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是我国一处著名的佛教“灵境”,在其一千七八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佛教为中心的丰厚的文化积存,对法门寺佛教文化中的美学特征进行观照,这是全方位研究法门寺文化,促进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任务之一。
作为一般的佛教文化形态,其美学特征有四点,即宗教性、浑然性、思辨性、操作性,而作为比较特殊的法门寺佛教文化,除了具备一般的佛教文化的美学特征外,还独具以下三方面的美学特征:
一是法门寺佛教文化集中体现为以真身舍利弘扬佛法,具有象征美。富有迷人色彩,深蕴精神内涵,被一般僧众崇为“圣物”的舍利,最初是指佛祖遗体火化后留下的结晶体。从相状看,呈珠状和块状两种。法门寺奉藏之舍利,属块状骨质佛舍利,即释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地处中国大西北“丝绸之路”旁的法门寺,其所以遐迩闻名,影响周届世界,这不仅是因于说法、传法的高僧大德,也不是由于属某宗某派的开山祖庭,而是因为这里奉藏着佛真身指骨舍利,且通过有唐诸帝供养舍利的活动弘扬佛法产生了巨大影响。一部法门寺佛教文化史,也就是一部佛指舍利瘗藏、重现史。由佛典中记载的阿育王安放舍利至有唐八帝六迎两送一开塔,由宋金时期金烛和尚焚身事舍利至民国朱子桥将军护舍利,由浩劫中良卿法师以身殉舍利至盛世舍利再现,无不证明了这一点。从美学角度看,舍利不仅相状“氤氲玉润,皎洁冰净”“寸余法身”,“细密丽泽”,具有外形美,而且其内质象征着佛祖,象征着佛法,具有象征美。所谓象征美,简而言之,即人在日常生活和艺术创造中,借用一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或符号,传达表现一种概括的思想情感意境或抽象的概念、哲理时产生的一种审美属性。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法门寺佛指舍利所象征的深层内容即是由“解脱”而达“照用自在”的佛法。这里,尽管“解脱”不同于“解放”(前者为回归,后者为突出,即伸展发挥),“照用自在”也仅仅只是思想上的“自由”,但毕竟还有着通过某种途径获得一定程度“自由”的意味,而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所表现的自由恰恰正是美的本质所在。因此法门寺佛指舍利具有象征美。难怪历代诗人对兹颂不绝口。唐宪宗赞其“炼经百火精神透,藏之千载英彩光”,诗僧贯休描绘为“七层锁未开金钥,五色光先入紫宸”,赵朴老称其“凝视莹莹润有光,不同凡质千年藏”,由此“想见当年文六身,一弹三界群魔伏。”
二是法门寺佛教中密宗色彩浓厚,具有神秘美。一般佛教文化无疑具有神秘美,法门寺佛教文化的神秘美更浓烈。密宗,源于印度佛教中的密教。七世纪以后,印度大乘佛教的部分派别与婆罗门教——印度教相结合,形成密教,它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轨和民俗信仰为特征,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密首传授,故名“密教”。其于唐代传入中国,因其倡言忠孝,又奉行神秘主义和复杂仪轨,赢得皇家的特别崇奉。作为皇家寺院的法门寺,便深受密宗熏染,法门寺地宫文物的陈设、布局依照密宗仪轨,法器、法物及佛菩萨造像均显示了密教特征。据佛教专家研究,法门寺唐代地宫从整体上来看,则是迄今仅存的汉地唐密舍利曼荼罗。关于密宗美学亦称佛教神秘美学,其往往给人以超乎显宗的审美奇趣。具体可分三部分,即(一)母陀罗之美。亦称结印之美。其主要指密家拟设的一套复杂的手语系统,亦有一部分属于肖形相(如莲花相、金刚拳等),其均表示一定的佛教义理,或与一定的佛理有着密切联系。手印相的审美意趣十分明显,例如法门寺唐地宫出土的瘗藏舍利的宝函上的手印造型动人,可以说是以自身审美追求的洋溢,给人以神奇的美感。(二)陀罗尼之美。亦称密咒之美。密宗以普通语言符号作为宗教规定义的符号,且多以梵音或梵音的变异音声诵念。无庸讳言,法门寺当年举行密教仪式时的诵念密咒声,对于密宗圈外者来说,是一种神秘美;对于佛徒来说,那参差变化,和谐悦耳的密语,象音乐一样唤起念诵者的虔诚崇敬之情,激活其对神幻世界的丰富想象,则更是一种特殊的神秘美。(三)曼荼罗之美,即仪轨修法之美(也就是依照经轨所述仪则赋形绘事,供佛徒观像体认佛法修行之美)。曼荼罗分为摩诃曼荼罗、三昧耶曼荼罗、法曼荼罗等“四曼”。法门寺唐地宫的陈设、布局为迄今举世仅存的舍利曼荼罗,其侧重于三昧耶曼荼罗,且兼有“四曼”特征,系唐密曼荼罗的极致。它充分显示了密宗瑰奇斑烂的审美理想世界,集中显示了佛教密宗的神秘美。
三是法门寺佛教“八宗共融”,具有融摄美。法门寺不仅与密宗关系特别,而且“八宗共融”,是佛教“九经”“十二部”的中心道场,是中国宗教文化的一处融汇点。法门寺佛教文化最典型、最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佛教文化的融摄美。对内而言,这种融摄美表现为佛教各宗派之间的圆融性。法门寺佛教大乘、小乘统一,空宗、有宗共弘,密宗、显宗同处。唐代法门寺二十四院系中国佛教各宗派的联合体。从各类碑集中找到的院名来看,既有主弘密宗的楞严经,亦有主弘禅宗的禅院,主弘净土宗的净土院,宣说小乘极果阿罗汉的罗汉院等。各院相对独立,且又同处一寺,其佛学思想具有圆融性;对外而言,融摄美表现为佛教文化与其它文化的调和性,即儒道释“三教合一”。例如法门寺唐代二十四院中,道家的“三圣院”亦成为寺中一院;就法门寺唐代塔基建筑遗存看,其方形既象征着佛法所谓的“四相”,又显然与我国汉唐陵墓以方形为贵有关,儒佛思想融合;从地宫后室建筑看,其对称铺排,数层进深,主题设在建筑高潮点上,这一奉藏佛骨之处的设计,显然受到了儒家陵寝制度及其审美意识的影响,再者,从依照儒家安葬帝王制度而装盛佛骨的宝函棺椁看,亦可证明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自唐代始就呈现出调和的趋势。关于对法门寺佛教美学的深层次研究,期盼佛学界、美学界诸位方家早展宏论,拙文仅充引玉之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