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云门宗在舒州的传承与未来发展

2023-06-09 14:4110030
舒州是安庆的前身,辖今安庆各县、市(含枞阳县)。舒州地区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特别是佛教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东晋大兴年间(318-322),佛图澄率弟子来到了舒州太湖县建佛图寺,佛图寺是江淮地区有文字记载的首座佛教寺院,标志着佛教文化从此传入舒州大地。舒州是禅宗二祖慧可,禅宗三祖僧璨的弘法地;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也在舒州留下了弘法的足迹。经过唐代的发展和文化积累,至北宋时期,舒州形成了以太湖县白云山海会寺为中心,东连桐城投子山投子寺、潜山县太平寺、天柱山三祖寺、西连太湖县四面山四面寺、法华山法华寺、龙门山龙门寺等分布在贯穿舒州地区的古驿道两侧,长约一百五十余公里,并且决定当时中华禅宗文化发展方向和发展态势的线状禅宗大道场。禅宗“五宗七派”中,除沩仰宗,其余各宗各派都在这个大道场里竞相发展。其中,北宋中后期临济宗杨岐派在舒州自成体系,曹洞宗在舒州成功地走出了史称的“百年孤独”。学术界认为,云门宗在全国范围内,并且有禅师录入禅宗灯录的,仅传承和发展了二百余年。而云门宗在舒州从五代至清代,虽然发展势头不大,但偏居一地,传承不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本文以云门宗在舒州各代禅师为主线,论述云门宗在舒州地区的传承和发展概况。
 
一、云门宗创立后,就传入舒州大地
 
云门宗在五代时期,由云门文偃禅师(864-929)创立于今广东韶州市乳源县云门寺。云门文偃禅师倡导以“函盖乾坤,目机铢两,不涉万缘”等三句做为接引学人的法门,史称“云门一曲”,或“云门三句”。在此倡导下,其禅风孤危险峻,人难凑泊;简洁明快,超脱意言。由于在创立过程中,得到了十国之一的以广州为都的南汉政权的支持,创立之时,曾十分兴盛,门下弟子和参禅者众多。《五灯会元》收录云门文偃禅师弟子有七十六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湖南等地。其中,其弟子天柱山和尚从岭南来到舒州天柱山三祖寺,标志着云门宗从此传入舒州地区。
 
《五灯会元》卷十五没有记载天柱山和尚的生卒年月。但从考证三柱山和尚的同门师兄,可初步认证出天柱山和尚生活的大致年代。
 
综合《禅宗宗派源流》等资料,天柱山和尚的同门师兄双泉师泉禅师生卒年代是的 890 年至 955 年,双峰竟钦禅师生卒年代是 910 年至 977 年,洞山清禀禅师的生卒年代是 895 年至 976 年,南台道遵禅师的生卒年代是 895 年至 976 年。因此可以认定,天柱山和尚的生卒年代与以上这些同门师兄相似,是五代的中后期从岭南广东来到舒州天柱山三祖寺。
 
《五灯会元》卷十五收录了舒州天柱山和尚的说法语录。“舒州天柱山和尚,上堂曰:‘莫有作家战将么,试出来与山僧相见。’时有僧出,礼拜。师曰:‘山僧打退鼓。’曰:‘和尚是甚么心行?’师曰:‘败将不战。’问:‘北斗藏身,意旨如何?’师曰:‘阇黎岂不是荆南人?’曰:‘是。’师曰:‘只见波澜起,不测洞庭深。’”天柱山和尚在接引学人时,引导学人应顺应自然,识取本心,就似“‘败将不战”;消除学人的分别心和执着心,不要常记住自己是“荆南人”。最后对学人应机说法,告诉学人不能“只见波澜起,不测洞庭深。” 从收录的这段珍贵的语录中,舒州天柱山和尚基本上继承了云门文偃禅师思想。
 
