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云林文化】灵隐寺佛教文化期刊《狮子吼》灵隐寺的一天

2015-07-08 13:1722270
   
  “梆……梆……”南宋诗人陆游曾写过的诗句“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时休。”自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以来,在东南佛国的大地上,这熟悉的晨钟暮鼓之声有如一篇乐章,日复一日,已奏响了一千六百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任娑婆轮转、沧海桑田,唯这梆声,万古如斯,透过千年尘劫,回响在江南古刹灵隐寺的历史长河里。
 
  常伴青灯古佛的僧人离不开这亘古不变的钟声。身处中国佛教十大古刹之一的灵隐寺的僧人们同其他寺庙的僧人一样,每一天都自清扬的钟声里醒来,也都枕着浑厚的钟声睡去。
 
  凌晨4点半,整座杭城尚沉浸在睡梦中,灵隐寺的僧人们就伴着寺院钟楼上洪钟有节奏的响声开始了一天的修行生活。悠远、清亮的钟声,带着几许肃穆,回荡在寺院的上空,一如僧人们日复一日重复却不单调的生活。
 
  僧人们披上袈裟,威仪具足的从大雄宝殿鱼贯而入,列队排班,准备早课。灵隐寺的早课,由礼佛、持咒、诵经、赞佛、绕佛、发愿、回向等程序组成。这一系列的法事活动,有诵有唱,有立有行,有跪有拜,是僧人日常修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这年年月月不间断的早课,僧人们不仅锻炼身体,使身体强健,而且磨砺自身意志,使灵魂坚毅。
 
   早课之后的就是早餐,早餐、午餐都必须“过堂”,还有僧人“行堂”。过堂是用餐吃饭之意,行堂则是为大众盛饭菜,也是一件很有功德的修行方式。
 
  过堂梆声和云板声依次敲响后,僧人们开始列队进入斋堂,大众齐诵供养咒,再用餐。宋代司马光看到几百人吃饭的寺院斋堂的寂静无声,就曾从心底发出“三代礼乐,尽在其中”的赞叹。
  吃饭的时候,内心要作“自省”、“离贪”、“感恩”等五种观想,提醒自己精进修行,以此功德,回向、祝福和感恩施主们的供养。(可以配上五观的字幕:“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早餐过后,僧人们忙碌而井然有序的修行才算正式开始。
  看护各大殿堂的僧人要清除干净佛像和殿内每个角落的灰尘,使来到寺里礼佛上香的的善男信女们能够为寺院的清净庄严所摄授,去除烦恼,感到心如明镜,自在欢喜;游客服务中心的僧人,义务带领着游人香客巡礼寺院,用他们的佛学知识和智慧向游人展示卸下袅袅香火外衣的灵隐寺;负责文化宣传的僧人博览经藏,用契理契机的方式,把佛法的智慧传播给每一个需要它的人;负责寺院殿堂僧舍建设与维护的僧人,耐心巡视寺院的每一个角落,同工程师们一起维护寺院的殿堂安全和建筑艺术……
  如若值寺庙安居之时,僧人们便不再外出,每天聚在药师殿,在方丈的带领下精进诵《华严经》,同参共修,以此功德,超度法界众生,生者幸福安康,逝者往生净土,并祈福世界和平、国泰民安。
  灵隐寺僧人的修行远远不止寺院这一方小小天地之中,与僧人们而言,心怀天下万物,参与到各种传统文化和社会慈善公益活动也是一种修行。佛法的精神、智慧和社会的人文关切,在这里交相辉映,融为一体,随着时代的进步,代代传承、繁荣发展。
  道场的清净庄严、历史文化的悠远以及僧人们虔心修行弘法,使得今日灵隐寺已经闻名于全世界。每天,都有世界各地虔诚的信众、香客们来到这里,在繁荣香火中,找回自己,得到心灵上的升华。
 
