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法门寺
了解唐代佛教香文化
1987年4月,当法门寺塔下唐代地宫的一道道石门被打开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唐皇室为佛祖真身舍利而供奉的121件(组)金银器带着历史的厚重展现在人们面前,其中唐懿宗、唐僖宗父子供养的金银器就达100余件,可分为食容器、供养器、法器、熏香器、茶具等类,印证了同时出土的《物账碑》“穷天下之庄严,极人间之焕丽”的记载,反映了唐皇室在这些器物上赋予极为丰富的历史和佛教文化内涵。
法门寺
出土的文物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形式多样的熏香器,既有最常见的香炉,又有香囊、手炉、香盒等,实属罕见的文物珍品,充分说明唐代人总是千方百计地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真实地再现了大唐皇室热衷于熏香、以香供佛的历史事实,是唐代焚香之风盛行的有力证据,也是唐代香文化高度发展的集中体现。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香炉
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渐融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儒、佛、道三位一体形成华夏文化的主流。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独立地位连同它的精神文化深入人心,各地造佛修寺蔚然成风,宗教活动十分频繁。唐人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主要通过对南朝时期佛教兴盛情景的描述,衬托唐代以香供佛的事实,展示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
唐代是中国佛教较为隆盛的时代,由于许多帝王崇信佛教,加之唐王朝的提倡,当时诸宗并兴,名僧辈出,僧居佛刹遍布全国各地。随着佛教的传播,大量引进各种重要的香料及用香的观念和方法,让香的使用产生了全新的风貌,从而加强和丰富了中国古老的焚香传统。
《藩王礼佛图》
佛教与香的关系密不可分,由于香能使人身心舒畅,产生美妙的感受,因此,香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供养,常被用来作为供养菩萨、本尊的圣品,密宗《大日经》将之列为六种供养之一。佛经和僧人对香大加推崇,所有的佛事活动中都要用香:不仅敬佛供佛时要上香,在高僧登台说法前也要焚香;在当时广为流行的浴佛法会上,要以上等香汤浴佛;在佛殿、法坛等场所还要泼洒香水,将香当作一种与神灵沟通的媒介与献礼。
在当时,香炉不但是家庭祭祖必备的供具之一,还以供奉佛祖为目的出现在佛寺殿堂里,成为佛寺中的重要法器。可见,佛教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唐代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