放下。凡有言语,凡有形象,凡是有思惟的,你都没放下。我们经常说,因为在社会上烦恼,出家了,遁入空门。你在空门外面,不知道空门是怎么回事,一进到空门里头,还是不空。
  明白吗? 不空,你的头发是剃了,但是你不能把脑壳也割掉,你只能剃个头发,你的脑壳还在呢! 脑壳在,头发还要长,所以你半月剃一回,不剃它又长出来了;断烦恼,烦恼还会生的,我说这个是比方。出了家,还生什么烦恼?每位道友们观照观照,我不知道你们如何,我的烦恼还很多。
  学佛法,讲佛法,这中间都是觉悟的方法,因为我们还没有觉悟。我讲课有烦恼,你们听课有烦恼,都在烦恼当中。说的是谁的呢? 说的是佛的,大菩萨的,是人家的,不是自己的。自己是什么? 自己具足跟佛无二无别,能说而不能行,不能行而不能证,不能证你没有得到,不能证你得到了吗? 得不到。
  这叫什么呢? 这叫熏习修。我在讲〈大乘起信论〉的时候,跟大家讲了很多次,天天这么熏,能把它熏到没有了,也就是我刚才说的遁入空门。
  不空,不空就是有了,有什么呢? 这个有跟空门外头的有不一样了,有功德,没有业报。但是〈梵行品〉不行,只要有就不行。业报要空,功德也要空。有时候说功德什么也没有,有时候佛又说有,为什么? 这就靠我们去参了。当佛遣有的时候,我们又执着空了,一执着空是断灭空。断灭空,不行,功德都没有了,那又回来说功德;说完功德,又没有了,又空了,那已经不是原来的这个空了。
  到了十地菩萨所说的那个空,跟〈梵行品〉又不同了,那个空是在有上建立空。空即是有,有即是空,佛法僧三宝,持戒,功德无量。在这个地方不能这样讲,这个地方是排遣,先把你的烦恼、业习给空掉。
  大家知道这个故事吧! 丹霞劈佛。有一位和尚他一天当中都在拜佛,对佛像执着得不得了,丹霞就去度他,把佛像劈了,用火烧了。那和尚气死了!“我天天拜的,你怎么给我烧了?”丹霞祖师说:“我没有烧,我烧的是木头。” “这是佛像!”“佛像?那我在这里找舍利!” “木头里哪有舍利?” “没有舍利,那你就别拜了,我再烧一个吧,没有舍利,供它干什么?”
  讲这些道理,是让大家了解,佛所说的一切法,目的是让你成佛。你要是执着这个,就给你取消这个了,你又去执着那个,那个又给你取消了,就是要你达到无障无碍。说空说有,即空即有,非空非有,只有一个目的,让你成佛。
  有时候它是纯理上说,咱们现在这段经文是纯理上,所有一切事相都遣除完了,你心里干干净净的;完了,又跟你说有,你就不会执着了,后面再跟你说功德,那你就不会贪恋功德了。
  刚才我说了两个名词,其中一个是“析空观”。“析空观”就是分析,让你来想、来观;不过这个观,并不究竟,还要“体空观”。有的根机很深,很有修行的功力,他当体即空,也不要修念佛了、拜忏了,都不立了。就说参禅吧! 直指明心见性,坐在这里就思惟了,想了,那就专门修空。心行处灭,心里的思惟,一念都不立,言语道断,不说了,言语道没有了。
  所以学教的,是一点点的分析,让你达到空体,证得你的本体;习禅定的,当体即空,当体即空就没有这么多的言说了。
  从十信位以来,一品一品,一类一类的告诉你,让你生起信心。能信自己的心,并不容易,大家一听到,哎!我自己还不相信自己吗? 就是因为你自己不相信自己,佛才这样说。说了半天,你还是自己不相信自己,这句话大家信吗?问你是不是佛? 不论你问谁,没一个人答复说:“我是佛!”没有一个道友是这样答复的,说我是什么佛,因为自己一天当中的烦恼多得很。
  其实,你这个体是佛,并不是说你现在的这个用。你现在的这个烦恼,是你心上的用,是识用,并不是心。你学法相唯识,学〈三十唯识颂〉,就知道了。
  你先把这个妄分析了,完了再去找真,真就在妄里头,知道吗? 把妄一分析,真就显现了。有的人智能大,根机深厚,他一闻就悟得了,直接就找到了。超三贤越十地,三贤位十地位他都超越了,一下子就成佛,就像善财、龙女一样。这是有的,但是很少很少。
  在佛的经卷里,不止善财龙女,还有好多开悟的。像禅宗开悟的,是不是佛?是。那是理上,理上能悟得了,事相上还不行,还得渐渐地除。你出家,受了戒,跟那出家几十年的,平等平等。可是在这过程当中,有好多的事,你还不明白,为什么呢? 理虽顿悟,事须渐除;理上你明白了,但在事上,你得一件一件学,不学你不会。
  你拿〈净行品〉的净行,跟〈梵行品〉的梵行相互对照,〈净行品〉也是清净了,可是要发愿。吃饭要发愿,行住坐卧都要发愿。〈净行品〉是在有上建立的;〈梵行品〉是什么都不要了,在空上建立的。你把空达到就行了,懂了这个道理,你才知道“空寂无作意”,空寂了,没有任何作意,“但有所作,即是虚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里想的没有了,过程都没有了,就是断了行为,断了思惟,什么都断了,等你断干净了,再起作用。
  大菩萨行菩萨道,必须先达到这种境界,有了这种境界了,才能进入初住。这时候再发心,才是真正的菩提心,才能示现百劫作佛。你要是不打扫干净了,还是有毒,毒还会发作的。你有这个肉体,身口意里头有毒素,你洗不干净的,必须得用梵行才能洗干净。
  要是没有办法修梵行,没有这个善根,你还是从〈净行品〉来做吧!发愿吧!先把你的行为清净了,净行做完了,能做得殊胜了,就能进入梵行了。这样清净之后,再发菩提心,功德无量。
  讲到〈发心功德品〉,你就可以看到《华严经》的品位安排,先让你有,有又空;空完了又有,有了又空。后面那空可不是这样的空了,那空不是建立在你的心地上,而是建立你的功德上。要是能这样子来学习,还不说是成就,起码你的功德能建立得很好,在功德里头没有贪瞋痴了。
  咱们现在无论做什么,里头都夹杂贪瞋痴的成分,这样的成分不纯净,还不够清净。必须经过梵行这样清净了,以后再发心,那个功德就清净了。你的基础不一样,必须逐渐清净你的心。
  讲《华严经》之前,我之所以先讲〈大乘起信论〉,就是为了能够行梵行,清净行。如果这个器皿,药罐子,装过毒药的,你要是不打整干净就去吃,会把有毒的成分也吃进去,那就麻烦了,你会中毒的。
  佛所说的教义也如是的,先给你讲佛的果德,完了就讲那些大菩萨,文殊、普贤,他们是怎么修的? 大家可能学过,要是忘了,就不能连贯,你之所以不能连贯,因为你不是证得的,只是靠耳根听一听,你的心还没有沾边,还没有转变过来。