 
二、北宋时期,有连续五代禅师在舒州线状禅宗大道场传承和发展云门宗
 
(一)云门宗下三世先后有两位禅师舒州线状禅宗大道场弘法
 
据《景德传灯录》卷十五记载,云门宗三世传人先后有两位禅师来到舒州,并且驻锡在太湖县龙门山龙门寺。他们分别是随州双泉山师宽禅师(890-955)的弟子,舒州龙门山仁永禅师;德山缘密禅师的子弟,舒州龙门山乾明禅师。
 
禅宗灯录中没有收录龙门山仁永禅师和龙门山乾明禅师的生卒年月,但根据吴立民先生主编的《禅宗宗派源流》等资料,龙门山仁永禅师的师兄生卒年代是 910 年至 991 年,五祖师戒生卒年代是 920 年至 990 年,因此,龙门山仁永禅师和龙门山乾明禅师也应该生活在这个年代。据《宋全书》记载,太湖县龙门山龙门寺由开山祖师晓遵禅师于宋乾德五年(967)始建。在乡人的支持下,“数年之间,蔚然崇构”,“黉堂讲肆,疏楹高座,皓壁月皎,层轩霞舒”《全宋书》卷三十二)。成为了古驿道旁一座辉煌的寺院。寺建成后,宋太祖赐号“乾明禅院”。因此,可以认定龙门山仁永禅师和龙门山乾明禅师是宋初继开山祖师晓遵禅师之后先后来到舒州龙门山,住持龙门寺。
 
(二)云门宗下四世有四位同门师兄先后来到舒州线状禅宗大道场
 
云门宗从下四世开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一时期,也是舒州禅宗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舒州线状大道场内,以白云山海会寺为核心,东联投子山投子寺,西接龙门山龙门寺,高僧云集,学人如云。云门宗下四世有四位禅师先后来到舒州线状禅宗大道场,寻求云门宗发展的因缘。他们分别是,住持湖北省黄梅县五祖寺的五祖师戒(920-990)的三位弟子先后来到舒州。他们分别是住持太湖县白云山海会寺的海会显同禅师、住持太湖县龙门山龙门寺的龙门和尚和住持太湖县白云山海会寺的海会通和尚。另还有广教志禅师的弟子舒州四面山怀清禅师初住“初住蕲口兴化” (《续传灯录》卷二),后迁住舒州太湖县四面山四面寺。
 
禅宗灯录中没有录入这四位禅师的生卒年代。根据吴立民先生主编的《禅宗宗派源流》等资料,其师五祖师戒的生卒年代是 920 年至 990 年,因此可以认定,这四位禅师是北宋初期来到舒州。其中也反映了舒州龙门山龙门寺和白云山海会寺在北宋初期,禅宗文化氛围已十分浓厚。
 
《续传灯录》卷五收录了海会通和尚两位弟子,分别是承天和尚和水志文秀禅师。
 
(三)云门宗下五世先后有两位禅师在舒州弘法
 
云门宗下四世雪窦重显(980-1052)禅师一生长期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弘法,门下弟子众多,因而,云门宗得到了迅速发展与广泛的传播。雪窦重显在安徽的弘法地主要是在池州景德寺,因此,其不少弟子也留在安徽弘法。其中,海会择芝和投子法宗禅师相继住持舒州太湖白云山海会寺和桐城投子山投子寺。
 
《续传灯录》卷六收录了舒州投子法宗禅师的说法语录:“僧问:‘如何是道家风?’师曰:‘袈裟里草鞋’。曰:‘意旨如何?’师曰:‘赤脚下桐城’。从投子法宗禅师的说法,可反映出继承和发展了“云门三句”,接引学人的方法如春风化雨,活泼无碍。
 
(四)云门宗下六世先后有两位禅师在舒州弘法
 
云门宗传承到下六世后,已进入了历史上最为兴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就有七位禅师先后来到舒州线状禅宗大道场,弘扬云门宗。他们分别是天衣义怀(993-1064)的弟子舒州四面山法秀、舒州三祖冲会、舒州太平元坦和龙门宗贲等四位禅师,圆通居讷的弟子舒州三祖文铣禅,真州长芦祖印禅师的弟子舒州三祖慈(慧)云禅师。其中,以舒州四面山法秀禅师最为杰出,
 
