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经首页 频道列表

《心经》掠影

2015-01-06226430

  《心经》掠影
  潘州观辉读经笔记
  开经偈
  法宝实难量 如来金口宣扬
  龙宫海藏散天香 觉者诵琅涵
  玉轴霞条金写字 似排秋雁成行
  昔因三藏取来唐 万古为敷扬
  昔因三藏取来唐 万古为敷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佛教教人明心见性。
  怎样才能明心见性?人们从小到大,在家庭、学校、社会受到教肓,受到熏淘,各人心里都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善人会成为有益于人类社会的人才,恶人会成为害人害己的败类。
  人类社会都提倡善人善事。不过,善人也经常要遇到麻繁事,伤心事,心里有很多烦恼。烦恼是一种心障,障蔽着自己本来明净的心。恶人本性并不是恶的,只是由于沾染了太多恶习,被恶劣习气障蔽了本来明净的心,才会生恶念,犯恶业。
  人们心中已有的知识,包括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如果不善于去妄存真,去旧更新,而是因陈守旧,固执成见,也是一种心障。
  被烦恼事引起的心障,叫做烦恼障;由固执成见引起的心障,叫做智障。要想明心见性,必须去掉这两种心障。去掉心障,露出本来明净的心,便能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世界,就是明心见性了。
  怎样才能去掉这两种心障呢?释迦牟尼教他的弟子们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般若是大智慧;波罗蜜多,又简称波罗蜜,意思是到彼岸。到哪个彼岸?到没有烦恼的彼岸。在那里,人人都像弥勒菩萨那样,大肚能容,笑口常开。那里是修行人梦寐以求的极乐世界。在大智慧的指导下,度到没有烦恼的极乐的彼岸。这是一种修行法门,或说是度门。因此,般若波罗蜜多,可称为大智度。
  大智度中,包含六度门,分别叫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怎样布施?施财物供养寺庙僧众,施财物帮助穷困的人;贡献力气,助人为乐;贡献才智,弘扬佛法;发明创造,造福人类;这些都是布施。
  怎样持戒?皈依佛门的人,要遵守佛门戒律,诸恶勿作,众善奉行;国家公民,要遵守国家法律;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都应当自觉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这些都是持戒的起码要求。
  怎样是忍辱?不是叫你忍辱偷生。修学大乘佛法,自己未得度,发愿度世人,这是一桩大事业。干大事业的人,要忍辱负重,一切时.一切处,对一切人.一切事,都不生嗔恚之心。
  怎样是精进?行住坐卧,不忘修持,精益求精,永无止境。
  怎样修禅定?初学的人,一般要安心静坐,或持名念佛,或观想佛身好相,系心一处,渐入至静状态。功夫淳熟,可能在禅境中见到许多不思议的殊胜境界。这些境界,其实是阿赖耶识(又名藏识,即潜意识)作用生起的幻相。面对幻相,自心不动,不生妄想,便说是禅定。禅宗六祖慧能说:“外境离相是禅,内心不动是定。”
  般若是大智慧。这大智慧不是普通人的智慧。不参与禅定实践的人,很难明白般若智慧是怎么样的大智慧。修习禅定的人,如果在禅中还有私心杂念,有偏执见,也不可能生发般若智慧。
  偈曰:
  般若波罗蜜,最胜最第一,无去亦无来,不入亦不出。
  施戒忍进禅,是为六度足,般若是为目,建瓴在高屋。
  观照不着相,常寂非草木,圆明常寂照,自在莲池浴。
  释迦牟尼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上对弟子们说《大般若经》时,回答大弟子舍利子(又名舍利弗)关于般若波罗蜜行的问题,说到五蕴皆空。《心经》中短短二百六十字,是《大般若经》的总纲。一切大乘经典都不离这个宗旨。
  五蕴是什么?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这是一个很不容易说清楚的问题。古代佛教用五蕴来说明人们形成认识的过程。五蕴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人们的感觉器官有接收外界事物的功能,外界事物通过人们的感觉器官在心中(现代科学说是在人脑中)形成了一种感知,这种感知的印象就叫做色蕴。色蕴是客观事物在人们脑中的反映。这种感知不一定是主动有意的,很多时候是被动的,无意的。这种感知马上触动了人们思维的神经,被领受下来,作分别,作推想,判断是舒服或不舒服,喜欢或讨厌。接着,还要运用逻辑思维,对判断的初步结果进行深加工,最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识相,这就是从色蕴到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的全过程。