  咱们拜佛也好,礼忏、念经也好,一天当中上殿过堂的,里头夹着毒素。所谓毒素,就是还有贪瞋痴,你起心动念,不清净的地方太多了。我不知道你们如何,反正我是这样子。吃饭的时候,今天很合你的口味,不知不觉就多吃两口;那不好吃的,勉强哪,差不多就算了,这里面都有爱憎。有时候发脾气,你不敢跟人家发,在心里头发吧,变过来,不敢向外头发,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这个事你明明不晓得,根本不会,在很多人面前,怕失掉面子,勉强装会;不会的却装会,不懂装懂。因为你在没得到清净的梵行之前,你的三业不会清净的。虽然也接受法,接受佛,接受僧,也归依三宝,但这里头有毒素;毒素就是不纯,里头夹杂着爱染、爱见。为什么经过很多劫数都不能成道?成分不纯,不是清净行。
  如果你能够放下,这样观察,“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着,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经过去了,不再思念。没有一个人不留恋过去的,因为做个梦,他会想起很多事,也许会想好几天;做个坏梦,也会恐惧好几天。为什么?过去的不能消灭掉。过去就过去了,还是不能截断;未来呢?没有一个人不会想未来的,将来我会怎么样等等,这也包括我们修道者在内。
  一下想住住茅蓬,一下又想清净清净,人多了,烦乱修不成。那你就去住茅蓬去修吧! 一个人去修又害怕,三两个人又打闲岔,那怎么办呢? 就这样,反反复复,多生累劫都这样。大家共住吧,嫌着约束,一个人静住吧,又懈怠,又恐怖;一年又一年,一辈子又一辈子,无量劫就这么过来了。如果你执着,于法乐住,喜欢的,就专持哪一法,不喜欢的就排遣。这些执着,每个修道者都有,还不用说到不修道者。
  〈梵行品〉是专门为出家人说的。为什么? 去除你的执着,你执着的不得了,就不能够随缘,一随缘就变了。达到随缘不变,那你必须观,观身无所取,那身业就没有了;观修无所着是意业,意业也没有了。对于一切法无所住,无所住就不执着,一切法都不执着。佛说一切法,就是要你不执着;可是我们学哪一法就执着在哪一法上,不能梵行。梵行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动,专门落于空寂,那成断灭了,不是那样的意思。
  梵行清净是指着什么说的? 是把你那个心洗干净。相信你这个心跟佛无二无别,那就非得用梵行,一切无着。当你面对持戒犯戒,修与不修,会有另一种看法。
  以前有一位师父,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大徒弟,已经深入修行了,可是外表没有显现出来,外相就是睡大觉。另外一个小徒弟非常精明,师父爱哪一个呢? 这个聪明的徒弟,看不起他这个不聪明的师兄,“这个家伙,出家干什么?一天懒惰得要死!”不过他师父是知道的,他师父非常重视他的大徒弟。这个小徒弟自以为很聪明,对他师父就很不满。
  有一次他的师父就试验这个小徒弟,拿个夜壶,老年人夜间尿尿用品,那个夜壶是瓷的,他师父就让他小徒弟洗。洗一遍,他师父说不干净,再洗,洗两遍,还是不干净,再洗。洗了好多遍了,拿来总是不干净,他就没办法了,“师父,我洗不好了。”“你洗不好,找你师兄去洗。”
  嘿,他就烦恼了,“我洗这么多遍都洗不好,他一天睡大觉,他会洗得好? 我看他怎么洗?”他就拿那瓷的夜壶给他的师兄洗。他师兄在那膝盖上一顶,把这瓷夜壶翻过来了,再去洗,一洗就干净了,翻过来还不干净吗? 这时候他才知道他的师兄是真正有德行的,真人不现相,现相就不是真人了。
  你从现相看,你看不出来哪个好哪个坏的,得从他的本质上看。你看这位师兄对什么事都糊里胡涂的,因为他什么都不执着。你看这个小徒弟很精灵的,就是因为他太执着了,他才精灵。懂得这个道理吗? 你以为他在睡大觉,其实是在观心呢! 不要在相上执着。看看自己的念头,一天都起什么念;念头要是什么都不执着,就是清净的。你要是看什么执着什么,一句话也放不下。看着一点事,牵涉你的放不下,那还可以,因为涉及你的自利。不干你的事,你也跟着搅乱,放不下,你说你不是糊里胡涂,麻烦吗?
  这不只是说话,而是检查你的行为,身所做的,有时候都不是真切的,心所想的才是真切的。身口是被指挥者,它有个识,指挥它的是识,你把识降伏住了,虽然不行,还是得降伏这个心。识是被心所指挥的,心的层次太多了,共有四十二个。咱们现在从十住、十行开始,乃至于到十回向,十地,十一地;佛,不是那么容易成就的。
  你念〈梵行品〉,不用五分钟就可以念完了,要是去做,你要从凡夫地证到成佛。咱们讲的都是佛的境界、大菩萨的境界,一发心就成正觉了,这样的菩萨境界,能示现百劫作佛;可是我们的心,还没有完全梵行,唯佛与佛才能究竟梵行,不要把这个问题看简单了。
  我们怎么办呢? 咱们从净行达到梵行,先修持文殊菩萨所教授的一百四十一愿,再达到法慧菩萨所说的,一切无所着,这个时候功德就大了。是什么功德呢? 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成佛,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读读〈梵行品〉就知道了。
  要是我们作任何事都不执着,那就像一个痴呆似的,像傻子似的,其实并不傻。中国有句话,大智若愚,智能越大的,你看他像傻子一样。他就是傻,小事不注意,大事不胡涂;越大的事,清楚得很,小事他根本不在意,要这样去修行。
  我们一天当中就执着穿衣、吃饭、人我关系,要是把心放在这个上头,怎么能修道呢? 怎么能清净呢? 贪瞋痴放下了,戒定慧才能生起;戒定慧能生起了,你才能够一切无着。这并不是不持戒,而是他持戒达到这种程度了,不持而持,不再作意了,他不会犯戒的。
  咱们心里天天嘀咕在不持银钱戒上。递个东西,你先搁到这儿,我再拿。不过,我们现在拿的是纸币,并不是钱;“不执着金银财宝!”这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人民币。
  你要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随因缘把过去的业消了,就好了,就清净了,别再犯新的错误。已经出了家了,心里别再想男女感情,否则如何修道? 如何能清净? 如何行梵行? 连净行都没有呢! 要放下! 看破!