法秀(1027-1090),“秦州陇城(今甘肃省秦安县)辛氏子。”(《续传灯录》卷八)因晚年住持京城开封法云禅寺,故史称法云法秀禅师。又因宋神宗赐法秀“圆通禅师”法号,故史亦称圆通法秀禅师。
 
法秀三岁起由甘肃天水麦积山应乾寺鲁和尚收养,年十九岁,试经合格,正式出家受戒为僧。后“励志讲肆”(《续传灯录》卷八),在长安、洛阳一带逐渐出名。当时我国南方是禅宗的主要活动区域,为此他决定南下实地考察禅宗,初到随州护国寺,然后法秀沿长江东下,来到今安徽省无为县铁佛寺参谒云门宗下四世、拜雪窦重显禅师弟子天衣义怀为师,义怀辗转池州、江浙一带名山大刹时,法秀都始终跟随在他身边,长达十年之久。深得义怀的法要,成为了义怀八十三个弟子中一员。
 
法秀离开义怀后,游历江淮。“尝在端和尚(指白云守端)处作首座,”(《宗门武库》)后“初住龙舒四面”(《续传灯录》),即太湖县四面山四面寺。法秀驻锡太湖县四面山四面寺期间,“衲子追逐,不厌饥寒”(《禅林僧宝传》卷二十六)。而法秀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以身任之”(《禅林僧宝传》卷二十六)。因此,法秀在舒州四面山四面寺期间,充分吸取了舒州地方文化精华,不断充实到云门宗思想中,为他后来的弘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法秀离开太湖县后,迁庐山栖贤寺,并在此寺驻锡二十余年。宋熙宁九年(1076),宰相王安石(1021-1086)被罢为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不久,王安石因子王方之死痛悼不已,舍自住地建保宁禅寺,礼请法秀住持。法秀后又奉诏住持真州(今江苏仪征)长芦崇福寺。此时,法秀在今江苏一带声名远播。
 
元丰五年(1082),宋英宗三女、神宗之妹历冀国、秦国、越国大长公主,与驸马尉张敦礼奏请在京城开封建法云禅寺。寺建成后,宋元丰七年(1084),宋神宗诏法秀住持法云禅寺,法秀入京后,奉诏入宫为宋神宗以及两宫说法,深得宋神宗喜爱。宋神宗赐法秀“圆通禅师”法号。在法秀的弘扬下,“云门宗风,自是兴于西北。”(《禅林僧宝传》卷二十六)
 
可见,正是因为的四面山法秀禅师的弘扬,云门宗进入了最为兴盛的阶段。
 
(五)云门宗下七世禅师在舒州弘法情况
 
据考证《续传灯录》云门宗下七世弟子主要是慧林宗本禅师的弟子舒州太平慧灯禅师、舒州投子普聪禅师、舒州龙门普顺、舒州投子修颙禅师和舒州四面山法秀禅师的弟子舒州甘露德颙等五位禅师。他们分别住持舒州投子山投子寺、舒州府所在地太平寺和龙门山龙门寺,承担云门宗的传承和发展重责。
 
这一时期,临济宗杨岐派和曹洞宗在五祖法演师和投子义青禅师的主导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杨岐派在舒州线状禅宗大道场自成体系,培养了克勤、清远、慧勤等史称“佛门三杰”等一批禅门高僧。曹洞宗在舒州线状禅宗大道场自成体系成功地走出了史称的“百年孤独”,培养了道楷,报恩等弟子,在道楷,报恩等弟子的努力下,,曹洞宗快速地走向兴盛。
 
而这一时期的云门宗却开始步入衰弱阶段,其下七世在舒州线状禅宗大道场里的四位弟子中,以舒州投子普聪禅师较为优秀。师八十岁时入住投子山投子寺,在投子山累计传法十余年。黄鲁直太史公非常敬重投子普聪禅师,曾说:“投子聪和尚、海会演和尚皆出世宗师,道行高重,不愧古人。”(《续传灯录》卷十四)投子普聪禅师与提刑杨杰关系紧密,并且“喜接高明士大夫,开怀议论,便穿得诸儒鼻孔。” (《续传灯录》卷十四)在舒州一带,深得信众与士大夫的尊重。
 