  教外人士因为不明白甚么是五蕴,不明白五蕴皆空的真实义,所以不少人把释迦牟尼说的五蕴皆空,误解为万物皆空、万事皆空,这是十分有害的曲解。如果真的万物皆空、万事皆空,那幺,修善行也空,干坏事也空,人类社会不知会变成甚什么样子了。
  五蕴不是实物。
  受想行识这四蕴不是实物,容易理解。色蕴不是实物吗?
  有一则人们熟识的童话。一只木瓜从树上掉到水塘里,“咕咚”!兔子吓得没命跑,大叫“咕咚来了”。弄得林中野兽都惊慌地跟着逃命。木瓜是实物,木瓜落水发出“咕咚”响是实事,兔子和那些逃命的野兽心中的“咕咚怪物”便是色蕴。这色蕴不是实物,也不是原来的实事。色蕴是客观事物在人们脑子里的反映。
  上面说的是逗小孩的笑话。人们会说:“我没有那么傻吧”?很难说啊!谁敢夸口说自己心中的色蕴都同客观真实一模一样呢?
  除了佛和观自在菩萨之外,一般人都未能断除烦脑障和智障,常常戴着有色的哈哈镜看世界,在自己心中的色蕴多是扭曲了的形象,再用既有的错误观念作参照系,运用主观的逻辑进行推理,怎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呢?
  释迦牟尼教弟子们要学会照见五蕴皆空,不要把妄的看成真的,不要捡着瓦砾当珍宝。
  瓜落塘,响咕咚,兔子闻声心惊恐, 妖怪来了不得了,百兽逃生一阵风。 只因不识回光照,以妄当真太瞢懂, 若知五蕴本来空,心中自在自从容。
  谁能照见五蕴皆空?
  观自在菩萨能照见五蕴皆空。
  人们最大的烦恼是生死大事,如果能正确认识生命的奥秘,增强抗病能力,延缓衰老,可说是获得一定的自在;如果能为济世救民而把生死置之度外,这是最大的自在。对待钱财,做钱财的主人,不做钱财的奴隶;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甘于淡泊,知足常乐,也会活得很自在。如果对待利衰毁誉称讽苦乐,能做到八风不动,也可称得上是观自在菩萨了。坐禅的人会产生动痒轻重凉暖涩滑等虚妄感觉。当坐禅进入至静状态时,即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由于潜意识在作怪,会产生幻视幻听的魔事境界。乐修小法的人,不明佛理的人,会在这个时刻把妄当真,妄说祸福,或走火入魔,或误入邪教歧途。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禅中的魔事境界,正是有为法产生的梦幻泡影。观自在菩萨在禅中观幻能离幻,离幻即是真,所以能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中得大自在。
  生死自在,钱财自在,八风自在,魔幻自在,就是真真正正的观自在菩萨了。
  观自在了,照见五蕴空了,一切烦恼都化为乌有了,还有什么苦厄不得超度?
  在世人眼中,生老病死是苦,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是苦,见五蕴空了,这八苦都化归无所有处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妄归真,降邪魔,见如来;大肚能容,笑口常开,苦变成乐了。
  偈曰:
  甜也乐,苦也乐,随缘安住心常乐;天常在,地常在,所欲随心恒自在。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被称赞为智慧第一。
  释迦牟尼怕弟子们听了“五蕴皆空”的说法,破了“有见”,又会执着空相,生起“无见”,所以举色蕴为例,让弟子们正确理解空的真实义。
  说“色不异空”,“色即是空”,明确色蕴不是实有;说“空不异色”,“空即是色”,明确空不是无。这就排除了“有见”和“无见”两种偏见。
  《楞伽经》说:“如来说法离四句,离一异、俱不俱、常无常、有无非有非无。”告诫弟子们在弘扬佛法时,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要用相待(相对)的观点看问题。
  受想行识这四蕴,和色蕴一样,说有嘛,不是实有;说空嘛,在心中都有迹可寻,并且左右着人们意识的发生、形成、变化和消亡,不能说它是无。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里说的诸法,包括五蕴法、十二处法、十八界法、十二因缘法、四谛法、菩萨法。在观自在菩萨的法眼里,这些法都是空的。这一句,用了六个不、三对相待的问题说明空的含意。生与灭、垢与净、增与减,都是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中,缺了任一方面,对方都不能独立存在。
  说什么不生不灭?
  不是说石头不生不灭,不是说生物不生不灭,也不是说常人的心意识不生不灭。一块石头,好象不会发生变化,日子一长会发现它变成沙,变成泥尘。石头灭了,生成了沙;沙灭了,生成了泥尘。一个婴儿生出来了,长大了,老了,死了,变成了白骨,变成了微尘。常人的心意识,随着时间的迁流,不停地在变化。前一个念头灭了,生成了后一个念;这后一个念头灭了,又生成再下一个念。世间的事物,常人的心意识,都不停地生灭灭生,刹那刹那地变,生死轮常转。