  说的是深的,行的要浅的。说一丈,不如行一尺;你做一尺,比那说的一丈还好得多。
  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三卷
  西元二○○四年十一月初九(农)
  第三讲
  昨天讲到受戒的问题,我们所受的戒,受戒所对的境界,都是有相的。戒有大戒,有小戒,但是这个梵行者所观察的,就是能观的智能。观察大乘的境界相,大乘境界相是无相的相,我们所受的戒有相没相? 戒总说有两种:一个摄律仪戒,一个饶益有情戒。戒大约有七种相,在家受的优婆塞优婆夷戒,那是五戒;沙弥沙弥尼,中间有一个式叉摩那女,加上比丘、比丘尼,这叫七众戒。
  菩萨戒是建立在这七众之上的。你要是受菩萨戒,就要学梵行,先得把心清净了,先净了心,才能趣向菩萨戒。那么修梵行者,讲清净梵行无相法;受戒的时候,戒是有相法呢? 是无相法? 戒体是无相法的,但在给你宣布每个戒条的时候,这是有相的。
  这七种戒都是净心的法门。如果心不净,你这个戒持不好的,一着相了就持不好的。我们受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这是菩萨戒的前方便,没有这个,你受菩萨戒是受不成的。
  观我们所受的戒,要跟〈净行品〉、〈梵行品〉不相违背。如实的观察,如体的观察;这样观了之后,能得到戒体,成就梵行,这叫如实观,这叫梵行的清净之相。
  大乘菩萨是三聚净戒,戒就是〈梵行品〉的相。修梵行者能够如实观察之后,成就你清净梵行的相。在相上成就它的性,你这样观察,观你的身体的四威仪,观察一切的善法,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菩萨戒,这都叫摄善法,利益众生,叫饶益有情。
  利益众生也是戒,不利益众生,就犯戒了;不过,犯的是菩萨戒,不是比丘戒。犯了戒了,不但梵行不清净;犯了戒了,戒行也不清净了。在相上清净了,你这身口意三业,就是三轮,三轮才能清净。观你的三轮清净业,要能够这样的观。观呢? 就是对身体不起执着了。
  “如是观已,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着。”观成就了,没有身见了。为什么? 见身就是梵行,见身是梵,梵所有的行为都是清净的,梵就是清净的意思。就是对你所修的,不起执着;不起执着的涵义,是指你诵经典也好,读诵大乘也好,礼拜也好,就是要修行,因为我们在修行上都放不下。修身的时候,有个身见,那口读诵大乘经典呢? 身有身见,口有口见。所修的法,法是无住的。
  我们在修的时候,如果没有证得梵行,不依梵行修的时候,该有法有所住,身有所取,修有所着,修的时候就执着,执着了你就进入不了,不会入道的。你不要忆念过去,过去没有了。
  有些修行人经常说,我过去拜了好多的佛,念了好多的经。过去已经没有了,昨天的今天不再说了,明天的如何做,明天还没来,这叫“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三世都如是。“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这叫什么? 身口意三业,三轮清净观。
  我们以这个教授,检查自己所修的,我们现在修观,就是寻伺。修观的时候,有利益没有利益呢? 没利益,我们修什么? 乃至于一切成正果,都是因为修而得到的。
  例如说,我们对这个戒条,每个戒相,持戒持的很清净,你这两个眼睛跟你这个意识,它就不清净了。那个同学没有持戒,他坐的不威仪了! 好,你拿这个去照别人去了,不照自己了,那表示你对戒还有所着。什么叫能持戒的? 什么叫不能持戒的? 起了分别。自己有做对的,有做的不对的;做的不对的就是犯戒了。我们照佛所教导去做,做的对就是持戒了。如果修行时有执着,身有所取,这样不叫梵行了。身有所取,修有执着,对法有所住,三世不能灭,这样不符合梵行的标准。
  对于你自己的身口意,用如来的教诲、教导去做了,如来只是教诲我们这么做,对身体不起执着,也不看他人的过。如果认为别人所修行的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自己认为自己是持清净戒的,这叫执着,对修行的事,生起执着,不能清净。
  对于戒相,戒法只取戒意,对佛说的教导,我们只在法上不起执着。过去现在未来,过去做完了,已经过去了,已经没有了;未来的还没到,也不起执着了;现在的也不住,都不执着,这是一种观。
  另一种,没有能持戒者,没有所持的戒,没有清净的梵行。能持、所持,乃至于所持一个戒相,都不存在,这叫“三轮体空”。
  布施的时候,能施的,受施的,所施的物,观照的时候一切都没有,这叫清净梵行。没有并不是不做,而是做的时候没有,这才叫“三轮体空”。
  学戒也如是,持戒也如是,哪有一个能持者,也没有所持的戒律法;能持所持皆不存在,这也叫三轮。这样离自、离他、离事物的一切过失,不起分别。要是心里头不自觉,不能离开分别,这叫妄念、妄想。在般若智上讲,能观的是智,智所对照的一切境界相,都不存在了。
  境界相就是菩萨以般若智能度众生,没有个众生可度,也没有能度的智,也没有所度的境,这叫般若的“三轮体空”。修定的人,离开众生,离开高下的分别,离开境界,离开惑染,也叫“三轮体空”。
  有时候以六度万行,来观察“三轮体空”,要这样观;空观成就了,这叫梵行。
  此中何法名为梵行。梵行从何处来。谁之所有。体为是谁。由谁而作。为是有。为是无。为是色。为非色。为是受。为非受。为是想。为非想。为是行。为非行。为是识。为非识。
  这些诸法,不自生、不从他生,又非无生,这是分别说了。在《心经》上,“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没有这么分别,当下即是。要是把它分解来说,就像我们刚才讲,受戒、持戒的时候,你也要作如是观。不住一切戒法,这是事,不住于前法,也不住于持戒的时候、不持戒的时候、受戒的时候、没受戒的时候,一律都不持的,这是在理上的。
  在理上是很容易明白的,在事上就胡涂了;等你做起来就更胡涂了,在事上都有挂碍。光说理,理是空寂的,空寂的一切都是清净的。过去已经过去了,不存在了,未来的还没到,现在的不住。要这样来解释三轮,如实的观三轮。
