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茶和僧人历来有很深的缘分,在您看来,茶是怎样走入佛教的呢?
宗舜法师:茶发源地就是中国,在其他的国家早先没有茶树。印度、斯里兰卡的茶也是从中国引进过去的。在佛经里面,就没有关于茶的记载,也没佛陀或者弟子们饮茶的记载。说明印度起码在佛陀在的那个年代,是没有茶的。
中国作为茶最早的原产地,茶的发现和利用,是从神农氏开始,年代相当久远。神农氏尝百草,一日遇七十种毒,遇茶得解,所以它当时是解毒的一味药。僧家爱茶,其实跟茶的功能是有关的。因为一般大家坐禅时间久,容易昏沉,茶有兴奋的作用。出家人发现它有这么一个作用之后,就在寺庙里,使用茶来醒神。所以茶从当初单纯的解毒,到后来成为精进修行的良方,跟这个是有关的。
再从寺院经济的角度来说,寺院里面本来就有茶园。出家人就自己种茶、采茶。像唐代记载的禅宗语录里,都有关于寺院采茶的记载。当时寺院种茶,一是保证了自身有足够的茶品来源。另一方面茶在当时也是属于有较高价值的经济作物,市场价格昂贵,寺院自己去种茶、采茶、吃茶,不至于让人有奢侈的讥嫌。
《佛教文化》:既然茶在当时是一种奢侈品,僧家怎么看待茶和自身的关系的呢?
宗舜法师:出家人在茶上的推广,有引导作用。他们是在以身示范,茶有益于养生修道。从这个角度来说,禅宗的兴起,对于茶的推广,有很重要的价值。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有着巨大贡献。
而且从茶的主要产区来看,不管是四川,整个江浙、江西、湖南等南方地区,它们往往一方面是茶的重要产区,另一方面也是禅宗兴盛和发达的地区。它们两个是紧密联系的。
《佛教文化》:您提到僧人和常人的泡茶形式是相同的,那为什么会有禅茶这个说法呢?
宗舜法师:从技术来说,和世俗人都是一致的。但是出家人更加专注,禅字从禅定角度说就是正念专注,就是把所有的杂念放下,专注于一个境界,这就叫禅的境界,定的境界。出家人既不是为了卖茶,也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茶艺功夫。他更加专注于如何跟茶做沟通,如何能够唤醒茶的生命。所以出家人泡茶多半都是很沉静,不会那么浮躁,没有那么多的功利色彩和花头。
在佛法的修学上,出家人对于审美,对于追求的事物本真,希望在佛理和世间道理上寻求通达。所以无论从茶席的陈设,还是对茶的品鉴,都有自己一些独到的见解,往往清雅脱俗。
比如对茶滋味的感觉。一般人只是舌尝其味,鼻闻其香,眼观其色。那法师们就能够从色、声、香、味、触、法这六根,六尘,六识, 这十八界综合体会茶的滋味。我们说禅茶不仅仅是用来喝的,更是用来修行的。它的核心,更多的还是强调以茶悟道,借茶修道。
只要你喝下这茶,你藉由茶的引导,进入禅的意境,得以舒缓现实的压力,从烦乱的工作当中、急躁的情绪当中获得一种心灵的解脱,这个饮茶过程便是修行。茶只是其中的载体和媒介。
《佛教文化》:是不是意味着禅茶最终落脚点还是在“禅“字上,而不是“茶”?
宗舜法师:是的,佛教里面,修行是最重要的,生死是最重要的。一切对物质的追求部分,从佛教角度来说,都是反对的。比如贪好的色香味,本身是一个口腹之欲,是一种执着。
禅宗讲禅茶,为什么从来没有对禅茶的滋味进行描述呢?为什么没有对禅茶加工工艺,各种品鉴写一本《茶经》那样的书呢?是因为大家不能执着于这些。你真要弄个东西出来,丛林肯定都会笑话的。净慧老和尚在《赵州禅茶颂》中就说“鸿渐复添蛇”,认为陆羽著《茶经》是画蛇添足。
只有从修行的角度去讲禅茶,才是和佛法相契合,不然,茶就是口腹之欲,和酒肉美色是一回事。所以禅茶的核心不在喝,而在悟。
——《佛教文化》2004第二期茶与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