  那么,有什么不生不灭呢?
  如果你成了观自在菩萨,你能照见五蕴皆空,不生妄想,不生烦恼,心地清净,犹如止水,波浪不兴,就说你得了无生法忍。无生便无什么要灭的。这就是不生不灭的境界。
  可怜蜀犬吠日,可悯杞人忧天;大肚能容开口笑,烦恼无灭亦无生。
  不垢不净是什么意思?
  常人对一切事物都习惯于执着二边见。墙上挂着一幅画,一个人说挂得高了,另一个人说挂得低了,两人各自固执己见,争论不休。有人说,穿金戴银,吃山珍海味,住小洋房,开小汽车,这样的生活才是幸福;有人说,青衣素巾,清茶淡饭,居漏室,安步当车,这样的生活很幸福。前者说后者寒酸,后者说前者摆款,也是各自固执己见,各有各理。观自在菩萨能随顺一切法,无爱憎,无取舍。
  一些修行人,讲究离垢求净,妄分别哪些是垢,哪些是净。在观自在菩萨的法眼里,诸法平等,无所谓垢,无所谓净,不妄加分别,才得清净心。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即将成佛时,见魔王波旬的三个女儿脱得半裸来挑逗。释迦牟尼心如止水,不说她们垢,也不说她们净,幻境随即隐灭。又见魔兵弯弓射箭,释迦牟尼见恶不惊,心如磐石,只见箭矢都变成了莲花,即垢成净。
  不增不减是什幺意思?
  这里说的是清净的心地。照见了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便得无生法忍;识不垢不净,见诸法平等,便得心地清净,便见原来明净的本心本性。这明净的本心本性,象虚空一样广大,能容万象。没有人能把虚空挖去一块,使虚空减小;也没有人能把一块虚空补上去,使虚空增大。明净的本心本性,也象虚空一样,增不见多,减不见少,所以说不增不减。
  观辉作偈曰:
  大海洋洋纳百川,虚空荡荡叠三千,
  心宽装得难容事,增减无妨大法船。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世人沉迷五欲乐,追求感观刺激,只图一时快乐。释迦牟尼针对世人的愚昧,说我身无常,我心无常,引导世人修学声闻乘和缘觉乘,破除自我偏执,逐步建立人无我的观点。建立了人无我观,便可以从醉生梦死中解脱出来。
  释迦牟尼身边的弟子们,大多是修声闻乘获得成就,修成了没有世间烦恼的阿罗汉。
  声闻乘和缘觉乘是小乘法,只建立人无我观,未能摆脱对法的执着,以为一切法是不变的。为了引导弟子们不局限于小乘法,发心修学大乘法,释迦牟尼再说法无我。修行法门,像是过河的筏。过了河,不要背着筏赶路。用过的筏对前边的河不管用。
  说:“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意思是不要把五蕴法执着不放。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意思是不要执着十二处法、十八界法不放。五蕴法、十二处法、十八界法都是过河的筏。五蕴法无我,十二处法无我,十八界法无我。
  自然科学家能认识诸法无我,便不会被前人建立的法则束缚。打破分子不可分的法则,建立了化学世界;打破原子核,建立了原子能世界;跳出十进计数制的框框,建立了网络世界。高明的政治家,善于根据形势的变化,修订治国大法,这就是法无我观。修行学佛,为的是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不冲破小乘法的束缚,怎能正确认识自己和世界呢?
  前边已分析了五蕴是虚的。说它有,不是实有;说它空,不是什么都无。要这样理解“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的真实义。
  眼耳鼻舌身意,说详细点,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六根有摄受客尘的功能。前五根的功能,分别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意根的功能是把前五根觉知的印象进行初步加工,形成感性认识。
  色声香味触法,说详细点,是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 前五尘是心外客观事物通过五根摄受,在人们心里反映出来的法相(影像),法尘是经过意根加工的产物,包括现识和贮存在心里的藏识。这藏识包括长期熏习而成的意识烙印,也包括遗传信息形成的潜意识。这六尘和六根依次对应。六根各司其命又统于一身。
  六根和六尘,合称十二处。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乡味触法,意思是观自在菩萨在禅定中,六根清净,六尘不染。学生在考试场中,专心答题的时后,能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修禅的人,在禅中能专注一处,没有杂念;这样,就有点近似六根清净、六尘不染的境界了。
  学佛入门的三科,是五蕴、十二处和十八界。
  十八界是什么?
  六根、六尘、六识,合称十八界。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是因缘和合的产物。