  那么说这些法当中,什么叫梵行? 谁具足梵行了? 谁之所有? 什么是梵行的体? 体为是谁? 都是问号。由谁而作呢? 那梵行就是清净行,清净行是有? 是没有? 是色蕴? 是非色? 是受蕴? 不是受蕴? 是想蕴? 不是想蕴? 是行蕴? 不是行蕴? 是识蕴?不是识蕴? 五蕴皆空,这是约体来证明了。
  这就是一切无住的时候,说明什么问题? 不受五蕴所限制,这就是清净相。清净相是什么相呢? 无所得之相。受戒的时候,咱们都讲戒体,戒体跟我们本具的性体有没有差别?
  离开前面这些问号,另外还有个戒体吗? 也就是说我们受戒的时候,有没有个戒体? 这是解释。就戒体来说是无作的,不是受想行识的,戒不成立。就修行的人说,人不离开五蕴,即蕴是人吗? 非蕴是人吗? 蕴都是梵行,要是离开蕴,另外还有我修行的梵行吗? 了不可得。
  这是说在这一切法上,清净的梵行,它的清净相是什么? 它的清净相是无得。当你受戒的时候,明明是三师给你受戒,这都是从体上来讲的,是无作;在事上是作了,这个作不起执着,就叫无作,作即无作。
  我们观自己的人生,生即不生,生即无生,如是观察梵行法不可得故。不要起执着,若是有个梵行法可得,若是行于梵行法,那就不叫梵行了。
  过去未来三世法皆空寂,让你意无取着,意无取着,心里也就无障碍了。
  如是观察。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无取着故。心无障碍故。所行无二故。方便自在故。
  这才叫受无相法。
  受无相法故。观无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
  观无相法,才能知道一切佛法平等平等,这叫具足一切佛法了。
  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为清净梵行。
  所谓具足佛法,这才叫清净梵行,三世皆空。因为三世皆空故,于身无取,于修无着,言行无障碍,于一切法无所住,就像风在空中刮过去,风行于空,一切无障碍,作者受者不限。
  虽在空中不碍有,虽在有中不碍空。即不迷于空,观无相法不着于空,能忍于心,起作用在境上、事上,所以说诸法平等平等。
  《大般若经》〈曼殊师利分〉上说,“若不见我有一法,非佛法者,故无法不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做任何事情,任何相,都是佛法,不见有一法,不是佛法。这个道理咱们举个例子,受戒了,是不是佛法? 破戒了是不是佛法? 大家思惟一下!
  出家了又还俗了,是不是佛法? 不见有一法非佛法者,故无法不等,也就是一切法平等平等。破戒、持戒,是一个的。当然有持就有破,有受就有犯,是非是平等的。所以在《华严经》说,一尘起大地收。这个微尘是从大地生起来的,全大地都是微尘;举一法就该一切法,这才叫佛法的妙德圆融。
  染即是净,没有净,染法也没有;没有染,也绝不会说净,染净是相对的。但是要利益众生的时候,以净法、以梵行利益他人,你心里没有贪念;虽然帮助别人,可是没有自他之相。世间人一旦帮助别人了,这回做一件好事,心里头欢喜得不得了,口里夸耀,那个净行也减了一半,基本上就没有了。经上这么说,没有自他之相,这叫深观了。观什么呢? 观它是平等、平等,这一切利益众生的方便善巧,才能生得起来。
  “终日度众生,不见众生相。”这是般若的智能。如果你度众生,见众生相,这个就叫执着,这不叫梵行了。梵行是不可得,一切诸法皆空寂。空寂又不是沉寂,什么事都不做了,空寂故才能起妙用,起妙用故才能利益一切众生,那利益众生,更普遍一些。
  如果观察的时候有可得的,利益众生就不普遍了,那就不空寂了,那就有取着了。有取着了,心里就有障碍了;有障碍了,你就有恐怖;有恐怖就有畏惧,心里就有挂碍了。心无挂碍故才无有恐怖,度一切众生无所畏惧。
  怎样达到这种境界呢? 得修如来的十种法,这是一切梵行的体,修梵行者体。缘这个体,得一心的清净湛寂不动,这就是〈梵行品〉的用。不假思议,不假造作,心观圆明,透彻的,通达的,无障碍的,所以应该修十种法。
  复应修习十种法。何者为十。所谓。处非处智。过现未来业报智。诸禅解脱三昧智。诸根胜劣智。种种解智。种种界智。一切至处道智。天眼无碍智。宿命无碍智。永断习气智。于如来十力。一一观察。一一力中有无量义。悉应咨问。
  这是佛的十力智,又叫十力,也叫十智。这十种法,处非处智,佛的智能,能观察所有无尽众生。他所受的,或者十处,六道轮回,或者清楚了了;这个众生不应当在这个道上,为什么来到这个道? 或者他行菩萨道,化现的;或者他代众生受苦,示现的;在佛都能知道,知道他的过去现在,知道他的未来了,唯佛与佛乃能究竟。
  不论你读〈梵行品〉、〈净行品〉,许多经论都会提到佛的十智,应该修这十种法,这十种法就它的体上来说,是梵行的体。
  缘这个梵行的体,而生起十种力量,十种智能。这十种智能就是梵行,是体上所生起的方便妙用。虽然经过十亿万行吧,他心里却是一心,一心湛然不动本体,而且在本体上所起的妙用,不假思议,不假造作。
  闻着如来的十力的智能,以如来的十智,慈悲缘念众生,这个缘念,如何缘念呢?闻到这一法,就生起了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
  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
  要学习如来的十力,就是修习十智,修习这十种法,能生起大慈悲心。慈悲心为什么加个大呢? 大者表自体的心体,自体的心体跟佛的心体无二无别的;佛的大慈悲心,我也具足了。观察一切众生,就是自己的本体,因此才不舍离,救度众生,就是自己的心念。
  常时如是观察如来的十力法,思惟如来的十力法,没有休息的时间,不间断。咱们有修习好多法,就间断了,修修就停了,就是休息了。
  离开心了,这些法就缘念不成了,行无上意,就是大慈悲心利益众生,就是无上意。
  业是业用,即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梦幻泡影,有什么果报呢? 没有,但是有自然的果报。要是你不起执着,帮助别人了做好事了,布施了有果报没有? 当然有,但是你不执着,不了知;这不是不明白,而是明白不起贪恋,不起执着,是这样的意思。