这一时期,在舒州线状大道场弘法的临济宗杨岐派白云守端、五祖法演禅师和曹洞宗投子义青禅师给后人留下丰富的说法语录,而舒州甘露德颙等四位云门宗禅师仅投子普聪禅师、舒州太平慧灯禅师仅在《续传灯录》中收录简单的说法,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此时的云门宗已从兴盛步入衰落。
 
三、云门宗从南宋至民国时期,在舒州岳西仍继续传承和发展情况
 
云门宗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虽然不断吸取了临济宗杨岐派和黄龙派的思想,不断完善其接引学人的方法,但从北宋徽宗朝开始到南宋后期,云门宗已渡过了兴盛期,逐渐地走向衰落,考证《续传灯录》等禅宗灯录,仅长芦祟信禅师弟子龙门法秀一人来到舒州住持龙门山龙门寺,投子修颙禅师门下有文殊法聪、资寿灌崇、寿江资寿、明潭香严智月、丞相富弼等七位弟子,这些弟子相继离开了舒州,到山西、四川等地传法。
 
进入南宋后,我国禅宗发展重点区域转向江苏、浙江、福建等江南以及东南地区,舒州线状禅宗大道场也从兴盛步入衰落。南宋时期,面对临济宗杨岐派在全国范围内的兴盛发展,云门宗继续衰落,而这一时期,《续传灯录》和《增集续传灯录》等禅宗灯录已不再有云门宗在舒州弘法的禅师。
 
“人能弘法,非法弘人”据杨曾文教授研究,“云门宗在进入之下第八世之后迅速衰微,到第十世以后便传承不明了。”(《宋元禅宗史》第三章)学术界普遍认为,至元代,云门宗失去了传承。但令人惊喜的是,2017 年秋季,由岳西县文化学者宋必硕先生牵头组织的岳西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学者在对该县寺院调查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云门宗在舒州岳西县资福寺传承不断。
 
通过对岳西县资福寺云门宗道场遗址及碑记进行考证,发现清嘉庆末期,云门宗传人三袛觉满禅师等到舒州潜山县汤池畈(今划归属岳西县温泉镇)罗源山资福寺建云门宗道场,自称“资福云门,正宗法派”,经道光、咸丰、同治到直至文革遭毁,历一百五十余年,成为清代舒州地区云门宗发展的重要力证。
 
资福寺位于安徽省岳西县温泉镇资福村享堂组的罗源山。明天顺六年(1462)《直隶安庆郡志》载:“罗源山资福寺,在治西北一百二十里,洪武三年僧德祖重建。” 1722 年《安庆府志》载:“资福寺,在汤池畈罗源,宋创明废”。1920 年《潜山县志(卷三十 · 杂类志 · 仙释 · 寺观)载 : “资福寺,在清照乡县北一百里汤池畈罗源山,宋庆历创。资福塔,在资福寺”。因此,资福寺是一座明代寺院,但毁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文革”。
 
在资福寺遗址的左侧后山上,至今保存有四处云门宗祖师墓碑,其中保存完好的有三处。第一处墓碑碑记:“酉山卯向,资福云门,正宗法派,大清道光十七年丁酉岁十月榖旦,圆寂恩师三袛觉满和尚墓,徒海屋,长房曾孙星焕、二房元孙亭凤仝悟、通、泰、极等派立”;第二处墓碑碑记:“乾山巽向,资福云门,大清咸丰元年辛亥岁季冬月榖旦,圆寂恩师讳星灿老和尚墓,徒亭凤孙悟来仝通、极、元、虚等派立”;第三处墓碑碑记:“乾山巽向,大清同治元年岁在壬戌十二月吉旦,圆寂太高祖添籌法海屋方老和尚墓,法孙修竹、真儒、皖泉,房法孙安禅、妙音仝立”;除此之外,还有一处墓碑记:“艮山坤向,资福云门……”因年久风化,此残存墓碑大多数字迹已无法辨认。从上述墓碑上可看出资福寺云门宗在清代法派字号为“法觉海悟通泰极元虚”等,自嘉庆末期至文革前期,三袛觉满禅师及其弟子在此已传九世,大约一百五十年,已足可证资福寺在清代曾为云门宗兴盛道场之一,云门宗在清代舒州的发展由此可见一斑。由于寺在文革时期被毁,传承不断的云门宗也无奈地走向衰败。
 