  以眼识为例,生成眼识的因缘,很多很多,无法尽举。最主要的、最明显的可以举出下面几种:一、眼根的视觉功能,二、自心存在的思维习惯,三、既有的贮藏在藏识的识种子,四、爱见色相的欲望,五、能被眼根摄受的事物,六、显示色相的光源。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生起六识的道理基本一样。从这个角度上说,六识都是主观的。对待同一件事物,每个人的认识总不会是一样的。
  佛教教人明心见性,通过修行,逐步克服主观意识的偏执,去掉妄识,转妄识成正智,达到主客观高度统一的境界。这种境界,叫做如如,又叫一如,又叫真如。
  心经说: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意思是说十八界都不是实有的。观自在菩萨照见十八界都是空的,所以心得清净。这清净的心地,就是佛国净土。在佛国净土里,六根清净,六尘不染,六识不生。所以佛国净土又名无生佛地。在无生佛地里,没有烦恼,这就是人们向往的极乐世界。
  明镜映色起繁华 瞪眼成劳见幻花
  猴子狂捞水底月 鹿群妄逐天边霞
  镜花水月无中有 烟水空花有亦无
  无有有无丢脑后 灵光独耀见菩提
  心经掠影之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说缘觉乘的十二因缘法无我,希望缘觉乘人不再受十二因缘法的局限,发大乘心,向无上道。
  十二因缘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有这十二因缘,才有妄识的生灭。
  无明,是兴造一切生灭的根本;行,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识,包括六识和藏识,还有一种对意识进行深加工的末那识,共称八识;名色,指五蕴;六处,即六尘;触,指六根与六尘相接触;受,即领受,把根尘和合的感觉领受下来;爱,对领受的感觉作分别,对顺心的生起贪爱的心;取,有了贪爱,便想取为己有;有,想取为己有,在自己心中就有了烙印;生,前边十种因缘和合,生起了一个妄识,生起了一个苦恼;老死,生起的妄识变异、坏灭、消亡,就说是老死。前一个妄识坏灭之时,后一个妄识已生出来了。前灭后生,生了又灭,不断循环,便说是生死轮常转。
  无明也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是无始妄想熏习的藏识所生。当一个人处在很安静的状态中时,无思无虑,却会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烦恼不安,脑子里会突然冒出某种古怪念头,就说这是无明烦恼。
  大乘佛经把烦恼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主观意识生起的识相引起的粗烦恼,一类是不动主观意识、好象是无缘无故生成的识相引起的微细烦恼。引起粗烦恼的生灭现象,叫做分段生灭;引起微细烦恼的生灭现象,叫做变易生灭。古人翻译时,把分段生灭译成分段死,把变易生灭译成变易死。
  释迦牟尼指出:小乘人只能断粗烦恼,离分段死;观自在菩萨才能断微细烦恼,离变易死。
  观自在菩萨不为不思议的变易生死所动,没有微细烦恼,所以说无无明。没有无明,便无所谓无明尽(净除了无明,名为无明尽)。没有无明,则十二因缘中前边十个因缘都断了,一切妄识无从生。无生,便无所谓老死;无老死,便无所谓老死尽(没有老死的心,名为老死尽)。
  观辉作偈曰:
  船行显岸退,云动见月移,
  此等因缘法,全由妄见痴。
  缘生缘灭见无常,离却因缘又见常,
  幻有无常空似常,能离二见是真常。
  “无苦集灭道”,是说声闻乘修习的四谛法无我。希望修习声闻乘成了阿罗汉的弟子们,跳出四谛法的局限,发大乘心,向无上道。
  苦集灭道的具体意思是:知苦、断集、证灭、修道。
  生灭轮转,身心不得安宁;妄心不灭,苦无了时。一切苦都因五蕴聚集而生,都由因缘会集而生。若能观五蕴空,断一切因缘,便能断集。知苦才想断集,断集便能除一切苦。断了集,挖了苦根,便得身心安宁,妄识不生,进入寂灭境界,便是证灭。证灭,是修道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修道的道,包括释迦牟尼说的小道和大道,譬如说“诸法无常”,说的是小道;说“涅槃是真常境界”,说的是大道;说“佛法非常非无常”,说的是“无上大涅槃”的无上道。通过修道,从小道修起,然后舍小道入大道,最后进入无上道。在修道的过程中证灭,一步步做到六根清净,六尘不染,六识不生,便能见到本来明净的心性。这便是明心见性的“无上大涅槃”境界。
  因为声闻乘只断粗烦恼,只离分段死,未断微细烦恼,未断变易死,所以释迦牟尼再说“无苦集灭道”。照见五蕴皆空的菩萨,随缘无非净土,得自在力,无所谓苦,无所谓集,无灭可证,无道可修。无修无证,才得无上道。
  观辉作偈曰:
  心中摆个照妖镜,妄集苦根悉现形,跳出轮回心自净,无修无证自圆成。
  《楞伽经》说,有三种智:世间智、出世间智、出世间上上智。一切凡夫计着有无品的智是世间智;一切声闻缘觉计着自共相、计着希望心的智是出世间智;诸佛菩萨离有无品、观诸法无所有、不生不灭的智,是出世间上上智。
