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东汉“何君阁道碑”或解“南丝路”走向之谜

2015-11-11 10:11417440

佛宝网四川讯 在古代,荥经县的茶马古道被称为官道。而今,这条官道湮没在崇山峻岭中,但仍能看见“拐子”、马蹄印,以及由“幺店子”和商铺构成的古院、古镇,主要的古镇代表有新添站、靖口站和黄泥堡。
一块距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的东汉石碑“何君阁道碑”2004年在荥经县被发现。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东汉摩崖石刻。“何君阁道碑”位于距荥经县城约20公里的烈士乡冯家村穿山洞,是该县民建乡小学教师在河里游泳时发现的。而此碑至今得以完好保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碑体被一个上凸下凹的岩石腔保护着,从而免受了风雨的侵蚀。
篆刻在光滑平整岩石上的“何君阁道碑”呈正方形,边长约0.8米,碑文记载了东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蜀郡太守何君令人在此修建古栈道的事迹。碑文中的52个隶书字,字迹清晰,笔画简洁,字形方中带圆,雄浑古朴。“何君阁道碑”不仅是研究古代栈道修建的珍贵文献资料,同时在汉字的发展演变史研究上,也是极其重要的实物研究资料。这块摩崖石刻的发现还极有可能改变人们对“南丝绸之路”路线的认识,对研究西南地区的交通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汉代以来经过荥经县的“南丝绸之路”与现在的国道108线荥经段相一致。
汉代,从成都至云南,可直达缅甸北部,再转至印度,这条路与通过各部落的民间商路合称为古“南丝绸之路”。据史书记载,“南丝绸之路”经荥经县安靖乡和凤仪乡,翻越大相岭到康定的路线始于秦汉时期,但从发现的这块石刻看,该路线很有可能是隋唐以后才出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英歌鼓舞,岭南佛韵共谱丝路新章 | 岭南佛教文化艺术
2025年2月16-17日,广州增城百花古寺将举办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艺术交流会暨广州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交流系列活动;通过多年

评论2025-02-07166

海南国懋国际2024秋季慈善拍卖会即将举行
海南国懋国际2024秋季慈善拍卖会将于2025年1月5日下午2点在海口龙泉花园酒店盛大举行,为藏家献上一场荟萃古今艺术珍品的收藏盛

评论2025-01-01250

王林、王林贵中国画跨年巡展在重庆华岩寺佛教艺术馆开幕
2024年12月23日下午, 由中国民族艺术研究院、华岩佛教艺术馆主办的花开见佛王林、王林贵中国画跨年巡展开幕式在华岩寺弘法楼一

评论2024-12-27210

“心源·墨道”王万成工作室揭牌仪式暨中国画作品展在甘肃美术馆开幕
来源:瀚墨网 作者:任祚旺翰墨网讯:12月18日,心源墨道王万成工作室揭牌仪式暨中国画作品展在甘肃美术馆开幕,展览由甘肃省文

评论2024-12-2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