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理论与实践
2015-01-06240150
《金刚经》的理论与实践
人因贪「爱」,则去追「取」所贪爱的对象,依爱、取之烦恼,造种种之业行,而「有」生死轮回之果报,这便是十二因缘中的「爱」、「取」、「有」三支。
为何会生起贪爱?全因对境而起。如见美色而爱欲生,见美食口欲生,假若不能取得,即反生瞋恨之心,故有爱必有恨,有贪必有瞋,这是相对所起。所以六祖大师说:「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不论执着所贪爱的境界,或所厌恶的现象,皆会让人生起烦恼及痛苦,使内心不能平静,因此又说:「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当不再执着此境时,烦恼即刻消失则菩提智慧当下即生,此心境便是极乐的彼岸。
众生常被诸相所迷,境界所转,我们当如何不受现象所影响?《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又说:「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但如何离相不着相,这便是每位修行者必面临的功课。以下依《金刚经》的理论及方法,来跟诸位行者探讨:
现象的由来及形成
《过去现在因果经》言:「不从天生,不从自生;非无缘生,从因缘生。」宇宙万有的一切,包含人、事、时、地、物,不论是物理现象、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皆是因缘所形成的。它不是自然生,也不是单一因素能生,更非无任何因缘所生,而是因缘条件具足,方能形成一个人或一件事或一项物等。
譬如一盘菜,是由青菜、调味料、水、油、火、锅子、瓦斯炉等所完成,但是其中任何一项还是从复杂的因素而来;如青菜要藉由种子、土地、肥料、水分、阳光、人工等条件配合方能长成,但种子又须藉由其他因缘而成。
如成败之事,成功并非注定,失败并非命运,探究其原因:成功必有其因素,如友善、冷静、勤奋、好学、客观、谨慎、量广等,并不是天生就注定此人必然成就;失败必有其原因,冷漠、固执、懒惰、散漫、躁动、犹豫、自私等,并非命运在捉弄人,而是自己不长进。
因此,佛于《杂阿含经》说:「缘起极甚深,明亦甚深。」要了解万物的由来及其本体实不容易,故我们当正观缘起,方能明白其中的奥义。
既然是缘生,必然是缘灭。有因必有果,有生必有灭,有成必有坏,有聚必有散,所以只要是因缘所生的,必然是「无常」变化不能长存不变,它不过是短时间的「暂有」;既是如此,此有必非真实,称之为「假有」;缘生缘灭的过程,如同作梦般,故称它为「幻有」。因此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虽然现象并非永恒的、真实的,但佛不是要我们否认它的存在,故说「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所谓“一合相”即是众多因缘和合所形成之相。小至微尘,大至世界,有情、无情无一不是如此。然一合相,实无自体,非有非无,用任何言语、文字来说明,皆无法言喻,故不可说。但凡夫因不见其真相,故贪爱执取此事,其相是假象,名是假名,只不过权巧方便而设的,故六祖大师说:「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
不应执着一切现象
明白现象即是假象,就不该迷惑于此,故佛于《圆觉经》中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且现象是无常而非常,更不应执着于此,故六祖大师说:「于一切法,勿有执着。」
不论是自己的身心,或是自我所拥有的一切,和所处的世界,这所有的现象〈诸法〉皆不可执取,故说:「不应取法。」若是“执有”,则会产生种种分别、对立的烦恼,因此说:「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但并非消极的否认这一切现象,而是藉由这些现象更积极的去利益众生,故说:「不应取非法。」若是“执空”,则会对任何的事情都漠不关心,更不会生起利益众生的心,依旧活在二元对立的概念,故说:「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只是不执现象的有,亦不否认现象的无,不执空有,而离空离有,自然则会生起中道的般若智慧,故六祖大师说:「世人外迷着相,内迷着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然生起智慧的目的,就是要能自觉觉他,若能如此作为,此人即是菩萨。故佛告诫菩萨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其布施的用意在于帮众生解脱,故说:「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但我们不应该执着在度化众生,更不要执有福德的果报,故说:「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若菩萨执着在救度众生,则无明必然会遮蔽其智慧,故说:「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有此心态,就不是菩萨,故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而真正的菩萨,已经不执着自己在度人,和被度的对象及所说的法,故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因此菩萨当离一切分别、对待的现象,以无我的正见来利益众生,方能彻底的觉悟,故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何不执着诸相