  是不是智,是相对的。用出世间上上智观察,世间智、出世间智都不是智。 观自在菩萨离有无品,不作分别。出世间上上智是清净心生发的智慧,是般若智慧。这个智,也是空的,所以说“无智”。
  大智若愚,唯其无智,才是大智。
  自心清净,本来无一物,有什么可得?一切法相,皆是虚妄,求不可得;无上道,无念无相无住,求不可得;已立人法二无我,见诸法空相,虚空无相,求不可得。所以说“无智亦无得”。
  观辉作偈曰:
  自说智,是无智;自鸣得,实不得。
  不谋私,酬其私;不求德,成大德。
  说是无意却有心,功夫全在有无中,
  此中奥妙难言喻,唯靠行人自用功。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自己修成正觉,且发愿化度世间有情众生,这样的修行人,称为菩提萨埵,简称菩萨。观自在菩萨确立了人法二无我观,不求福报,不求功德,到了无作无求的大空境界。不受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尘劳所染,亦不为微细烦恼所牵,纤尘不染,超然物外,以无所得而成大功德。因为行大智度法,照见诸法空相,无作、无求、无所得,还有什么可牵挂呢?脚下已是平坦通途,眼前已是殊胜佛地,所以“心无挂碍”。
  无得便无可失,无私便能无畏。不怕苦,不怕死,不怕退失,不怕不得涅槃,所以“无有恐怖”。
  观辉作偈曰:
  这里欢歌刚唱罢,那边悲剧又登场,
  威风落泊悠然过,何必楸心挂肚肠?
  来时赤条条,去时条赤赤,
  即使威风八面,难逃烟灭无迹。
  万缘放下自安然,无挂无牵心似碧,
  无欲无求无畏怖,无争无讼无能敌。
  任你翻江龙虎斗,我仍稳坐钓鱼船,
  急风暴雨心安稳,两脚长伸自在眠。
  过去有个剧本,描写两个流浪汉在梦中可做钦差大臣,所到之处,百官大大孝敬,送来的金条,装满几大箱。醒来之后,才知道原来做了一场黄粱美梦。
  一个穷夫会做白日梦,捡了个鸡蛋,想蛋成了鸡,鸡生了许多蛋,成了许多鸡,换成了猪,换成了牛,置了田地,当了富翁。想得多美!一不小心,鸡蛋打破了,才记起自己还是穷光蛋。
  梦中的境象千奇百怪。可怖的老虎忽然变成慈祥的老太太,狡滑的狐狸转眼却是伶俐的小乖乖。在禅中的幻境,根梦境差不多。世间凡夫和二乘人,对禅中如梦如幻般的境象,浮想联翩,这就是颠倒梦想。观自在菩萨观幻离幻,不起颠倒梦想,就说是“远离颠倒梦想”。
  观辉作偈曰:
  流氓当上大钦差,穷夫系上金腰带;
  老虎变成老太太,狐狸却是小乖乖。
  哎呀呀.哎呀呀,梦想倒颠多古怪。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远离颠倒梦想,便得神通自在。
  什么是涅槃?外道(与佛教教义不同的教派都是外道)说冥谛是涅槃,或说神我是涅槃,或说死了是涅槃。他们说的冥谛,认为天上有一个造物主,见到这个造物主便是涅槃。他们说的神我,认为有一个离了肉身能存在的灵魂,炼得灵魂升天,便是涅槃。二乘说无作是涅槃,认为在禅中不作意,便是涅槃。这些都不是大乘说的涅槃。
  大乘说的涅槃,指不生不灭的境界。真实义是:幻相随生,妄想不生;幻相随灭,正智不灭。这是在生灭中的不生灭。在生灭中,当下见性,便是涅槃境界。
  观自在菩萨已入无生佛地,已到涅槃境界。但为了普度世间有情众生,发誓未度尽无边众生,不入涅槃,这就是“究竟涅槃”。
  观辉作偈曰: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非常亦非断,外道不能了。
  无作非无作,无生真奥妙,不随文字解,许你知多少。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或说是无上道。
  佛是大觉大悟的大圣人。凡是具备了大觉大悟品徳的人,都可称为佛。修行大智度,可得无上道。
  三世,指过去、未来及现在。过去的佛,现在的佛,将来的佛都是从修行大智度中获得无上道的。正确认识了自己,正确认识了世界,才能成为世人尊敬的大圣人。
  《六祖坛经》说:“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先前心念迷妄是凡夫,后来心念觉悟就是佛。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
  佛就是觉,觉就是佛。
  观辉作偈曰:
  敢问灵山何处是,常言远隔万重关;
  我身原在灵山住,外觅灵山不见山。
  吹散浮云见大日,离家浪子把家还,
  摩尼珍宝光辉照,无上菩提一念间。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咒,有两种含义:一、指真言,二、指密咒。真言又有显密之分。这《心经》前边说的是显说真言,后边从“揭谛揭谛”到“萨婆诃”是密咒。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心经讲解
  心经讲解  作者:黄念祖居士  一、《心经》要义  今天给大家讲我们经常念的一本经,也是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

