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素食首页 频道列表

百岁夫妻的长寿经 常年以素食为主

2015-02-05800140

结婚50周年叫“金婚”,60周年叫“钻石婚”,80周年叫什么?有人说叫“橡树婚”,因橡树象征婚姻的稳固长久;有人说叫“化石婚”,因化石意味着夫妻硬朗长寿……
出这道难题的是甘肃省平凉市的一对百岁夫妻。户籍信息显示,丈夫杜继儒生于1909年7月14日,现已105岁;妻子陈根娥生于1910年8月20日,现已104岁;两人年龄相加高达209岁,已相濡以沫80余载。一人长寿实属不易,夫妻共同“长命百岁”更是难得,带着好奇和疑问,《生命记者》来到老两口的家,向他们请教长寿经和婚姻经。
寻百岁夫妻,到世外桃源
7月21日,记者离开喀什,乘飞机赶往甘肃兰州。第二日一早,又驾车行驶400多公里,赶往平凉。经6小时的跋涉,终于抵达平凉市区。然而,老人所在的泾川县荔堡镇,距此还有120多公里,休息片刻后,我们继续赶路。
荔堡镇海拔1270米,位于一个带状塬面上,通俗地说就是高山顶上的一块平坦地区。到达山顶后,视野豁然开朗,一幅田园风光映入眼帘。小路两边都是砖瓦房,每家每户都是铁门,十分气派,三五成群的老人坐在门前唠家常。周围是农田,玉米已抽穗,又大又圆的西瓜躺在地里,我们一行人纷纷感慨:“这里简直是个世外桃源啊!”
车子停在一条土路前,由于路窄,大家只能步行。下车后感觉格外凉爽,20℃的气温,让人觉得不像夏天。荔堡镇副镇长吕军明说:“平凉嘛,就是凉快!”穿过一条小路,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
农家小院透着勤俭
不夸张地说,老两口的家比其他民居看上去更气派。家门两侧的空地上,堆着两个高高的草垛,一棵高大的核桃树在大门左前方,枝叶繁茂。门脸用瓷砖镶嵌,上面写着“鸿福家园”四个大字。
走进小院,一个扇形“大花坛”正对门口。里面除了三四棵月季外,其他都是果蔬,有黄瓜、西红柿、葡萄等,花坛两侧有两棵柿子树、一棵银杏。6间大瓦房围绕花坛左右,院子一角还盖了牛圈和鸡棚,养了10只鸡和4头牛,打扫得很干净。整个小院都透着勤劳和淳朴。
见客人来了,老两口53岁的小儿子杜斌文从屋里走了出来,把我们迎进正房。大电视、皮沙发、地板砖,房间布置得如城市家庭。聊天中,杜斌文告诉记者,近日来老母亲感冒了,身体状况不太好,起床都困难,每天躺在屋里,老父亲一直守在她身边。
记者随杜斌文来到厢房探望。轻轻掀开门帘,只见陈根娥盖着被子躺在床上,手里攥着一块手绢,不时擦擦鼻子和眼角。杜继儒盘腿坐在墙角,静静陪着老伴。这便是老两口最为平常、安静的二人世界。
见记者进屋,陈根娥拍拍床边,示意记者坐下,而杜继儒起身穿鞋,迎接我们。第一眼看上去,陈根娥的身体状况的确没有丈夫结实,老人身体消瘦,脸色发黄,说话无力。而杜继儒身板硬朗,行动自如,声如洪钟。记者贴着老人耳边问候:“奶奶,您身体好些了吗?”陈根娥回答:“没啥大事,过几天就好了!”
原标题:甘肃百岁夫妻的长寿经 常年以素食为主
走过苦难就是幸福
杜继儒和陈根娥祖籍均为荔堡镇,但婚前两人并不认识。经同村媒婆介绍,走到一起。“那时根娥有双大眼睛”,“继儒年轻时身高马大”,时至今日,两人都对年轻时的对方记忆深刻。
杜继儒小时候上过私塾,便在村里当会计,拿点微薄工资,业余时间帮家里务农。陈根娥专心持家,除了照顾一家老小,就在地里干农活。
婚后,杜继儒和陈根娥一共生育6个孩子,由于负担很重,加上杜继儒哥哥膝下无子,二人便将一儿一女过继给对方,留下四子在身边。为拉扯孩子们长大,两口子没少受苦。
让杜斌文记忆犹新的是,家里没有牲口,母亲只能手推石磨,手上的老茧越来越多,而父亲一年到头都穿一双布鞋,即使露着脚趾,还凑合穿。“他们在最艰苦的岁月,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偶尔闹别扭,也是互相忍让和尊重。生活条件改善后,两人的感情更加稳固。”杜斌文说。
百岁夫妻的长寿经
让杜斌文欣慰的是,父母的身体一直比较硬朗,除了耳背,没啥大毛病。“近3年来,老母亲行动不便,但医生说,这属于自然衰老,没有大碍。老两口的血压、血糖、血脂、心脏功能等都很标准。”夫妻长寿是否有秘诀呢?《生命时报》记者根据第一手采访材料,试图总结背后的原因。
什么都吃,素食为主。老两口从不挑食,什么都吃,但常年以素食为主,肉类很少吃。小米、玉米等杂粮,老人吃了一辈子,是他们的最爱。此外,只吃自家种的萝卜、白菜、土豆,很少从外买菜。
饭量稳定,规律饮食。多年来,不管吃什么,老两口的饭量一直比较稳定,从不饥一顿饱一顿,三餐一般都是一碗饭或一个馍,再搭配一小碟菜。
热爱劳动,不爱闲着。“现在讲究运动,但过去没人讲究。农活就是运动,坚持劳动就是坚持运动。”杜斌文说,父母常年务农,春耕秋收,从没闲着。没生病前,陈根娥一人就能把老两口的衣服洗完,没事时坐在床上绣鞋垫。直到现在,杜继儒还会隔三差五地给花坛除草、修鞋钉鞋、编笼子等,充分发挥余热。老人修鞋时聚精会神,一双大手拿起细小的铁钉,特别稳当,动作娴熟,不一会就能把鞋钉好。
喜欢阅读,传播知识。阅读是杜继儒终生的爱好,看完后还不忘给乡亲们讲讲,潜移默化中传播了不少知识。老人认为,这样能给大脑及时“充电”。
为人厚道,积德行善。“老人什么事都是带头干!”杜斌文回忆说,镇上不管何处修路,父亲都会义务参加,主动出力,从不推辞。以至于后来,村里逐渐形成村民自修公路的传统。而母亲的最大特点就是厚道,即使自己过得很困难,仍会节衣缩食,帮助别人。村里老人说,老两口长寿就是因为积了不少恩德。
相互照顾,体贴入微。老两口十分恩爱,乐于照顾彼此。陈根娥身体健康的时候,更多地照顾丈夫,料理一日三餐,为他量身裁衣,给他洗衣裳……如今,换为杜继儒照顾妻子,每天帮老伴穿衣脱衣、盛饭倒水、按时服药、更换尿布,生活细节都由他亲自打理。
条件改善,享受福利。杜斌文说,老人长寿离不开生活条件的改善。现在二老享受国家对老年人的优惠政策,一个是给高龄老人的生活补助,每位老人每年1000元;另一个是养老补贴,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60元。村里的医疗条件也比过去强得多,看病享受农合报销,头疼脑热都能在村里就医。
原标题:甘肃百岁夫妻的长寿经 常年以素食为主
来世还做百岁夫妻
即使生活艰难、农耕忙碌,杜继儒和陈根娥却没忽视对子女的教育。“遵纪守法,踏实做事;与人为善,和谐相处”,是老两口每天都要督促子女牢记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儿女们也很争气,让老人特别自豪和满足。四个孩子中,老大成为国家干部,老二、老三虽在家务农,日子也过得红火;小儿子为了方便照顾父母,留在家乡中学执教,从一名普通老师做起,现已成为副校长。
苦尽甘来,如今,杜继儒和陈根娥已有孙辈10人,重孙辈7人。为善、尽孝的传统在晚辈中不断传承。孩子们都会经常回家看望老两口,好吃的、好玩的、新衣裳统统拿回家,用自己的方式尽孝。过继出去的孩子由于住得很近,也会常来探望。
采访尾声,记者趴在杜继儒耳边问道:“如果有下辈子,您还娶不娶陈根娥?”老人哈哈笑了几声,说道:“这辈子我俩还没过够,下辈子还要再做百岁夫妻,一起过更舒服的日子!”(环球网-生命时报)
[编辑:chinasu] 标签:百岁 夫妻 长寿 常年 素食 为主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看“七星级酒店”如何把简单素菜烹调出勾魂美味
七星级酒店内素食菜单到底有什么?要把素食做得精致,吸引味蕾,确实不是容易的事,对厨师功夫要求很高,因此做好素食的厨师是天