  “无有休息”,这是无上的业用。不求果报,果报有没有呢? 有了他不贪恋了;就像《金刚经》说,那些大菩萨利益众生的事业,他不贪恋,不是没有福报,他不贪恋;佛不贪求,菩萨不执着。我们也有,我们帮助别人了,帮助完了,就没有了。
  你不起执着,修行一定会感果。一起执着,效果就小了,不过还是有的,你不求果报,果报还是有的。你不去追求果报,了知一切境界相,了知一切事,没有一样真实的;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变化无常的。
  《金刚经》的最后一段经文也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单指着有为法。这是说你要观,观是什么呢? 就是思惟修,这就是《梵行品》的清净观,观一切法如梦幻泡影。我们天天念,学佛者都知道,一切法如梦幻泡影,这是咱们的口头禅。是不是如梦幻泡影? 当你烦恼来了,就不幻了,好像是真实的,特别是病苦来了;病苦来了,说如幻,假的,你真正观成熟了,确实是假的,你还没有成熟,就是真的。为什么呢? 因为迷了!有那么一副对联,“迷时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你迷的时候,什么都是实在的,悟的时候,如梦幻泡影。
  《金刚经》在最后结尾的时候,佛教导我们这样的来观一切法,观一切众生。因为一切法如梦幻泡影,起码才平等。怎么样平等呢?看别人的父母,就是自己的父母;看别人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这叫平等、平等。别人的痛苦解除了,我自己的痛苦也解除了;把他身看成自身,同一体故,就这个涵义。
  现在我们有没有求果报? 如果有求的话,要放下,有求不自在。假使说我们念阿弥陀佛,念到心佛众生一体的话,念一句阿弥陀佛,也度众生了,也上求佛道了,也下化众生了,但是没有我,自己不摆进去,这也是“三轮体空”。
  知道一切境界,知道境界而不执着。虽然也有父母,也有六亲眷属;出家修道了,还有师父,还有徒弟,但是如梦幻泡影。因此才说有为法,如露亦如电,完全不执着的。思惟如果不能如是观,不能观如幻如梦,如影如响,那就叫有执着;有执着就不是梵行了,有执着就不清净了。
  这叫知法自性。知道一切诸法的本体,这样你得到的效果是什么呢?“心不贪恋,意不颠倒,”这是没有一点贪恋心,心里不随着颠倒而颠倒,认识颠倒,你就不颠倒了,这叫梵行。
  这是从心上不颠倒,并不是从行为上不颠倒。颠倒是什么样子?本来是幻化的当成实际的;本来是做梦,但是他要留恋,做好梦也要留恋好几天,做恶梦更不要说了,做恐惧梦,他害怕时间更长了。
  但是做梦,不是真实的;虽然不是真实的,你却当成真实的。当你睡觉做梦的时候,就可以知道。但是现在咱们都没有做梦,而且就是在梦里头,你这个梦能醒吗? 做梦,早晨醒了,这梦没有;但你这一辈子还是在做梦,你上一辈子还是在做梦!
  但当你能发了菩提心了,还不说成佛了,而是发了菩提心,渐渐就明白了,这都是在做梦。在你一切动作中,你就想到这都是做梦的,没有真实的。这个是说,梵行让你去观,观就是思惟修,用你的智能照见它,不要在这里头起执着。
  你坐飞机,或者到火车站,人越多的时候,你就观想;那些人,你看忙得不得了,不干你的事,知道吗?要常时做如是想,这是因缘所生法,没有真实的。
  咱们一天忙得不得了,忙什么? 今天,如瑞法师打电话希望我到大寮去看看,她到大寮炒菜,我去看了。我是怎么想的? 你说咱们忙什么?那么多人洗菜的、做菜的、炒菜的,这是在干什么? 填饱肚子。吃到肚子里去又没用处,它渐渐地消化消化又排泄出去。那明天早晨又再吃,中午又再吃,忙什么? 这是口,腹。嘴不吃不行,肚子要饿。肚子饿了,嘴就吃了,非把肚子填饱不行,还要讲求味道。为了吃,还要做,做好了再吃,这是过程,一切都是假的。这本身是假的,吃到肚子里还是假的,排泄出去了,它不是真的,它不停留的。那人死了,死了就不吃了。所以人生的一一过程,你要观,观就是观想,思惟修。
  人生的一切活动,后头总加一个为什么?‘聊斋’、‘阅微草堂笔记’、‘天方夜谭’,我想有人看过,有人没看过。那看小说的人着迷了,之所以迷上了,因为他认为是有的。特别是蒲松龄作的‘聊斋’,因为蒲松龄官没当上,脑筋往哪用? 就写书了。
  ‘阅微草堂笔记’就不是这样,它是记录现实的。皇帝把纪晓岚贬到新疆去,他听见新疆人所说的故事,以及自己所看见的故事,这本书之所以叫‘阅微草堂笔记’,因为是在他的草房子里编的。世间上许多微细的事,用我们佛教所说的四句话就解决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那些书说的好像都是神奇古怪的事,咱们活着的事,哪样又不是神奇古怪的? 每个人说说他所见的、他心里所想的都很怪。有的人想的非常怪,咱们叫什么呢? 想入非非。想的很怪,做的也很怪,有很多人做事很怪的。这个很怪的意思是指什么呢? 这是说,他是人道的人,可是做的事不是人道的事,所以就怪了。一切有为法都是如是的,这是说有为法,了知一切境界,境界就是有为法。
  了知是什么呢? 了知是心,是无为法;用无为法了知有为法,这是在文字上说的。用你心里想的,想那个奇奇妙妙的怪事。看电视,看电影,那写小说的人已经告诉你,没有这个事,这是小说;但是看他编成戏剧,编成电影,有的人还是会流泪的,有的甚至还痛哭;甚至还想找出那两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是找不到的,那是他脑子里编出来的。不要向外头看了,每个人自己都是一部很好的电影,自己想想吧!
  《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你的心。说了这么多,十法界、六道、四圣,十法界就是你心的演变。直观自己的心。说这些法都是直观你的心,不过弯子有很多,要经过好多道手续,我们可能认为这个道理很深,其实,浅的你也不知道。
  今天我们在厨房炒白菜,大锅里的白菜很多,如果不是一个个菜籽种下去,它怎么会变成一个大白菜? 就一个小籽儿变的,要生长也要经过很长的时间,长完了,拿它去贩卖,咱们就买进来,又把它切了,给它一炒一煮,完了又吃到你肚皮里头去,它又化了,化了又没有了,就这些事物,你去观察吧!