  下午4点左右 ,僧人们开始准备上晚殿。晚课同早课一样,僧人们背诵经卷,对于僧人们而言,早晚二课的熟悉运用不过是进入佛门后的第一步锻炼。
 
  晚上的药石之后是固定的坐香时间,坐香的意思就是打坐参禅,因通常要以一柱香的时间为限,而被称为“坐香”。在这一炷香时间里,僧人们参公案、看话头,获得禅悟上的法益。
  禅坐后便是自修。每个僧人都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法门来修行,如自古流传下来的诵经、坐禅、念佛、研习经典等。时至今日,僧人们亦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如学习禅茶、围棋对弈,打羽毛球和篮球,练习书法与武术等等。在僧人们看来,参加这些文体活动,跟诵经持咒、拜佛坐禅并没有本质区别,修行也修心,所谓“平常心是道”,殊途同归。
  晚上9点,寺院的钟声再次响起,三遍“叩钟偈”之后,僧人们开始休息,寺院不许再有任何声音,这便是常说的“止静”。忙碌一天的灵隐寺在这时终于洗去喧嚣,逐渐恢复宁静。丛林的深寂中,透着一股淡淡的氤氲,佛法的清净智慧默然于其中。
  唐朝的诗僧皎然曾这般描绘自己的生活“至道几机但杳冥,孤灯寒竹自青荧。不知何处小乘客,—夜风来闻诵经。”几百年后的今日,前来进香的人们依然在晨曦初至时涌入灵隐寺,夕阳斜照这座古刹时悄然散去,只留下寺庙里静默亮起的孤灯寒竹;而灵隐的僧人们亦如几百年前参透佛法智慧的皎然一般,随缘安住,坐看云卷云舒,一身衲衣芒鞋安然平静的生活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北京于志学冰雪画培训班2023常年招生
招生简章【导师于志学简介】 于志学,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

评论2023-07-272334

“中原画风”首次综合多个画种亮相哈尔滨 16个国家艺术家现场点赞
  大河艺术网报道 文/图 王诗文 李春雷  7月21日上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黑

评论2023-07-262245

“江流有声——首届鸭绿江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在丹东开幕
7月16日上,江流有声首届鸭绿江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在丹东市劳动宫开幕。此次展览由丹东市总工会、丹东市文联、辽东国画院联合主

评论2023-07-181933

“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内蒙古展在内蒙古美术馆举办
  7月6日,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内蒙古展在内蒙古美术馆开展,展出河南画家150多幅精品力作,为内蒙古人民讲述中原大地

评论2023-07-102153

湖光林色——冉玉油画新作展在郑州举办
  大河艺术网报道 王诗文  7月2日,由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河南省油画艺术研究会、郑州市美术家协会、大河美术报主办,河南省

评论2023-07-041441

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天津展在天津美术馆举办
近日,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国美协、河南省文联、天津市文联主办,河南省美协、天津市美协、天津美术馆共同承办的中原画风河

评论2023-06-271519

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人才培训资助项目 在西安美术学院开班
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人才培训资助项目《黄河流域彩陶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训》在西安美术学院开班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人才培训资

评论2023-06-25926

“意在笔先”北墨山水意象表达
“象”最早在《周易》中提出这个概念,有三个层面的涵义,一指现象或征象,《易传·系辞上》之“见乃谓之象”,“见象著名莫大乎

评论2023-06-25971

新记艺 | 金元柴烧:盛世祥龙 惊鸿一尊
集三代之力,近百年薪火,不遗余力地创新,终成钧瓷世家。金元钧窑在潜心研究钧瓷的近七十年里不断沉淀,烧制出的钧瓷器物,在独

评论2023-06-25819

刘宏举《金蟾铺首大画缸》: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百鹤杯金鼎奖唯一钧窑获奖作品
视频资料  作者:郭金锋  5月26日至29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在南京开幕。展会同期举办了202

评论2023-06-12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