评论2015-01-0650655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释
  心经解释  作者:林中元居士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运用智慧观察),照见五蕴皆空(了

评论2015-01-067485

心经 广释
  心经 广释  〔古印度〕扎夏萨生论师释 任杰由藏译汉  顶礼妙吉祥童子及圣观自在菩萨  此经当以十义显明释:(一)般若之

评论2015-01-0666169

心经 讲记
  心经 讲记  圣一法师讲 [弟子衍轮恭录]  一九九二年五月於九龙文化中心  内容简介:  佛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

评论2015-01-0650906

《心经》隐藏的神奇密码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心经何故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等六种成就,以证明是佛说呢?唐太宗时,有一

评论2015-01-0638368

心经略释
  心经略释  [迦湿弥罗]姿纳弥扎论师释任杰由藏译汉  顶礼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母  于此薄伽梵(世尊)母般若波罗蜜多心

评论2015-01-0649923

《心经》讲记
  佛说《阿含》十二年,继说《方等》八年,然后说《般若》二十二年。《心经》三百字,包括《大般若经》全部。  《心经》译本

评论2015-01-0643804

心经略说
  心经略说  黄念祖老居士  以一九八七年于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一、心经两种形式  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

评论2015-01-0610984

心经释义
  心经释义  无论是世间或是出世间,「听闻」均扮演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国对教育及知识的提升非常重视,台湾的知识教育水平很

评论2015-01-0612737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句解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句解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释智谕作解  心经译本甚多,唯玄奘大师因缘殊胜,且译笔简洁,古今独多采用

评论2015-01-063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