  我们的年龄不同,来的处所也不同,这么好几百人,真的吗? 说真的,真的它不存在,一百年之后,谁都不存在了。为什么呢? 过去历史是这样,我们前面一百年的那些人,都不存在了,你回忆一下吧。所以你把这个如梦如影如想变化,好好体会、观照。这话说的很多,耳朵不晓得都听了多少遍了,你能体会到吗? 若真能观到、体会到了,你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当你烦恼的时候,你观一观,想一想佛所教授的,不管好的,坏的,完了你来证实一下。经过你的思想去观照,道就是这么样修的。你在这里头要是能找着真的,你成就了。
  《华严经》所讲的一真法界,我们把它认识到了,就成功了;成什么功了? 成道了。成道了,再回来看,当你出了家了,你再回头看你在家的事。
  四、五十岁的人,经历就很多了;二、三十岁的经历少了。像我,活到九十岁了,根据过去世间所说的话,老而不死是为贼。知道贼吧? 贼有两种,有偷的有抢的,抢的就厉害些,偷的是小偷小摸。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经历太多了,他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一看就知道了。咱们是学智能学的,不等你老了,没智能没关系,你把佛菩萨的智能借来看一看。
  我们现在是没有证得,没证得就借佛菩萨的智能来看人类。你这一班人十个人,你观吧! 一天当中都在变,不用打开电视,每个人自己都是一套电视,先静下来看看自己的。从你当小孩,六岁记得了,上小学开始,一步一步都是你自己做的事,你自己都会笑得不得了。你大了,再看小孩做的事,愚蠢极了,你会感觉到好笑。你再看这个整个的世界,再看整个的人生,这就叫“行无上意”。
  观照的功夫,观到最后了,大梦方醒,到那个时候,你才知道一切法真正是如梦。现在你还是不承认呢! 现在咱们谁会承认咱们的现实生活,就是做梦? 天天看佛经,这是佛说的,你自己并没当成梦。如果你当成梦了,你证了果了,起码你的见惑断了,你见什么都不会生起烦恼的,不会把自己也掺进去的。
  当你看电视看电影很容易把自己摆进去了,你自己是在做梦,还把自己摆进去了!这只是演戏,也不能把它变成事实;可是每位道友现在能把一切事物,都变成如梦如影如幻如响吗? 你还有烦恼吗? 这些世间事跟你有什么关系? 什么关系都没有,那只是你真心上所生起的妄影。
  妄影不是真实的。你回头看看历史,看看满清末年的时代,蒋介石的时代,看历史、看小说,走遍全中国,看看每个地方的变化,人事时物全变了,连影子也没有了,还有影子吗? 连影子都没有了。咱们现在讲三皇五帝,乃至皇帝私游,全是假的。你看过二十四史的,你看过纲鉴的,你看一看,是非曲直,什么是直? 什么是弯曲的? 没有标准的。做人的道理,有标准吗? 怎么样做个人? 那得看你生在什么地方,生在什么处所,生的时候是什么时间;如果你不把这个定下来,要来论一个人,好与坏,是与非,没办法评论的。
  因此让你返观自性,〈梵行品〉里说我们怎样能达到清净无为? 要生起大悲心大慈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在娑婆世界观吗? 在极乐世界观吗? 佛告诉我们,你要厌离这个世界的生死苦,生到极乐世界。那有没有舍离众生? 你怎么来对待这些问题? 你一天磕头、拜忏、持戒,持戒目的是什么?你得把你的标准先定了,再去学,学完了再去做。
  遇着一件事物,每个人看法想法不一样的。你平常一天都是如是生活,突然间一变化,你的想法就变了。这就是什么呢? 心被境转,客观的外境,把你心转变了,这就是凡夫。你看见任何事物,不随外境转;你的观察力,看问题的看法,让它被你转,你不被它转。我们现在就学这么一个方法,学什么方法呢? 我们的心不随现实的客观环境而转变,我们要转变那客观的现实;把它看成了如幻如梦如影如响,那就转化它了;转化它了,就不被它转了。
  那你可以得到什么好处呢? 任何时候你都是高高兴兴的,愉愉快快的,它被你转了。你说这是假的,骂你,假的;打你几下子,你说这个五蕴是和合的,不是我,你没打我。痛了,打痛了,平常的拿拳头打还可以,拿刀砍你一刀还得到医院去治,它痛啊!你要是能把它看成是假的,真的是观想成熟了,它就不痛了。它本来就是假的,假的还痛吗? 为什么痛啊? 当真的。这就是观,修行观力的观。
  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
  你所观的跟你所做的,两者和合了,就是相应了。知道印度瑜伽大法吧!印度瑜伽大法,是婆罗门教的。佛在世时也讲瑜伽,瑜伽是什么意思? 就是相应,你的观跟你心里所想的,跟你所做的,两个合而为一了,就是相应了。相应什么呢? 一切法都如是!
  于诸法中。不生二解。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没有第二个解释,就是假的,如梦幻泡影。作如是观,这样一观,观的心行合一了,境界现前了。
  一切佛法。疾得现前。
  怎么样现前的呢?一发菩提心就成了佛了。
  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这个身不是五蕴色受想行识成的,那是什么成的呢? 智能成的。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智能身。一切法都是心生的,一切法即心的自相,心生则种种法生;要是不想了,心灭了,种种法灭,什么都没有。
  在文字上、语言上说的非常简单,可是做起来就难了,都是自心领悟,不由他悟。这文字是佛的教导?三宝的加持? 那是帮助你自己去领悟。一切法从你心里生的,一切还归于心,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呢? 种种法灭。说在梦中,或者在迷的时候,明明有六趣;要是明白了,什么都没有了,觉后空空无大千。
  这都要你深入去观察,你要是把别人说的话,一切的行为,一切的交往,都当成如梦幻泡影,你想想你还会有烦恼吗? 比如说,要是不吃东西,那就活不了了;可是有好多和尚入定的时候,他不吃不喝了,他也没死。