宇宙万有,本来没有任何名字,当人类见到一切现象,看到所有事物,为了分辨及认识,因此为它们取了假名或是一个暂时的代号。
当人们透过学习,以及个人的经验,便于不知不觉中,将这些名词存藏于意识里,也就渐渐形成概念,而有了思想;因此每个人都有自我强烈的意识型态,包含主观、偏见及好恶,因为看法不同,见解不一,所以便产生了纷争,以致衍生各种问题,小至人与人之口角,大至国与国之战争,可说是灾祸不断,永无宁日之期。
我们纯净的心灵早已被各种观念所污染,故内心充满着贪瞋痴的种子,而妄想、执着更是牢不可破,今可藉由《金刚经》「三句论法」的思维模式,来破除自性妄执,使人人恢复清净的本性。
何谓「三句论法」?即是“什么,非什么,是名什么。” 例如「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这是此经最主要的思惟模式。因五祖弘忍大师,传《金刚经》授予六祖惠能大师而大悟,故后来禅门流行一句话:「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
青原惟信禅师曾对门人说:「老僧三十年前未曾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后来参禅悟道,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个休歇处,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此话虽出自《指月录》卷二十八,但实际上是受本经的思想所影响。想要深入了解这三种境界,定要明白「三句论法」的真正含意,方能体悟禅师所说的意境。
「什么,非什么,是名什么。」
第一个「什么」,即是指常人所观察、认知的现象,如一个人、一件事情、一项物品、一种想法等,故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只是看到山水的表面,并没有细心去观察、思惟其真相,故往往被假象所蒙蔽;这皆由于平常粗心大意,不用心来生活,故以错误的知见,来看待所有的事物,因而产生种种的误解及痛苦。
第一种境界,凡夫未曾参禅时,总认为它是真实的、不变的、永恒的,故对喜欢的事物,心生贪爱之念,而想要拥有、占有、保有;对讨厌的事物,心生憎恶之念,而想要排斥、逃避、远离。
第二个「非什么」,即是指透过修行的观照,从缘起的现象到其本体,不论所有的人、事、物,这宇宙万有的一切其本来皆是无有自性,没有永恒不变的主体,故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归纳起来,即是缘起性空。
第二种境界,是参禅悟道后,则能看清现象尽为因缘和合,它是假有、暂有、幻有,并能体会一切是无常生灭、变化不定、幻化不实,故惠能大师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故对喜欢的事物,心不生贪爱之念;对讨厌的事物,心亦不生憎恶之念。对于因缘所生的有为法,视为如梦幻泡影,再也不被这些境界所迷惑。
第三个「是名什么」,虽然一切法的现象其本体是空无自性,但随着因缘的生起却可妙用无穷,故说:「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即为「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正所谓:缘起不碍性空,性空不碍缘起。
第三种境界,大彻大悟者,于平常日用,见相即性,见性即相,离空离有,离妄离真,离迷离觉,离凡离圣,一切不执,心无障碍,妙用恒沙。不执迷现象,故不取;不否认现象,故不舍。心如明镜,来去自如,随缘自在,自在随缘。
「什么,非什么,是名什么。」即是现象、本体、作用,现象是假象,本体是真空,作用是妙有。「什么,非什么。」是缘起性空,随缘不变,称之空谛〈或称真谛〉,不执有;「非什么,是名什么。」是性空缘起,不变随缘,称之假谛〈或称俗谛〉,不执空。综合「什么,非什么,是名什么。」即是中谛〈或称第一义谛〉,不执空有。举例来说明:
当喜欢一个人,就会对此人产生执着,因贪爱而生憎恨,心中的折磨便是一种愚痴的显现。若能以三句论法来应用:「爱人,非爱人,是名爱人。」即可破除我们的执着,而解决此烦恼。
「爱人」这个概念,是因缘所起的。不论什么原因,如对方的相貌、做人、才华、身份、地位、钱财、职业等,因为彼此的互动,而萌生爱意。当有一天,此人变心,我们就会觉得非常痛苦,甚至产生仇恨而想报复对方;鲜少有人会心甘情愿的祝福对方。
当静心观照「非爱人」的真相时,爱人既然是因缘所生,必然就会因缘所灭,故现在的状况,只是短暂的假象;不论对方爱不爱,一定会发生变化,此是无常的法则。不是对方变心,就是您变心;纵然两情相悦,也会因病苦,或意外死亡而离散。
当彼此有因缘在一起,不管是情人、夫妻、家人、同事、同学、道友、朋友等,我们都要珍惜双方的因缘,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是」现在的关系假「名」叫做「爱人」、「情人」;当彼此的关系消失时,又会称之「朋友」、「仇人」或是「陌生人」,所以世间的一切悉为「假名」,故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
明白此道理,我们就会善待一切众生,包括自己;但也不执着自己,和所有众生。正如龙树菩萨所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发心受持金刚经
