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公益模式,但黄炳生认为,公益路径依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志愿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需要在不断碰撞中,寻求价值共识。
爱和志愿者最近一次碰撞,是在微信群里。免费餐厅运营一个月后,志愿者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困惑——前来就餐的人越来越多,甚至不乏经济能力较好的年轻人。黄炳生认为,部分人抱着“不吃白不吃”的心态,呼朋唤友来“吃白食”,这必然导致公益资源的错配。但爱心人士蔡福昌则持不同的观点。在他看来,免费餐厅既然旨在推广健康饮食理念,就不应局限于服务困难群众。经过讨论,志愿者们形成了共识:在没有办法满足所有社会人士就餐需求的情况下,优先为贫弱人士提供服务,志愿者日常对前来用餐者进行宣导,倡导公益资源的优化配置,为贫弱人士提供更多享受公益资源的机会。
每周,志愿者们都会坐在一起,探讨运作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为强化善款管理,爱和公益规定出纳人员必须将当天筹集到的善款存入对公银行账户。但在接收线上捐款时,不少人习惯在深夜发微信红包,出纳无法在当晚将款项转入银行。经研究讨论,他们对汇款周期进行了修订。最近的一次志愿者会议上,他们还研究确定了志愿者退出机制。
对于免费餐厅的未来,黄炳生还有很多设想。他希望在免费餐厅的基础上,创建一个面向老病残障人士的幸福家园平台,提供托老服务,为他们打造安身之地,提供专业的精神慰藉服务,同时再配套一个志愿者培训基地,定向输出专业的护工。为了保证幸福家园可持续运行,他们可以采用志愿者服务与有偿服务双轨制,具备公益与市场双重属性。实际上,这个方案酝酿已久。早在2012年,该公益计划就获得首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