  这是心的力量,要经常这样观照想,快乐的时候要想到痛苦,痛苦的时候要想到快乐。为什么呢? 你能解除自己的烦恼。在任何时候,你心里总是让它快快乐乐的,起码第一个好处,减少疾病。人有没有发高烧的时候? 发高烧的时候,自己找找原因,为什么会发高烧? 凡事,你的心别帮助你的身,要让你的心跟身分离。怎么样分离? 一天当中别在自己身上打主意,那就是分离。你不能完全说是不打了,咱们没办法,还没成道呢! 打的少一点,重了你给它减轻一点,你别再帮它的忙了;你帮它的忙,那不得了,你的道就修不成了。
  在平常生活当中,你要常时想,心里要平平静静的,无欲。什么求都不求了,心像水似的,没有欲望,什么都不求了。这个时候,你的心非常平静,你说的话非常的灵。为什么? 自己有智能了。
  无欲的时候,那个心像水一样的流,我看见古人有这么一句话,他不是佛教徒,可是悟得了,“无欲常教心似水”,没有欲望就像水那么流的,“发言自觉气如霜”,这是说话,不是冷言冷语;霜就是很寒冷的意思,感觉非常有作用,确实的意思。一切法就是你自己的心,心的自性。这个时候你有智能了,慧心成就了,初发心时就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们这里是讲清净梵行,那还要不要功德呢? 下一品讲〈发心功德品〉,就是怕你偏到空无这边来! 以为我要修清净梵行了,什么也没有了,不用做功德事了,那就麻烦了;菩萨道也不行了,落哪边也都不行。你看佛所教授的方法非常的微妙,不可思议,你要照着去做! 能成佛,了生死,得解脱。解脱是什么? 你什么不执着了,无挂无碍了。什么是无挂无碍了? 你这个心不去想它,就这个意思。有的经文说的很深,但做起来很简单,可是就是做不到,很简单却做不到。
  放下吧! 放下吧! 放下就自在了,他就是放不下,每个人想想自己的心吧! 你哪件事放不下。或者你要想回家,跟常住请假不准,你这一天很烦恼;回去了没事了,再回来放下了。病,生老病死苦,病,就是放不下。脑壳痛,那找找原因吧! 它为什么要痛? 也没有人打它,没人伤它,头为什么要痛啊? 你想想这个痛的问题去了,想想它不痛了,起码减轻了。有觉觉痛,觉痛那个觉啊! 它不痛的,它感觉着痛,不是它痛。
  有很多的问题,在文字上、在事实上很简单,为什么做不到? 如果那条路,你走的非常熟了,没灯你也走去了,瞎子他摸也摸去了;要是这条路,你没走过,睁着眼也找不到,就是这样的意思。不要太钻牛角尖了,认为佛法很深! 其实等你大致懂得了,可以把你一天当中的生活颠倒过来,因为咱们现在都在颠倒当中,你再把它颠倒过来,不就对了吗! 那样就不颠倒了。
  这个不由他悟,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是说是佛所教导的,我们根据佛所说的去学,好像是从佛那里悟得的,不是的。佛只能给你启发、帮助你。悟! 得你自己去悟。成就慧身,得你自己成就,佛不能给你;佛也不能断除你的业,也不能给你智能,佛只是告诉你方法,你照这个方法就能得到了。
  得到什么了呢? 得到智能。智能不是梦幻泡影,也不是如露如电,那个是真实的。反正那个心里之外的,都叫如梦如幻如泡如影。
  〈梵行品〉的经文不长,现在〈梵行品〉讲完了,我还是劝大家多读〈净行品〉,〈净行品〉读熟了,你才能入梵行。梵行就是清净行,做什么事都清净的,就是你的行为、你的作用,都让它清净。怎么才能清净呢? 就是你的心,放下吧!看破了放下了,心就清净了。要好好观,希望自己自在,不要找烦恼。
  我们都会背《心经》,《心经》的头一句话就是全部的〈梵行品〉,也就是观自在菩萨,你要观,看破了,放下了,自在了,也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咱们所讲的清净梵行是空的。照见五蕴皆空,从你自心生起自己的智能,自己的智能照自己,别向外照。一照自己,就照见自己的胡思乱想,颠倒梦想,这就明白了,不贪恋了;不贪恋了放下了,放下自在,自在解脱了,那就一切皆空了。那个空是用深般若智能,照见五蕴皆空了。
  空完了,到了后头又不空了;如果你不能达到,就念观世音菩萨的咒!“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大家都会背,都会念,不晓得念的好多遍了,但是在这个里头还要加上观想,《心经》上的第一个字,就是“观”。
  《大般若经》有六百卷,要想全部读完,很难啊! 光是空就说了二十种空。其实一个空就够了,你不懂,就给你空空空,空来空去还是不空,空到最后不空,空了说什么佛法? 什么不空? 觉悟。觉悟了就不空了。这个空是建立在觉悟上的,觉悟了不空了,它不起贪恋,就是他自己不贪恋了,他就空了。
  我们现在这里的比丘尼师父,二十多岁的很多吧,她空了,不贪恋,也不去交男朋友去了,以后也不用离婚了,什么都没有了,多清净啊! 就这样子,也就空了,她没有不空了吗? 你要是参加进去,那就不空了,参加进去再想出来,好难啊! 那就危险了,很不容易了。
  这完全是心,不是物质。要是贪恋钱财,能办置五欲,等到把钱挣的差不多了,没办法了,享受五欲吧! 身体又不行了,身体又不能享受了,还都是空的。他不理解,他去贪,贪吧,贪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了。不论学哪一法,都是希望我们不要执着,放下吧!
  怎么能放得下呢? 看破了,一切如梦幻泡影。好比当你做个梦,做梦发财了,一醒了,就没有了;你想了好几天,还是没有,还是得放下。那是被迫放下,而这个是自觉的放下。
  佛教授我们要行梵行,虽然得到一点的功德,得到一点的好处,也不要在那上面执着贪恋。像我们四众弟子,出了家,清净了,在这个上面就不要贪着,不要起执着;一起执着就又恢复原来的烦恼了,就是这个涵义。这是怕你落入空,下一品讲〈初发心功德品〉,就说发心的功德有多大,劝大家发菩提心。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净空法师讲华严经
净空法师讲华严经《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大乘诸宗奉为宣讲圆满顿教的“经中之王”