北宋时期,舒州线状禅宗大道场里,临济宗黄龙派,临济宗杨岐派、法眼宗、曹洞宗和云门宗竞相发展,但临济宗杨岐派和曹洞宗发展因缘充足,临济宗杨岐派在大道场内自成体系,曹洞宗成功地走出了“百年孤独”。两个宗派在舒州土地的滋润下,传承至今,活力无限。而云门宗发展势微,从目前的掌握的资料,到清代,全国范围内可能仅在舒州岳西小范围内传承与发展。云门宗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已失去传承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由于宗风孤危飞险峻,人难凑泊,与临济宗杨岐派相比,接引学人方法教条。同时,最主要的原因是云门宗没有吸取的舒州线状大道场同时弘法的临济宗杨岐派和曹洞宗两个宗派培养学人的方法,虽然云门宗累计有七代禅师在舒州地区弘法,但没有培养出像克勤、清远、慧勤和道楷,报恩等一批禅门高僧,云门宗失去活力,在全国范围内失去传承也就已成必然了。
 
云门宗第十四世法嗣本觉上人说要多挖掘古代祖师道场,传承云门宗禅机,发扬云门宗。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北京于志学冰雪画培训班2023常年招生
招生简章【导师于志学简介】 于志学,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

评论2023-07-272351

“中原画风”首次综合多个画种亮相哈尔滨 16个国家艺术家现场点赞
  大河艺术网报道 文/图 王诗文 李春雷  7月21日上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黑

评论2023-07-262252

“江流有声——首届鸭绿江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在丹东开幕
7月16日上,江流有声首届鸭绿江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在丹东市劳动宫开幕。此次展览由丹东市总工会、丹东市文联、辽东国画院联合主

评论2023-07-181948

“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内蒙古展在内蒙古美术馆举办
  7月6日,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内蒙古展在内蒙古美术馆开展,展出河南画家150多幅精品力作,为内蒙古人民讲述中原大地

评论2023-07-102166

湖光林色——冉玉油画新作展在郑州举办
  大河艺术网报道 王诗文  7月2日,由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河南省油画艺术研究会、郑州市美术家协会、大河美术报主办,河南省

评论2023-07-041451

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天津展在天津美术馆举办
近日,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国美协、河南省文联、天津市文联主办,河南省美协、天津市美协、天津美术馆共同承办的中原画风河

评论2023-06-271527

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人才培训资助项目 在西安美术学院开班
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人才培训资助项目《黄河流域彩陶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训》在西安美术学院开班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人才培训资

评论2023-06-25929

“意在笔先”北墨山水意象表达
“象”最早在《周易》中提出这个概念,有三个层面的涵义,一指现象或征象,《易传·系辞上》之“见乃谓之象”,“见象著名莫大乎

评论2023-06-25982

新记艺 | 金元柴烧:盛世祥龙 惊鸿一尊
集三代之力,近百年薪火,不遗余力地创新,终成钧瓷世家。金元钧窑在潜心研究钧瓷的近七十年里不断沉淀,烧制出的钧瓷器物,在独

评论2023-06-25824

刘宏举《金蟾铺首大画缸》: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百鹤杯金鼎奖唯一钧窑获奖作品
视频资料  作者:郭金锋  5月26日至29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在南京开幕。展会同期举办了202

评论2023-06-12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