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晚,嘉德2015春拍佛造像专场“圣域庄严—金铜佛造像”在国际饭店举槌。虽然不比大观夜场的人气爆棚,却也是座无虚席。近150件拍品共斩获4189.1万元,成交率达92%,在市场疲软的态势下,这一成绩堪称优异。
反映佛教艺术品质的造像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此届中国嘉德佛像专场,不仅荟萃了明清两代宫廷的精美作品,为欣赏、收藏、研究这一期间的佛造像艺术供给了难得的机遇。其中一件非常珍罕的十六到十七年代五世夏玛巴活佛像为该专场领衔拍品。夏玛巴仁波切也称为红宝冠法王,据史料记载,第一世大宝法王都松钦巴圆寂时曾预言他将转世两个化身在此世界,即噶玛巴和夏玛巴,历代转世互为师徒,相互传法,以将佛法留存于世。果不其所料,拨得头筹的正是这件是银质红帽五世夏玛巴像(面部泥金),最终以506万元成交。
佛教造像收藏热度上升
长期以来,中国书画、瓷杂一直处在拍卖市场的龙头地位,成为长盛不衰的主打产品。然而市场规律又会告诫收藏者,没有任何一个品种不可能永久地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当市场常规收藏品种趋于饱和不再吸引眼球后,市场便会寻找新的增长点。收藏风尚总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小众的收藏品种,其价值一旦为人们所了解和认可,就会蓄势而起,成为市场的新宠。
本季佛造像能有如此好的表现倒也不算惊奇,人们记忆犹新的是,在去年嘉德秋拍所推出的佛教造像专场同样逆市取得了好成绩。有统计显示,自2006年以来,拍卖市场中的佛教艺术品,尤其是藏传佛教艺术品就风声渐起,并一跃成为当前市场的新宠之一,无论是拍卖的数量还是价位,都较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如果把视野再推而远之,不仅是中国嘉德,海外佳士得、苏富比近几季的拍卖都表明佛造像的市场正处于上升期。
佛造像能有上佳表现,其原因或可概括为两点:一者,佛造像或者扩充至更大范畴的宗教类雕塑,在国际市场从来就有非常好的接受度。欧美、日本等西方国家一直对造像类艺术品充满喜爱。相较于西方市场,中国市场一直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如今佛造像艺术在中国处于上升期,弥补中西市场的差距正在渐行渐近;二者, 佛教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除能作为供奉的对象供人膜拜以外,造像又赋予人类神秘的精神力量;其三,宗教造像作品同时也是精美的艺术品,在给人们带来心理慰藉的同时也传达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其他艺术品所不能代替的。
佛造像收藏家夏先生认为,只有成为全球共同流通的艺术品才有资格成为主流板块,因此佛造像必定是主流板块。“佛像在整个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很大,而且根深蒂固。佛教包括造像在整个亚洲地区甚至更广泛地区的影响力是非常庞大的。佛像的制作以及佛教类其他艺术品的制作源远流长,从公元一世纪开始已经有了,一直到现在。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制作出来的佛教艺术品多不胜数,因此它历史内涵和艺术内涵都是非常丰富的,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共欣赏、共流通的艺术门类。”
以藏式为主的各类造像受青睐
纵观本季嘉德佛造像专场的成绩单,成交前十名中又七件都是西藏的作品,一件来自蒙古,仅有两件为明清宫廷制作。除了最高价拍品,排名第二的是铜鎏金金刚持(蒙古)以293.25万元成交。铜鎏金毗卢巴(西藏)以258.75万元成交排在本场第三。另有一件清代乾隆木漆金旃檀佛以115万元的成绩成为本场拍卖的第五高价。以往国内佛像艺术收藏圈的主流均是华丽精美的明清宫廷艺术,如今沿袭了印度、尼泊尔艺术成分,并融合了本民族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形式藏传造像越来越收到人们的青睐。虽然人们相信,藏传造像的上佳表现源于此次中国嘉德征集到了不错的藏传佛教作品,但在今年3月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就已经传递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信息:中国买家关注的不仅仅是宫廷造像,来自与西藏以及喜马拉雅甚至东南亚的造像艺术都开始广泛受到关注。
艺术品经纪人梁晓新认为:“宫廷造像缺乏造像艺术应有的艺术创造性与趣味性,容易流为乏味,经过了数年的市场培养,现在国内的佛教艺术收藏圈已经逐渐将眼光投向更早期的艺术作品,包括来自键陀罗及帕拉王朝的精美作品——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今年开始,中国将全力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与之关联的丝绸之路佛教艺术将会开始盛行,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在内的古代佛教艺术,将成为新的焦点。”
诚然,华丽精美的明清宫廷佛教艺术品依然是收藏圈的主流,香港佳士得拍出天价永乐御制唐卡再次树立了明清宫廷造像的标杆,令普通收藏者遥不可及。然而那些题材丰富、造型多样、千姿百态、富于动感的藏传佛像却令钦慕者们乐此不疲。再从材质上看,一直以来佛造像的收藏集中在金铜和石雕,而如今木雕造像亦在随之升温。很明显,中国藏家的审美已不再拘泥于固定的地域、形式又或者是材料,宗教艺术带给人们的直接感受就是气韵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