评论2015-01-0612850

略释华严经题
  略释华严经题  上梦下参老和尚  倒过来讲,经、严、华、佛、赝、方、大,经是教义;“严”是总说,庄严佛的果德;“华”

评论2015-01-0619730

大方广佛华严经人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义证
  大方广佛华严经人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义证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优婆塞周演济分章集证  《大方广

评论2015-01-0662756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  会性法师讲述  民国七十四年农历正月于屏东普门讲堂  介绍华严经三译  明译史  释题—先释

评论2015-01-0670732

《华严经》的形成、汉译、基本思想及其修行论意义
  《华严经》的形成、汉译、基本思想及其修行论意义  作为大乘佛教的基本经典,《华严经》有着丰富的佛学思想,对于印度佛教

评论2015-01-0632926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文珠法师讲述一、不同译本二、经的名题三、经的品题四、经的译题五、讲解经文—序分六、讲解经文—

评论2015-01-0690325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略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略注  将释此经,略开三门。一解题目,二辨传译,三释经文。  初解题目者。  “大方广”题所证法

评论2015-01-0618577

论《华严经.十地品》的汉译及其佛学思想
  论《华严经.十地品》的汉译及其佛学思想  编辑:杨维中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考释了《华严经.十地品》

评论2015-01-0669294

华严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华严经对现代人的启示尊敬的李总务,诸位法师,诸位大德,诸位同学,大家晚上好。这一次的法会,李总务要我把学习《华严经》这么多年了

评论2015-01-065259

《华严经》之研究法
  《华严经》之研究法  周叔迦  绪 说  《华严经》或称为《杂华经》,乃法相宗六根本经之一。而贤首宗亦以为根本。西竺大

评论2015-01-0698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