评论2017-06-282941

素食,让我的皮肤变了----MM晒自己的素食经历
闲来翻以前的帖子,我发现自己进入素食主义真是这半生做的一大有意义决定啊。彻底把藕从未老先衰的外观里给解救出来了。从此后,

评论2015-02-08487

成为纯素食者的六个小秘诀
在最近的一集“奥普拉秀”中,奥普拉和她的378食肉和食奶员工接受了吃一个星期纯净素食的挑战。该团体的大部分成员一直谨守“规则

评论2015-02-0529331

素食前知道这十件事就好了 | 素食起步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和素食前的自己对话一番,你会说什么呢?是不是恨不得马上告诉TA素食的好处和注意事项呢?在你想好之前,

评论2015-02-0547606

这些吃素的学问 你知道多少
昨天是国际素食日(原称“世界无肉日”)。近年来,不少关注健康的读者开始尝试素食生活,但是不少新的研究发现素食有利也有弊。

评论2015-02-0550878

素食者的两难
文章来源:Vegsource.com作者:Sarah Tylor译者:songdream我现在陷入一种道德困境,我打赌你们中的大多数人也有我这样的困扰:倘

评论2015-02-0510379

严格素食者的六堂成长课
成为完全素食者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在这里分享一些个人经验帮助那些还在挣扎中的人们。1. 越来越容易一开始,我真的不确信自己可以

评论2015-02-0541789

人人讨厌纯素食者的8个理由
1. 素食者将他们的健康活力和强壮体格都归功于素食。谁需要喝有机果汁和smoothie(蔬果昔)来保持健康?他们就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坚持

评论2015-02-0538710

19岁,我选择了茹素 | 素食故事
当我开始茹素时,并没有信仰,没有素食伙伴,仅仅抱着对生命和自然最大的敬畏,走到了今天。|19岁,我选择了茹素那时,我上大学

评论2015-02-0585078

大同世界的新世代
如果當整個文化停止買賣傷害動物並以保護動物及人類的權利及利益為出發點將會出現一個新世界一個仁慈、公平、合作和平和自由的新

评论2015-02-0590513