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茶与佛教的千年奇缘

2016-03-03 14:0126280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教义和僧徒生活的需要,茶叶与佛教之间很快就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一、茶叶与佛教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教义和僧徒生活的需要,茶叶与佛教之间很快就产生了密切的联系。根据佛教的规制,在饮食上,僧人要遵守不饮酒、非时食(过午不食)和戒荤食素等戒律。
 
佛教重视坐禅修行。坐禅讲究专注一境,静坐思维,而且必须跏跌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睡眠,通常坐禅达九十天之久。长时间的坐禅会使人产生疲倦和睡眠的欲望,为此,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戒律,又可以消除坐禅产生的疲劳和作为午后不食之补充的饮料。这样,具有提神益思、驱除睡魔、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等功效的茶叶便成为僧徒们最理想的饮料。
 
佛教徒饮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晋时代。《晋书·艺术传》记载,僧徒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昭德寺内坐禅修行,他不畏寒暑,昼夜不卧,“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中国古代有将茶叶掺和果料香料一同饮用的习惯。“茶苏”是一种将茶和姜、桂、桔、枣等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虽然,这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但它表明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
 
唐宋以后,佛教中的禅宗得到迅速发展。禅宗强调以坐禅的方式,彻悟自己的心性,所以,禅宗寺院十分讲究饮茶。《封氏闻见记》记载,“(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由于禅宗的大力提倡,不仅寺院僧人饮茶成风,而且促进了北方民间饮茶习惯的进一步普及。一些僧人嗜好饮茶,竟至“唯茶是求”的地步。唐大中三年(849年)“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宣皇问服何药而至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宋钱易《南部新书》)。宋代禅僧饮茶已经十分普遍。道原《景德传灯录》中说及吃茶的地方就有六七十次之多。其中有:“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的记载。温州瑞鹿寺的本先禅师,“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礼拜,归下去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此时,饮茶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恩来美术馆在宋庄集装箱艺术广场举办的“《独立精神》艺术展·第4回”5幅作品被盗
京宋庄集装箱艺术广场近日,北京宋庄集装箱艺术广场举办的 《独立精神》艺术展・第 4 回 发生一起艺术作品被盗事件,引发广泛关

评论2025-02-1766

咸丰通宝宝济当十 同治通宝背八卦 咸丰重宝宝泉当十圆穿样雕
咸丰宝济当十咸丰重宝,宝济当十,咸丰大钱,宝济局,尔宝大样版直径35.6-35.8mm,厚3mm,重18.72-18.75克品相好,极少见版,传

评论2024-12-16163

咸丰重宝大钱宝济当十的学习贴和收藏贴 慈明原创
咸丰重宝大钱宝济当十的学习贴和收藏贴 慈明原创

评论2024-12-16122

北京于志学冰雪画培训班2023常年招生
招生简章【导师于志学简介】 于志学,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

评论2023-07-272541

“中原画风”首次综合多个画种亮相哈尔滨 16个国家艺术家现场点赞
  大河艺术网报道 文/图 王诗文 李春雷  7月21日上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黑

评论2023-07-262337

“江流有声——首届鸭绿江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在丹东开幕
7月16日上,江流有声首届鸭绿江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在丹东市劳动宫开幕。此次展览由丹东市总工会、丹东市文联、辽东国画院联合主

评论2023-07-182046

“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内蒙古展在内蒙古美术馆举办
  7月6日,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内蒙古展在内蒙古美术馆开展,展出河南画家150多幅精品力作,为内蒙古人民讲述中原大地

评论2023-07-10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