虽然于理论上明白一切相皆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但实际上还是见相着相,所以要透过实践的功夫,方能离相解脱自在。而惠能大师于五祖弘忍处听闻《金刚经》大悟,故自述说:「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因而劝人受持此经,故言:「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其受持的方法如下:
1、发心:发上求佛道的心,方能自觉;发下化众生的心,方可觉他。自觉觉他之人,即是菩萨,故经云:「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发心之人,总是为他人着想,故能破自我的执着;发心,也是修行的起步!
2、受持:领受于心,忆而不忘,即是受持。但要日日读诵、常常书写,才能深解义趣,才有能力广为人解说,故经云:「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3、观法:佛教导我们要如实观察这一切现象,不论身、心、世界,有情、无情,尽是虚幻不实的,故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不但物质现象不可执着,且精神现象亦不可执取,故经云:「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4、安心:《金刚经》最主要的议题在于:「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即是如何安心!要安住其心,则当不住一切法,故经云:「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不执着于六尘的境界,自然心就清净。既然不住一切法,心当安住于何处?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即是「应生无所住心。」无住之心,即是无心;无心即是无念;无念则念念无杂念,念念净念,净念即是正念。如此安心,即是无心可安,因自性本来如如不动,何来安与不安?故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僧璨大师说:「欲取一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六尘、六根、六识,这十八界的现象皆无好与坏,只是现象本来就是差别相而已,无须于境上起好恶之心,因为「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了悟此理,便能大彻大悟。
如此一来,修行不离生活,生活即是修行,凡事随缘自在,该当作什么,就去作什么,如同世尊所示现: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文 述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文 述义 王骧陆居士著 我今天为什么要讲金刚经,用白话来述义呢?为要把金刚经上的妙用,移用在社
评论2015-01-0650634
金刚经讲义
金刚经讲义 吴润江居士 西康诺那呼图克图法嗣 大持明金刚上师阿阇黎耶 莲花金刚藏班智达 吴润江居士讲授 金刚乘
评论2015-01-0678515
沈家桢讲金刚经研究
沈家桢讲金刚经研究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廿六日讲於纽约大觉寺 缘起 镜腊喻 发愿每日持诵金刚经 金刚经的感应
评论2015-01-0618270
《金刚经》中的关键句
《金刚经》中的关键句 在《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佛说: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
评论2015-01-0650237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
讲义节要述记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今日承应韩瑛、郑英良居士启请的殊胜因缘,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与大众同学研习《金刚般若波
评论2015-01-0643052
郭耀华讲《金刚经》
郭耀华讲《金刚经》 时间:2007年10月7日 14:00 地点:北京海淀区肖家河西山庭院 参加者:北京大学宗教哲学研究会
评论2015-01-0625349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略述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略述 徐恒志居士 缘起 前不久,欣收徐老赐赠《般若之花》等文集,拜读恩师近作《〈金刚般若波
评论2015-01-0658187
《金刚经》宗要释论
《金刚经》宗要释论 汉译佛典中,若论历来持诵者最多、感应最为昭著者,当首推《金刚经》。尤其从达摩门下五祖、六祖盛倡
评论2015-01-0661814
王骧陆居士全集 金刚释义意见
金刚释义意见 滔滔尘世,患起人心,心迷外境,自居于奴。遂迷声色,迷货利,迷武力,迷邪说,一切皆迷信,而以我是为众迷
评论2015-01-0697403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
评论2015-01-063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