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普陀山佛教文化调研——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项目类别:社会调研
项目负责人:张铷笑
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于公历纪元前后由古印度传入我国,经过历朝历代不断累积发展,中国目前的佛教信众达2亿多。而普陀山作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观音道场,坐落于浙江省舟山市,每年信仰拜奉之人不计其数,寺庙烟火浓郁,佛文化氛围浓厚。
但在普陀山开发之前曾有一段黑暗的历史:1937年7月,日军侵占普陀山,海港封锁,香客断绝,庵院失修,佛事败落。抗战胜利后稍有稍有复苏。 1950年5月19日,普陀山解放。党和政府保护正当宗教活动,并拨款修建普济、法雨两寺和杨枝庵等。1958年起,因受“左”的影响和“文化大革命”之乱,宗教活动一度中止。
面对曾经受过挫折,如今佛教文化发展前景巨大的普陀山,我们展开了调查。
-调查问卷报告-
本次我们团队采用了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共有57人参加,近8成年龄在18~35之间,其中女性占多数。
根据调查结果,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且对普陀山文化感兴趣的人并不多。60%以上的人都见过有人肆意破坏文化遗产。80%以上的人都认为应该鼓励地方政府及民间团体举办相关活动,加大宣传;鼓励民众积极参与保护活动并给予奖励。在宣传方面,超过九成的人赞成通过拍摄纪录片并在电视台播放的方式去宣传普陀山文化保护。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在丰富普陀山文化的现代意义上,政府应该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标;确立保护范围和重点保护项目;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并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建设。
大多数人都对佛教文化具有保护意识,但真正了解佛教文化的人却少之又少,而破坏文化的现象也时刻围绕在我们的身边。
-佛教文化保护现状与问题-
在完成了调查问卷后,我们决定将重心放在政府对于普陀山佛文化的具体落实的保护工作上。
普陀山自1979年重新整修开放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保护、建设、管理和开发,已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景区环境更加整洁,海山风光更加秀美,佛教文化更具特色,接待设施更趋先进。近年来,普陀山在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来普陀山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普陀山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于佛教文化的传播弘扬和舟山旅游业的带动,乃至促进舟山经济的发展,都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普陀山与其他三大名山相比,佛教文化旅游的开发较为成熟。然而由于某些行业发展失控和错位开发,使得该景点暴露了种种问题,严重威胁着这一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损害其价值和品味。
(一)商业化倾向较严重
随着普陀山旅游业的发展,岛内商业气氛越来越浓,严重影响了"海天佛国"的意境。尤其是前山地段,外观装饰豪华、风格不一的宾馆、饭店林立,零星商亭密布。公路两侧,更是各类商业建筑及广告招牌目不暇接。寺庙庵堂更是如此,除购买正山进门门票外,不少寺院庵堂还要另购门票,有的寺庙甚至销售"天价高香",并且几乎所有的庵堂都有旅馆和餐厅,并对外营业,且价格不低。
(二)污染问题突显,影响佛国生态环境
尤其是在当代,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生态环保,而佛教的缘起论、生命观及其理想境界决定了佛教的生态伦理观,历史上的佛教寺庙等建筑也与其周围的生态环境无不体现着这种生态伦理观。然而随着普陀山接待量的不断增加,岛内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如垃圾随地乱扔和污水直接排放造成了所在地段的环境污染。加上频繁的车流造成沿途的噪声、汽车尾气污染,这些大大有损于海天佛国清洁、宁静的生态环境。而且景区内游客和外来打工人数不断增加,以及部分游客和外来人口的不文明行为,也加重了生态环境压力。
(三)导游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普陀山当地导游人员多为本地居民,整体文化层次不高,甚至少数导游欠缺基本的职业道德,出现欺骗旅游者的行为。许多导游对宗教知识了解甚少,因而导游讲解多为神话传说及典故,真正的佛教知识涉及较少,这就制约了游客对佛教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普陀山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活动小结-
普陀山的发展在带来巨大的旅游经济的同时,也给普陀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隐隐忽视了佛教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普陀山是一个面积仅有12.5平方公里的小岛,缺少与外界的生态联系,使得普陀山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近年来随着普陀山游客接待量的不断增加,游客数量已超出了普陀山的环境容量,岛内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垃圾简单堆放,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使得普陀山部分地段环境污染严重,再加上日益频繁的车流造成沿途的噪声、尾气污染以及部分游客、工作人员不文明的行为,大大有损于普陀山海天佛国清洁、宁静、安全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降低了整个景区的景观质量,影响了景区形象,同时也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制约了普陀山的旅游开发。而当地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对于其保护意识都不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政府加强管理,合理利用文化,保护文化,才能更好地发展佛教圣地——普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